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分享:你是真的「酷」嗎?
發薪日永遠是最忙碌的一天,所以今天摘取自己在很久很久以前寫的一本書裡面的一個從未曝光過的章節,相當坦誠的敘述了我個人的生涯,以及對於一個字的掙扎:「酷」。
最近對大學生演講網路趨勢,不免俗的先陳列出自己的學歷、經歷,還有出過的書…但,我還特地加了一張簡報,「你所不知道的我的學經歷」!
加這張簡報,是因為在演講的過程中,同學們因為我讀的都是外國的學校而有隔閡感,而這張「你所不知道的我的學經歷」簡報,每次講出來,學生都似乎相當有興趣。這張簡報也意外成了後來的學生演講最好的開場白。現在常以「忙碌」為由而拒絕學校的演講,但仍希望這段故事可以讓大家知道──
而我主要想表達的是,我的學歷與經歷在許多人眼裡看似順遂,有些學校的名字聽似顯赫,但,卻是經過許多沉沉浮浮中所得來。我的青少年時期,一直在學業事業以外的許多事情上掙扎,有的非常嚴重,特別是在「人」方面。若以一句話來說,曾影響我最大的字就是「酷」,以前我曾飽受「酷」此字所苦。
字面上來看,所謂「酷」,就是有一股自己的個性,不願像別人;或許習於不理不睬,膽敢不看著對方,讓旁人看不透此人心裡想什麼;這麼多人面前,他站著一個姿勢,泰然自若,透露出一種超齡的成熟,一切都在計算之中,天塌下來都不害怕…等等。
在國外念書,「酷」,尤其成了很重要的特質,它是青少年(teenager)可以得到的最高等級的稱讚,也是青少年競爭的標準。酷人容易受人尊敬,酷人容易吸引異性。你功課好以外,最好還要是校隊的主將,然後做人又酷酷的,這就是最棒的。假如不行成為校隊主將,那至少帥帥酷酷的,也不錯。假如不帥,也不是校隊主將,那至少要「酷到爆」,也還勉強可以。假如,你只是功課好,什麼都沒有,除非你要功課非常好,好到代表學校去參加奧林匹亞數學競賽,不然……很抱歉,因為你不夠「酷」,你就成了學校裡最糟糕的一個人。
上述對「酷」的標準,對我而言如登天之難,因此學生時代,我一直做不到「酷」!
與人聊天,我熱情萬分,要我冷冷的酷酷的將十句話濃縮成一句話,很難呢!在籃球場上,投出一球,投不進,頭就往後一仰,啊!對不起,隊友,我沒得分!接下來終於一記美妙上籃,球進得分,我看著對手,「有沒有foul?有沒有foul?」希望他沒有被我得分的舉動給「冒犯」,不會覺得不高興。我永遠帶著一個大笑容,得分了以後,鞠一個躬,謝謝大家…。
看到人就報以笑容,看到人就鞠一個躬,在台灣,這招多好用!我曾經是全校都認識的好學生,每次月考,其他班的第一名會跑到我們班,問問他們說我這次考得怎麼樣;多少次我在「第一名」的呼聲中走過去。但這些,到國外去就完全沒用了,「這些,實在太不酷了!」
但,日子還是要過,我開始看劉墉的書,我知道,劉軒一定是一個很酷的人,但我就是學不到他的「酷」,怎麼辦?我在學校,和白人一起,他們在我的聯絡簿上寫「你是白癡」我還是聽不懂;有一個好朋友介紹給我聽Duran Duran,我酷起來了,有個白人同學還告訴我,只有不酷的人才念正常的大學,酷的人就是不要念大學,於是有天回家,我告訴我父母:「我決定不要念大學!」父母非常震驚的問,為什麼?怎麼會想做這樣的決定?我沒說。我覺得,或許那是讓我酷起來的一個好辦法。也不知道為什麼,「酷」好像是我一直想做卻做不到的一件事,我要一步一步接近它,而不是一步一步離它愈來愈遠。
但,我從沒想過,「酷」是什麼意思?我為什麼不能「酷」?
因為,我竟然無法改變自己。
我心裡面誓死抵制任何想要改變自己的事情,我悍衛著那最「原味」的自己。尤其是我已經知道,這個改變,完全是為了要換來一個「酷喔,喬治」一句話,獲得那些喜愛與尊敬。我隱隱中真的不想要,所以我一直都維持著自己的風格,然後忍受當時的同儕給這樣一個風格的「不酷」的定位。
後來,我終於還是申請了大學,決心做一個「不酷」的人,當然也順利的進了第一志願。我繼續的面對一些同儕的推擠,繼續做一個「不酷」的人,但隨著年紀,在課堂上,我也體悟到愈來愈沒有必要「酷」了。慢慢的,「酷」這件事淡出了我的生命。
慢慢的,我不再照鏡子。我不要「酷」了。
有一天,在加油站,我再次碰到那個當初叫我不要申請大學的白人高中同學,他在加油站打工,他戴著一頂帽子,告訴我他後來做了這個工作,我聽完他的經歷,我說,「酷喔,Brat!」
他笑笑著。沒說什麼。但笑裡有一些無奈,或許是我敏感,但我覺得我看到了。
自然不過的,我心裡響起一陣樂聲,跟自己說,「酷喔,喬治!」
可不是嗎?「酷」就是不管別人怎麼想。最後,到底是當初很酷的人,不管別人怎麼想,還是「不酷」的人,不管別人怎麼想呢?
最後,我不知道當初那些「酷人」會到社會的哪一個位置,又會在社會上做什麼大事。但我體會很深,誰說「酷」只屬於年輕時代?若你認為如此,那你或許沒有參透「酷」的真正意義。誰說你不「酷」?也許你的「酷」,會超過你一直的想像;真正的「酷」,是一生的功課。
年輕時從眾模仿別人生活看起來”很酷”,過了30再模仿別人生活那就一點也不酷了…
某種程度來講,酷–只是一種心理投射現象。自己覺得很酷,認為別人也會覺得很酷。
所以,酷不酷,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要去享受”做自己”的樂趣。
人生未到蓋棺論定前都不能論勝負,
或許他現在雖然是個加油站工讀生,
誰知道哪天以後會不會變成某企業的大老闆呢?
又或許,
他雖然現在是個加油站工讀生,
但是他後來變得待人處世很好是個大好人,
而會讀書的人,說不定以後卻成了人人口中的大壞蛋?
人生該思考的是人生的意義,
人一生的貧富貴賤也只是中間的過程,
並不是要有很多人生的歷練就能悟透人生的道理,
有人環遊世界去過埃及、北極,
有人卻一生都沒出過國,
如果環遊世界卻只是走馬看花,
而一生守護的卻是自己寶貴的家園,
我想在某些意義上面反而是不同的。
最近刚看了一篇文章,说美国高中的popular是最没有意义的;另一篇文章说做个没那么受欢迎的学生对未来的好处可能更大,因你有时间思考。
原因都是一个,美国高中通行的popular价值观,是一个只在高中适用的被相对封闭环境和荷尔蒙发育扭曲的价值观,而此后人生的大把时间,还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不那么扭曲的环境中度过的。
至少,六先生印证了那第二点。
我不酷,但是沒關係,忠於自己才是王道…
嘿! 不管過去是不是學校的風雲人物, 但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就像安迪沃荷說的~
太讚了! 走過那段過程的人多少都有點迷網過
了不起!心有戚戚焉到有點想哭….
酷的真義,我似乎還沒參透呢
Mr.6能堅持的「做自己」,令小弟很敬佩啊
本文有許多地方讓小弟停留思考
受益良多
感謝好文
發薪日永遠是最忙碌的一天,也是最高兴的日子
我今天收到電子報,看到Mr.6專文在探討「酷」,太「酷」了,一直在呼叫我的ID,所以我一定要來留言答聲「有!」,順便與大家分享一下「酷語四十」:http://tw.myblog.yahoo.com/tall-club/article?mid=6236
^______^
我不酷 但我卻想有點酷
但酷不起來~
酷,就是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你一點都不酷啊 六先生
所以你才要把你所有做過的事告訴別人
包含你念哪裡 做過甚麼網站 準備要開甚麼課 合作廠商有哪些
通通在部落格跟別人說 怕別人不知道你在這個領域很有經驗
但是你看看你的文章
不是”忙碌”從某某其周刊轉文 不然就是跟著國外部落格或新聞網站的屁股寫一篇主題類似的文章
你寫的東西只是要維持你部落格更新的速度說穿了沒甚麼值得一讀的內容
在你笑別人在加油站打工的時候 想想為什麼要靠”寫書”和”賣嘴砲課程”維生吧
你不酷 真的
為什麼就有一群瘋狗要來咬六先生呢?
其实不想酷。
酷不酷誰說的準?有共同標準嗎?。一群人說賓拉登酷 一群人說耶穌才酷。 你信什麼?自己或別人說酷就酷嗎?那又何必說自己酷?
明白堅持自己做正確的事,不在意別人眼光,
把所聽所學內化,知識使用起來就像呼吸一樣,
到一天達到無人之境,那開悟(欣喜)感覺就不用理什麼cool不cool了
你不酷~真的
不但不酷~還有點虛偽
你寫這篇~只是想告訴人們~你求學過程很厲害
—-我曾經是全校都認識的好學生,每次月考,其他班的第一名會跑到我們班,問問他們說我這次考得怎麼樣;多少次我在「第一名」的呼聲中走過去。—-
只是想說你就算想擺爛都擺不爛
—-後來,我終於還是申請了大學,決心做一個「不酷」的人,當然也順利的進了第一志願。我繼續的面對一些同儕的推擠,繼續做一個「不酷」的人,但隨著年紀,在課堂上,我也體悟到愈來愈沒有必要「酷」了。慢慢的,「酷」這件事淡出了我的生命。—–
你甚至沒掩飾你鄙夷之前看你不酷的人
…….有一天,在加油站,我再次碰到那個當初叫我不要申請大學的白人高中同學,他在加油站打工,他戴著一頂帽子,告訴我他後來做了這個工作,我聽完他的經歷,我說,「酷喔,Brat!」
他笑笑著。沒說什麼。但笑裡有一些無奈,或許是我敏感,但我覺得我看到了。
自然不過的,我心裡響起一陣樂聲,跟自己說,「酷喔,喬治!」………
你想大聲說~你做了大事
……..最後,我不知道當初那些「酷人」會到社會的哪一個位置,又會在社會上做什麼大事。……..
你真的不酷~因為你沒有酷的人的那總只要我自己覺得OK~不需要大聲說給人聽得胸襟
你的網路觀察文章很棒~不管他的出處如何~至少你重寫彙整了
不過~~真的~不要再花心思告訴人家~你有多棒了
想知道一個家庭主婦如何靠網路賺老外的美金,一個月的收入達7位數台幣嗎?
請花10分鐘上網詳閱
http://ohbuyers.trialfreenow.com/
有特別優惠 只到5/31 !!
如果造成任何困擾 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