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熱情飛翔之前,先學「停泊」?
今早受訪忙碌,因此拿出之前曾想寫的主題,當時看到《紐約時報》有一篇報導極有趣(另一篇見此),它說,近二十年來,全世界的大學的畢業典禮都流行一句「口號」,這句口號跟著所有年輕人進入職場,並跟著在職場陪伴這些年輕人經歷高潮與低潮,每當遇到工作上的挫折,或是面試沒過、老闆罵人,就會有如一條雄壯威武的軍歌,搥打著這些年輕人的心肝,讓他們充滿希望……。
這個神奇的一句話,就是──
「跟著你的熱情走!」(Follow your passion)!
「不管一切,只做自己!」
這位作者說,這種「做自己」、「熱情自選」的一句話,遲早會害了年輕人!
啥?
真的嗎?
我也曾寫過一本似名的書,叫大家要「做自己」,不過,社會的歷練,讓我竟然開始認為這位作者寫得還真有點道理──
作者說,年輕人做自己、有熱情、勇於自闖新局,其實是時代下的「錯覺」,大家只是看到表象,看到現在比以前更多元的職缺、產業市場、技術,甚至所有熟悉了五十年的工作項目也在變動中,新的職銜被製造出來,從來沒聽過的title被安排出來……表面看起來,這是一個「新世界」,但,這世界真的這麼新嗎?
真的新到充滿年輕人的機會嗎?
作者說,雖然世界很新、很多機會,但並不表示掌控者已經變成年輕人,它,畢竟還是一個被現有中老年人所掌握的世界,被資源豐富的大組織大企業所掌握的世界,現代人看到「多元化、科技化」就直接跳到結論告訴年輕人這世界有「無限可能」應該創造做自己,其實並沒有「幫」到他們,反而害了他們--
這位作者認為,現代的年輕人太注重自己去創造答案,卻忘記了所有的成功,都要從「解決問題」開始,就算自己要創造答案,也得從「解決問題」開始。當你面試沒有通過,當你被客戶打槍,當你被上司挑三嫌四,回到家關門搥心肝,決定「做自己」,那問題並沒有解決,你只是得到了暫時的安慰,然後並沒有因為此挫折而進步,反而走向更「怪」的道路。作者認為,讓一位22歲年輕人自選道路、憑空創造,真的是很危險的事,因為,通常真的對的值得做的事,看在22歲的年輕人的眼裡一定「爛爛的」。
所以,作者有一個完全相反的建議──
要年輕人開創自己的路,不如教他們,趕快選一棵樹把自己「綁」了(finding serious things to tie yourself down to)!
他認為,年輕人要先學會「停泊」,再學會飛翔。
他發現,成功的年輕人往往不是往「內」檢視自己到底想幹什麼,而是往「外」去找到一棵樹,停泊、綁在上面,然後讓自己成長,去解決一路上的問題。
所謂「停泊」,可能是停泊在一份工作,或停泊在一個對象,或停泊在一間房子,或停泊在一個企業──作者說,年輕人的停泊或許暫時,不是永久,但從這邊開始解決問題,從中得到熱情;目前年輕人不願意停泊學習也要怪因為現代的觀念認為老世代無處可學、一無是處,所以不願依上一代的方式「停泊」,這樣很可惜!作者說,所謂熱情、所謂快樂、所謂人生,不是自己去「找到」然後再去找一份「相配」的職缺來做,而是先從自己所學開始找職缺,然後讓熱情圍繞在該職位、該技能,假以時日,它化為熊熊熱情。他說,工作得「正確」,比找到「正確的工作」還重要!(working right trumps finding the right work)
另一個角度來看,現代年輕人比他們的父母輩都還被允許「做自己」,但,他們真的有比較「快樂」嗎?
看看三十年前畢業的當時的年輕人(現在的老爸老媽),當年目標找最好的職業,沒當醫生律師的也要申請最棒的私人企業,然後朝高階主管邁進,當時的人是這樣子的,但當時的年輕人,也是同樣有一個目標,有一個夢想,只是這些目標和夢想是綁在一棵大樹上的,是從停泊的眼睛去往上看的;這種「被綁」本身也是一種享受,年輕人剛畢業,原本應該享受「被帶」的樂趣,而不是一開始就要自擔一面;人生原本應該從無限的希望、從零開始每天都在成長,享受成長的快感!但現代的年輕人一開始從100開始,不斷的受挫,最後掉到0,再重新撿起自己再開始,要怪誰?怪的是,叫他們不斷的「追尋自己」的這些有夢想、年輕沒完成夢的大人!
我不能說這位作者寫的真的百分之百正確,但我確定,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年輕人,有能力「做自己」;以往來看,真的有能力的聰明人,只有不到5%,真的能成功的創業者,也不到1%,那麼,剩下的95%怎麼辦?剩下的99%怎麼辦?過份的強調大家可以追著自己的夢、讓所有的畢業生都抱著「做自己」畢業了,讓所有年輕人在面對挑戰的時候永遠多了一個被大人認可的「後門」,讓他們誤以為現在的事情都做不好還永遠有一條「自己創造的路」可以走……每一代的95%的人都這樣被浪費掉,已經不是一個年輕人「飛不起來」,整個社會可能都飛不起來了。
他說,人生的目的,不是想辦法「找到自己」,而是怎麼去「失去自己」(The purpose in life is not to find yourself. It’s to lose yourself);「停泊」的藝術,或許是這一代的新銳,應該想辦法揀回來的特質。
嗯,有感觸…
簡而言之,有能力才能做自己,沒那能力前,先暫時忘掉自己…
感謝分享….
我們是在做「自己」還是在做「別人的我」,有時候真的會很不清楚。保有自己熱情很重要,沒了熱情,自己就沒有了意義
一開始就不敢飛
以後往往只會更怕,
更捨不下已得到的
先做該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但….啟發天賦、跟隨熱情同等重要
從職務累積經驗 是一種方法~
真的有能力的聰明人,只有不到5%,真的能成功的創業者,也不到1%,那麼,剩下的95%怎麼辦?剩下的99%怎麼辦?過份的強調大家可以追著自己的夢、讓所有的畢業生都抱著「做自己」畢業了
是阿,我們很難是那5%跟1%,那我們怎麼辦…
是阿,現代的年輕人一開始從100開始,不斷的受挫,最後掉到0,再重新撿起自己再開始,要怪誰?怪的是,叫他們不斷的「追尋自己」的這些有夢想、年輕沒完成夢的大人!
人生原本應該從無限的希望、從零開始每天都在成長,享受成長的快感!
我們一生出來就不斷的接受外在世界給我們的一切,逐漸形成觀念,遇到事情救用這些觀念思考問題。
如果我們跳出這些觀念不受約束,那才有可能創造5%跟1%
只要有自己想做的可以邊做邊累積經驗,邊走就會有思想上的改變,被要求成長,進化。反正一切責任在於自己的人生。認為該做自己但是也要懂得需要什麼才能做自己,不斷的學習,勇於改變(包含價值觀)。
所以也不一定要綁在一個樹上先學,可以把“做自己”當作那顆樹。
重要的總歸要一路解決問題,學習及成長吧。
而且剛畢業應該享受被帶的樂趣其實不是很贊同,畢業前就是那個階段,只是目前環境並沒有幫他們充分的準備好才需要畢業後繼續帶。大學不就應該是準備期間嗎?
幾各創業家的故事,他們再小時候就常常相信一些做生意的點子,觀察,模仿…這些事情不用等出社會才作,而是在生活中就學習,無奈大家都把出社會前的時間耗費掉了,等到入社會3~5年看見侷限性,那時有房貸,有車貸…要跳出去就有恐懼…
失去自己做一隻社會裡的蜜蜂~
遇到一堆打壓的後母小人同事
錢到手先買最新3C產品衣服鞋子
看看新聞罵罵政府和媒體發洩壓力
每個月初跟月底都上演同樣的戲碼
長期下來等到熱情被磨滅….
甚麼未來?
這樣的日子我看不到未來
也不敢想像~過一天是一天
20幾歲不來闖闖跌跤跌個夠
35歲之後骨質疏鬆家庭壓力
誰敢出來跌~
不是沒停泊過…就是停泊過了
覺得要跌趁早跌
所以我趁還能跌的時候
出來闖了!
大家加油吧!!
用「做自己」熱情飛翔或先「停泊」練功的二分法去說明人生該如何走,這種思維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人生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情況也都不一樣,適合某甲的路,不一定適合某乙,唯有認清自己、不停地審視自己,才有能力辨識哪一條路才是適合自己,因為自己的情況自己最清楚,如果不清楚的話,那是因為自己還不夠瞭解自己,抑或自己還沒有辨識的能力。
這年頭要做自己談和容易…
that’s so touch!
所見略同
我不認為先去做自己後遇到挫折是不好的
人都是要藉著挫折來取得下一次的成功
走一條路不通後 才會開創另一條路
而且藉由自己的創造 才更會發現開創一個事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發現自己的不足 進而產生學習的熱情
人生就只有一次
年輕就是本錢
現在不追求的話
等之後需要建立家庭 沒有本錢讓你失敗 到時才會懊悔之前不試著追求看看
那才是最可悲的
在真實的世界裡
是要懂得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
學會做自己不喜歡但是卻很重要的事情
才是面對挫折的一種觀念
我記得很久以前看到商周一篇文章,說年輕人30歲(or35?)以前賺的錢不要存,要花掉,用來交朋友,為未來累積人脈,然後舉了一堆成功老闆、業務員。
不曉得這篇文章會影響幾個人?要照這個規律來走,一個大前提是你本身就是很愛交朋友的人,願意在下班後花不少時間做人際經營(7點下班,若餐聚至少到9-10點,回到家….),而有些人就是喜歡宅,或者對於27歲結婚,35歲完整家庭有更大憧憬,若不存錢,後果很嚴重~
再更後來,商周自己有做一個報導,抓出它自己報導過的超級業務員(百大業務員之類的),經過幾年後看,還一樣輝煌的有限。不禁想說,別人的成功很吸引人(失敗的除非欠超多億,否則根本不會報出來),但在考慮是否跟隨之前,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俗語說:「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堅持」是成功的要素,走過才知道那是真的。
「現代的年輕人一開始從100開始,不斷的受挫,最後掉到0,再重新撿起自己再開始…」不這樣先讓志得意滿的年輕人受挫以後會聽前輩的話嗎?這是好現象不是嗎?當杯子裡的水空了見底了,把自己原先認為的通通失去了,就可以讓別人倒水進去了。
跟我之前在天下雜誌中,洪蘭 寫了一篇”先做必要的事,再做想要的事”
很像,感觸良多,很好的一篇文章。
我認同這句話
作者說,雖然世界很新、很多機會,但並不表示掌控者已經變成年輕人,它,畢竟還是一個被現有中老年人所掌握的世界,被資源豐富的大組織大企業所掌握的世界
停泊就是找到方向後,堅持不懈
先蹲低才有辦法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