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比爾蓋茲評蘋果有感:「嫉妒」不會招來成功,「被鄙視」才會!
華爾街日報的D8 Conference這幾天如火如荼,前一天,蘋果的Steve Jobs才剛在同一場D8 Conference登台,整個美國網路幾乎在討論的Steve Jobs講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那個氣氛,已經幾乎把Steve Jobs當成「神」了!隔天,輪到身為「另一個Steve」的微軟的Steve Ballmer上台,卻,沒有多少人在討論他講了什麼。老科技人都有一點點「敏感」,大部份的科技人仍很難以置信蘋果居然會成為比微軟還大的公司,儘管兩者現在已身處不太一樣的競場,但大家仍很想問──
「微軟,你的感想如何?」
或許是刻意安排,就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微軟總裁比爾蓋茲,選在這星期來上Larry King Live的現場節目!
這篇文章提及比爾蓋茲與Larry King的訪談,截取出裡面是「最精彩」的一段──Larry King這主持人,最出名的就是他不跟你客套囉嗦,直接切入心臟中心,要幫觀眾問到大家最想知道的答案!這個氛圍下,這個問題很簡單,而Larry King很忠實的拿它來問比爾蓋茲了──
「你,『嫉妒』Steve Jobs嗎?」(Is there any jealousy involved?)
比爾蓋茲好像知道早會有這個問題似的,還不到半秒,比爾蓋茲就接上去,表示:「不,不,蘋果大概比微軟早開始三年,它們曾經『大起大落』。」
「我當年曾在蘋果寫了BASIC程式,後來微軟公司比世上任何公司還寫了更多蘋果的程式。」比爾蓋茲說:「也就是說我們雖然作業系統上面競爭,但我們也是合作伙伴!」
「看到科技公司成功是好事。事實上還有很多成功的空間。」他繼續說:「我們會繼續競爭,競爭是一件好事。其實,在之前有些時機點,蘋果看起來好像快掛了,科技業的起起落落真的是叫人驚奇。」
然後,Larry King再噴了一句:「那,你喜歡Steve Jobs嗎?」
比爾回答:「Steve絕頂聰明,做過很多很棒的事。我們一起工作過的時間,譬如在Apple II的時代,我們很享受對打的滋味,我們個人有不一樣的強項,但我們都熱愛這個產業,而他比我老一點點但我們基本上年紀差不多。」
對於這些直接的問題,坦白說,比爾蓋茲在鏡頭前,答得相當不錯;比爾在鏡頭前,帥氣、成熟、穩重的形象,笑容非常自然、平易近人,但,這篇文章有點「吹毛求疵」,這篇作者顯然認為,比爾蓋茲看似從容,但論他所回答的「內容」,還真有點怪。
文章指出,當比爾蓋茲回答他是否「嫉妒」?比爾竟絕口不提「最近的蘋果」,他提到的皆是十年前,或二十年前的陳年舊事,而且特別「強調」了兩件事:第一、比爾蓋茲提到,科技就是這樣起起伏伏,蘋果尤其大起大落!這是暗指,微軟其實一直都是相對維持著「超強」的地位,並沒有大起大落,有時失落到連公司都差點活不下去,也意指蘋果有可能到明年就不紅了。第二、比爾蓋茲不斷的提到他和Steve Jobs當年無論在個人或公司方面,都是一邊競爭一邊合作,這是想辦法不提到現在的狀況:現在其實蘋果的成長與希望已經是「一面倒」,恐怕短期內沒必要會與微軟合作,微軟想合作都沒辦法,想競爭也都「對不上」了!
我很崇拜比爾蓋茲,再看下去實在「於心不忍」,其實比爾蓋茲可以暢談他對現在iPad的看法,可以暢談他現在看到Steve Jobs上台的感受,但他沒有談,且刻意的談到以前的事情,顯見著Steve Job現在的成就,或多或少的給了他頗大的衝擊。
比爾蓋茲雖然告訴Larry King他並沒有「嫉妒」,但裡頭卻暗藏弦外之音!
顯然,微軟若要再創科技一哥的地位,得到萬眾的崇拜,它一定要去除「嫉妒」。
雙方都是成熟的公司,也都是四、五十歲的人,所謂「嫉妒」已經不是像小baby說你怎麼對他比對我還要好,所謂「嫉妒」,其實泛指著所有「不想認同的成就」,那成就可能是「某間公司」,對我們個人來說,則常常是「某個人」。
你嫉妒他/她!
我們不必不承認。人性就是這樣,嫉妒永遠都存在我們心裡面。事實上,一個人的一生,就只要搏一次不可思議的成功,也就夠了,因此,「嫉妒」真是一件非常棒的東西,不是麼!看,每次在唸書,或是準備什麼考試,還是挑戰寫一份什麼提案的,還是要練身體……這麼冗長、痛苦的準備工作,是怎麼熬過來的呢?有一個方法,就是心中不斷想著一個「成功標靶」,如果那是一個「人」的形貌,嫉妒他,可惡,嫉妒他!他有什麼!我要和他/她一樣!那麼,我們人類容易自然的就「動力十足」,六塊肌輕鬆成形,小蠻腰不再是夢,所以,嫉妒是好事!
不過,我發現,還有另一個同樣的動力,甚至比「嫉妒」更好的東西,那東西叫做「被鄙視」。
差別在哪裡?
「嫉妒」之後,就會自然形成一個「成功標靶」在那兒,你想幹掉他!
「被鄙視」之後?也會自然形成一個「成功標靶」在那邊,你想幹掉它!
差不多吧!
如果你是一個運動選手,然後有哪個運動員真的讓你好生「嫉妒」,這時候,你願意天天練習20小時,就是要打敗他!成為世界第一!
同樣一個運動選手,被教練罵到不成人形,說他只是隊中的拖油瓶,這種「被鄙視」,也會讓他願意天天練習20小時,就是要成為世界第一!
差不多吧?
的確,在一些產業裡,「嫉妒」與「被鄙視」都有一樣的效果,就是會動力十足的去超越、創造新高。不過,在現代千變萬化的世界,它們卻不一樣了。我認為,微軟可能就是只得到前者,沒有得到後者;事實上許多想成功的人,明明就有一個模仿的對象、努力的目標,也是因為只有前者,沒有後者,只有「嫉妒」,沒有「被鄙視」,所以……無法成功!
「嫉妒」與「被鄙視」相異之處,如以下三點:
一、「嫉妒」會讓我們挶限於某人的舊方向,而「被鄙視」則不設方向、海闊天空:當你嫉妒某一個人,那麼,你就會慢慢的變得和他一樣!但在現今,由於每一條路都可能成功,蘋果也不是因為打敗微軟某個產品才取得今天地位!每一條成功,都需要「發明」;微軟如果將蘋果視為嫉妒的對象,那它肯定發明不出適合它的東西;事實上微軟早就已露敗象,在網路上頻頻想「參考」目前已經成功的Google、facebook等,許多網路服務做得有點「四不像」,網路人都可以看出微軟正在努力「跟」潮流的狀況,但以它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跟潮流了,而需要「創造」屬於它的潮流。他們的企畫人員可能選擇了「嫉妒」這條路,還沒有被鄙視,於是,不知不覺的一直在「學人家」。
二、「嫉妒」會讓我們頭上有一個天花板,而「被鄙視」則沒有高度限制:嫉妒一個人,開始追趕,當你覺得快要追到,一定就會感到滿足、放慢腳步,最後儘管終於「超越」了,才發現,你嫉妒的人早已不在原位,而身為第二人根本沒辦法取得什麼地位。但是當被鄙視的時候,絕沒有什麼天花板、沒有一個具體的超越目標,只希望達到「偉大」,他有一個目標人,但是不只要「超過他」,而是要「遠遠的超過他」。
三、「嫉妒」讓我們沒辦法輕易掉進泥巴,但「被鄙視」卻可以成天和泥巴打滾:這點應該是最重要的差異,畢竟,嫉妒是一種「處處比較」,但,要成功一定會經歷很多的失敗,當我們是嫉妒某人,而我們在奮鬥的過程中,可能慘遭失敗時,這種「比較」會變得更難以接受。我想和蘋果一樣,為什麼我的產品不能吸引記者來這邊萬眾簇擁,必須到校園去求求別人的推廣?基本上,「嫉妒」會讓我們無法接受「對方在天堂,我在泥巴」的事實,原本的嫉妒,原本的動力,在努力的過程中就會化成太大的痛苦,讓我們無法繼續!但,如果是「被鄙視」呢?一開始的自我印象,就是一個早已被打在泥巴裡的人,所以在超越的過程中,再怎麼掉回泥巴也沒關係,會繼續的奮鬥來達到目標。換句話說,嫉妒的人打的是衣裳整齊的貴族戰,而被鄙視的人打的是泥巴戰,這個差異,決定了成功機率!
嫉妒難免,但,「嫉妒」可不可以變成「被鄙視」?
之所以「嫉妒」還沒有變成「被鄙視」,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真的失敗過,甚至沒有被明言的「鄙視」過,所以還沒辦法跳到那個境界。我們說,微軟還是大家所尊重的公司,所以它與它的市場策略人員都還沒有感受到「被鄙視」,因為沒到那個程度,所以走不出「嫉妒」的神秘影響力。這時候,嫉妒還要再更深的再走出一步。「嫉妒」還不夠,要有人真的對你說出「鄙視」,你才真正有機會!
想想,想從「嫉妒」變成「被鄙視」,只要你所嫉妒的那個人,今天突然跑過來罵你一頓,說你真的是一個沒用的人;而其他的人也都跑來罵你一頓,說你真的是一個沒用的人!這時候,你就不會再想要超過他了,你只想要從泥巴裡站起來變成「天鵝」。或許,想要消滅心中嫉妒的方法,就是逼著對方要真的鄙視你,還有很多人都要鄙視你,於是,就會豁然開朗。
雖然微軟現在氣勢較弱是事實,
但我還是認為它仍是比較穩健發展的公司.
相較之下, 蘋果變成像是Steve Jobs獨撐大局,
萬一哪天Steve Jobs掛了, 蘋果也就要掛了吧?
Apple確實是傳奇, 而ms也確實是老了.
「被鄙視」確實比「嫉妒」來的有衝擊力!
一般人「嫉妒」你的競爭對手時, 心理層面只是酸葡萄心理,
不一定會激發你的戰鬥意志,
但如果你已經被對方「鄙視」時,
那種爆發力才是可怕!
现在的BG应该是不会嫉妒的吧,毕竟不是他在当CEO 自己可能会做得更好。把本文的意义扯远了
「嫉妒」讓我們沒辦法輕易掉進泥巴,但「被鄙視」卻可以成天和泥巴打滾
這一句話的意思是要我們比慘的嗎~
這樣就會有無比的戰鬥力~不斷的超越自我~
不過APPLE跟微軟的大戰~我覺得各自有自己的一片天~
一個是稿作業系統的~一個是稿手機,3C的~
不過我到目前還是用WINDOWS耶~哈~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
Mr6 我真”忌妒”你,趕快”來鄙視”我吧!
我個人覺得這是領導人個人心態的問題, 其實Bill Gate的MS 已經被「鄙視」很久了但仍然不肯面對現實. 成功有很多定義, 但ms 好像只定為成公司穫利. 也許Bill 還不曉得, 其實從MS 推出第一套Windows 時Jobs 就已經在「鄙視」Microsoft 是個只會賺錢但沒創意供獻的公司了. 可是被鄙視又怎麼樣呢?他老兄還是一樣只會用那close end 的模式. 要成功還是要從客戶端滿足他們的須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pzKj-1HaKw)
很好的一篇文章
雖然現在的APPLE是招忌妒的
但當年Steve Jobs被一手創辦的APPLE董事會趕出來的挫折感
或許也就是現在提供Jobs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
“「嫉妒」讓我們沒辦法輕易掉進泥巴,但「被鄙視」卻可以成天和泥巴打滾
這一句話的意思是要我們比慘的嗎~”
……
作者的意思比較接近「嫉妒」沒辦法讓你面對失敗,只想再硬拼(像賭博一直硬賭下去,希望能翻身)
「被鄙視」確是告訴自己這戰役已失敗,下場戰役在那邊及怎麼打要想好才做,不要被對手影響到
或許 jobs 可以類比 apple ,但 bill 已經無法再代表 ms 了。
說實話,我不知道微軟輸給了蘋果這件事成不成立,可以說MS在新領域的部份失掉先機且無力可追,但以它目前的狀況來說,用「輸」這個字來形容MS我認為有點過早.
蘋果目前氣勢的確相當的旺,但也是如履薄冰,「創新」是蘋果的成功關鍵,但也是風險最大的一種市場領導模式,在加上steve=apple這樣的聯想太過深化且神話,當steve的位置發生異動,蘋果的市值及前進腳步將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老實說我正等著蘋果神話破滅就是了…:P)
各自擅場
another disctinction: jealousy can also cause sabotage behaviors but being discounted usually will not….
網路人都可以看出微軟正在努力「跟」潮流的狀況,但以它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跟潮流了,而需要「創造」屬於它的潮流.
有道理.
想太多…
論財力,比爾富可敵國,老賈這輩子難有追上的一天
論名氣,比爾涉足全球百大影響力的人,連我老媽都知道這個人,老賈這輩子還是難有追上的一天
論事業,雖然未來的事很難說,也就算現在蘋果產品火熱,不過短期之內蘋果還是難達到微軟鴻圖全球的水平
最後,「嫉妒」?「被鄙視」?這應該只是作者自己的論調吧?
嗯 看過這段訪問 我也覺得 Gates 沒有嫉妒或像作者講的那樣
應該談 iPad? 作者瘋了嗎 為什麼要去談對手的產品幫他造勢
要談也要談 Courier 吧! 另 我留言只是想講
Ballmar真的比不上Gates,Gates是一個愛幻想的geek,Ballmar 則是一個生意人。如果 Gates 還掌權的話,一定不會讓 Courier 計劃胎死腹中。
比爾唯一被鄙視的地方,就是M$
只會賺錢, 不怎麼會創新
嫉妒? 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不需要妒忌別人吧
我對這篇文章超有興趣的!!!!
想想也不過幾年之前
APPLE被微軟搞的超慘的!! 現在竟靠著手持裝置重新起來~~
接下來幾年 應該都JOBS光芒吧
每次看jobs瘦到不成的樣子….
接下來幾年 apple要祈求jobs的身體健康
我不對版主的立論發表意見,但是肯定版主篆文的能力,畢竟,吸引了不少人留言,不論是反對或讚成…(我也是其中一個-.-)
嫉妒是別人問比爾,比爾以他的成就、財富、地位,還有善心,有什麼好嫉妒?
Steve是很多年輕人敬佩的對象,比爾何嘗不是?
嫉妒和鄙視這種負面思想,要導成正面能量很不容易,更容易讓人做出很差勁的事,不應鼓勵
apple一時的風光不代表微軟被打敗了吧…
誠如蓋茲說的, 競爭是好事, 競爭本來就是有贏有輸
今天輸了不代表一輩子都輸了
有在玩電視遊戲的人都知道, ps尚未出現之前, 是任天堂的天下
當ps出現之後 , 突然變成sony的天下, 任天堂只是在競爭下被打敗了, 並不是永遠退出戰場了, nds跟wii又讓任天堂重返領先的地位
所以忌妒也好 被鄙視也好, 只要是競爭都是好事
網頁設計 網頁設計公司
写的很好,我很喜欢
我是企鹅,来自南极。我怕热,请让我孤独一世吧……
真的
態度決定一切
如果被鄙視之後能奮發向上
離成功就會很近囉
有大胸怀才有大智慧
我倒觉得有遗憾的应该是Steve Jobs,不能在Bill Gates还没淡出科技业时超越他,在BG还在时处在下风。
Bill Gates是首富了,在科技业封刀归隐了,作大慈善了,舞台比以前更大了。
Jobs自己身体不好,还要在科技业跟年轻一辈争强斗胜。。看上去蛮可怜的。。
Bill Gates看起来圆融多了,毕竟已经是和Jobs不同一个等级了。
寫的真好 被鄙視也是我一路成長的最大動力!
真的!國中就是被鄙視了一翻,所以開始大量閱讀,飽讀詩經去!!
從文章中的重點,衍生想法並做分享如下:
1.看事情的角度在於敢於"與眾不同"
有個研發人員的同事,他看到任何產品,總是以超越現有設計的架構去
思考,他的理由是:如果要做個me too,不需要研發人員去做,正因這個
想法,他做的東西都很不一樣,也做的很開心;另一位顧問,他總想辦法
讓biz model,定位,銷售...不一樣,以前不懂得為甚麼,後來自己
做產品進到銷售階段,才知道根因:因為以使用者角度檢視商品,與眾不
同才有機會.創業不正也是如此.
敢於與眾不同,突破框架,被鄙視是其中一種方式,相信有心人可以找他
其他更多也更適合自己的方式與動力.
2.心態上在於"無所畏懼",檢視自己畏懼的事
正因為大部分人擁有的並不多,根本不用怕失去甚麼.
真正恐懼的東西,真的有哪麼恐怖嗎?還是我們將恐懼的事放大了?
創業失敗很恐怖嗎?就活不下去了嗎?
我們需要很多很多錢?還是我們要的是簡單的幸福?
每個人天生所賦予的才能不同, 不管”忌妒”或”鄙視”或許可以激勵自己, 但也不必強求.
說那麼多好聽的 阿結論不就是在說人 犯 賤?
(想要消滅心中嫉妒的方法,就是逼著對方要真的鄙視你,還有很多人都要鄙視你,於是,就會豁然開朗)
好奇怪??鄙視也可能造成負面的力量啊
嗯嗯~不論是被鄙視還是嫉妒!
這些動力的來源大多是屬於黑暗面的!
不想被人看輕!不想輸給別人…這類的思想,
可是鴨王覺得這些不過是讓您迎頭趕上的動力,
最多就是讓您迎頭趕上超越對手的黑暗動力!
如果您真的想要成就非凡 達到另一個境界!
您就需要借助使用到光明的動力!
那是一種奉獻、一種使命、一種不同於黑暗的動力!
如果您能夠懂得運用這股光明的動力!
才能夠真的跳脫出競爭和黑色的風暴裡囉~呱哈!
別忘了許多聖賢說過的話:『你真正的敵人,只有你自己!』
再次感謝六兄您的美文分享喔!非常棒的論述!感恩啦~
有理
衝擊才帶我們飛得更高
這篇文章吸引我來看, 是因為作者的論點:妒忌根被鄙視.
我個人現在沒有說特別差或特別好, 不過自從到加拿大生活的短短三年半,
讓我從零到一般local Canadian 一樣的生活, 跟作者論點有點相似.
不過我反覆思考, 覺得應該是 – 不想讓被別人(老公的朋友)看輕 – 的關係吧.
所以就是自尊心作祟啦~ 所以也是要看個人的性格.
以比爾蓋茲的格局,應該用不到妒忌這種想法吧,高科技業本來就是這樣,大起大落的,今天媒體創造的聲音好像ipad賣得很成功,但是事實上是大部份的軟硬體商都比較喜歡站在微軟這邊的,即使ipad賣了幾百萬台又如何,在這個同時,Windows7早就賣了幾千萬套了,尤其是賈伯斯最近的態度,已經可以讓人看到他一言堂的個性了,而這將會是他最後失敗的原因…
曾有一段話說同樣是人才都很孤獨
所以會心心相惜
怎麼我覺得上面有一堆妒嫉appleh和jobs的人呢..連詛咒的說話都出來了
從人生的經歷來看我認為jobs是在bg之上了
bg的一生可說是一路風調雨順都沒有經歷過什麼波折..他要是被ms掃地出門而ms又快要倒閉了他有能力像jobs那樣令ms變得像倒天的apple一樣如日方中嗎
jobs勝過bg是因為他經歷的風雨比bg多但仍未被擊倒仍更上一層樓試問這樣的成績又有多少個人辦到..有人居然還扯到說一把年紀還在拖著瘦弱的身子勞碌就是輸了..以jobs現的身家的確無法和bg比較..不過要是他要退休日後的生活也絕不成問題就連他後後代都能衣服無休..人家抱著一顆熱愛工作的心在職場打滾下去居然被人說這樣..這才是可憐之處
看到一些人說bg是首富早就勝過jobs無須嫉妒就感覺有點好笑..難道是首富就不會妒嫉喔…版主的文章我基本認同
怎麼辦…沒有人鄙視我…想被鄙視也沒辦法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