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T恤牛仔褲
十幾年來,網路天天都有新點子,一變再變,唯一不變的,就是網路人的「形象」。我記得在Web 2.0大會記者會,愛情公寓、HEMiDEMi及其他網路界精英都穿著正式服裝,對記者的詢問一板一眼的回答,這時候無名小站代表林弘全一身輕便的打扮就顯得很突出了,當高頭大馬的他頂著招牌光頭站上台的那一剎那,網路的光榮已經不言而喻。
我拍手:「這就是Internet。」
若說矽谷是網路發源地,網路人的這身標準打扮根本就是完全承襲了充沛加州陽光下的矽谷牛仔風格。不知不覺中,十年來Internet的創業家的形象幾乎一成不變:永遠是一身牛仔褲、T恤,愈邋遢、愈吊兒啷噹就是愈有互聯網味兒,就算已經創業十年的楊致遠宣布Yahoo!改版,也要跳到桌上去講,強調他們是專注在創意的工程師、他們年紀不到30歲、他們仍是稚氣未脫的學生,媒體也不斷的去推廣、加強這樣的形象。
這形象除了外在穿著,也沿伸到了內在。人們的印象是,網路創業家肯定喜歡解魔術方塊,喜歡吃漢堡比薩,喜歡戴著iPod慢跑;他們不愛穿西裝吃著正式的法國菜、開陳年葡萄酒,不喜歡住大飯店;他們就像農場男孩,有一種可以改變全世界的自信,就算前面擺了一百隻麥克風,他們仍不改本性的,「沒大沒小」的對自己的理想侃侃而談,未來沒有邊際。
最近將這形象發揮得更淋漓盡致的,首推超人氣大專院校社群網站Facebook的22歲創辦人Mark Zuckerberg。據TechCrunch引述華爾街日報指出,去年有意與Facebook談併購的Microsoft、Viacom、Yahoo!派最資深的談判人員打電話過去,想約早上八點鐘開會,沒想到竟遭到Facebook的同事要求改時間:「Mark早上八點爬不起來!」只好改約這周末好好一談,Facebook竟說:「剛好Mark的女友這周要從美東來矽谷玩,他的手機一定關掉,你想找他也找不到!」真是聽得微軟、Yahoo!那幫人頭頂冒煙!而據我自己的可靠消息來源指出,Mark Zuckerberg本人的確出現了很嚴重的「大頭症」,因此這些故事顯然並非公司刻意放假煙幕。
這表示,已投資Facebook背後1300萬美元以上的那些「投資長輩」如Accel創投也願意放手去讓Facebook保持原先的形象,照理說像Accel創投要談合併案,怎麼可能讓一個22歲的Mark Zuckerberg獨自去談?有的年輕網站創業家根本就全權委由創投去和其他人處理了,只要買貴股票的創投都談到好價錢,創辦人肯定也會是好價錢。因此Facebook刻意放出這樣的消息,是認為商場沒有得罪人這種事情,沒人與錢過不去,強調高這種惹人厭的大牌形象只會繼續哄抬Facebook的賣價,順便讓媒體更為Facebook瘋狂,因為這種消息、這種形象,在矽谷來講都是繼續在提升Facebook的「網路形象」。
這世界的運作,「新聞點」是很重要的一部份,網站也是;而新聞總是很容易被這些穿牛仔褲的發言人給吸引,它永遠可以以「他才20歲」來起頭一篇文章,即時吸引讀者的目光。瞧Zoomr,每篇文章都不忘提及它的創辦人Kristopher Tate現在才16歲;年輕是「王」,「年輕」永遠是最棒的賣點,就像韓裔高爾夫球女選手魏聖美(Michelle Wie)在美國已幾乎家喻戶曉,除了因為她身型180公分以上又是亞裔面孔神似老虎伍茲而被喻為「女老虎伍茲」外,也是因為她是1989年生,才16歲,媒體不斷的強調:「靠,這個女孩才16歲!」並被Time雜誌選為2006年改變全世界的一百人之一。
所以,創投也從善如流,刻意隱身在網站後面,讓年輕人去發揮他的隨興、他的瀟灑。也因為這樣賈伯伯不當頭,隱身在無名小站之後,讓年輕人去面對媒體、去談他們的理想與夢想。
網路的氣勢、網路的自信,當年是從一件T恤和一條牛仔褲開始的,現在,也該從一件T恤和一條牛仔褲重新振作。
因為工作性質,我自己無法穿T恤加牛仔褲,但我覺得,想要讓台灣網路重新起飛、讓泡沫帶來的不信任感完全修補,大家應該開始天天穿著T恤加牛仔褲了,因為他們本身就帶有一種「我不管你怎麼想我就是要橫衝直撞」的味道,它本身也是在以穿著上的「反差」去對那些倚老賣老的商界老人或整天挖牆腳的「專業人士」嗆聲,無言的嘲諷他們:「你去乖乖做你的專業,我自己做我的創造,十年後再來比比看。」
告訴他們,也提醒自己:「我,是對的。」
(照片出處)
希望無名小站的各位在追逐夢想的時候
也能考慮到「顧客至上」的網路服務態度
『林弘全一身輕便的打扮就顯得很突出』應該是突兀吧! 另外林的一番長尾是80/20的延伸理論和那張圖表就真的非常突出。
再補充一下,重點不是酸林弘全的穿著,而是覺得在這樣的場合,面對的是上千人,而且不乏此業高手,即使平常功課沒做好,惡補夠用心、佛腳抱得真誠,結果呈現還能有個糖衣外表。
我可能比較老摳摳,所以我還是覺得,就算裡子沒有,外表簡單的裝飾一下也會是個尊重。
在本世紀初期,其實我國許多從業人員都效法美國業界,穿個短褲、脫鞋就上班了,而裝扮與工作態度上也極具『自我意識』『個人風格』。
那時,他們都被寵的像天之嬌子
不過慢慢的在光環褪去後,這些人也慢慢知道世界上不是只有internet,也懂得以謙卑的心態去融入社會,與他人相處。
所以,我倒不會特別支持這種特立獨行的打扮。
除非,是要塑造出個人風格,像詹宏志那樣。
不過,每次在媒體上看到他的秀髮,就會讓我不自主的笑出來。
其實我覺得有實力穿什麼都可以。
我南部老家的地主都穿藍白拖而已,
像Steve Jobs每次macworld也穿T-shirt+jeans,但沒有人懷疑他的能力;Mark Zuckerberg、林弘全現在正在浪頭上,當然也可以高興穿什麼就穿什麼,
只是他們有沒有能力,還是熱潮一過又打回原形…還尚待時間證明呢…
T恤加牛仔褲,曾幾何時也變成一種技術的糖衣?不該把隨便和追求輕便混為一談。我是技術人,我穿著輕便,但正式場合輕便而不隨便。我忿世忌俗,不隨波遂流,但正場合保持對別人的敬意。
我第一次去矽谷看投資案的時候
穿著很正式的西裝、領帶。
但是,我發現該公司全沒有人打領帶、穿西裝,矽谷所謂的正式服裝是Polo 杉、卡其褲。當然啦,如果只穿短褲、運動褲或是T-Shirt是比較不尊重人啦!
所謂客隨主變,如果到別人的場子還自以為是,只會讓別人看不起而已。
以上是小弟稍微倚老賣老一下,畢竟我也走過年輕歲月。
忘了提一下,
老中在美國應該可以很屌的穿著,
可是在東方的社會好像又不全是這樣。
說真的,雅虎在台灣的獨佔現象
是否跟穿著有關係呢?
那又該如何說明為何老外在中國吃鱉?
Will提到了Steve Jobs 的穿著, 其實呢, Steve Jobs會這樣穿(招牌:黑色圓領長袖衣 + 藍色牛仔褲), 不單是因為輕便舒適, 或因為有能力所以能”高興穿什麼就穿什麼”. 而是因為他”得”這麼穿!
Apple的品牌形象就是最近美國熱放的“Hi I am a Mac” “I am a PC” 廣告中的輕便有腦男
Apple頭頭Steve Jobs得用他的形象與全球走在科技尖端的工程師們溝通 … 既然如此, 怎麼能穿得像邪惡帝國微軟的頭頭一樣呢??? 😉
各位說得言之有理, 不過我想, 當年Internet特殊的穿衣文化帶來了精神上的某種鼓舞效果, 是不爭的事實啦!! 當然, 換到東方的社會, 應該要有所收斂, 以示尊重……或許, 該是發明新服裝的時候了…?? (講到詹宏志的秀髮, 讓我不知為何突然很想找他短髮沒戴眼鏡時期的照片)
其實穿得符合你所在的行業就好了,設計界、網路界等創意產業這樣穿還OK,如果穿得太正式反而無法建立你在這個產業的形象呢!~〔但還是不要隨便過頭就是了〕
我那天穿涼鞋短褲POLO衫參加二人創業小聚,其實是有預謀的…
說老實話,Web 2.0 Conf.當天一聽到林弘全上臺就講他懂的沒有比在座人士還多,就很想離席出去,心想醬你還來…可是一聽他講下去就覺得既不自大又不嚴肅,才振奮起從PCHome長官開始就昏昏欲睡的腦袋…
感謝WTL提醒阿,哈,就如WTL所言,畢竟創業家或企業家真正想要的還是被市場認同,如果將穿著視為行銷策略或媒體策略的一種方法,那倒是該怎麼穿,就必須怎麼穿。
若用這個角度看,說不定Mark Zuckerberg推掉那些談判專家並不是大頭症喔,搞不好是精心設計,為了爭取談判主導權的手段呢。
btw,M$的頭頭也蠻常穿polo Shirt。 🙂
在美國生活了一陣子,感覺到他們的衣著態度其實是舒服就好.
東方人覺得他們隨便,但是他們不會感到隨便.這是他們的文化. 出席正式場合或在上班地點有規定衣著的話,他們會注意衣著. 但是其他場合絕對是舒服最重要.
在公眾室內場合,很少看到男人穿拖鞋.
想看詹宏志的清純模樣,可以找找他在【悲情城市】裡客串的身影 XD
这样的穿着是在代自己的个性吗
真的需要关注
Hey there! I’m at work browsing your blog from my new apple iphone! Just wanted to say I love reading your blog and look forward to all your posts! Keep up the excellent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