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的新趨勢之二:更活潑的B2B行銷網站、更精準的B2B廣告點擊

接下來我們來談2010年可能發生的第二個新趨勢──B2B網路行銷。這件事向來是搜尋引擎和平台網站之間的戰爭,在B2B的客戶強奪戰上,阿里巴巴的最大競爭者就是Google,而Google的最大競爭者就是阿里巴巴,也就是因為這樣,專作B2B的公司們,在學會了以上兩個方法之後,就會開始找尋「第三種方法」。他們問:「我可不可以也做網路行銷?」

這問題已經被問了三年了,這個「第三種方法」,終於在今年出現了。

我們先來看網路上,2個做B2B行銷方法的案例──

第一個B2B行銷案例是最近傳出得到行銷獎項、線上會議軟體「Powwownow」,這個軟體公司主要的對手是那些「航空公司」,因為只要大家不去買機票,選擇在公司的會議室、透過Powwownow軟體和其他地方開會,他們的生意就愈來愈好!演講常提到的、我所崇敬的Webex華裔創辦人朱敏先生,就是在2001年9月11日的「九一一事件」後,他的Webex的生意更好!

既然航空公司是對手,那麼,這家線上會議軟體廠商Powwownow,為了做B2B行銷,竟然開了一場B2B的行銷網站叫「flypowwownow.co.uk」。

這個名字很有趣,它是故意模仿航空公司常取的「fly xxx」,「xxx」通常是航空公司的名字,而Powwownow本身並不是航空公司,還故意取作「fly xxx」,形成一股幽默──

但幽默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行銷網站,目的就如同許多B2B公司的行銷模式一樣,目前B2B公司有些的確有在採用部落格、電子報、甚至自行開設過產業的討論區,其目的很清楚,就是要不斷的產出「內容」,透過內容,來吸引同一個產業、可能買他們產品的其他B端企業。可是以上這些,擴散力不強,經營的成本又高(產出這些內容真的很累),這時候,請參考一下這個「flypowwownow」網站──

這網站很妙,它其實就是「部落格」,不斷的產出一些「新聞」,這些新聞,不是在說flypowwownow有多好、產品特色為何、客戶的證言又為何,它主要竟然是在產出一大堆對航空公司不利的新聞,譬如火山灰、大風雪造成機場關閉停飛,或是恐怖事件又造成什麼紛爭……這些新聞大家早就知道,但這個網站特別又再「寫成部落格」,前面加上「當『火山灰』發生的時候,請使用Powwownow來開會吧」。譬如最新的一篇文章就是講到「當『大英航空還在罷工』,請使用Powwownow來開會吧!」後面就是他們的電話號碼,歡迎企業打電話過去。

這樣的B2B網路行銷是前所未見,它使用B2B行銷的邏輯,卻運用了「B2C行銷」的常有的kuso氣氛,做了一個奇特的電子報,這個網站也得到了相關創意獎項。

第二個B2B網路行銷方法,是B2B行銷常用的手法,就是「主動去找到目標客戶」,想辦法找到名單、找到key man的聯絡方式、打電話給它……這一篇文章提到一個更棒的找名單的方法,這方法應該比Google廣告還要主動,而且又比Facebook廣告還要精準!

有誰家的廣告,這麼厲害

答案是:「Linkedin」!沒錯,這個老牌的社群網站所推出的DirectAds服務,就是以CPC點擊計價,讓你下廣告。這種廣告真的比Google或Facebook廣告都讚,因為它能針對使用者所服務的「公司」,而不是針對他/她個人,你可以設定你要發給哪一種size的公司,哪一個部門,哪一個位階,還有哪一個產業(超棒!)。

該篇文章就提到他們所做的一個實驗,只設了25美元(台幣750元)進行一場B2B行銷,希望能賣出他們自家的行銷軟體給某些公司,很自然的,他們設計了一個Linkedin DirectAds廣告,精準的設定只給在「行銷部門」工作的人員看,而且位階要在Director、VP或CEO等級的人看,而產業則設定為他們這套軟體最適合的「電腦硬體產業」,這個族群,Linkedin告訴他們,在該網站有總共1萬3千人!

令人流口水的1萬3千人啊,他們的CPC設定成美金2.25~4元,這樣下了廣告之後,最後他們以105美元買到了37個點擊,不用說,這37個點擊都是精準客戶,而這37個點擊中,果然有8個人,真的下載了他們的軟體來使用,換句話說,他們花了13美元(台幣400元左右)取得一個精準客戶,他們非常非常的滿意!

我想,相較於B2C市場上面的網路行銷、社群行銷已經重兵屯集的情況下,B2B市場依舊是一片藍海,也有很多很多的「文章」開始產生,從前我們只見國外各行銷專家所寫的「文章」,講一大堆什麼要了解你的客戶、要加強建立品牌之類的屁話,但最近我們開始看到「案例」,有的是像Linkedin這個B2B行銷案例連數字都帶出來給我們看的。如果你是有興趣再研究其他案例的B2B廠商,歡迎填寫表單邀請我們進行30分鐘免費拜訪,說明B2B可以做的事!

而目前已經寫了「2011年的新趨勢之一:什麼都要測試、測試、測試」,現在第二個趨勢則是B2B網路行銷……趨勢不一定會發生,但有風總比無風好,順風而起,常常可以得到好結果,已有點迫不及待要搭2011年的順風車。

12 comments

  1. 哈哈~可能大家對b2b的生意模式~不是很清楚喔~b2b其實競爭之激烈,不是這一篇文章說的那樣藍海~他的銷售模式比b2c更為複雜~一張單可能會有幾百萬美金~到幾千萬美金~這一些買家部會因為一段廣告還是看看就決定下單~如果是這樣大家就不用參展了~就在電腦前就可以做生意啦~哪有可能~連郭台銘也是要去展覽阿~要行銷的模式~更是多到很誇張~只是一行從事的人不多~大家不了解而已~b2b的生意是b2c的幾10倍到幾百倍的生意規模的~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喔!~所以只能笑笑~這一篇文章的不專業!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

  2. 我想回應一下樓上"雲端數位"B2B的部分。

    B2B競爭固然激烈,但也分為國內B2B與國際B2B的市場範圍。
    Mr.6這一篇應該是屬偏向國內B2B的範圍……

    與阿里巴巴這種國際級的B2B網站應該還有一段差距……

    謝謝~

  3. B2B 的交易可能會有幾百萬美金的,
    但也會有台幣幾千塊的交易(例如小公司訂購文具用品一批),
    提到 Alibaba 和 Google 應是在討論它的經營模式, 而不是規模,
    是要提供大家在 Alibaba 和 Google 分食 B2B 市場後,
    的一些可能的生存機會和案例 ..

  4. B2B marketing 的確比 B2C marketing 複雜太多 LinkedIn DirectAds 的功效比較好是一回事 不過是否因此就促成交易又是另一回事 一般來說 是不會有太高的關連性

  5. “阿里巴巴的最大競爭者就是Google,而Google的最大競爭者就是阿里巴巴" 這句話是不對的。
    阿里巴巴的經營模式,永遠不會變成google的競爭者。

    我曾經是一個阿里巴巴的用戶,也研究阿里巴巴很久。在我的行業裡,只有打游擊的小貿易商會去加入阿里巴巴,幾乎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商加入。而這些小貿易商,也遍布在Global Source等其他平台,以至於你不論去到哪個平台,看到的90%都是不停重複的熟面孔。而成為阿里巴巴的用戶一年的時間裡,看到國外客戶經由阿里巴巴發過來的詢問,除了搗亂的,就是造假的。真正行業裡的buyer透過阿里巴巴在找供應商的,幾乎沒有。

    對網路熟悉一點的,可以去Alexa看看阿里巴巴的流量分析。60%以上流量來自中國,歐美國家加起來不到10%。阿里巴巴的成功,是靠中國從一個封閉的社會走向世界的過渡期,用中國想自己做生意的人流,堆砌出來的。

    中國目前有一堆的B2B平台,如果再加上台灣,印度,巴基斯坦…等等,你隨便用xxxx supplier 或是xxxx manufacturer 在google一搜,前面幾頁都是平台霸占了。而如果你是個buyer, 或是你假扮個buyer去試試看聯繫幾個supplier, 你就會發現使用有多麼麻煩,你就會發現你進去兩次平台後,可能就不會想再去上面找供應商了。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