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新趨勢之一:什麼都要測試、測試、測試
12月31日就是今年度的結束,大部份的人都在「回顧」,但我想趁這個機會,來寫我所認為的、新的2011年的幾個大趨勢──
2011值得注意的現象之一,就是「測試、測試、測試」。
現在有一門派,認為所有的產品、想法、甚至只是一個過程,都需要經過「測試」,從前的「QA」(品質管控),是自己人幫自己做測試,但現在的這種測試乃指的是由「別人」來幫自己做測試。大家認為,從前的市調啦、抽樣啦、焦點團體啦,都還不夠啦!
有趣的是,這股「測試潮」,剛好是朝著之前的「創新潮」而來。人們談「創新」談了幾乎半個世紀,到了近十年來,達到最高峰,創新就是王道,不夠創新就準備死掉,但在人們談遍了「創新、創新、創新」後,大家開始懷疑創新的準確度,所以,「測試」的風潮,在它某程度上是來抵制「創新」的。今天我想談的是,測試風潮之下,如何影響「創業」──
昨天美國有一篇文章出來,我覺得就是這「測試」風潮的極點,看多了這種文章的,會覺得有點無聊了!它是在說一個超簡單的測試你的點子的方法,就是領出20美元,隨便找一家Starbucks咖啡店,在裡面找一位看起來還蠻聰明的陌生人,告訴對方你的弟弟最近迷上某一創業,打算貸款,自己很擔心,所以,請對方喝一杯咖啡,花對方五分鐘的時間,聽聽這個點子怎樣?
天啊,用這種搭訕的極端方式,來對自己的點子進行「測試」!
這篇文章還教你,當你這樣和陌生人搭訕,問問他對你的點子的看法,建議你必須說,大部份的家人都很反對,想聽聽對方(這位陌生人)的看法,你還必須告訴對方,其實你還蠻贊成這個創業點子的,要求對方一定要告訴你一個比較明確的理由,於是,如果這個點子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對方一定會一直告訴你。
另外一篇較舊的文章,則是幾個月前,有另一位女性創業家,沒去買咖啡給陌生人,而是用了Amazon的「Mechanical Turk」系統,將自己的創業點子,告訴上面的網友,要他們填寫一張簡單的問卷,就可以小賺10 cent美元之類的--這些人只要讀完這個創業點子,告訴創業家,他們會不會使用這個新點子?為什麼?
後來,這個創業家共花了27.50美元(大約台幣800多元而已),就給200人做了問卷,這個價錢還真的相當便宜!結果,有73%的網友說他們「喜歡這個點子」,這位創業家說,她還特別注重剩下那27%的網友的意見,到底為什麼這27%的人說不好玩?然後她會將這些不好玩的原因,一一的拿來「修補」原來的點子,這樣,等到下一次正式推出,應該應該有機會得到比73%更高的喜愛比例,她的創業點子會愈來愈接近「100%」。另外,這位女創業家也驚訝,還沒做此實驗前,她還以為主要是「女網友」會喜歡這個服務,沒想到最後這個服務竟然是男性喜歡的多於女性,讓這個女創業家更瞭解市場對她的點子的接受狀況。
以上兩個案例,都是「測試、測試、測試」的實作之代表作。
我覺得,測試的風潮,絕不只是一個風潮而已,它可能會將現在創業的生態,整個給改變掉!
為什麼?
看,現在創投在作投資,早已習慣「投十中三」,不覺得怎樣,那是因為,創業不容易「測試」,強調的是「創新」,而創新的成功,從以前的經驗來看,從來是沒有人可以抓得準的,因為這樣的經驗,讓投資人已經了解到,投資創新的東西,就自然會有高達70~90%以上的失敗率,不然,你就不要投資創新的東西了。
現在再想想,如果有一天,「創新」不再被推崇,而都要經過「測試」?
也就是說,突然間,創業家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可以「測試」了自己的成功機率?
造成的結果是,投資人,最後只必須選擇已經測試「成功」的創業案子來投資。他甚至會強迫要求創業家必須經過某種「測試」才能讓自己的點子開始被投資。以後的創業比賽,除了講市場、講產品、講財務、講退場策略,還要加一個很大很大很大的主題,叫做「測試結果」,這樣,才叫做一個完美的創業計畫書。
這樣的風潮,再烈下去,就會這樣的改變創業生態,也改變了我們對於創業的定義。
不只如此,網路上作「行銷活動」,就和創業一樣,不一定是成功的;這也像是在投資,只是機率高一些,大概是投十個有五個符合預期,二個超乎預期,三個低於預期,那麼,同樣的道理──如果讓行銷活動在還沒開始run之前,就先經過某種「測試」,讓網路行銷可以在確認可行、一定會成功的情況下,再砸下預算主力去大作一場。這是我希望能好好研究,如我在雜誌的網路創業專欄所提到,在2011年,我希望以一個特別的方式,好好的幫助和我們一樣的網路創業家,若你是創業家,歡迎加入「超級早期創投」的下一輪(上一輪參加過的亦可再投遞),我們幫助創業家能搭在此「測試」風潮上。另,「測試」是2011年的趨勢之一,最近我們已經為企業出了幾份Facebook粉絲專頁的分析報告、測試,也開始為客戶做A/B Testing,若你有興趣,歡迎前來填表讓我們拜訪說明。
至於你問,什麼都要「測試」,會不會反讓「創新」的腳步因此變「慢」了?
的確是會,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只要我們能做到,快速的去測試、測試、測試,我們可以「測十中一」,那唯一經過測試成功的點子,無論在找資金或找客戶都會「神速」找到!所以,結論是,只要測得夠快,整件事的速度,不會變慢,反而是加快的了!
事先實際上的運作>免於報表數字上的美化
放到“測試”這道篩子的是“創意”,而被篩剩的具有市場基因和商業基因的才是創新。要知道,可能100個“創意點子”中只能誕生個位數的“創新”。
所以先做市調得意思嗎?不是很多的創業得ider都是要這樣做嗎?然後去慢慢修正阿~
不過在好的ider需要金錢的支持,所以沒有金錢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談,無法執行!!
有多少得執行度才是重點!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
對的
所有的產品都要先策試
新的計畫要測試
產品要先測試
測試就是一種模擬
讓流程順利
这种测试也不是完美的啊。调查的时候不满意,做出来之后就不一定不满意了。关键还是试用,试运行。多方面结合才行的。
这种方法真是好。很喜欢博主你的文章。
乔布斯(苹果那个CEO,怕大陆与台湾称呼有差异)说过,将产品放到面前才会意识到这是我想要的。这的确有一些道理,但产品也要先做市场调查。如何能在调查之余不受它所制约? 博主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吗?
我同意都要測試. 客戶滿意才會付你錢。
客戶滿意度是生存的指標(客戶回訪率會隨滿意度成長)。
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是我一直努力的重點。
Give Your Customers What “you” Want.
測試你的想法是第一步,滿足你的想法是最後一步。
插圖有點可怕ㄝ~
測試、測試、再測試, 用在我所處汽車電子行業 (www.dunyoung.com)更是重要, 只是 idea 可以事先讓市場測試一下, 但是做出來的東西可不能交由車主來試, 可是會出人命的, 呵呵!
先測試有一個問題
把IDEA公佈出來 會被別人偷走
時代的變遷,老年化的社會,到處都是草莓族
現在在你面前有一個健康、財富、自由兼得的機會
當代在家賺錢的工作,由你自己來評估~歡迎你免費註冊體驗!
http://goo.gl/Aj8vZ (請複製網址前往~無誠勿試)
PS: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不感興趣,很抱歉打擾您!
這個好~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