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的人生,也好!
最近聽說Google的共同創辦人Larry Page買下一艘超大型的遊艇,這遊艇是十年前建造的,去年重新裝璜,裡頭的裝璜是知名設計師Philippe Starck的作品,上面還有一個小型健身房、按摩浴缸、好幾個餐廳,還可以停放直升機!這麼豪華的大船,一般人看了直流口水,但,猜猜Larry Page可能怎麼形容它?
不知道!但大家猜,Larry Page或許會說:「我已經很省了!」或說,「我這艘根本不算什麼好嗎?」因為另一篇文章說,此遊艇若和甲骨文的Larry Ellison或微軟的Paul Allen的遊艇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差了一截。
難怪,昨天在《紐約時報》刊出一篇很有趣的報導,它試圖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有錢人,永遠都覺得他不夠有錢?」
是的,他可能已經是整個國家,前10%有錢的人了,為什麼他依然覺得不夠富有?
但,怎麼確定他覺得不夠富有?
如果你有機會和有錢人多說說話,就會發現他們追求「更多財富」的「衝勁」,絕不輸給其他一般的打工仔,很多書將此現象以「就是這種精神才會有錢」來一筆帶過,但,如果仔細看看有錢人對自己的觀感,你會發現他們不見得只想打敗自己「昨日」的財富,而是因為,他們繼續在「覬覦」其他更有錢的人。這點被許多人觀察出來,但卻不知道為什麼,或許真的應該歸咎於有錢人的性格天生如此,不過,這篇《紐約時報》文章終於提出非常有力的佐證,證明了有錢人,還真的「應該」去覬覦身邊其他更有錢的人啊。
怎麼說?這份2010年全美國家庭收入調查的報表顯示,若除去那最富有的10%,剩下的90%的財富分佈是非常「平」的,換句話說,如果你的人生是從整個社會最低層的「30分」開始爬起,如果要讓你全國「30分」爬到「35分」,可能只要一個月多賺不到台幣一萬元,比之前多賺17%左右,就可以爬五分了。從前薪水可能是2.5萬元,只要往上加薪到3萬多元,在整個社會上,你就已經是爬了五分的收入水準了!儘管這個「爬山」的過程,會開始愈來愈難爬,不過,大體來看,在90%的大眾的世界裡,還不致於難爬很多,只要你的每月薪水這樣幾千元、幾千元的增加,你就不斷的幾個%、幾個%的在整個社會的位置往上爬。
不過,當你真的太成功了,終於到了整個社會的「90分」,這段路,卻會突然變得「非常難爬」!
剛剛說,從30分爬到35分只需要一個月多賺幾千元,但圖表顯示,若想從「91分」爬到「96分」?也是五個趴,剛剛只要提升17%的月薪,這次卻得提升171%!以月收入來看,月薪必須要多81萬台幣,才能從91分爬到96分。
是的,81萬台幣!才能讓你從91分爬到96分--
你可以想像,當你的收入還在90分以下,住在一般的社區,你和你的「鄰居」相比,其實不會好很多,也不會差很多。但,當你的收入足夠搬到「帝寶」(或其他超級豪宅),你會發現,你身旁的「鄰居」,好壞相差非常大!有的可能是遊艇、什麼不斷的買下,撞爛了也沒觀係,而自己卻發現,自己連遊艇買一艘都覺得有點可惜,於是再發宏願,一定要再「更有錢」一點!
這篇文章給我們太多感觸,人生的其他事情,不也是這樣呢──
我自己念書的過程,剛到加拿大,我念的是一般公立學校,沒有分班,同學就是這樣子,有些人蠻厲害的,但也沒強很多。後來到了大學,隨著不斷的分班、升級,我漸發現身邊多了一些不可思議的「怪物級」的強者,到了研究所,又多了更多更不可思議的強者,有趣的是,我的位置一直沒有改變,差不多就是這樣,A-、A,但會發現,那些比我厲害,拿得到A+的人,從高中、到大學、再到研究所,真是愈來愈強了,當我一步一步向上爬,這些A+的人,也跟著變得非常的厲害、我完全追不上了。
其實,「穿著打扮」亦是如此!你會發現,身邊有些已很帥、很美、很靚的朋友,身材前凸後翹,還是天天對著鏡子說:「哎呀,老天,我好胖啊!」你聽了心裡不禁嘀咕,連她都說自己胖,那「我」怎麼辦?又醜、又矮、又比她胖!但她是故意的嗎?不,她是真心的!在她那一群交往的世界裡,有可能是「美女如雲」,每一個都是「女神級」的,所以她多了半吋的贅肉真的就看起來遜了一點點,在這樣的世界裡,她只要眼睛睜開,看到這些同儕,自然就覺得她好胖,胖到走不出門了!
也發現,有些外商的副總、總經理,已經爬了這麼高了,為何他還是拚成這樣?有的依然天天往國外出差,一個月跑好幾個國家。你會想,他已經管了幾百人了,已經坐穩了這個位子,上面也就只剩一個位子(董事長)可以爬,我們開玩笑說,爬到這麼高,剩下就只能再換家公司,可否慢下來,享受人生?原來,外商副總、總經理、董事總經理,天天在設宴聊天的,也都是其他公司的副總、總經理、董事總經理,當他到了那個程度,就會發現其他公司的高層,得到更高的名聲、更高的社會地位!於是,縱使其他旁觀者不解,他卻知道,他的戰爭「才剛開始」!
一嘆,或許有的人不會念書,有的人不會賺錢,有的人則無法改變外貌,但每個人都有自己超過90分的地方,至少,每個人在一生中,肯定都有這個機會,努力了一陣子之後,終於在「某一領域」在整個社會爬超過90分。
這時候,風景不但不會明朗,反而身邊還更多更厲害的人,以致於,你也「陷」得更深了。
過了90分了,還想要更高!
想到92分、95分、想得到100分!
這樣對嗎?
人生就這麼幾十年,或許,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目標,設下一個「限制」。
到了90分,就喊「煞車」。
煞車之後,到另一個領域,從30%重新開始奮鬥起,到了90分,再「煞車」。
這就叫做,90分的人生!與其繼續爬,爬到自己都迷惘了、爬到了90分之後的不知名的地方,不如在好幾個地方都不求多,只要90分就好──事業、家庭、健康、朋友、人生……這樣到老、到離世,才真正享受真正的、百分之百的人生。
Mr.6團隊過年前行銷報告會,免費參加,位子有限,歡迎報名。
有90分也不错。
這篇很棒,令人重新省視自己對於人生的態度。^^
有不有錢
決定在你週遭的朋友~
有錢會想再更有錢
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可以到哪裡
懂得越多,懂得越少
這篇真的很棒…讓人省思… 其實每個人都是這樣。從小學的時候大家把成績最高的人當成模範生來學習. 到出了社會以後沒有成績的差別,只有錢賺的多少,大家自然的會把 “誰賺的錢多” 當作是一個指標。
希望各位都能找到自己有熱情,想要做的事情。不要把想做的事情單純的用錢來作指標,做什麼事情都想要比誰賺的錢多。因為你們永遠都會找到比你賺更多錢的人。
这个观点挺好的。为每一个目标设定90分界限。
務實的目標規劃應該是階段性,
初期可設目標在如 60 分 ,
待達成目標之後再思考下一階段的目標.
有聽過要登珠穆朗瑪峰(聖母峰), 是一次直接攻頂的嗎 ?
我有注意到一個類似的現象耶!
大學時代,期中考發回來時,對照一下附近同學的分數
覺得我考得不怎麼樣
不過後來我才發現,之所以會有這個感覺,是因為我都去坐第一排
會去坐前幾排的同學自然一般而言成績不會差到哪裏
其實後面考的更差的更多呢!
物以類聚阿~不過人的慾望事滿足不了了~就算你到了全世界最有錢了~但是如果還是在比較金錢~我只能說就跟阿扁一樣窮到只剩錢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人生追逐的不是只有金錢~但是沒有錢又不行~但是如果可以用錢發揮對這一個世界做一些好事~是不錯的~哪一種人就值的尊敬~像這種買遊艇的沒有什麼好說的~如果他幫助的非洲的難民可以一頓飽餐~我就覺得他很厲害!!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
凡事多用心會好一點
國小90分,國中90分,上不了高中第一志願
高中90分,上不了大學第一志願
大學、研究所、工作,都不要求再上一層樓,
以後,好位置也沒分
如果人生階段已過了大半,也許用90分的心態,不會太糟糕
但年輕就不懂得再要求自己,
幾年下來,就會差人很多
很難再趕上
可樂天知命~~於願足矣~
“人生就這麼幾十年,或許,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目標,設下一個「限制」。到了90分,就喊「煞車」。煞車之後,到另一個領域,從30%重新開始奮鬥起,到了90分,再「煞車」。這就叫做,90分的人生!”
說的很好 觀念也很好, 問題是 人生就這麼幾十年, 從30%到90分, 人生能夠奢華地給我們多少時間去重新經歷? 不斷成就生命的精彩?
小建議:分享到facebook塗鴉牆button所帶出的description應該要含ㄧ些本文內容,否則我分享到FB可能無法只藉由短短一行title讓其他讀者知道內容大概
有次和我老闆聊人生時,他忽然聊到:奇怪怎麼賺了更多錢之後,開始發現有錢人怎麼這麼多,而自己賺的這麼少。
文章中提到~
『這時候,風景不但不會明朗,反而身邊還更多更厲害的人,以致於,你也「陷」得更深了。』
這句話是很好的註解~~~呵
我覺得過70分的人生就能自由自在了,不必弄到90分
很多有錢人想要更有錢, 是因為已經掌握了賺錢之道, 無法停止了
很多人已經90%了還繼續拚, 大多是把拼命當興趣了
這些人在意的已經不是錢了
所以才會有平凡與偉大的差別吧…
你拼了錢財的90分,身體卻只有30分,這樣很不划算吧! 有錢首要是買到自由,覺得錢真好用才是正途,很多有錢人花錢買罪受,要輕鬆+富足 等於富人
所以,如果我們有個幾台腳踏車,不小心撞爛弄丟了也不要緊,那也許已經是前30分裡頭數一數二有錢的人了。
令人更用心经营人生、珍惜时光的文。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