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每個決定,其實早在決定的7秒鐘前就已經註定好?(舊文分享)
Wired雜誌曾經引用周末的《Nature Neuroscience》學術季刊的一個實驗結果,蠻是震撼。科學家發現,人類所做的某些決定,比如下公車時選擇走「前門」或「後門」;看到有人發傳單決定要「伸手去拿」或「甩手而去」;看到一個新網站決定要「點進去看」或「繼續瀏覽其他」……我們以為是自己的主人,但科學家發現,我們「以為」自己做了主觀決定的那個時間點,往往比大腦的動作還晚了足足7秒。
意思是說,早在7秒鐘前,我們的大腦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在悄悄運作,早就幫我們作好了決定,等在那邊。7秒鐘後,我們才「以為」自己作出了決定,從大腦霹靂下令,0.001秒後手腳開始跟著動。
這個奇怪的實驗,找來一堆測試者,用MRI腦部掃描機隨時監控他們大腦不同部位的組織運動。這些測試者被要求按下左邊或右邊按鈕來答題,科學家最後去比對此人的腦波記錄,最後發現,按下左邊鈕的腦波差不多,和按下右邊鈕的腦波也差不多,而這些「差不多的腦波」竟長達7秒鐘。MRI機器也發現,早在7秒鐘前,大腦中專門負責「計畫」的前端皮層就開始有反應了,訊號隨即就轉換到上端的皮層,也就是專門負責感官整合的,等到上述這些都完成以後,竟要還要等7秒,那個人才真的去按下左邊或右邊的按鈕,而這7秒內,此人並沒有在思考或幹嘛,也不知道他自己已經做了決定。
報導並沒有透露,到底請來的人是被問了什麼問題?說不定問的是一個很難答的問題,他想了七秒,才按下?或者有沒有可能是和「左邊」、「右邊」有關?但我想,科學家做實驗一定蠻嚴謹,一定是精心設計的問題,而其實這點也不算新發現,科學家早在之前就發現,人類在作決定前早有「潛意識」,可能是0.01秒,可能是0.03秒,只是沒想到,這次的實驗,潛意識竟然這麼的久,而且這麼的「完整」,足足7秒的時間。這段時間,大腦早就已經自動做了決定,但人類自己卻渾然不覺,自己的命運已經決定!
科學家甚至將此結果解讀成一個蠻恐怖的結論──到底,世上還有沒有「自由意識」這種東西(free will)?還是說,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其實總是在腦內幫我們自動做好了?而我們的自由意識其實只是一個假象!這個假象可能太真了,真實到我們一直以為作的是自己的決定,渾然不覺得大腦已幫我們全部都打理好了?
靈異事件?
有趣的是,如果說,宗教有涵蓋到人生前死後的一切種種,好像沒有一個宗教可以對「人類的決定竟然已經先由大腦做好」曾有過解釋,這是命運嗎?好像又不是。
唯一曾出現這類劇情,大概是在「星際大戰」之類的影片,大腦被壞人控制。真不知道,這項實驗還會導引出什麼怎樣的新結果。
不過,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此實驗到底涵蓋哪些範圍、哪些決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正這世上有些決定,竟有7秒以上的緩衝期。看星光大道為例,某評審可能在對方演唱過程中,斷定這個參賽者「音準不好」,於是她在紙上寫「音準」二字,看似只是瞬間的決定,其實早在參賽者發出「音」之前,評審或許就已經想要寫「這方面」的東西了(怎麼可能?)。或許評審至少一開始就決定,要在白紙的這塊地方,寫下關於這位參賽者的某某評語,而「音準」兩字只是最後看到狀況才「填」上去的…。
所以,這個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假如我是參賽者,我是比賽的人,我有求於人,我想賣東西,我想說服人,或我想解釋什麼……「前戲」是很重要的了。科學家告訴我們,無論對方什麼決定,我們可能都要給一段高達「7秒」的前戲,這前戲怎麼做,對方大腦就會如何慢慢的改變,無意識的改變,而這前戲,我想,就是所謂的「印象分數」,印象決定了一切,而我們只有7秒鐘,它很短,但如果我們有意識此事,並且去準備好,或許它其實已經夠長了。
關於以下這點…其實是有的…有很多書有提到, 如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等等等.
我如果沒記錯的話, 就佛教來說, 那就是 “無明”…
——————————————————————————
好像沒有一個宗教可以對「人類的決定竟然已經先由大腦做好」曾有過解釋
——————————————————————————
自己大腦做的決定為什麼不是自己的自由意識??這到底是在講什麼鬼話??????
一直以來拜讀您的文章,雖然有時會有好資訊,但大部分總覺得文章不知道哪裡怪怪的,讀起來不舒服。今天終於讓我發現了!
以上標準大陸鄉下說書人,或是台灣某些奇怪教派講道,知識不足,聽到一個影就馬上在腦海裡編一堆奇怪的解讀。總之就是自己一知半解,卻要硬編一篇文章出來說嘴的感覺。
您某部分文章常有不知所云的現象,雖然主題有趣,但文本缺乏內涵。建議發文前可以多做研究詳加了解,像是「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裡的左撇子依樣,寫的文章每每讓人閱讀後有吸收到充足知識的感覺呢。
我認為科學和實驗就是抱著 懷疑已知事實 的態度去做的,所以總會發現人們從沒有想過的結果,有時瘋狂有時荒唐,但也是發掘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我認為Mr.6的文章偏重於網路,商業,社會現象的側寫
雖然片面但有基本的啟發意義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也是很好的網站
提供每部電影比較深入的看法與見解
但這兩的網站基本上都是知識的共享
但深入探討的卻是不同的議題
拿來比較,是否有失妥當?
無意筆戰只是個人看法
真的事很奇妙的事情,之前也有看過類似的文章,這讓我想到現在用電腦打字,是不是我早在七秒前就決定要打哪些內容?
人以為意志純為無因發動,思想行為全由心念一動而生,但細細觀察
何事能無因而生,森羅萬象是有因果,此是佛理
至於第一因的存否探討,只能說為人言戲論
我對這個結論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啦,但既然它會被刊登在刊物上,就證明那些科學家一定有發現了什麼”因數”才會將這個結論公佈出來。
一般人是無法了解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而且我也只是”一般人”而已,無法提出具體的懷疑。
但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人在做選擇的時候,”環境”、”經歷”也是影響做決定的元素之一。
如果事情(問題)還沒發生之前就出來了答案,這個說法我真的比較難接受一點。
ps:我只是發表出我的感想而已,對於 Mr. 6分享出這篇文章,我是存在著感激的心態。希望大家不要為此來幹譙我^^”
原来我在7秒钟前就决定要留言了,呵呵。
3樓我跟你說,mr6就是喜歡丟個東西出來讓大家思考,要是什麼都幫你下好了結論,那還真無聊去了
這七秒可能不是再決定,或許是包含了要用左手還是右手去按鍵? 以及從大腦控制手產生反應的時間吧??
這好像是牛津大學一位數學系教授親自參與的這樣的實驗,看了就知道實驗內容是什麼:
12樓的朋友真是厲害,
我才再想這樣的實驗根據是哪來的呢?
不過,為什麼剛好是7秒呢?
而不是6 or 8 秒,
這就不重要了!!
意思到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