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ora Jewelry透過臉書APP賣網友客製了11萬條的珠寶,一邊賺錢一邊產生40萬粉絲

最近再次看到一個極有趣的使用Faceboook來做產品的成功案例的實際數字,這是來自於英國的珠寶商「Pandora Jewelry」,它在台北這邊的SOGO百貨復興館和新光三越A11館都有櫃點,別小看這間珠寶商,它已經領先這個對網路相對保守的行業的許多其他珠寶「同業」。

怎麼說呢?

首先,Pandora率先在Facebook這個「蠻夷之地」,開設了一個看起來非常高雅的粉絲專頁,而且粉絲數高達……嗯,40萬人!

令人好奇,它是怎麼辦到的?

你會以為,應該是某種社群行銷活動。它應該和Subway一樣,送三明治券(珠寶券)?還是像Bing一樣,送某種像農民幣的線上遊戲虛擬貨幣呢?好吧,就算沒送東西,至少是跑一場非常瘋狂的朋友改圖遊戲,或像昨天寫的,一場幾可亂真的線上模擬遊戲嗎?

不,不是。

通常一般Facebook行銷活動,粉絲成長會成「爆量成長」,但,若仔細看Pandora珠寶的粉絲成長的線圖,如SocialBaker所示,你會發現它成長得非常的平順且smooth(不過數字不甚完整),一定是有什麼「雋永而長久」的吸引力,在這個粉絲專頁背後一點一點的拉扯,到底是啥?

這就是Pandora這次叫人非常興奮之處,原來,它做了一支APP,不是贈獎也不是什麼創意,它竟然做了一支「賣產品」的APP

這支APP程式於去年12月上線,至今大概是六個月,主要讓網友自行設計自己的手環,沒看過此APP的容我示範一下:上方圖示為我自己使用這支APP,設計了一個自己的手環,一開始它可以選擇手環的形狀,然後再「一顆一顆」的加上去。報導說,Pandora準備了高達600顆不同的「元件」,等於可以創造出非常非常多的組合,每一個女人都可以享有一個屬於她個人的特別手環!

好玩的是,一邊加東西,一邊看到左邊馬上計算出最後此手環的「總價」,比方說我選了一個還沒綁東西的,就是40英磅,加了一顆,變成70英磅,這個價格計算本身也很好玩!

好不容易加完了、創造了自己的珠寶,我當然想「存下來」,存下來的時候,就是商家要你做更多事情了。這時候你可以為你設計的手環取一個浪漫的名字,再加上詳細的說明(可能是一首情詩?),然後,發佈給你的朋友知道!這是一個自己設計的手環,大家一定會非常喜歡的。

之前對這支APP好像有耳聞過,但這次透過這篇文章,我第一次知道Pandora從這支「販售APP」之中所獲之實際數字:

這支APP的總共安裝數高達57萬以上,高達135萬次的拜訪之後,總共產出了高達11.2萬條不一樣的手環,而製作這些手環的網友,總共產出了大約6.1萬個塗鴉牆貼文,也就是貼牆機率超過50%,為這支APP創造了極佳的擴散環境,每一條貼文都是一則「免費廣告」,而且是朋友們必細讀的「關係人廣告」,還沒有這支APP之前,Pandora的粉絲數只有4萬名,這支APP一邊賣珠寶,一邊還幫Pandora的粉絲數上衝十倍到40萬人,而這40萬人,應該都是喜歡珠寶之精準客群!

報導並沒有提到到底有多少條手環真正被「買」下來,但我就隨便算一個0.5%,也有560條手環,如果以一條最低價40英磅來看,就產生了2.2萬美元(67萬台幣)的營收,這是最低最低的計算下,我自己隨便開始做了一條手環,若非遠在英國、感覺要很久,不然還真想就認真的做一條手環或項鍊拿來送人,可見,實際從此APP獲得的營收數字應該遠高於此

重點是,這支APP是在已經創造了極大的行銷宣傳效益(40萬名粉絲、11萬條項鍊、6萬個貼文)之後,「順便」再賣更多手環。或說,它架了一個新的賣項鍊的購物網站,結果還順便充當行銷活動為Pandora省下大量行銷預算,總而言之,言而總之,Pandora這支APP不但領先珠寶業同行,連其他所有產業的臉書行銷,和它一比,恐怕都要相形失色,從來沒有一支APP這麼兼顧到「銷售」和「推廣」的雙刀、雙槍、雙節棍的買一送一功能!

看了Pandora這支APP的數字成績,我真的開始認真想,目前各行各業裡面,哪一個行業,可以也來做一支「客製化你的產品」的APP?

有趣的是,這個概念在網路界其實有一個名字,叫做「User Generated Product」 (UGP),使用者自己創造的商品。這原本是之前Web 2.0時代風行時的一個特別概念,從前在日本就曾有泡麵商辦了一場行銷活動是可以客製自己的泡麵口味,台灣這邊也有洋芋片商辦了一場行銷活動來客製自己的洋芋片口味,但這些終歸只是行銷活動,活動結束後,開始賣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口味,但對一般市民來說,這些口味等同於廠商自己提出的驚世駭俗的新口味,沒有特別的感覺!

但同樣的東西,做成一支Facebook APP,卻截然不同

因此,這可能是Facebook下一波的熱潮所在,因為在朋友之間,最容易引起點擊、引起跟風與傚仿的塗鴉牆內容物,就是「客製」的東西。你不會在意一間Pandora珠寶今天推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新型珠寶,但你會去注意一位朋友今天做出的一條她自己做的項鍊,還特別去看看為何她將這條項鍊取作「失落的光輝」,於是,Pandora就靠一支「客製手環、項鍊」的APP,就可以輕輕鬆鬆的一邊賣、一邊推廣;一邊賺錢,一邊行銷,還一邊拓展自己的會員數(粉絲數),就算這些粉絲暫時沒買,她們也已經在Pandora的「手掌心裡」,高達40萬人,只要Pandora好好經營,很有可能在未來的一年內買下她們/他們的第一條Pandora!

還有哪個產業的哪種產品,也可以這樣修改呢?

我已經有好多點子,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些商店的老闆,好想趕快做一支這樣的Facebook APP,學電視廣告的台詞,達成行銷、銷售「雙效合一」。請大家再多想想!

(有興趣邀請Mr.6到貴公司報告說明Facebook行銷最新案例,請到此免費報名

2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