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也會泡沫化?

img

西元2017年的部落格界,會發生什麼事?我問了未來。 

「部落格啊,我知道,那是十年前的玩意兒,那時候啊,好多人在裡面快樂的天天都在寫著,然後,突然全部不見了。」 

全部不見了?我趕快去彎彎艾瑪愛麗絲總幹事Schee方文山天佑RichyLi張大魯火星爺爺酪梨壽司看看。他們都還在電腦旁,更新日期都還是最近幾天,OK,沒事,沒事。 

「但我確定他們都不見了。」未來說得斬釘截鐵: 

「報導說,部落格已經泡沫化。」 

部落格已經泡沫化?就和1995年玩電腦的人都要放的個人首頁、1997年人人都有的Guest Book;現在只剩下老學究的教授還保有這些個人首頁和照片,上面貼個聳聳的照片加個人的身高體重興趣資料,還有一個會轉動的email信箱GIF,加上一個連接「請簽我的留言簿」? 

假如部落格只是隨手寫寫,怎麼會泡沫化?問問「部落格觀察」的前一百名大部落客,在心態上真的可以清淡得只是「隨手寫寫」嗎?一開始大家確實都是隨手寫寫,但到了一個程度後,其實已經很難這樣隨手寫寫。為了把握人氣,沒東西寫也肯定要放幾則書摘;為了衝流量,偶爾要寫點自己不想寫的辛辣題材;為了防堵惡意攻擊,一定得平衡報導儘量幫每位讀者「顧眼睛」。但這樣的經營方式,就如同愛因斯坦說人類無法超過光速、報紙說台灣高鐵無法在三秒鐘煞住,這樣做是處於違反「物理原理」的狀態,長期下來,我不敢說會大家都會收筆,但只能說,人本性就是要往高挑戰,那個「高」可能是影響力,可能是要做些事情,可能要賺錢,可能想出名;最後發現再也上不去,或計數器原來有問題,或是從頭到尾都是同樣五千人在看,然後,部落格格主們或許就會突然嘎然終止。 

全部的問題,可以由一句話貫穿:部落格格主需要比「流量」更多的東西部落格,需要與「現實世界」更結合!這些,都是昨天與某位大部落格格主聊天之後的感想。 

為何需要比「流量」更多的東西?因為個人的部落格的流量再大,在網路上的名氣再響,也只是全國電視觀眾的10%,而且大多數部落客的觀眾年齡層被嚴重挶限在某一個範圍內,因此,好幾位資深的部落客已經教我這位晚輩同樣的一句告誡:「別,高估部落格。」 

最近傳出一則緋聞,年輕帥氣的立委謝國樑被拍到與「巨乳辣妹」美食專家賴以真共進晚餐,由於賴以真號稱她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中,「擁有很多的粉絲」,我以為是部落格界發生了一件大事,於是趕快來研究一下,在此同時,TVBS的報導下,賴以真也抱怨了《獨家報導》暗指謝國樑「被她利用」來炒名氣 

跟謝國樑傳緋聞的美女,是個才74年次的辣妹,不但美食界小有名氣,在人氣部落格中還擁有許多粉絲,被捲入被偷拍事件,還遭謝國樑暗指有設計,她強調自己只是偷拍雜志的特約撰述,不能接受雜志的做法,而謝國樑的說法已經讓她受到傷害。大大的眼睛,小巧的瓜子臉加上傲人身材,她就是和最年輕的立委謝國樑,傳出緋聞的賴以真,在無名小站的人氣部落格中,擁有許多的粉絲……貝卡強調賴國樑之前曾經多次邀約她,她更不需要藉此打知名度。美食作家貝卡(賴以真):「我覺得單純作朋友,他要這樣講,我覺得,他這種態度,會讓人家很難理解。」 

這場羅生門事實是怎樣,我不知道也不關心,但我有個很大的感想:「貝卡」小姐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自今年五月十六日開始寫作,幾乎每篇貼的都是自己的照片,露酥胸的照片比秀美食的還多,最重要的是,這位「不需要炒人氣的網路高人氣美食專家」的總瀏覽人數自五月起,只有89,680,目前此部落格也不在「部落格觀察」300大。她,真的很出名嗎?真的不必需要炒人氣嗎? 

是的,她真的很出名。因為主流媒體這樣說了。主流媒體就是老師,當他們說:「貝卡在網路上很出名」,貝卡就是在網路上很出名,就算網路上幾百個部落客冷潮熱諷寫了一大堆來糾正、訂正、匡正,還是主流媒體說的算數。一般部落格的名氣、聲音、聲量,和媒體的麥克風的聲音還是不能比,以此類推,假如部落客連「貝卡事件」都無法發出自己聲音,那大家的流量、大家的名氣到最後都只能限在「虛擬世界」,不會為部落客帶來任何東西,無論是想發展影響力的、想做善事的、想做些大事的、想出名的、想獲利的,最後或許都會是一場空。 

但,相反過來,若能在思維上將部落格的虛擬名氣放下,跳到外面的世界去發展,卻又會是另一片更棒的天空。這裡再舉另一個例子來說明「外面世界」的威力和「網路世界」的差距:「老吳的尫仔標」 

三個月前,我在「彎彎下一個伯樂在哪裡」一文提起老吳和他可愛的「米滷蛋」。老吳也很好笑的特地畫了一篇經典的「Mr. 6 vs. 老吳」作回應。記得那段時間,有人同時也將老吳貼到PTT,出版社也來找老吳,但一陣網路上的熱潮過後,老吳的人氣卻一直是持平的狀態,並未特別出色,但他持之以恆,一直在嘗試畫些與彎彎輔大猴洋蔥頭不同的東西,包括好幾部「米滷蛋」的動畫「我愛月亮」We will rock U,但他的速度彷彿愈來愈慢,突然我發現,已經一周沒有更新,看得心裡有些沉痛:「難道老吳要退隱了?」 

上周某天,我抱著有點難過的心去探望可愛的米滷蛋,順便再瞄了一眼計數器,天,突然一股激動的眼淚差點流出來,上面數字不會騙人:總瀏覽人數「100,105」人,當日人氣:「20,000」人! 

到了前天,這個數字已經變成「2」開頭,今早,累積人次更已突破24萬。 

這時候,老吳回來了,老吳終於回來了。據老吳自己說(畫?),原來,他上周接受了TVBS的訪問,短短一則新聞,整天輪播了幾次,就讓老吳的部落格突然間破了十萬人,這幾天的流量也從幾千人爆增為二、三萬人次,其爆發力我想遠遠超過任何MSN Effect、「PTT Effect」、「HEMiDEMi Effect」。就當老吳正在畫「滿十萬人次」的慶賀畫,上傳之後,赫然發現已經破了二十萬人。目前人氣還在以無法估計的速度攀升當中。 

部落格超人氣?想要做點事情?還是要跳出網路,從網路外的世界開始思考。昨天與此位大部落客的交談,獲益最多的地方是,他能完全不滿足於現在一天數萬人的流量,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將這些網路的成果和外面做某種更創新的結合,不只是出書、不只是開網友會,而是某種更創新、前所未見的新結合。 

當這新結合發生的時候,我突然開始相信,部落格不會泡沫化了。每位部落格的讀者群中,都隱含著這麼多對網路創新發展高瞻遠囑的創業家,他們會幫部落客想想出路,部落客要什麼,才能讓他們繼續寫下去,再寫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寫到做阿公阿媽,寫到地老天荒?他們會想出更多的新應用、新產品,讓部落客可以將部落格當作是一個更永恆的事業。 

圖片來源 

2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