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比下Instagram將於4週內突破200萬會員,談「新舊比對」的新爆紅秘招
很久沒寫iPhone,主因是做社群行銷,注重擴散力,而手機行銷的擴散力一直讓人懷疑,第一,不是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第二,要怎麼傳給另外一個人?透過行動回到網路平台傳遞,不一定比純網站還快,不過,最近,有兩個東西終於打破了這樣的既有印象,這兩個東西,大家可能已經聽過--
第一個就是「Instagram」,我曾在矽谷創業並賣掉公司的弟弟早前就已經在不斷的說,Instagram已經完全征服了他身邊許多朋友,這是一個相片分享的app,你拍了照,可以分享給朋友,分享到其他的平台上,這個APP在短短的六天內就達到10萬個download,後來在幾週內就達到30萬個download,應該算是相當成功的!尤其如果你的朋友已經下載,你會發現很快的其他人也開始使用它。
我們拆看Instagram來看,為何它會擴展得這麼快?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所謂的「follow制」,它將內容的「提供者」與內容的「觀賞者」分清楚,朋友之間互相「訂閱」對方的照片,如此一來,提供者多了一個觀眾,更HIGH,而觀賞者一進去還懵懵懂懂的摸不清方向就已經有他熟悉的朋友「帶路」, 提供他一大堆內容觀賞,讓他終於忍不住自己也來秀幾下……。有些做「follow制」的做到極端,提供者通常不必答應,觀賞者就可跟著它觀賞照片,系統甚至幫觀賞者自動「配對」給其他提供者(譬如將一個新進來的朋友,自動的配對給舊會員),這就是「Follow」的威力。
但,這還不夠厲害,以剛剛說的「自動配對」來看,譬如我加入新浪微博(新浪微博非官方博主聚會就在11月18日下週四,名額60位,請儘快報名),一開始就被建議幾十個朋友,這些是「隨機」(random)配對的,讓我一開始就「有東西可以看」,但是,這些人並不是我的朋友,他們寫的東西,我一點也看不懂。如果想要更快的行銷、擴散、病毒般的散播,更有趣的是另一種方法,而這方法,剛好被另一個iPhone小東西用了,這個小東西叫做「Kik」,它有多厲害?
Kik是在10月21日才推出的,在上周才過了兩週,已宣布達到100萬會員,還沒滿三週,Kik就已經突破150萬會員,如閃電般的速度!而這週竟然還沒「慢下來」,有報導還說,美國時間的今天,Kik即將突破200萬名會員,真的假?嘩,人家Twitter花了一年才達到100萬名會員哪,人家FourSquare花了不知幾個月才達到100萬會員哪,而Kik?花了三~四星期,就達到200萬名會員,而且還正在高速衝天中(請見上圖)!
到底怎麼弄的?
先來看看Kik做什麼,它做的是「文字聊天」,很多角度來定義這個東西,但現在它自我定位是「比簡訊還要即時的文字聊天」,這個看得不太懂的聊天方式,你一定要親自下載,和朋友們開始聊天,就能知道他在說什麼!
不過,重點來了──
Kik爆紅,是有原因的,而這原因,我們可以參考、學習、模仿一下喔!昨天在GigaOm讀到,Kik的創辦人已經主動出來,為它的快速成長「道歉」,為何道歉?因為他們承認,他們使用了一點點不太正當的手法,沒有到很嚴重的程度,但是足以違反蘋果電腦的規定,Kik的做法如下:
像Kik這樣的iPhone App,在下載之後,似乎是可以取得你電話裡的聯絡清單的,有趣的是,它取得之後,立刻送到「雲端」,去與Kik的總資料庫作「比對」,使用者在還沒來得及被通知或制止,Kik已經比對完成,然後直接告訴你這個新的用戶:「哈囉,你可能已經認識以下幾位Kik的會員……。」這幾位會員,正是Kik拿你的聯絡清單去比對,比出來以後告訴你的。
如果你聽不懂這是什麼意思,那我們就以以下情境來說明一下──當你初加入facebook,其實facebook也會很雞婆的問你:「要不要給我你的Gmail的帳號,讓我進去你的Gmail幫你邀朋友?」如果你真給了,那麼它會進入Gmail,刮出你朋友的email地址,再與facebook資料庫比對之後,給你「建議」說,你可以加入這些人為好友,而facebook所建議的這些人,的確都是你的朋友,他們早就加入facebook了。不過,重點是,facebook並沒有你的Gmail帳密,無法「自動」為你做這樣的服務,但是,Kik因為是手機軟體,抓得到你的資料,因此,可以「自動」為你做這樣的配對服務,而這樣的「自動配對」服務,正是Kik成功擴散的大關鍵!
我們來看看,假設你已經加入Kik,然後開始使用它來聊天,好,只要你的任何一位朋友,手機裡有你的電話號碼,也開始使用Kik,他們就會自動的被建議可以加入你為好友,他們一加入,就可以與你聊天,而你也變得更瘋狂,因為你的朋友都「主動」來找你了。雖然Kik強調,以上這些朋友比對都是動態的,Kik不會在手機或雲端「記錄」任何比對的結果,但還是讓人感到有點焦心,至少,有些隱私一定難免被透露出去了,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不該有你電話的人,竟然加你為Kik好友,那麼你就知道,他的電話裡面有記錄你的電話號碼(雖然此事不是很大不了的鬼事,但也是某種「偷窺到對方電話」的狀況囉)。
當然,這樣做是否「不妥」,倒不是做行銷的重點了!重點是,這樣的方法,顯然可以讓一個APP,一場活動,或任何一樣東西就這樣「爆紅」了,這關鍵是:他可以取得所有新使用者的「舊名單」。只要可以取得新使用者的「舊名單」,新使用者願給、給的比例很高,那麼,這個東西應該就會爆紅!當然啦,也不能說百分之百會爆紅,因為至少這個東西「也要有理由使用」才行,如果每個使用者都被自動配對他們的朋友,但他們的朋友從來都不玩這個服務,那麼,大家也都玩不下去,譬如Google先前力推的「Buzz」就是最知名的慘案,他們自動從Gmail清單撈你的朋友,為每個人自動加了一百個朋友,但一百個朋友沒啥人在玩,所以大家還是不會玩,所以Buzz玩完了,但Kik太有趣,大家都玩,所以就這樣起飛了!
Kik爆紅的故事,另外還有一個趣事。原來Kik是要做一個音樂的分享APP,但他們還在和唱片公司交涉,所以就先用同樣的一套技術,不要分享音樂,而是分享超簡單的「文字」,結果就爆紅了!由此更可以看到,如果下一個也懂的搞這招來比對新舊朋友,簡單的點子,也可以爆紅,不一定要在手機,在網路上也行,那會是什麼呢?
記得,要小心隱私權的問題,只要小心它,再來一個3週200萬用戶,都是有可能的。
網路時代,隱私不是重點,如何爆紅才是王道,這有點像最近的XXX事件,名嘴關心的不是真相,而是如何取悅群眾來獲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隐私也没有太看重了。
感覺還好的暴紅模式~所以沒有什麼感覺~這跟facebook有什麼不同嗎?
一樣分享,一樣follow,但是facebook比較有保障,尊重隱私
我不懂kik也太隨便了吧~應該會被告吧~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
有時為了要衝高流量, 用了一些不合法的方式取得用戶資料,
這些已加入Kik的會員如果知道她的電話已經流出去,
尤其在美國, 應該會被集體提告吧!
跟What’sapp有什麼差別?不懂?
Whatsapp早就這麼做了吧?
所以我才說……..ㄣ,有什麼差別?而且Whatsapp也會偷偷檢查你的名單吧…~~~
这里有很多你到处找的软件
我关心的是,apple会无视违反apple规定的app么?kiki不会被起诉?
隱私權不是行銷的重點 每個消費者都應該知道這點 然後決定要不要follow
如果您是:
* 家庭主婦(夫),不便外出工作者;
* 失業無工作者;
* 各行各業精英利用閑暇兼職者;
* 退休賦閑在家者;
* 學生兼職者;
如果你希望:
* 能夠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還可賺取額外收入
* 能擁有一份永久的工作和收入
* 能不影響目前收入而同時擁有安全的第二收入
* 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您親愛的家人
* 能隨時選擇放假,並決定假期的長短
* 能在舒適的家裏工作,並能自由選擇工作時間
那請選擇您想要的生活方式—-> http://happylife.ftp.cc
謝謝您撥空閱讀,請別連瞭解的機會都放棄,瞭解對您絕無損失!
Kik比下Instagram將於4週內突破200萬會員,談「新舊比對」的新爆紅秘招
感謝非常好文章!
good too.
對阿上omegle聊天英美加或歐洲國家的都問有沒有kik
再來才是sk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