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Pepper的幽默行銷出了大錯,網路行銷不能「正經」一點嗎?
這星期六才剛開始新的一屆fb-MBA課程(第13屆),這一次我們添加的案例,其中之一就是上周才發生的「Dr. Pepper」在英國發生的嚴重負評事件。
現在應該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了,先講講這件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Dr. Pepper是可口可樂旗下的一個汽水飲料品牌,他們的facebook粉絲總數已達277萬人,是facebook上面最大的品牌之一,可想而知,他們一定也常常辦facebook相關的社群行銷活動。這些活動,Dr. Pepper有的並沒辦法自己辦,畢竟還是要仰賴這些充滿創意的整合行銷公司,才想得出一些荒誕怪異的新點子,而這次,Dr. Pepper委託了一間叫做LMFM的行銷公司──
看看LMFM為Dr. Pepper做了什麼點子?
歐美的社群行銷常喜歡以「開玩笑」為主梗,LMFM上一次想出的點子,是在愚人節當天大騙那些在聊天室的網友,這次,他們則辦出了一個活動,「只要你讓我貼塗鴉牆,就可以有機會抽到1000元。」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不,重點是,假設是你的朋友「小明」來參加這個活動,如果只是正常的這樣貼到小明的塗鴉牆,一看就知道是小明玩了某一個遊戲或某個活動,但這次,他們希望為Dr.Pepper,成為網路瞬間人人在談論的話題,於是行銷公司下了「重藥」,竟然直接將一個不屬於小明的「感想」,直接貼到塗鴉牆去,看起來彷彿是小明自己寫的東西,而這些感想,竟然都是令人覺得「發窘」的,譬如:
「洗澡的時候一邊尿尿,有不對的地方嗎?」天啊,我若是小明的朋友,我就知道小明會在洗澡的時候……。
「我的小毯毯不見了,今晚要怎麼睡覺覺呢?」天啊,我若是小明的朋友,我會對小明的印象完全改變了。
為了1000元,而被貼上這樣的訊息,或許小明會有他的考量,但這個Dr. Pepper背後的行銷公司,一定是想藉這樣的訊息來激發小明和他的朋友之間的熱烈對話,可想像,當小明的朋友看到這則訊息,不可能完全沒有回應,有一兩個一定直接在塗鴉牆的「留言」區問小明,「你是怎麼會貼這則訊息?」小明也一定不可能忽略掉這些朋友的詢問,一定會說:「我參加了Dr.Pepper的活動……。」其他朋友就算沒留言也沒說讚,也會看到了這一段小明與朋友的對話,這樣的行銷操作可確保Dr.Pepper想要傳達的訊息可以從小明大量的傳到他的朋友,傳遞系數高,效果應該可以整個爆炸出去,fb-MBA的課程其實是拿這個案例當「成功案例」的!
但,這個案例,現在不但不是成功案例,而且竟然已經被「下架」!順便讓Dr.Pepper以及母公司可口可樂在英國的狀況「如坐針氈」!
發生什麼事?
原來,這些令人發窘的訊息中,其中一則訊息寫得「太過火」,行銷公司所設計的訊息是:「I watched 2 girls one cup and felt hungry afterwards」(我看了《2 girls one cup》然後非常的餓!)這句話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只會想到,或許「2 girls one cup」就只是某一個電影或某一種好吃食品的廣告,沒想到,「2 girls one cup」竟然是在講一部「色情片」,而且這個事實,只要你有一點點想知道「真相」,只要去查一查,Google馬上就在第一筆、第二筆、第三筆資料都會清楚的告訴你這部影片的內容。這還不要緊,重點是,這件事後來並不是被一般網友給抗議的,率先發現的人竟然是一位英國的媽咪,她的女兒才14歲,有一天這位媽咪發現女兒的facebook上面怎麼貼了這麼一句「I watched 2 girls one cup and felt hungry afterwards」,這位媽咪竟然了解這個是什麼意思(或者她很小心的去查過了),氣壞了!你知道她為什麼氣壞嗎?因為女兒參加了Dr.Pepper活動就算了,更慘的是,女兒看了這句話,也很好奇它是什麼意思,於是,竟然上網去查了看看「2 girls one cup」是什麼意思!以上是這位媽咪偷查女兒的瀏覽器的歷史記錄才發現的,這位媽咪慶幸,還好她們家有加裝「色情守門員」,她女兒應該沒看到影片才是!這位媽咪氣憤難平,這件事也在英國的媽咪論壇整個發酵出去,傳播力不亞於Dr.Pepper所精心設計的社群傳播力,據說相關的文章已經在媽咪論壇出現了1千3百多篇,可口可樂連忙道歉,還考慮和這間LMFM行銷公司停止合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社群行銷不要太過火,近幾年來,因為許多「爆紅」事件其實都是「不正經」的,都是因為「kuso」而起,所以有些業者也會要求網路行銷公司,想辦法想出一個讓他們非常「驚喜」的kuso作品,希望藉此在網路上爆紅,產生很大的buzz。
有些企業,則因為認為網路行銷好像都很「不正經」,因此將網路社群行銷和「不正經」畫上等號,曾經有企業明確的告訴我們,他們希望我們設計得正經一點,不想做任何「不正經」的行銷,怕會low掉品牌,或者認為網路社群上面會做這些事的應該都不是高年齡層的網友,如果他們目標是要賣給30歲以上的,在網路上應該找不到人……。
主要也是因為,在社群行銷方面,歐美的國際企業走得比我們快,也因為他們總砸下重金,因此創造的一些成功案例,許多是在創意中還帶有一些開玩笑的成份,這時候我們一直在想,有沒有適合東方人的社群行銷方式?
歐美人喜歡幽默,那東方人喜歡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已經有了,我們自己也已經做出好幾個案例:東方人喜歡的,是「情感」。
一則「騙」華爾街的人去買茶的影片可以在歐美網路上爆紅出去,而在東方,不必開任何玩笑,如果我們能做出一個讓人「很感動」的行銷,它也可以爆紅出去。「情感行銷」在電視廣告已經有好幾部,但在網路社群上並不多,尤其是將「情感」的重點可以藉社群傳出去的。「幽默」一傳千百里,「情感」卻需要一個很明確的重點才容易傳播出去,那會是什麼呢?
當歐美行銷公司開始尋找「正經」,東方人可以捷足先登,情感是我們太拿手的一塊。
北京维修家电,专业从事家用电器维修、空调调维的修服务公司!
Mr6 大大要過濾一下留言, 不然有些不是對本文發表意見,
而直接打起廣告來了!
東西文化的差異,東方人重情感,西方人喜歡搞幽默,
但行銷通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才能達到效果,
甚至是負面行銷造成新聞效應
如同這次蘋果電腦價格公式錯誤,
還要訂購者補足差價, 要不就退貨….
整個新聞炒了兩三天還沒落幕,
也許行銷目的(更多人知道Apple Mini這台桌上電腦)達到了,
但卻是對蘋果電腦處理危機的速度大打折扣!
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行銷點子, 不過問題是出在行銷人員的”粗心大意”
張貼的人應該要知道對象是男是女, 年齡是如何, 才能針對年齡在他塗鴉牆貼上符合的內容.
《2 girls one cup》發表在成年人的塗鴉牆上, 效果是很可觀的. 話說回來也許Dr. Pepper明知道只有14歲, 是故意的也不一定, 反而更有效果?
所以下重藥的效果通常都是很極端的, 不是太有效果, 就是下場淒慘.
http://www.maxwell.net.tw
西方人喜歡幽默, 東方人喜歡情感~ 讚!
玩笑開大囉
這次踢到鐵板 嚇壞囉
我們也有贏歐美的地方XD
現在玩的是新穎,這樣才能生存!
就跟來這裡最後會發現這是廣告文一樣嗎? XD
網路行銷還是需要規範的…自然會有人去規範太超過的部分的…
會人把幽默當成認真的~這就麻煩了~如這一次的apple 的事件~我覺得是網友想要貪小便宜硬凹~apple我覺得他的危機處理有很大的問題需要在教育~
就要看雙方如何處理了~這是幽默嗎?還是行銷~不過我覺得不是行銷~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
情感行銷〉在台灣真的挺吃香的,很符合台灣人博感情的特色,尤其從電視廣告觀察,越是博感情的廣告吃香
的確應該善用情感行銷
不過正經和無趣之間只有一限之隔
挺難的
看来博主很用心滴维护着个站点哦。换个链接吧。
孙悟空的花果山(http://blog.sundasheng.net)
注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分享我收集的极品资源。
http://blog.sina.com.cn/powkiller
东方人不懂幽默,,
在台灣一則令人同情掉涙的有線電視社會新聞,常會激起觀眾瘋狂匯款…不同媒体的交互運用,目前仍是舊酒裝新瓶的老套行銷;不過我決的fb上同很多訊息都太溫了…好像這社會一片祥和樣,其實是假像。
常言道:語不驚人死不休
今天大陸也常說,不雷,沒人看
西方人喜歡幽默, 東方人喜歡情感
现在做网店的真的是很多 没有卖点的话也是很难生存的
善用facebook這樣的免費資源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蟑螂藥
Dr Pepper怎麼會是可口可樂的旗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