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總監如何憑一張「家庭自拍照」,免費做品牌行銷?
對於一個創意總監來說,能讓她老闆最滿意的表現,或許就是不花一毛他的錢錢,就為她們家的牌子創造了極大的宣傳效果!
上個月,知名廠商J.Crew的女創意總監Jenna,就做了一場成功的「免費廣告」──
她做的事情真的很簡單,只找來她自己五歲大的小兒子,拍一張可愛的親子相片。仔細看,她正在幫她的小兒子,嗯,塗「指甲油」,而且是粉紅色的指甲油,旁邊還有剛剛畫完的蠟筆,將兒子畫成「粉紅色」。
一張簡單的相片,伴隨文字:「Quality Time」,美好的幸福的親子時光,沒有購買任何媒體版位宣傳,只是放在他們J.Crew自家的網站上面,便造成了好幾位專欄作家與記者前來拜訪,然後大書自己的感想,也附上這一張「廣告」,最後連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我們都看得到這張廣告了(如上圖)。
這張神奇的照片,小男孩的腳指頭被塗成粉紅色,之所以引起轟動,就是因為這還是目前文化「不允許」的行為,一個小男孩,怎麼可以將他的腳趾塗成粉紅色!文章引述了好幾位專欄作家或社會人士的意見,Fox News的名嘴Ablow教授出言不遜,直接隔空對這位Jenna叫囂:「Jenna,現在可能還很好玩,但建議妳,多把妳賺的一些錢花在讓妳孩子進行心理治療。」這位教授認為,這樣的「塗粉紅指甲油」的舉動,是我們的文化現在如何開始完全的打破性別的特徵,是萬萬不可之事。另外,還有一個叫「One Million Moms」的保守組織,已經動員旗下的媽媽們「一人一信」寫給J.Crew抗議,她們控訴J.Crew,「這些不傳統的行為,可能損毀一個孩子的自我辨識與自尊。」
不過,另一派也不遑多讓,有人另外發起Facebook宣傳活動,要大家加入。這個發起的男士,還很好笑的找來他的「女兒」,模仿了那個創意總監的動作,只是他和他的女兒「對調」,變成女兒在塗這位男士的腳趾頭,塗成「粉紅色」!不過這場活動只有826人「參加」,並沒有在臉書上爆紅。另外還有一位生物學的女教授也跑到心理學的專業部落格發表她的支持,認為這個年齡的小朋友還是一直在嘗試、發覺、學習,他們會慢慢發展成比我們這一代還要「更有趣」的「新人類」。
這類的話題真的很有趣,你會發現,兩邊的壁壘分明,而且,你以為這種話題出來,可以「促進溝通」?不,倒好像因為這張照片,兩方出來講,愈講愈模糊,愈講愈多、愈辯愈不明。
它的確點出一個現代「未解」的問題──在現代,女性可以打扮得像男性,但男性是不允許打扮得像女性;小女生穿得像男生,我們說她好可愛、好有個性,喜歡多過討厭,但反之,卻是不行。但,這本來就是人類的個性,每個成年人怎麼看待「塗成粉紅色」,和他/她的成長背景有絕大的關係,看起來的「自由派」,說不定在另一個話題就變成了「保守派」,在這麼一場混仗中,最厲害的是那個「創意總監」──
她只拍了一張照片,幫小男孩塗粉紅色指甲油。可愛的孩子,不該做的事情。
然後,放在她的官網。
就產生了這些話題!
而這些話題,竟然巧妙的不會對J.Crew的核心價值產生問題,大家罵的是總監,不是J.Crew,這樣的照片,或者類似的做法,似乎可以一波接一波,每一次,都只靠一張巧妙的照片。
創意人的觸角很敏銳,當創意人的範圍被縮在只有一張照片來發揮,創意人一定可以想到一些好點此;如果又縮在只有這些「爭議話題」,那麼創意人一定可以想出更好的點子,還有哪些界於灰色地帶的爭議話題,可以藉由「一張照片」來「煽動」呢?將自己品牌置入那張照片裡,就又變成一場免費的推廣活動了!
真的很棒。
不知道反面下過會不會蓋過正面效果。
小弟覺得應該要區分”爆紅”和”行銷”的差異,”創意”跟”噱頭”的差異,不知有沒有人有跟我一樣的想法ㄋ??
感謝分享…
今天如果不是創意總監做這件事,
應該只會被罵白目吧….
而且如果激起社會認知的對立就叫做創意的話,
那賓拉登應該也能算創意總監囉。
PS.還有外國人很重視小孩的教育人格發展等問題,
用這個議題去發揮一不小心很容易就會擦槍走火的。
挑戰「禁忌」,往往都是很好的賣點。因為,自認為站在真理的一方的衛道人士、或親衛隊,都會出來跳出來指責你,這裡不對、那裡不對。
敢挑戰「禁忌」的人,就會問自己 “why?” 、”why NOT ?”
為什麼有五歲大的小男孩「不能塗粉紅色的指甲油的禁忌」?
為什麼五歲大的小男孩不能塗粉紅色的指甲油 ?
禁忌是怎麼產生的? 我們可以打破這樣的禁忌嗎? 我們為什麼不打破這樣的禁忌?
這些都是需要多方思考的,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
藉由「一張照片」來「煽動」?
「煽動」本身這個詞就不妥。我們應該問: 該如何藉由「一張照片」來「引起人們情感的認同」? 個人以為這樣會比較妥當,小小意見,感謝Mr 6今日的分享。
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個行銷到底對品牌或該產品帶來多少實際效益呢?
而這些話題,竟然巧妙的不會對J.Crew的核心價值產生問題,大家罵的是總監,不是J.Crew,這樣的照片,或者類似的做法,似乎可以一波接一波,每一次,都只靠一張巧妙的照片。
这是最为难得的。
雖然沒人罵J.Crew
但這些人也不會記得品牌的訴求
為什麼幫小男孩塗指甲油有這麼大的迴響~
在台灣應該還好~~
為什麼幫小男孩塗指甲油有這麼大的迴響~
在台灣應該還好~~
如果在鴻海的官網放上妞妞幫郭董塗指甲油的照片的話, 相信在PPT也會有一樣的迴響滴
在台灣應該來好囉..@@
想知道一個家庭主婦如何靠網路賺老外的美金,一個月的收入達7位數台幣嗎?
請花10分鐘上網詳閱
http://ohbuyers.trialfreenow.com/
有特別優惠 只到5/31 !!
如果造成任何困擾 不好意思`
我也覺得,這種「爆紅」是可遇不可強求。把這種難以歸納原因的特例,拿來當創意和行銷的範本,還是說不通。
它頂多就是好的演講、文章素材。如樓上幾位朋友所言,照片是紅了,那品牌呢?我看完文章、目前正在打字,卻完全沒有印象她是什麼品牌的創意總監…當然,每個特例都是令人振奮的,這點很感謝Mr. 6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