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的現實,拆散了多少對「近齡愛人」,你是遺憾,還是美好?

「會存在記憶裡的味道,才是真正的美好。」

最近看到馬諦氏Matisse的電視廣告,在網路上查到60秒版,請記得飲酒過量有礙健康,但此廣告真的太有感觸,它背後想講可能是一個很大的議題、很大的故事──

男女主角以前是男女朋友,肯定是的,後來分手,就像之前「好久不見」的馬諦氏廣告一樣,男女主角再次巧遇彼此,再次相逢,兩人的年紀,已是30上下。

或許是33歲、36歲、39歲。

兩人都是。

女子已有一只婚戒在她的手上,她的老公,可能大她好幾歲,而她保養得好,30多年歲月在她臉上並沒有留下痕跡,只讓她更添嬌韻。

而男子,正駐足買東西,說不定他是在買玩具給他家的小朋友。

某天某時,兩人都離開家庭,至某地出差;這對「前任」,竟然就車站遇見對方了。

這是馬諦氏所有廣告中,第一次,男主角這麼喊了女主角,而且連續喊了三聲;而也是第一次,另一半不但沒半點回應,沒轉頭,甚至沒有稍稍緩一下腳步……。

沒有。

一點猶豫也沒有。

女主角以不合乎任何愛情故事的極快的腳步,頭也不回的上車,離開現場。

這時候,連喊了三聲沒得到回應的男子,竟然露出了理解的微笑。

你看得懂這部廣告嗎?

我真認為,這廣告是拍給看得懂的人看的,若不是有一定的體會,是看不懂的,而當你看得懂這廣告,你就會知道為什麼它是真正的「好久不見」,然後你會湧上很多感想──

「成熟。」

這是第一個感覺。

「遺憾。」

這是第二個感覺。

大部份的人會這樣詮釋這對男女:「如此奇妙的緣份,讓他們這樣也能碰到。」

但看懂的人,就會一嘆,「如此錯誤的孽緣,讓他們當初竟以『分手』收場!

他們,代表這個社會一個新名詞,暫且稱為「近齡愛人」

什麼是「近齡愛人」?

很多人的「第一任」前男友/前女友,或是「第二任」,可能都是「近齡愛人」。第一次談戀愛,和同班同學,和同年級,學長學妹,無論差再多可能頂多隔一屆或二屆,歲數差距在一~二歲之間,而你也別否認,這些「近齡戀情」,兩小無猜,什麼事不管,一起作夢,一起體會,一起看盡新世界……那是一生中最甜美的一段時光,直到你們畢業。

畢業後,一切都變了。

工作後,一切都變了。

突然間,「近齡」的事實,反而成了你們繼續發展關係的「殺手」!

近齡男女,談到結婚這件事,就會發現彼此的距離,比什麼都還要遠!

你曾經有這樣的體會過嗎?

奇怪了,男女年齡相近,同樣的年代、同樣的回憶、同樣的年少輕狂,一起長白髮、一起變老⋯⋯是什麼樣的現實,殺死了如此美麗的童話故事?

是誰?

誰是兇手?

「Shoko,我想出國念書。」男同學說。

Shoko沒辦法阻擋,畢竟男同學在國內再怎麼唸研究所或考試,來到台灣職場,拿的仍是2萬2千的薪水,和Shoko一起加起來也是4萬4。4萬4能幹什麼?幾十年沒變的薪水面對著已經高漲數倍的生活成本,以及高漲數倍的房價──

她無力阻擋

「Shoko,我想把握這次外派到大陸工作的機會,那邊有很多未來。」

未來?她已經聽過這麼多台灣人到大陸去的故事,尤其是男人到那邊,但是她實在放不下在台灣的老父老母,她不習慣那裡的生活環境,她的工作不適合那裡,但是,沒辦法,沒辦法,那邊的工作這麼誘人,那裡的未來這麼誘人,她無力阻擋了。

「Shoko,我……。」男同學這次講的不是想去國外留學或到大陸工作,他回來找她了,這時候變「他」無力了,因為,他忽略了年輕貌美的Shoko,多的是追求者,在某個大吵一架的週末夜晚,她領悟到她其實不只一個選項,於是,她走了,選了一個大了十歲、百倍經濟基礎的男人,所有曾經一起作過的夢,直接兌換了實際的名牌包包、名車與豪宅。

還有,一只數克拉的婚戒。

SORRY,不是和他。

你有發現這個問題嗎?

曾幾何時,在台灣,曾經是上輩子一起投胎的天造之合的「近齡愛人」,竟然變成了最容易分手的組合!

無論是誰負了誰,時光總是繼續往前走,就在兩人都過了三十歲之後,外貌不再如此年輕亮眼,更多外放的美麗都已磨入內蘊,兩人都各經歷了許多段其他感情之後,或許,在心中默默等待的,正是這一刻。

這一刻,來得如此突然。

異地,出差,一人,遇上一人。

Shoko,是妳!

天啊,真的是妳!

「Shoko。」男人叫喊。

第一聲,是興奮!期待了十幾年的這一刻,竟然就這樣出現了,他的眼睛併出光芒。

「Shoko。」

第二聲,是錯愕,奇怪,喊這麼大聲,她怎麼會沒聽到?怎麼沒有打招呼?是喊得不夠大聲?還是被電車聲音蓋過去?

女主角的身影繼續的遠去。

「Shoko。」

第三聲,變成了確認,確認女主角是聽到了,確認女主角是故意不理了,確認女主角的意思了,那是一種「絕望的確認」,而這一聲最後的喊名,也代表某程度的「自制」,這男主角並沒有再往前一步,只是制式的將名字喊完。

最後一次,呼喚熟悉的名字。

一生的最後一次。

如果換成標點符號,我覺得那男人的三聲叫喊,應該這樣標點:

「Shoko!」

「Shoko?」

「Shoko。」

尤其最後一個句點,像顆百磅的木鎚敲進觀眾的心裡面(如果你看得懂的話)。

男人微笑了,那是包容與釋懷,紳士的瀟灑。

而女人漾開的笑,則是任性及慧黠,又沉穩得教人尊敬(尤其最後那一口酒)。

但確定的是,他們已成過去。

等待的那一刻發生了,而這對無緣再續的「近齡愛人」,雙雙通過了考驗

再見了你/妳。

我身邊很多很多三十幾歲的朋友或同學都曾經擁有「近齡愛人」,而現在兩人都分別結婚,我也必須參加兩場婚禮;每次婚禮看到兩位熟悉的朋友身邊不是原本的他/她,而是另一個年齡很大、大得突兀,或是特別年輕還未脫青澀,我總是在心中靜靜的畫下一個「X」。

不過,看過這則影片,我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我突然能理解那三聲Shoko背後的意思,而且,開始尊敬它。

沒錯,近齡愛人是許多人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但若沒有這個遺憾,後來的人生又如何能如此美好?

這,只有成熟的近齡愛人可以體會。

會存在記憶裡的味道,才是真正的美好。

「滿足。」

這是第三個感覺。

這一杯,敬你。

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