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膽量,並不是一件多值得驕傲的事
今日忙碌,小寫一段前陣子的感想──
以前辦公室附近的某家鵝肉店,隔桌坐著三個男人在喝酒,看起來襯衫筆直,像上班族,兩個比較老一點,一個是年輕人,我判斷應該是日商公司或做貿易的,看起來,是那兩個老的主管,正在勸年輕人「喝酒」。
可是,年輕人舉著酒杯,卻遲遲不入口。
「我不能再喝了……等一下還要騎車。」
「喝啦,別擔心啦。」主管說著,嗓門蠻大,不過聽起來是清醒的。
「對啦,」另一名主管說,「我告訴你,我還是你這年紀的時候,天天都這樣喝,也天天開車,怕什麼。」
「做業務,就是要有膽量,」另一位主管補充,「這樣…業務才談得下來!」
「對啊,我跟你講,以前那個誰誰誰,多器重我,本來要給我一個副總做,」另一位說:「不過我不想去和那些人搶,不然我現在就是副總。」
聽到這邊,我覺得那兩個主管真的是唬爛仙,標準的好漢亂提當年勇,而這個年輕人繼續夾他們之間,接受教育──
「做個男子漢,」主管繼續說,「就是要有擔當,有肩膀,這樣才可靠,懂不懂?」
「人家大咖洨都是喊一句水會結凍,你敢大聲嗎?」另一個主管再說:「我們老闆最賞識的就是不怕死的人,年輕人,趕快發揮一下!」
「我現在是要教你,換作其他人我才懶得教咧!」主管再說。
原本我就當作是這種餐廳常有的、正在喝酒的應酬對話,但這三名男子講到最後,我開始傾聽他們的對話,因為他們的對話,將「喝酒」這件事和「膽量」扯在一起,也將「膽量」這件事和「職涯」扯在一起,我開始聽,聽聽看他們對年輕人有什麼樣的教導,結果,聽來聽去,我聽到的結論全是:
勇氣。
有膽。
不要貪生怕死。
然後,那還不要緊,證明以上的方式,就是發揮你的男性荷爾蒙,喝下更多的酒,然後冒險酒駕騎車回家!
我不記得對話的全部,後來那位年輕人有沒有接受兩個主管的「膽量」我不知道,那位年輕人是否還活著我也不知道,但這段話讓我印象非常非常的深刻。
我的結論是,有些人很容易將「膽量」,視為一個個人的競爭優勢。
在競爭的環境裡,好像比較有膽量的人,那個畫面就是他會比較成功。
在高壓的環境下,好像比較有膽識的,就是比較積極。
「軟弱」,等於失敗的同義字,而「強悍」,可視為一個競爭優勢?
但我覺得,那根本是這個一些男性主導之社會價值觀的錯誤延伸,很多地方根本就是錯置,如果將這樣的觀念教給下一代,會種下什麼樣的種子,我們不知道!
某天,在海邊聽過另外一段對話,其實還蠻好笑的;那是一對情侶,男生在拉著女生,硬要往比較深的海域走過去。
其實他們並未離岸多遠,但突然一個大浪,弄得情侶臉上都濕了,但男生還希望再大海的方向再走一點點,女生終於開始用力的抗拒、掙脫。
突然間女生大叫了一句:「你要去死,你就自己死,為何要別人一起死?」
這句是撒嬌,也是生氣,或許其實是一股極大的憤怒。
想想,每次我們在新聞上面看到,又是幾個人去戲水,最後幾個人溺斃,或是某個人先溺水,最後是救他的人溺斃,我們想的都是,為何每次這麼多新聞之後,大家卻總是還是低估了這些地方的危險性?
尤其,你仔細看,許多出事者,皆為多人同行,而少見一人獨行者,為什麼?
照理說,多人到一個地方,互相監督,多人意見,應該更不容易碰到危險啊?
就好像多人應酬,互相監督,應該比一個人獨自喝悶酒更不會酒駕才對啊?
但事實上呢?不必再說明,你也知道了。
在他們溺水之前,發生了什麼對話?
而那些對話,有沒有人,在宣揚「勇敢」的重要性,又有沒有人去保護「不勇敢」的決定?
還是說,有某人無情的告訴那位受害者,不勇敢,你什麼都不是!
你沒有競爭力!
你不是男人!
你不是正常人!
那麼,在這些人其中可能最「勇敢」的那個人,還有剛剛提到的那兩位日商公司主管,他們的「勇敢」,又是因為之前受到了誰的影響?
無論如何,如果這件事有一個「兇手」,那麼,那個「兇手」是永遠不會被抓到的。
逞勇好鬥是會傳染的,最後,那些溺斃的,是誰要追究這個傷害?
說不定,你我都曾經是那個「兇手」!
但從今天起,第一件事是要相信,「勇敢」根本不構成一個合理的競爭優勢;一個不勇敢的人,並不會影響他的格局、他的生涯、他的未來,反而讓他「保持清醒」,別陷入任何無意義、無意識的逞強,別陷入一時狂亂的peer pressure(同儕壓力),做出了不理智的決定!
在這世界要成功,可以靠「智慧」達成,而「膽量」並不在智慧的範圍內,請看清楚這一點,請看清楚「膽量」背後的空虛與無能、懦弱與悲哀!
(圖片來源: Stefan Georgi)
用經理人的角度看事情:
1.喝酒之後可以搭計程車回家,計程車費再貴也沒有酒駕罰金貴或是撞死撞傷人後賠的錢貴,再說,這個年輕人已經喝了一些,有喝就是有喝不是喝多喝少的差別。
2.職場新人沒必要為了喝兩杯酒這種小事跟上司或前輩過不去,雖然孬了點但事實上就是你未來還要靠他們提拔。
3.有膽量和有勇無謀是兩回事,你可以用你的膽量做決定,用你的膽量跟前輩應酬,但是請用你的智慧為自己和別人的安全負責。
用經理人的角度看事情:
1.喝酒之後可以搭計程車回家,計程車費再貴也沒有酒駕罰金貴或是撞死撞傷人後賠的錢貴,再說,這個年輕人已經喝了一些,有喝就是有喝不是喝多喝少的差別。
>> 這我無意見,但是不是每個人錢多到可以天天搭TAXI
2.職場新人沒必要為了喝兩杯酒這種小事跟上司或前輩過不去,雖然孬了點但事實上就是你未來還要靠他們提拔。
>> 那一開始就別喝,直接說自己不能喝,罰單貴抓很嚴,反正外在環境多很多,理由很多好推託,這才是有謀。
3.有膽量和有勇無謀是兩回事,你可以用你的膽量做決定,用你的膽量跟前輩應酬,但是請用你的智慧為自己和別人的安全負責。
>> 這句話算是整段話的重點,我會很希望把前面兩段槓掉,只取這段。但是此段配上前兩段,整個味道就自私的歪了。
用經理人的角度看事情:
1.喝酒之後可以搭計程車回家,計程車費再貴也沒有酒駕罰金貴或是撞死撞傷人後賠的錢貴,再說,這個年輕人已經喝了一些,有喝就是有喝不是喝多喝少的差別。
—–是,有喝就有喝沒什麼好辯白的;但喝酒或被硬勸酒是二種概念
新人已聲明要騎車了卻仍被硬勸,為何必須自己買單安全路費?
2.職場新人沒必要為了喝兩杯酒這種小事跟上司或前輩過不去,雖然孬了點但事實上就是你未來還要靠他們提拔。
—–就是這樣的心態導致長官們根本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問題
而新人們也認真的誤會了自己的前途真的掌握在這些人手裡
3.有膽量和有勇無謀是兩回事,你可以用你的膽量做決定,用你的膽量跟前輩應酬,但是請用你的智慧為自己和別人的安全負責。
—–和前輩應酬算膽量?此句不就犯了文中的錯誤?
平心而論這段話不算錯,但其中意味仍讓人頗感不適啊
年輕人在主管的勸誘下,喝了一些酒,並勇敢的開車回家,很不幸的撞上一個學童,年輕人無事,但學童身故,學童的身分是主管的兒子。
喝酒是一種互動手法,也是很正常的職場文化~以男性權威註解過於牽強
(女孩子拼酒比比皆是)這是一種環境所造成的現象,跟題目中的膽量以及
內文中的勇敢所差甚遠~社會的現實就是你的前途掌握在比你更有權
更有錢的人手裡~你要往上爬就必須要隨之起舞.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要~
筆者可能會與社會中各種庶民職場現象所知之甚少,所以習慣用自己的正義去撻伐這些”異常”現象.洛洛長的寫出很多義正嚴詞之語~這個社會並不是指有黑與白兩面,每個拼酒的人是否有他自身為何拼酒的悲情故事呢?
如果整個社會現象可以二分法成勇敢與軟弱並且全都怪罪到男性主義
那就好辦多了~
下次你看到人家拼酒,如果可能的話,留心對方是否決定自行開車,
好心勸慰並幫忙叫車.這樣有福報~
下次你聽到海邊有情侶疑似要自殺,趕快報警搞不好可以就人一命~
這樣也有福報
醒世文大家都很會寫,有多少人願意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