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iDEMi推出客製群組,獨步全球Web 2.0

台灣Web 2.0龍頭老大HEMiDEMi(暱稱「黑米」)上周五公佈即將開放「群組自訂樣板與組頭管理工具」新功能,簡單的說就是採用類似部落格版型套用機制的Yahoo! GroupsGoogle Groups的豪華版,目前先開放給幾個群組測試,一~二周內再正式對外公開,已有十幾個群組的組頭搶先做出自己的版型,包括電影組黑米嗜啡館環境資訊與行動群組黑米帕獨立音樂組Classical組黑米後援會Web 2.0 隨便聊部落客blogger組WordPress組,設計得各有不同,各有特色。黑米開站一年又一個月以來,推出過不知多少個大大小小的新功能,但這個「群組客製首頁」的新功能將是創辦人葛力與閃恩的年度重心,也將會是開站以來最厲害的一著棋。

上次寫黑米雖只在短短五個月前,卻有如過了半世紀。黑米發展到今天雖尚未進入創市際ARO前一百名,但已累積了一群黏度超高的忠誠粉絲,也發展出自有的「鄉民文化」。回首黑米的成長一路點點滴滴,有過難以決定的首頁設計調整(如恢復「最新書籤」區塊、該不該加入「本日最多分享」等等),也得到過網友意外的熱心支持幫助(如網友CK為黑米寫了「誰收藏本文」「誰在背後講我」兩支Script並免費捐贈予黑米!如黑米踢衣服預購活動在9小時內將100件銷售一空,為了加序號還加印了50件!)每天在黑米站上,更繼續出現一篇又一篇叫人噴飯的討論與一場又一場的網聚活動,最可貴的是,葛力與閃恩仍繼續絞盡腦汁開發更新更特殊的應用,希望能突破黑米目前的會員範圍,讓那些平時不太接觸新網站的980萬名沉默網友,除了利用網路去寫email、看新聞、玩MSN以外,還多了一個「黑米」可以玩。

不過,這980萬名網友各有所思、各有所好,以黑米目前並無任何行銷預算的情況來看,根本不易教育到這些不擅網站的民眾,連觸碰到他們都如登天之難,儘管黑米的設計其實已很用心的為這些初階使用者處處著想,不但提供「黑米怎麼玩入門篇」「黑米怎麼玩進階篇」說明書,使用者在填表時在每一格幾乎也都有方塊跳出來「提醒」怎麼填,玩黑米根本幾乎不必動腦了,然而,至今仍時而聽過門外漢說「走進黑米就被裡面看不懂的文章嚇得跑出來」之類的評語。

怎麼辦?顯然,新推出的「群組客製首頁」,就被賦與這樣的重責大任了。黑米等於將「推廣給980萬網民」的工作「下放」給了各群組的「組頭」,正是「長尾2.0」的行銷手腕,讓他們完全自行去管理自己的頁面,就好像自己設計一個部落格一樣,邊欄可以放自己的貼紙、Widget、小工具。不過,葛力強調,除了長相像部落格,其他的沒有一點像部落格,因為這麼一個「群組客製首頁」並不像部落格以文章為重點,而是以留言、書籤、及其他黑米既有的小工具為主角。人們不見得要把Widget擺在邊欄,擺到中間來也可以,它接受客製化的程度之高,有了這個「群組客製首頁」以後,「想自己經營一個Web 2.0網站?來開一個黑米群組即可!」於是,即使黑米目前真的只有懂技術、有思想、關心媒體的知識份子在裡面打滾,那又有何妨?只要這些高階份子其中有一個想開咖啡群組,就讓他用「咖啡語言」來找到其他愛好咖啡的人;只要有一位想開職棒群組、留學群組、賽車群組、旅遊群組、Hello Kitty群組,都可以設計一個適合該主題的顏色、排版,讓裡面擺滿了適合該主題的功能性小工具,於是,你再也不必去黑米首頁,你甚至不必再用書籤、標籤,直接拿Flickr的照片輪播工具,再抓個Google Map進來。黑米這招真的高明,由重度使用者去聯絡其它人,假如每個黑米重度使用者都拉到100個粉絲,原本只有5%的到達率,到了年底可能就變成50%

這個絕妙的重心,也呼應了黑米一路發展所流露出來的靈活度,黑米一開始應算是del.icio.usFurlSimpyBlue DotsBlinkList為主的「書籤網站」,加上以DiggRedditNetscapeShoutwireFantacularOpida還有荷蘭的Ekudos、德國的Yigg、南非的Muti、西班牙的Memeame、印度的HumDigg、俄羅斯的DirectNews、墨西哥的Enchilame為主的「推文網站」的混合體,我一開始以為它是「先書籤再推文」,葛力則透露黑米是「先推文再書籤」,原本打算做Digg型的推文站,但考慮到台灣使用者不多,怕收藏不夠,所以就加入del.icio.us的書籤功能。總之無論是先書籤還是先推文,黑米以這個黃金組合為基礎,在上面架設了迴響、朋友、群組等「元素」,這些「元素」本身沒什麼,但全部混在一起之後,黑米不但沒讓它們成四不像,反而讓所有的元素相得亦彰,目前在海外也還沒找到類似於黑米的成功混合體。

這也令我想到了Web 2.0各元素「愈走愈散」的趨勢,今天我看影片到YouTube,收RSS用Bloglines,收書籤用del.icio.us,推薦網站要到Digg,那我假如同時想把這支影片站和我其他書籤放在一起然後再訂閱它的RSS並還想用力推薦它呢?我要怎麼將這些網站「一起用」?目前我們看到Yahoo!拚命在買網站,Google在買網站,AOL在買網站,但買了之後,仍把它們個別分開經營,目前這些重度使用者仍甘之如飴,但或許也讓Web 2.0「到此為止」,無法發揮更大的綜效,讓Web 2.0再也無法「更好玩」?

不過「愈走愈『散』」或許也造就了新商機,讓後面的新創業家可將這些散亂的東西「匯整為『一』」,揉成更有趣的新網站。為何43things.com這麼一個「把自己43個願望寫下來」的簡單點子會這麼好玩?因為你可以先輸入自己想做什麼事(譬如坐加勒比海遊輪),然後看看有誰也想要坐加勒比海遊輪,再看看想加勒比海遊輪的人還想做哪些其他事情……這個網站只提供了「人」和「願望」兩個元素,連過來連過去,就好玩爆了。看,黑米到今天已經有「書籤、人、群組、留言、標籤」五項「元素」,而且還會繼續增加,譬如葛力透露「活動」(譬如自黑米踢所延用之酷索飯團尾牙的這套類似於eVite的報名工具)已經箭在弦上,準備加入成一個新元素,未來還有像「商品」或許也會成為新元素,以及其他特殊物品如「書本」、「DVD」似乎也有可能加入。黑米本身有固定的會員,所以無論推出哪個新元素,從原有元素「書籤、人、群組、留言、標籤」直接沿伸出去,都可以從一定的高度開始往上成長,或許將造成其他創業家難以與其匹敵;而這些元素在輔以標籤以後,本身的資料庫也變得非常非常的有價值,或許黑米不但成為台灣的Web 2.0龍頭老大,也為全世界示範了一招「如何匯整所有Web 2.0元素」成全球的龍頭老大。

葛力提到,以商務模式來看,這個「群組客製首頁」未來可以拓展到企業客戶,讓網民來幫企業收集一些書籤與資料等等,這樣的特殊模式確實就很有意思,不過,更令我更興奮的是,「群組客製首頁」這種東西在全世界似乎還沒看過Google Groups離客製化還差很遠,而黑米已提供書籤、迴響、社群等模組,似乎也不是WordPress這種「部落格派」就可以跨行來做的,我昨天和葛力拚命想,該為這個「群組客製首頁」取什麼名字?Group Service?(那黑米就是GSP,Group Service Provider),還是叫「Glog」(Group Log?),先從一場「取名大會」開始,將黑米的這個「群組客製首頁」立即提升到全球高度,讓全球Web 2.0眼睛一亮。

2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