微軟500億美元收購Yahoo!之傳言大拆解
上周才剛寫到網路四大天王Google、AOL、Microsoft、Yahoo!(GAMY)可能針對網路廣告展開「永續併購戰」,沒想到才到周末,四大天王就等不及了,直接互相出價,為網路界投下一顆核子彈。現在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此事:《紐約郵報》和《華爾街日報》,於美國時間周五早上,提到微軟已和Yahoo!高層談了收購案,微軟意圖把Yahoo!整碗吃下。分析師說,若要把整支YHOO吃下,需要比現在每股30元多出近7元的溢價,總併購金額將高達500億美元(新台幣1兆6500億元),這數字大到連現金充足的微軟都要開始借錢負債。這起新聞造成周五YHOO股票大漲近10%,周末依然餘波蕩漾,目前盤後交易只跌了1.4%左右,觀望態勢明顯,台北時間今天下午美股開盤,或許又會出現後續變化。
在這些報導與討論中,美國的分析師一直在臆測「Why?」,為什麼微軟要買Yahoo?他們的結論不斷的圍繞著一個數字:「微軟Live Search加上Yahoo! Search,搜尋引擎的市佔率可望達到38.4%,可望逼近Google目前的48.3%。」這就有意思了。數字是對的,但我覺得大家只往這邊看,反而讓整個焦點有點模糊掉。
美國分析師會這樣看這件事,當然並非空穴來風。微軟一年前就曾重金禮聘當時Ask.com執行長Steve Berkowitz加入MSN,而Ask.com本身目前正是僅次於四大天王GAMY的第五大搜尋引擎;另外,去年微軟對投資人報告中,提出2007年財務年度需要高達20億美元的特別併購預算,在投資人出現質疑聲音的這段期間,微軟頭子Steve Ballmer內部文件「剛好不小心」外洩,指出目前要準備購併的三主題正是線上的搜尋、廣告、資料儲存。而這三種東西,Yahoo!確確實實都可以給微軟一些。買Yahoo!肯定荷包大失血,倒也沒關係,只要扯得出有憑據的投資報酬(ROI),就算是未來式也可以向銀行調到錢,投資人也可以擺平,因為搜尋這一塊已經證實為互聯網上面最堅實的「金雞母」,Google自己都沒想到最後搜尋引擎竟可創造出比原本的展示型廣告(display ad)還大的市場。上次舉出這篇報導指出的數字,搜尋廣告在六年前只佔所有廣告不到2%,傳統展示型廣告是它的20倍,但現在搜尋廣告總產值已達82億美元,幾乎是展示型廣告總產值55億美元的二倍。展示型廣告目前多家競爭,但搜尋廣告卻幾乎由Google一家獨享成果,以致微軟大帝今天也要低聲下氣的說這句話:「我只要挖到Google一點牆角,這筆併購案的ROI就可以轉負為正!」
因為上述原因,大家認為,微軟買Yahoo!大多是為了買下它的搜尋事業部。但我和友人討論卻不這樣認為,覺得美國業界都太仰賴表面數字與微軟透露的表象,來研判微軟買Yahoo!的目的與開發進程(roadmap)。雖然Yahoo!執行長Terry Semel近期諸多事件都是被釘得滿頭包的箭靶,它新推出的Panama在第一季表現不如預期,但YHOO股價仍大致維持在2004年初的水準,並沒有低到哪裡去,時機點不是很對之外,如果以我們「使用者直覺」來看看這件事,「搜尋引擎」這種東西的使用情境,和IM即時聊天軟體的「人滾人滾人」、browser的「人滾站、站滾人」有很大的不同,它其實相當的個人主義,就算今天Google只剩我一人在用,只要它是最好用的,我依然會繼續用,不給其他搜尋廠商一丁點機會。目前微軟內部聽說做了一個「微軟 + Google」搜尋引擎給員工試試,左邊顯示Live search結果,右邊顯示Google結果,讓員工隨時比一比,有不滿意的隨時上報。微軟使出渾身解數,但至今無論是在搜尋速度或內容準確度,Google仍然好上太多了。目前Yahoo!和微軟仍有一些市佔率的原因,大多只是使用者習慣的問題,仍有一些輕度使用者使用Yahoo!與微軟,但這樣的情況可以維持多久?搜尋是最沒有黏性的產品(page view低、使用習慣都是在框框輸入文字按下搜尋鍵、忠誠度低),今天突然用Google用得順手,說換就換了。把Yahoo!和Live Search併在一起反而讓Google的敵人標靶變大,有機可乘。
而且,假如要談數字,據同一篇紐約郵報稱,新微軟加Yahoo!的搜尋引擎所帶來的廣告營收只能達到整個搜尋廣告市場的27%,和Google目前的65%仍有一段很大差距。廣告主要下廣告,當然會繼續偎大邊,找大者倚靠。而且,Google在搜尋引擎的市佔率在半年前只有43%,現在已經上升到48%,相較之下,微軟和Yahoo!的搜尋市佔卻不增反減。
所以,與其將微軟併Yahoo!的原因以「想買搜尋」一言概之,不如從「整個網路」的視野來看微軟的動機。這麼大的一筆錢,假如微軟都肯考慮了,它肯定不只要買一樣東西,比爾蓋茲與Steve Ballmer的辦公桌上一定擺著一張琳瑯滿目的清單,說明他們買Yahoo!可以得到什麼什麼什麼。說來說去,買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整個微軟帝國和網路的緊密銜接,其中不只包括目前使用者已經在用的Yahoo!各項產品,也包括藉由Yahoo深耕已久的矽谷草根形象,為微軟增加一些它目前Mountain View辦公室辦了幾百場網路聚會也製造不出的「矽谷網路味」,還包括整批網路的人才和品牌,讓微軟至少不會被Y Combinator的Paul Graham的「微軟已死」論一語成讖,至少在五年內不太可能被快速變動的網路給甩掉。上述這些結論早在之前大家就有感受,但微軟這次打算出重金買Yahoo!,等於是「承認」了「互聯網」這個東西對微軟而言有多麼重要,就算砸下前所未見的鉅資把整間Yahoo!吃下來也再所不惜!這句話對微軟而言只是一個小小的宣告,對於一些其他密切注意全球最大企業狀況的超重量級投資人而言,卻是一則第一次聽到的新新聞。雖然互聯網裡的資金已經相當龐大,但是和能源產業、石化、航太、半導體與軍事動輒上兆的數字比起來,目前投資互聯網的這些創投公司還是有點「羽量級」,微軟這個上兆元的震憾收購宣告,或許會吸引全球更多大型資金過來看看,這個叫Yahoo!的網站到底美在哪裡,網路又到底美在哪裡。
而,當微軟和Yahoo!兩者真的併在一起了,我認為,造成的最大衝擊就在於,它會第一次正式的將網路的四大天王「直接對上」。這點CNET專欄作家Garret Rogers也有稍稍提到。到目前為止,反正互聯網這麼大、未來這麼不可預測,四大天王GAMY的產品其實還算是「各玩各的」,目標族群也不太一樣,但是當MSN和Yahoo!結盟的瞬間,即使新MSN和Google之間的產品不同、定位不同,還是可以「各玩各的」,但就算大家想各玩各的,業界人士也會動不動就來個「兩家比一比」,而兩家的客戶都會耳濡目染,最後也逼使兩家開始推出直接對應的產品與對方競爭,使用者也在兩家公司的軟硬兼施下,只剩下「全部服務都用Yahoo!」或「全部服務都用Google」兩個選擇,愈來愈封閉。這點,對目前百花齊放的網站創業家而言,將產生直接的衝擊。因為Yahoo!、Google兩間公司不再天馬行空的花大錢把目前互聯網最棒的小公司吃下,而忙著針對他們「認為」對他們和對手競爭最有利的強項補強,這樣看來,兩間大公司儘管案件金額或許不變,但單筆金額變大,併購家數減少,只買那些符合直接效益、中大型已成氣候的一方之霸網站,提高了新創網路公司被買走的門檻,也順帶提高了新創公司找到創投資金的門檻。失去了Yahoo!、Google兩家最有可能買走新創公司的創投,可能從此只願投資中後期的網站,對未來的互聯網的創業氛圍,或許帶來一段不短的「黑暗期」,實在不是大家所樂見!
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微軟的這番「網路對我來說真是太重要」的宣言,卻也又間接鼓勵了其他產業的大廠商過來,再一次好好看看目前網路上這些公司。原來,網站的品牌是有的。也就是說,其他的一些廠商是可以自己買幾間網站,就用原來的名字、原來的版型、原來的經營團隊,組成自己的一方之霸。這樣看來,假如這起併購案最後只是空說說、還是什麼「微軟之意其實在eBay而非Yahoo!」的胡亂說說,那最後賺到的不只是周五剛好持有Yahoo!股票(又即時賣掉變現)的投資人,還有的是我們這些網路創業家。微軟此案不必真的發生,已經讓整個網路的併購風真正的活躍起來,其他跟網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公司或許也開始考慮買幾間跟它們有關的網路公司,追逐比爾蓋茲的「網路夢」。
哇,沒想到Yahoo!這麼被看衰,身為工讀生,自然是要幫母公司說說話。
Yahoo! Search這幾年的市佔率是沒有Google亮眼,可是也穩住這些年來下跌的趨勢,有止跌回升的傾向。我自己以前就是Yahoo! Search Technology的人,對於YST的市場並不看壞,在很多技術上YST都不輸給Google,現在主要反而是刻板印象,要怎麼扭轉Google在search方面做的一定比較好這個印象是非常難的。
另外,Panama Q2的結果還沒出來,可以再耐心等看看。
至於MSFT買YHOO的動機是什麼,之前一次併購不成,MSFT就有提出單買Yahoo! Search的提案,被Terry嗤之以鼻的拒絕;我不敢說MSFT要的是Search,不過Search的確是MSFT現在技術落後對手最多,短期之內又很難趕上的部分。
兩個公司在本質上差距太多了,我之前的manager甚至直言,Yahoo!不是software engineering company(這也是Panama出來這麼慢的原因)。MSFT的Live事業群跟這些dotcom在mentality上相去太遠,真的購併成局,對兩個公司來說都不見得是件好事。
googler concert的”大話Google”以google第一季營收剖析也值得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kangjim
看到YHOO股價走勢圖更有感覺~ 再換算成台幣. 哇!
http://ichart.finance.yahoo.com/w?s=YHOO
Yahoo的部落格或是其他網路服務…實在是太封閉了….
“Yahoo!不是software engineering company”
這句話很中肯.
現在只有幾家公司撐的上”software engineering company” 這個帽子了,其他大部分都像是Media company
先别管他们能不能并购了,哈,万一并购了,他们的联合公司会以什么名字命名呢, msn.com + yahoo.com = msnhoo.com 么,^_^大家好好讨论一下哦
合併以後.. 叫”軟虎”吧, 這個名子不錯!
微软的IP秘密我已经准备传出去全世界了!!如果在不遵守国际法那我不客气咯!!
I enjoy you because of all your efforts on this blog. My aunt delights in managing internet research and it is easy to see why. All of us learn all concerning the dynamic means you produce very useful tips and hints on this web blog and therefore foster participation from the others on this theme while my girl is really understanding a lot. Have fun with the rest of the year. You have been doing a splendid job.
A number of us learn all regarding the compelling mode you deliver great tactics via the web site and in addition welcome response from the others on the concept then my daughter is now becoming educated a lot of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