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接班人,下一個45億獅子心

Skype最近並沒有發生啥事,PChomeIPEVO也沒有特殊動作,其實Skype的價值早在2005年10月14日便已被舉世確認,eBay願以19億歐元現金加股票,外加15億績效獎金予以吞下,以目前的匯率來看,這筆錢剛好等於45億美元,1483億台幣,是YouTube併購價16億美元的幾乎三倍。今天寫這篇,只是因為在兩周內剛好連續聽三位創業家提起Skype的事(特註:當然不包括資深網路人RoyIM點子),我發現,身邊許多不常用網路的人所想到的第一個創業點子,往往和Skype離不了關係。大家都認識Skype,熱愛Skype,也看好Skype。「史開屁」的到達率應該超過100%了,因為很多不用電腦的長輩也會請人幫他操作Skype,然後坐在旁邊聽,我阿媽就常說,「啊,今天弟弟為何沒用那個『啥米屁的』打電話來?」

Skype明明已昂然挺立,很多人仍想比它更上一層樓,包括The Gizmo ProjectJajahiCallRaketuVoIPBusterParlinoSightSpeed都想幹掉Skype,Google Talk微軟Live Messenger也來參一腳,大家認為它畢竟只是VoIP Codec加一些Super Node概念,有何了不起?也有許多創業點子搭在Skype身上,如Festoon的多方會議系統、Nuvvo的線上e-learning學習系統、Unyte的電腦桌面遠端控制系統,而台灣也有像Camangi等實力雄厚的公司自兜codec成網路電話,主推WebTalk功能,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東西按下去馬上即可打電話(但Skype也開始力推裝在瀏覽器「一按可通」的Add-on plugin)。又,儘管Skype對它的通訊協定的保護是出了名的滴水不漏,但中國大陸廣東汕頭的一間叫做Coobol的小公司卻於去年六月號稱已予以破解,可以自由自在的利用Skype網路傳送封包,還順便幫企業做出一套可控制Skype封包的軟體。我在美國更有一位技術高超的工程師朋友,看到Skype開放美國境內SkypeOut免費,也馬上做出一套軟體,讓台灣的Skype用戶也可透過Skype免費撥電話直通他在美國的手機,僅供自家人與好友使用。Skype太棒,大家都在打Skype的如意算盤!

這些當然都是很有機會的創業點子,但,下一個重覆Skype的45億奇蹟的,卻似乎不會是其中任何一個。不用說Skype了,放眼望出今日網海,幾千個幾萬個新網站或新軟體中,有哪個可能再創二年內創造45億天價的記錄?沒有半個。

Skype的超級明星魅力究竟何來,或許可讓網站創業家思考一下了:這就是「發明」(invention)和「應用」(application)的差別。Skype「發明」了免費電話,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網路創業都是在玩「應用」,包括跟著Skype走的,或許有自己成功的機會,但已享受不到當初「發明者」的45億高價的果實。每當這些作「應用」的創業家花費很大唇舌說明這套新網站新軟體的使用情境,如何使用、對你有什麼好處等等,Skype只要說一句話就夠了:「Skype讓你從此撥打全球都不必花半毛錢而且真的沒啥延遲!」對所有民眾來說,「省錢」是一輩子隨時都要注意的事,「打電話」也是天天都要做的事,一個Skype,能幫他省錢打電話,把本來要錢的變成不要錢,當然要用了!果不其然,人人試用,人人說讚,Skype半年內就突破一百萬名同時在線人數,接下來三年內更成長九倍以上,目前已達1億6千萬名會員,同時在線人數達900萬人。可怕的是,Skype其實只挖到冰山一角,從這張圖可發現,Skype到現在只佔全球國際VoIP通話時間不到20%,也只佔到全球所有國際電話(包括傳統接線)通話時間不到5%,可見「打電話」這市場之龐大,以長尾理論來看,Skype只要輕輕鬆鬆的挖到一點點,立刻就創造了45億美元價值。

但我們注意到,「發明者」Skype,其實並不是第一個創始者,卻成為最後將它正式的發明出來的人。在文明科學進化史上這種事情可說是很正常,見多不怪了,譬如曾研究過電燈的學者、研究生也不少,曾拿來當發光質的材料也有無數種,但最後大家只把「愛迪生鎢絲」和電燈的發明連上關係。大家早就知道人類需要Skype,大家早就知道這會是嚇死人的45億的市值,只是之前從來沒人真正的利用VoIP好好的讓一般個人電腦可以講電話講得夠清晰、夠穩定、夠即時。

每個偉大的發明,都是堆積在前人失敗之上而來的,網路上面的下一個45億在哪裡?就在眼前!就在前人的骨骸上!由於像Skype這些需求龐大的點子都是非常「直覺」,往往都在Internet出現的頭三年,都有人很直覺的想到過了──有了網路,那,企業員工其實可以在家工作啊!有了網路,那,應該可以做到全球各地完全無價差啊!有一些點子如聲控系統、AI機器人、手寫辯識等,甚至早在電腦發明時就已存在過了,這些點子都各有各的問題存在,所以至今仍懸在那邊未解,但反之,誰先把這些問題解決,就像Skype一樣一飛沖天,45億美元馬上入手。

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需要諾貝爾得主,市井小民也有機會。創業家有創意搞出各式各樣的「應用」,但「發明」的這塊已經很久沒人在經營了。我想起不知在哪一期的《誠品好讀》讀過一位作家說的,他說,現在的年輕人的作文已經被限在一個框框內,好學生很會寫「通順的文章」,老師或改考卷的國文老師的寫作實力也僅到「寫通順文章」的水準,誰還敢寫出比如從頭到尾沒有任何句點的文章?誰還敢再創一個風格?他預言未來的文學創作力道會漸式微,因為再怎麼的「好文章」最後竟都只是臨摹得好的範本,只是同樣一批成語與連接詞的重新排列組合,本身不再有劃時代的歷史價值。我想,網路發展下來,我們也出現了類似的盲點,網路就這麼幾個成功的大網站,構出我們的網路使用習慣,以致於今天我們已習慣,網路就是一個交友的地方、買東西的地方、寫東西的地方、讀新聞的地方──以及,自從Skype出來後,一個打電話的地方。許多創業點子再怎麼新穎,似乎都可以追朔回某一個大門派,某一個大功能,就算是有些有創意的「發明」,比如Chatter Blocker用軟體放出聲音把電腦周圍的噪音抵消,還有18歲以上聽不到的超高頻手機鈴聲等,只能被歸類成「寰宇搜奇」,在水準上與Skype的45億仍有很大很大的差距。

下一個45億商機,已在我們眼前。我們想把它們找回來,得先忘了RSS、CSS、Ajax這些炫東西,先找回當初Internet剛乍開通時,對它的直覺。人類還有很多問題、很多夢想,是大家都知道的,或許十年前的網路不能解決,今天卻已成熟,只是創業家懼於前人失敗經驗,不認為它是可行,就好像不敢寫一篇沒有句點的文章,但這些點子可默默的等待年輕創業家,為它們作個45億元的置裝!

1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