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網站」的永續商機

spokeo

TechCrunch在昨天提到一個叫做Spokeo的新「首頁網站」Spokeo這個網站和別的「首頁網站」最顯著的不同點在於它除了支援基本的RSS之外,還讓使用者可以馬上看到他們平常在玩的社群網站的最新狀態,目前Spokeo可以抓到的社群網站高達20個,對於擁有好幾個社群帳號、天天上載照片交朋友的美國大學生們,只要一個頁面,就可以隨時掌握他們在MyspaceFacebookBebo等線上朋友的最新動態。 

「首頁網站」和一般「RSS閱讀器」如美國Bloglines與大陸Gougou最大的不同點,除了在於它的「一頁化」以外,它偶爾也會像Spokeo那樣試著去抓一些本身沒有RSS Feed或不公開的資訊(有時得提供個人密碼它才能進去抓)。各式各樣的「首頁網站」這一年半來多得不勝枚舉,目前還在繼續經營的包括GoowyHomePortalsProtopageZimbioEskobo以及Michael Arrington最愛的NetVibes,還有大卡的如Microsoft LiveGoogleMy Yahoo!等等。美國很多評論者已經對這些「首頁網站」大量使用炫麗的Ajax感到厭煩,早期稱它們為Web 2.0中的泡沫」,但我至今不認為如此。「首頁網站」應該取得的內容不只是天氣、行事曆,也不只有RSS FeedNews Feed等等,它不見得要用上炫麗的Ajax幾個框框拖來拖去開來關去,很多人在未來仍然不會真的把首頁網站設成他們IEFirefox的首頁,卻不影響「首頁網站」的未來機會──只要,它能夠提供真正讓使用者「魂牽夢縈」的資訊。 

每個人總是有些讓它情繫的「私人資訊」希望能隨時保持update,對你來說,可能是Yahoo!拍賣競標有沒有成交,對我來說,可能是王建民的防禦率及各項數字的變化狀況,而人是懶惰的,所以一個頁面能一覽全部資訊、不用想太多就點進去直接操作這些資訊,應還是會蠻受歡迎,所以儘管首頁網站不被設成首頁,仍有可能被使用者一天點入十幾次,說不定還比其他入口網站的拜訪率還高,而首頁網站也是網站中在未來數年唯一最有可能搭著愈來愈大螢幕的手機與愈來愈互動的電視的風潮,移轉到手機與電視上面去的網站。因此,雖然大家又在那邊嚷嚷首頁網站已經太多,我覺得最棒的還在後面。 

雖然Netvibes透過Wiki機制將它的中文版翻譯得很好,但首頁網站在地化最需要的不只是「翻譯」而已,也要把那些擷取內容的工具也跟著在地化,抓一些真的讓這裡的人「魂牽夢縈」的資訊,這樣說來,由於得配合在地的各種資訊源多寫很多程式,這種「首頁網站」並不是國外的網站可以隨便直接拷過來用的。每個地方甚至每個城市或許都有自己首頁網站的做法,也都等著這個地方的網路創業家自己去發掘創造。譬如,某個在台灣的網友,或許同時想知道自己PTT的各項狀態、在8591線上遊戲寶物交易的競標狀況、以及自己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今天的計數與留言狀況,希望這些資訊全部集在一個頁面裡,成了他個人的「首頁網站」。這些或許都是創業家未來的機會。 

最有趣的是,Spokeo的主要創辦人Harrison Tang,是個來自台灣的小小留學生。在史丹佛唸書時,記得我還曾邀當時還在念史丹佛大學部的他與他妹妹Andrea來學生會餐會吃飯。當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兄妹倆很小就在國外,但國語還是講得非常好,印象中好像是因為他們每年都會回到台灣度暑假,這點還得跟他們再確認一下,但我想說的是,有很多蠻有想法、蠻成功的網路創業家,其實不在遠方,就在你我身邊。政府想推動Web 2.0、想掌握這些新網站的走勢,或許可以考慮先掌握「這些人」的動向。 

當初的「北美互聯網華裔創業家大點名」,進行到今天已經超過預定的三個月了,遲遲未下結論是因為我們覺得收集得還不夠多,當時原本預計十一月會到美國參加Web 2.0 Conference也因故未能成行。未來,我還會繼續進行這個計畫並想辦法繼續收集更多的華裔互聯網創業家的名字,也麻煩各位大大多多提供新名單。 

1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