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tv真人秀,1000倍宣傳效果
昨天微型網站創投Y Combinator和史丹佛商學院的BASES合辦一個全天的「Startup School」創業家研習營,請來哈佛派的狂人少年創業家Mark Zuckerberg過來一談他創辦社群網站Facebook從無到億的整段歷程,還當面銬問他「到底要幾十億估值才肯售出Facebook」,另外,此研習營的東主Y Combinator也請來旗下投資的所有網站創業家在台上一字排開,每人講十分鐘介紹自己的網站,其中當屬那個已於去年被Wired雜誌創辦人買掉的Reddit最受囑目,所以他講得最久。另外一位也很受囑目的創業家是一位叫Justin的亞裔年輕人,去年秋天他才首創在eBay上成功賣網站公司的記錄,將自己創辦的線上行事曆Kiko以僅僅5萬美元起標,最後竟成功以25萬8千1百美元賣給了網路老公司Tucows,比原本預設價錢還多了五倍,也比Y Combinator原投資金額還高了十倍以上,還算是成功且漂亮的退場。
不過,Kiko的事,並不是這位亞裔創業家Justin受注目的原因,他之所以備受注目,是因為他當天戴著一頂奇怪的帽子,耳朵上方有個奇怪的東西。在台下幾百個年輕人的注視下,他善意提醒一下大家:
「各位,別一直瞪著我,你們現在都是『live on TV!』」
他說的一點也沒錯,因為他和另外三位創業家合開了一個新網站叫Justin.tv,真人秀,進去一看,網站右上角直接寫明他們開站宗旨:「A desperate cry for attention」(豁出去的一招以讓你注意到我)以及「An exercise in narcissism」(自戀主義的忠實執行), 就像電影「楚門的世界」劇情,這位Justin先生從3月19日開始,24小時都戴著一頂帽子,耳朵上方架了一只長條型的無線攝影機,無論Justin看到什麼風景,做了什麼事,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都會全部一秒不漏的透過網路傳回主機,即時播放給整個互聯網觀賞。若要出門的話,Justin永遠得遠背著一只登山袋,裡面裝著電池和充電器材,目前這場「Justin真人秀」已經上演了近8天。他一說完,台下幾百位學生爭相問問題:
「尿尿怎麼辦?」
「睡覺也開著嗎?」
「會不會很煩?」
Justin說,尿尿,只要把攝影鏡頭往上一翻去照天花板就可以了,至於睡覺和很煩的問題,他沒有直接回答,答案反正也很明顯──你來觀賞就會知道了。
這個Justin.tv網站自八天前開站以來,在一周內被TechCrunch寫了兩次,當TechCrunch一周前第一次寫到Justin.TV,僅淡淡表示五年前早有DotComGuy、JenniCam,一直到最近都還有OurPrisoner.com試著做真人live秀求一爆紅,但Justin可說算是第一個可以把攝影機帶著四處趴趴走的,而且他的行程排得很有趣,包括跑去見ShoutFit、PairWise、LicketyShip等其他網路公司暢聊。TechCrunch的報導,讓Justin名氣從第一天開站就急升到頂點,Justin為了效果,還不忘留一支手機號號碼在網路上,增加與觀眾的互動,不料,樹大招風,四天後代誌大條了,某位無聊網友盜用這支手機caller ID報警,說家裡有兇殺案,舊金山警方查了手機號碼發源地,馬上真槍實彈的把Justin所在的小公寓團團包圍,攻堅進去,什麼凶殺案也沒,只有一群打電腦的年輕人和滿地吃剩的比薩與可樂罐。這段過程當然也被當時在屋內的Justin完全拍下,成為觀眾意外撿到的大驚喜。
上演了一周餘真人秀,來到史丹佛的演講會場,這位Justin看起來並不疲倦,還精神飽滿的頭戴攝影機和好奇的觀眾聊天。我在矽谷創辦SocialPicks的弟弟正在現場,和他哈啦了幾句,好笑的是,我弟發現,Justin和一般人說話的行為不太一樣,可能是為了攝影效果,才說了幾句,就要故意東張西望一下,就好像攝影機一樣,想把環場效果拍出來;然後,偶爾還會突然慢慢的靠近你的臉,又慢慢的拉遠,顯然是電視上的Zoom in、Zoom out效果,當然,當天所有與他哈啦、換名片、講話甚至並肩上廁所的人,包括我弟在內,都成了全球上萬觀眾的真人秀電視主角!
假如說,標準的「善搞」(何謂善搞,請看這裡)就像是百萬網頁、迴紋針換房子、2 to the 22、Your Name on Toast、1000幅油畫那樣本身具有強烈流行時效性或和Where the Hell is Matt、Spend a Million那樣顯然只是暫時好玩的東西,那Justin.tv應該不太算是「善搞」,因為Justin.tv若「好好搞」,繼續四處拜訪網站公司、參加活動,當個「移動版的TechCrunch」,好像不只是暫時,或許還真的是一個可以長久的事業。但Justin很聰明,其實另有打算。
原來,Justin.tv只是一個示範,最終的目標是將這套「無線即時自拍技術」整套賣給其他想演真人秀卻技術不足的部落客,只要每人高價賣一台,他就賺翻了。Justin看準的是一個相當明顯的趨勢,目前在矽谷,據說幾乎所有的百人以上的聚會活動都可以看到至少五台以上的DV在四處遊走攝影,大家心知肚明,幾小時後YouTube上就會出現這活動的影片。大家這麼全民瘋影片了,那「即時影片」(real-time video)除了應用在監獄、高速公路和太空之外,應該還有一些搞頭吧?目前業界專做「即時影片分享」的最知名的應屬也才創立一年餘的網站Stickam,各大IM也有自己已做好或正在做的產品,不過還是沒有比Justin.tv還猛。而Justin.tv以自己網站引出背後的科技產品,這個business model顯然也是正確的,因為無論怎麼偉大創新的善搞,都得面臨同樣的問題:「這…應該只是一時的噱頭吧!」「它值得搞長久嗎?」Justin.tv在本質上和其他善搞一樣,因為觀眾會慢慢看膩,若要繼續下去,Justin.tv漸漸必須投入更多成本,以求在原來的主旨(Justin一人的個人生活秀)之下,搞出更多花樣讓觀眾覺得有趣,比如,或許要花錢讓Justin到中國住二個月、安排某美女當Justin的女友,這時候,Justin.tv會出現愈來愈多的刻意的痕跡,也會慢慢失去原味,直到損益失衡!快要撐不住了!才黯然收場。而且考量到市場已有RocketBoom與類似網站在前,這樣的一場秀不容易走。
不過,善搞本身顯然還沒飽和。互聯網實在太浩瀚無際了,你知道它太大,我也知道它太大,一個點子像Justin.tv最好玩的地方不是窺視一個人的生活而已,而是好奇他在這大得黑壓壓不見五指的網路宇宙,會闖出怎樣的怪事。只要你想出的無論是「善搞」或像Justin.tv的「類善搞」,只要一開始就擺明要氣吞整個互聯網的氣勢──而且只要你是第一位,絕對的第一位──就有機會在瞬間用非常低的成本達到「1000倍」的效果,而且在四周自動蓋出高聳入天的競爭門檻,第二位根本無從進入。不過這種1000倍的效果也只是在初期,很快的就會像汽車一樣,不到半年就折舊一半,然後它的方法通常就是繼續增加成本以滿足觀眾需求,直到錢燒光、人氣跌落;早一點看到的或許見好就收,但通常無法做到,變成像太晚退休的Michael Jordan,最後那幾年不免讓人有點遺憾。
如果以圖示的話,如下圖,可以把這種「1000倍的善搞效應」看得明顯一點。正統的善搞以實線表示,橘色的線(效果)與藍色的線(成本)一開始差距是1000倍,爾後一個月、二個月後,效果急速下墜,成本急速升高。這時候連忙學起來的「競爭者」以虛線表示,可看到效果只有原創者的三分之一,成本卻要原創者的二倍。也就是說,雖然想學善搞的競爭者往往無法成功,但原創者本身也撐不了多久。
畫這麼一張麻煩的圖,只是想引出後半段這一張圖。從上圖可看到,目前大家都只是用善搞來引出其他事業,無論是求個人爆紅,或求一時的收入,或像Justin.tv準備賣產品,為什麼,我們不能有系統、有效率的「連續善搞」呢?為何要讓那「美麗的1000倍」只能發生在最初?為何不能讓它發生一次再一次?為何我們不能不停的提出新創善搞,四個月後立刻再換一個?讓「美麗的1000倍」一次再一次的發生?
網路是個玩樂的地方,對於善搞的「需求量」非常龐大,大到「每天都可以玩一個」。但目前我們只是偶爾看到一兩個亮眼的。這需求量真的是可以創造價值並賺錢的,譬如百萬網頁早已擺上一個「SOLD OUT」標語,宣布售罄,創辦人如願以償拿到百萬元歸(有人說他拿到不只百萬,因為太多人搶版面);1000幅油畫也已經賣掉748幅,每幅50美元的價錢來看,已淨賺30萬美元(1000萬新台幣)以上。
目前,整個互聯網並沒有人專門搞善搞,目前只有一些幫企業接創意網路廣告案的公司,以專案來看這些創意,但他們尚缺乏自主性,而且並非技術出身,了解不深,無法好好利用網路細菌優勢,效果不免受限。目前仍沒有一間公司,專門好好的研究各門派的善搞,並利用這1000倍的效率,讓它「出來後就下去」,「等待下一個再出來」。這種方式,以目前這些1000倍效率仍在的情況下,竟還是一個非常蔚藍晴空、無人打擾的藍海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市場,仍舊等著一個「善於搞」的連續善搞創業家。
我在很久以前有寫一篇類似的點子,有興趣的話請看一下喔!
[我幫你旅行,有可能嗎?]
http://www.dearjohn.idv.tw/index.php?pl=845
連續善搞成功(1000倍的宣傳效果)難度恐怕不比連續創業成功低多少,若是要一次一次賣無法長久的小創意,可能也越來越類似接案維生了。
我要加入
感謝分享~
感謝您熱情的分享~
I am also commenting to make you understand of the remarkable experience my daughter encountered viewing your blog.
Appreciating the time and effort you put into your site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you offer. It’s nice to come across a blog every once in a while that isn’t the same out of date rehashed material. Fantastic read! I’ve bookmarked your site and I’m including your RSS feeds to my Google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