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比「蟲」還快的創業?

BUG

無名小站改版、升級了好幾次,網友對它的連結速度依然不敢恭維、抱怨依舊,對於它的一些創意如在個人首頁加入周杰倫之舉,常被連名嚴批,這些問題及這些客服抱怨,讓無名小站傳奇性的發跡史一直得蒙上一層淡淡的遺憾。「蟲」(bug)向來與軟體工程師的職涯一路相隨,這個字的定義很廣,以國外軟體公司的標準來說,連線太慢絕對可以算是「蟲」,無論此蟲出自何處,只要有客人抱怨,就要「報蟲」(log a bug),只要報了蟲,就要把它修好;蟲子沒修好?負責此案的工程師可是會被「無限上綱」,一路從Team LeaderManagerGroup Manager上報到產品事業部VP、地區總經理。因此,傳統軟體工程師知道,「修蟲」絕對是當務之急,當你的軟體被評為「很多蟲」(buggy)就形同是不專業、不負責、沒有前途的意思。 

但,網站創業的生意,和一般的商品有一個極關鍵的差異,假如Sony製造的數位相機有「蟲」,會被全面下架、退貨,嚴重者整間公司都有可能要宣布倒閉,而網站創業並不會有退貨的問題。而若和一般的軟體相比,網站也有優勢;由於軟體已經裝到電腦上,廠商若要修蟲得請求使用者自行上網下載Service Pack,假如不能上網,微軟視窗天天都急著要你立刻下載Windows Updates;但網站根本不必這麼麻煩,由於程式、資料通通都在伺服機裡,每天都可以優雅的修蟲好幾次,不露痕跡。 

網路的一月三變、一年千變的競爭生態,強調的是「儘快推出」,創業家為了求快,自然無法顧及到把網站測試周全,因此,各網站的「蟲」實在有夠多,有些蟲並不是因為自己的網站,而是因為Browser自己有蟲Flash自己有蟲Framework自己有蟲;而它們有蟲的原因也是因為順應網路競爭,縮短產品開發周期之致。 

我們熟知的幾個Web 2.0網站,其實都有蟲,譬如部落格搜尋與排名網站Technorati最知名的問題就是無法ping,有好多部落客無法update他們在Technorati的資料,造成它永遠不會update,在它們的討論區可看到熱烈討論。另外,MySpace也有蟲,已引發使用者使用Petition Online發動線上聯署(聯署不能「罷免」也沒用)。一些新創網站如提供線上網頁製作服務的Weebly於兩個月前剛開站時不也是蟲子特多,可想像試用者前一秒還興奮的「哇!」,下一秒變成在罵「x!」,但二個月前Rev2仍然寫了它了,然後TechCrunch主站在二個月後還是將它譽為「整個網界最簡單的站面製作機之一」。 

但,我認為,網路的速度已經讓「蟲」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蟲」是讓創業家最容易挨罵的引子,但網站創業家不要因為蟲而自卑,不要因為蟲而觀前顧後。在「二人創業媒合小聚」曾經提過,成功創業家的人格特質,探討到最後,其實只有「Be There」兩個字。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盡所有的努力把自己擺在成功率最大的場所,把自己擺在潮流之中,把自己擺在浪頭之上,別小看「be there」,想要一直「be there」可得要堅持原先初衷。 

當一個創業家開始被網友喜愛、被媒體披露,就會引來更多的注意,也有更多的「批評指教」,他所面對的不再是簡單的「做 or 不做」的創業環境,而是精緻的「做什麼才會圓滿」、「如何做得更好」。正確的做法,在這時候公司往往要引進專業經理人,以帶領公司往更大的程度邁進,讓創業家退居二線;但台灣網路的創業家很少有這種luxury(爽的事情),除了檯面上的104、無名小站、愛情公寓、Monday可以有「專業經理人」,其他網站還要靠創業家自己經營、自己突破、自己繼續「be there」。 

創業家創業是基於一種「反骨」與「夢想」,然而一旦取得初步成功,創業之心容易就此改變,於最後會愈來愈不像原先的「不怕死」的創業家,他會開始「怕蟲」,怕任何一點點小東西,會引來無法承受的抱怨潮,所以遲遲不敢推出新的服務;明明知道它是該做的,仍裹足不前,在那邊細細的修理各式各樣可能的「蟲」。 

我認為,對創業家而言,最大的蟲子,就是那股想要維護「無蟲」的扭扭捏捏 

「有蟲」不見得代表不好,或許表示這個網站已經大幅壓縮推出時間、挑戰著創意的極限,就如同上菜市場買菜,太漂亮的青菜肯定有農藥,借用FUNCK的名詞,有蟲反而讓人覺得這網站是「有機的」。所以,我超愛有蟲的網站,即使邊用邊罵,或許,我還是應該打從心裡給它一個尊敬。 

1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