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的現實,拆散了多少對「近齡愛人」,你是遺憾,還是美好?
「會存在記憶裡的味道,才是真正的美好。」
最近看到馬諦氏Matisse的電視廣告,在網路上查到60秒版,請記得飲酒過量有礙健康,但此廣告真的太有感觸,它背後想講可能是一個很大的議題、很大的故事──
男女主角以前是男女朋友,肯定是的,後來分手,就像之前「好久不見」的馬諦氏廣告一樣,男女主角再次巧遇彼此,再次相逢,兩人的年紀,已是30上下。
或許是33歲、36歲、39歲。
兩人都是。
女子已有一只婚戒在她的手上,她的老公,可能大她好幾歲,而她保養得好,30多年歲月在她臉上並沒有留下痕跡,只讓她更添嬌韻。
而男子,正駐足買東西,說不定他是在買玩具給他家的小朋友。
某天某時,兩人都離開家庭,至某地出差;這對「前任」,竟然就車站遇見對方了。
這是馬諦氏所有廣告中,第一次,男主角這麼喊了女主角,而且連續喊了三聲;而也是第一次,另一半不但沒半點回應,沒轉頭,甚至沒有稍稍緩一下腳步……。
沒有。
一點猶豫也沒有。
女主角以不合乎任何愛情故事的極快的腳步,頭也不回的上車,離開現場。
這時候,連喊了三聲沒得到回應的男子,竟然露出了理解的微笑。
你看得懂這部廣告嗎?
我真認為,這廣告是拍給看得懂的人看的,若不是有一定的體會,是看不懂的,而當你看得懂這廣告,你就會知道為什麼它是真正的「好久不見」,然後你會湧上很多感想──
「成熟。」
這是第一個感覺。
「遺憾。」
這是第二個感覺。
大部份的人會這樣詮釋這對男女:「如此奇妙的緣份,讓他們這樣也能碰到。」
但看懂的人,就會一嘆,「如此錯誤的孽緣,讓他們當初竟以『分手』收場!」
他們,代表這個社會一個新名詞,暫且稱為「近齡愛人」。
什麼是「近齡愛人」?
很多人的「第一任」前男友/前女友,或是「第二任」,可能都是「近齡愛人」。第一次談戀愛,和同班同學,和同年級,學長學妹,無論差再多可能頂多隔一屆或二屆,歲數差距在一~二歲之間,而你也別否認,這些「近齡戀情」,兩小無猜,什麼事不管,一起作夢,一起體會,一起看盡新世界……那是一生中最甜美的一段時光,直到你們畢業。
畢業後,一切都變了。
工作後,一切都變了。
突然間,「近齡」的事實,反而成了你們繼續發展關係的「殺手」!
近齡男女,談到結婚這件事,就會發現彼此的距離,比什麼都還要遠!
你曾經有這樣的體會過嗎?
奇怪了,男女年齡相近,同樣的年代、同樣的回憶、同樣的年少輕狂,一起長白髮、一起變老⋯⋯是什麼樣的現實,殺死了如此美麗的童話故事?
是誰?
誰是兇手?
「Shoko,我想出國念書。」男同學說。
Shoko沒辦法阻擋,畢竟男同學在國內再怎麼唸研究所或考試,來到台灣職場,拿的仍是2萬2千的薪水,和Shoko一起加起來也是4萬4。4萬4能幹什麼?幾十年沒變的薪水面對著已經高漲數倍的生活成本,以及高漲數倍的房價──
她無力阻擋。
「Shoko,我想把握這次外派到大陸工作的機會,那邊有很多未來。」
未來?她已經聽過這麼多台灣人到大陸去的故事,尤其是男人到那邊,但是她實在放不下在台灣的老父老母,她不習慣那裡的生活環境,她的工作不適合那裡,但是,沒辦法,沒辦法,那邊的工作這麼誘人,那裡的未來這麼誘人,她無力阻擋了。
「Shoko,我……。」男同學這次講的不是想去國外留學或到大陸工作,他回來找她了,這時候變「他」無力了,因為,他忽略了年輕貌美的Shoko,多的是追求者,在某個大吵一架的週末夜晚,她領悟到她其實不只一個選項,於是,她走了,選了一個大了十歲、百倍經濟基礎的男人,所有曾經一起作過的夢,直接兌換了實際的名牌包包、名車與豪宅。
還有,一只數克拉的婚戒。
SORRY,不是和他。
你有發現這個問題嗎?
曾幾何時,在台灣,曾經是上輩子一起投胎的天造之合的「近齡愛人」,竟然變成了最容易分手的組合!
無論是誰負了誰,時光總是繼續往前走,就在兩人都過了三十歲之後,外貌不再如此年輕亮眼,更多外放的美麗都已磨入內蘊,兩人都各經歷了許多段其他感情之後,或許,在心中默默等待的,正是這一刻。
這一刻,來得如此突然。
異地,出差,一人,遇上一人。
Shoko,是妳!
天啊,真的是妳!
「Shoko。」男人叫喊。
第一聲,是興奮!期待了十幾年的這一刻,竟然就這樣出現了,他的眼睛併出光芒。
「Shoko。」
第二聲,是錯愕,奇怪,喊這麼大聲,她怎麼會沒聽到?怎麼沒有打招呼?是喊得不夠大聲?還是被電車聲音蓋過去?
女主角的身影繼續的遠去。
「Shoko。」
第三聲,變成了確認,確認女主角是聽到了,確認女主角是故意不理了,確認女主角的意思了,那是一種「絕望的確認」,而這一聲最後的喊名,也代表某程度的「自制」,這男主角並沒有再往前一步,只是制式的將名字喊完。
最後一次,呼喚熟悉的名字。
一生的最後一次。
如果換成標點符號,我覺得那男人的三聲叫喊,應該這樣標點:
「Shoko!」
「Shoko?」
「Shoko。」
尤其最後一個句點,像顆百磅的木鎚敲進觀眾的心裡面(如果你看得懂的話)。
男人微笑了,那是包容與釋懷,紳士的瀟灑。
而女人漾開的笑,則是任性及慧黠,又沉穩得教人尊敬(尤其最後那一口酒)。
但確定的是,他們已成過去。
等待的那一刻發生了,而這對無緣再續的「近齡愛人」,雙雙通過了考驗。
再見了你/妳。
我身邊很多很多三十幾歲的朋友或同學都曾經擁有「近齡愛人」,而現在兩人都分別結婚,我也必須參加兩場婚禮;每次婚禮看到兩位熟悉的朋友身邊不是原本的他/她,而是另一個年齡很大、大得突兀,或是特別年輕還未脫青澀,我總是在心中靜靜的畫下一個「X」。
不過,看過這則影片,我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我突然能理解那三聲Shoko背後的意思,而且,開始尊敬它。
沒錯,近齡愛人是許多人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但若沒有這個遺憾,後來的人生又如何能如此美好?
這,只有成熟的近齡愛人可以體會。
會存在記憶裡的味道,才是真正的美好。
「滿足。」
這是第三個感覺。
這一杯,敬你。
“「Shoko,我想出國念書。」男同學說。
「Shoko,我想把握這次外派到大陸工作的機會,那邊有很多未來。」”
就這段敘述而言 我認為是這種女生屬於嬌滴滴型 或只能擔任助理 秘書型工作的人 我朋友 他男友要出國念書 他自己也申請一個學校 兩個人一起去念 回來因為外語能力好 所以認真工作還留學貸款 現在很幸福 我男友要去大陸工作 所以我加強外語能力 也考了幾張在大陸工作需要的證照 所以我們也順利地繼續幸福 因此 近齡愛人因為對方不能常伴左右 因對方經濟基礎差 而選擇一條可以過好日子的捷徑 我若是男主角就當作沒看到這女的走過去即可 廣告人你可以再膚淺一點 廣告人應宣揚的精神是 再困難我都有辦法克服 而不是教化群眾 遇到困難走捷徑
謝謝你把我的廣告看得好仔細、也想得很透徹,希望你喜歡這支片。你的詮釋好準確,讓我知道即使故事不說清楚還是會有人懂得。雖然你這篇文字後半段的近齡愛人是你的詮釋,但我覺得很有趣,這也是我希望每個觀眾可以自己去對照自已的感受與人生經歷,有的人覺得這女的很酷、有人覺得她很嬌滴滴公主病、有人覺得男的可能之前很爛之類的,那都不重要,這不是我做這支廣告要表達的東西,我只是覺得人生有很多無奈是不可言說的,何不就記得美麗的部份就好。謝謝你的迴響。請繼續觀察這支廣告片的後續。
我是唯一覺得片尾配音敗筆的人嗎?突然一個很嫩的女聲跑出來 忍不住心裡暗罵一聲WTF 那種初戀少女的口音跟Whisky要怎麼連?跟人生的sophistication廣告主題要怎麼連? 還是在賣馬諦氏花茶?
如果2樓真的是廣告原作者
那麼小弟在這裡給你加油打氣了
這支廣告我喜歡
有些事會讓人記得,就是因為沒有結局。
看完後…我哭了
想到和走了好幾年的女友卻因為現實而離開…
這就是人生啊
我反覆想像練習再次遇到你,我會同陳奕迅的好久不見..一如從前坐著和你聊聊天
事實上…只有一連串的逃避和極不正常的緊張反應,
我多希望留在你心底的美麗與自信. 那些屬於17歲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