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分享:華人科技創業家,史無前例共同獻計

最近常引用《別學北極熊》也一邊鼓勵自己創業精神,今日忙碌,將「序文」奉上,大家有空可以買這本書來看看──

筆者一直很欣賞科技創業家的精神。雜誌上有關科技富翁的專訪、企管書的科技富翁自傳或創業制勝之道,都是我的最愛,常在書店一翻就停不下來。但我有時不免要好奇,科技富翁在他們像我一樣還是一個「凡人」的時候,都在想甚麼?到底那時候有沒有任何線索,讓他自己或他身邊的人一眼察覺,「這小子以後會變成科技富翁」?他們的個性,是否在緊要關頭輔助了專業實力,讓他們成為科技富翁?

從零到一百億,從「無」到「有」,在每位創業家身上,都可以看到一則迷人又動人的故事。這樣的「以小搏大」的故事,在美國已是司空見慣,但也不再只是美國的專利,因為大家都可以看到,科技產業正在以令世界其他國家嫉妒的速度,大批大批的改造亞洲各國,特別是在台灣,已有二、三十年的耕耘與收穫。現在台灣打個噴涕,全世界的科技股都會感冒。「全民科技」在台灣的下一代已可見端倪,儘管今天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創業家,譬如老一輩的微軟的比爾蓋茲、昇陽的馬克里黎、中生代的雅虎的楊致遠、亞馬遜的貝索、新生代的Google,都是在美國發跡,但,我們不禁要問,十年後,這些名字,會不會全都換成東方的姓氏呢?

OEM到ODM、技術轉型、微笑曲線上移…這些耳熟能詳的願景,到底是甚麼意思?就是在說,海峽兩岸接下來十年,創業活動只會愈來愈鼎盛;掛著「張」、「黃」、「李」、「趙」東方姓氏的科技富翁,會愈來愈多。「創意」,將會是維繫著台灣島在未來成功與否的絕對要素,假如台灣做得好,就能轉變為真正的「矽島」──不是在做一大堆代工的「矽」,而是真的抓到全世界創意發源地的「矽」谷的精髓,正式從矽谷手中接下「世界科技創業源頭」之職。

的確,新一代的台灣人,在創意方面很有天份。根據美國商務部專利商標局的資料,2001年外國公司及個人的專利案件數量,台灣以6,544件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日本及德國。若把人口也納入考量,台灣每萬人擁有2.95件美國專利,超越了日本及德國,排行世界第一。由此可證,台灣人可以把研發做得很好,也有實力接下最上游的創新研發的事業。事實上,創業的爆發力,每天已在台灣的各角落沸沸揚揚的上演著。隨著愈來愈往設計方面發展,加上工業設計等美觀的皆有斬獲,前景看好。

但,有些事仍然無法一朝改變。以矽谷為首的美國創業大軍,就算在景氣谷底,依然繼續領著微笑曲線的最上端,在各領域皆頻頻以驚人的速度推出新思維、新技術;即便連某些上游的研發部位皆已外移到亞洲,美國的創意家們,仍總是可以重新開啟一個全新的「微笑」。有些事是無法一夕改變的。東西方文化、大環境的差異,使得台灣這個地方,距離美國式的「創業天堂」依然有一段差距,舊式教育也仍依然根深柢固影響著所有台灣年輕人。因此,這本書從「人格特質」開始講起,期待藉由一些人性的觀察,幫助台灣年輕人走出科技創業之路。

所有科技人或許都曾經想過,有沒有一本「說明書」,像組裝IKEA家具一樣。只要跟著做,就能一步一步的改造自己,不到四十歲,就成為人人稱羨的「科技富翁」?

它,可以是給對科技無限嚮往的少年人的「第一本」說明書,也可以是技術、時機皆已成熟的資深科技人士的「最後一本」説明書!而這本說明書,為什麼只講「人格特質」呢?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劉常勇在他撰文的《人才決定創業成敗》有這麼一句話:「有一些創業需要具備的條件,是無法在課堂上傳授,而是與創業者本身的『性格、價值觀、能力』相關。」畢竟,要選哪間公司。這些都是隨著時間而浮動的。他們不見得有最強的技術,也不見得有最神奇的眼光,也不見得有運氣最好的東西,也不見得是用最強的人脈,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但有些人格特質,卻是你可以馬上改變,來讓你在科技成功致富的機會大增的!所有拿著這本書的我們,馬上就可以把自己和科技富翁來個「超級比一比」,哪個人格特質你有,哪個沒有。

這本書完全是採實際、有用的角度來切入。一般書架上看到的主流商業財經雜誌所形容的科技富翁,有時會欠缺準確,甚至有些誤導,因為科技富翁受雜誌採訪,一言一行代表他們的公司,不能客觀的對創業各面向侃侃而談,既不能談到太離譜的失敗經驗,也不能剖析個人事跡。一般讀者看了,很難從中去猜到,當初當科技富翁都還是「凡人」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想的」?假如真的討教了,得到的答案往往也是一些很有玄機與深意的話。譬如:「他們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做了對的事。」「張忠謀之所以成功,因為他叫做張忠謀。」很少人去研討他們共同的原因,並向科技富翁們一一求證、比照這些原因是否準確。

我們想打造下一位「華人版比爾蓋茲」,不應該從「哪個產業最紅」、「哪家公司最好」開始講,而應該從最基本的「創業DNA」開始改造起。有一句話說:「想法促成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培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一開始的人格特質,一段一段的影響人生,到最後就會帶來「富貴命」。我們要向科技富翁取經,就要取科技富翁的的「軸芯」,從基本的「人格特質」開始研究起。

或許有人會說,科技富翁的「人格特質」,很容易猜,沒什麼好研究。就如很多心理學家所相信的,成功的政治家、作家、媒體人員、及其他各行各業的領導人,都可歸類於所謂「Type A」的人,工作上的表現強,喜歡從事冒險活動、熱愛挑戰…。但,科技創業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領域,絕不能靠「Type A」一言概之。科技富翁的許多人格特質確為典型的「Type A」,但某些其他的人格特質,卻是和「Type A」完全相反的「Type B」較為接近。科技富翁總能感性、理性兼具;有尖銳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也能以圓融溫和的態度來待人處事。科技富翁的IQ不見得最高,EQ也不見得,還有很多「其他Q」。劉常勇教授認為:「太理想的人創業很少成功,但太現實的人卻很少願意冒險創業,所以,創業成功者是那一群能夠兼具『理想』與『現實』的人們。」

因此,和科技富翁的「人格特質」相關的題材,特別難寫。因為,每個科技富翁都是不同的人。儘管如何在這麼多林林總總的特質中,挑出符合每一位科技富翁的特質?也就是因為這樣,本書研究華人自產創業家特質之嘗試,應該頗有拋磚引玉之效,一方面製造出更多的創業家,另一方面也引發更多寫得更好的研究華人創業家成功原因之作品。

特質,是改變一個人的重要觀念,特別對於年輕人而言。也就是因為對年輕人有幫助,多位矽谷科技富翁願意抽空和我一談這本書。我在此要先感謝提供本書素材的三十餘位與創業有關的矽谷華人精英。

選擇這幾位人士來寫成這本華人創業人格特質分析書,也有背後精確的原因在。華人的想法、教育,畢竟還是和外國人不一樣,所以坊間已出版過的翻譯作品,並不適用於華人創業家上面。因此,我的「科技富翁標本」,一定要找黃皮膚、黑頭髮,而且一定是從台灣、香港或中國大陸土生土長、受過完整東方式教育的華人創業家。

那麼,為什麼這些華人科技富翁多旅居在國外呢?一方面,藉筆者這幾個月的地利之便,另一方面,也是國外(特別是矽谷)的華人科技富翁,比台灣多上很多,也「資深」很多。畢竟,當矽谷開始萌出創業之芽時,台灣還是一片荒地;當竹科籌備,聯電、台積電紛紛創立時,矽谷的創業天堂的金字招牌早已名揚全世界,一些華人在矽谷早已先「偷跑」,幾十年來累積大量創業經驗,並將這傳統,薪傳給當地的下一代華人。

我訪談的三十餘人中,大部份都在畢業後到美國的矽谷地區,創造成就。他們都曾經在競爭最激烈之中脫穎而出,帶領一手創立的公司,在美國那斯達克股市掛牌。三十年來,趨勢一變再變,他們乘風破浪,複製著他們的成功,一次又一次,證明了孔子後代的「創意濃度」,絕不比愛迪生的後代差。儘管其中有些人已經幾乎退隱、轉換跑道,有些已回到亞洲另謀發展,他們不見得可以教我們如何在這個時代創業成功,但成功創業家的「人格特質」依然在他們身上,因為畢竟現在,中國市場起來了,有如當年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重演。這些資深科技富翁在美國乘風破浪的經驗,剛剛好可以拿來學習,直接用在亞洲這塊新的處女市場上面,因此,這些資深創業華人就是最好的「科技富翁標本」!

(註:多年後看到當年這段對這本書的期望,依然蠻震撼。的確,矽谷華人創業家是很特別的一群人,也自我提醒,即使亞洲這邊再蓬勃發展,也別忘記有空再回去矽谷向這些人取經)

4 comments

  1. 为自己和家人精心挑选一款温暖,高雅,时尚的保暖内衣,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肖箫为您奉上天蚕内衣,这个严冬,温暖依然http://shop68442980.taobao.com/

  2. 哈囉你好
    凡事都不會在決定放棄努力之前真正結束。
    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欲望,卻有1%想要放棄的念頭,
    這樣只能與成功 無緣。
    拿破崙-希 爾說,在放棄所控制的地方,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的。
    輕言放棄是意志的地牢,它讓意志跑進裡面躲藏起來,並企圖在裡面隱居。
    只有打破思維的禁區,勇於突破 和發展,才能帶來果實累累、展顏微笑一刻。
    免費報名-網絡創業全自動系統,
    線上報名: http://xc34.weebly.com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