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C宣布養「粉絲團」(Fan-it),大家有沒有養一支「貴人團」?
這星期就等著美國國家電視台NBC推出一套很特別的「系統」。這套系統叫做「Fan-It」,說白話一點就是,NBC電視台希望自組一支「粉絲大軍」。目前NBC在美國四大有線電視台中排行最末,力圖振作,這是它精心策畫的機會。
什麼叫「粉絲大軍」呢?
擁有十萬個email名單,你可以稱它為粉絲大軍;擁有一個百萬人的粉絲專頁,或許也可以稱為粉絲大軍。但,NBC顯然對這些傳統的做法顯然還不滿意,它認為,這些粉絲大軍不夠「主動」,無法「隨叫隨來」,所以他們希望「養」一支軍團,以後NBC有什麼新檔影集上映,或是開了哪個新行銷佸甕,都可以隨時呼喊這支「粉絲大軍」來「完成任務」!
於是「Fan-It」就創立了,它是一個很簡單的系統,基本上,你來到NBC官網,點入「Fan-It」,它會告訴你「任務」,一一完成後,你就可以得到一些「點數」,這些點數累積之後,可以拿去換NBC所給的一些「贈品」,就和遊樂場的原理一樣。「Fan-it」剛剛推出,所以目前「任務」都很簡單,譬如要你「看一段某影集」,或,「看一篇文章然後留言」,基本上,只要玩他們指定的小遊戲,通常可得10點,看一部影片則也可得10點,如果接受一個「任務」則有50點,直接加入myNBC的會員更可以得到100點!NBC完全信任「Fan-it」,在這個星期,已將幾乎所有的節目,都和「Fan-It」結合在一起了,它目前所列出的「任務」,幾乎所有熱門節目都在上面,都可以幫他們「出任務」!
至於目前的「贈品」,稍遜了一些,只有一些「虛擬寶物」,譬如換一支麥克風的圖(要價50點),可能是寶物太爛,目前在玩的網友雖然累積了上千點,卻都還沒有換寶物,還在等待NBC祭出真的贈品後再一次領光光。可想而知,NBC也一定會推出令網友滿意的贈品的,畢竟它旗下這麼多適合各年齡階層的影集,因此「贈品」可以是一場影迷會的入場券?或是明星的簽名海報?粉絲一定會乖乖的、幫NBC做更多的事!
重要的是,這支「粉絲大軍」的潛力可說是「非常大」,絕不限只是看看影片、作作答案而已。譬如,他們已經「任務」中巧妙加入了「加入你的FourSquare帳戶」,這樣也可得50點,然後,如果你成為他們官方twitter帳號「@NBCFanIt」的跟隨者,也有50點可拿!另外,對著某一個節目的專頁說「讚」,也有50點……以後他們甚至也可以說,介紹一個朋友就多5點,朋友介紹朋友也有2點……另外,叫粉絲去介紹人才來試鏡,也有50點;將自己家變成Reality TV的場景也有500點。一旦建立了一個粉絲大軍,其實可以做很多事。這也是一個有趣的創舉,雖然類似這種「Fan-it」的系統並不新穎,早就有一些網路服務籌組「網友大軍」,讓網友做一些事情,得到一些贈品;從以前的市調網,到後來的OfferPal,但這次的NBC不同的是──它「自己做了」這個東西。之前「fb-MBA」課程也提到近期還有好幾個案例,都是廠商自行建立一些以往在其他網站聽過的東西,航空公司、飯店酒店,自行建立「最後24小時」的促銷,他們不想靠其他人、其他網站、其他平台,因為他們不只想辦一場「一時的campaign」,他們真的很想策畫一套「長長久久」的行銷系統!
我喜歡NBC的「長長久久」的行銷思維。雖然目前第一版的「Fan-it」長得實在不怎樣,有些粗糙,但它真的有心去建立了一套長期的、雨露均霑的「粉絲大軍」,我想,最後不會有上百萬人,會天天去跟著NBC去點擊什麼東西,但,這支粉絲大軍其實不必太多人,只要……「1000人」就夠了!可是,這1000人,長期都在那邊!這和一般行銷活動思維很不一樣,一般行銷活動,強調的是「拉」進1萬人來玩,但NBC這次不是「拉」人,而是「養」人--
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下一個周董,只需要1000位真正的粉絲?」,提到美國傳來的一個「1000 true fans」的思維,其實只要1000位粉絲,每人付一些錢,就足夠養活一個藝術家了,因此藝術家不必求什麼大紅大紫,其實只要「養」了1000位忠實粉絲就好了!雖然NBC沒有要從粉絲中獲利,但是要他們幫忙一些事情,其實只要在美國有1000位這樣的人,假設每個人都有500個facebook粉絲,那麼,NBC就可以輕輕鬆鬆的擴散到50萬的群眾基礎上!
問題是──要「養」到才行。
「拉」和「養」的不同,我還頗有感觸,曾經是上班族,常常看書,如何讓自己身價百倍。書上說,要把握每一次的遇見「貴人」的機緣,所以,我為了那可能的機緣,大量的、四處的去參加活動;明明不是這麼social的人,卻養成習慣四處換名片,將掏名片這個動作練到連閉著眼睛都可以順利丟出一張、微笑握手,果然,幾年內,換來一大堆的名片。這些名片背後的每一個人,的確有可能是我未來的「貴人」!
但後來我發現,當我需要換工作的時候,我不可能去請這些人幫忙。我甚至不好意思寫信告訴他們。就有一次,我真的走投無路,也狠下心了,就一口氣寄信給500封我所認識的所有可能是「貴人」的人,給他們我的履歷表,告訴他們我想換工作,等了一個月,結果──
沒人回覆。
我發現,雖然當時身邊好多長輩,但只是「拉」他們來身邊而已,我沒有「養」他們。
有任何策略去「養」貴人嗎?
我沒有答案。但我知道,這些人並沒有「養」下來。一個藝術家需要1000位粉絲,一般人大概不需要養太多,只要養100位「潛在貴人」就夠了,這些貴人是在社會上有地位、在職場上有力道,真的瞭解你,且你可以真的不必覺得怪怪的,可以隨時對他「開口」,請他幫忙找工作,即使每個月都問他一次,都可以的!
這樣的「貴人團」,你有幾位?
「養」一個「貴人團」,其實相當困難,因為以下幾點:
一、沒有聯絡的理由:認識之後,不常見面,除了過年簡訊外,失去了足夠的理由和他們聯絡;如果定期寄給他們電子報,又不是含蓄的東方人向來可以接受的方法,換來的也不會是真正貴人。想要「養」一個貴人團,第一個要解決的是,建立一個和他們頻繁聯絡的理由。
二、不夠快速:在一間大公司工作,認識很多人;換了幾間公司,也認識好幾位主管,但,就這樣經過了十年,可能總共認識的「主管」、真的可成「貴人」者,也就只有三十~四十位而已,「量」不夠,因此機會就少。
三、不夠精準:或許我們真的認識過超過一百位看起來很像貴人的人士,但由於「場合不對」,看起來都是貴人,其實一開始的興趣就不同了;即使對方是業界最大公司的什麼長官,他和你在職場上,其實並沒有交叉的一刻,以後有什麼事希望他幫忙,他除了口頭鼓勵外,其實幫不上實際的忙,不能成貴人。
很多人雖然積極的累進人脈,卻只讓很多人、很多事從他旁邊交叉而過,無法捕抓下來,關鍵就在,我們只有「拉」,沒有「養」;認識了,卻沒辦法「保持聯絡三十年」。NBC不希望這樣,他們決定「養粉絲」,那,我們個人也可以來想想怎麼「養貴人」?換過三、四間公司,參加過五個旅行團,再參加補習班,再認識十幾家客戶,總和的「貴人」人數應該就超過100人了,如何將這100人可以組成「貴人團」,成為你未來30年的助力,每個月都可以幫忙?我們都可以想一想。
這個idea相當古老卻覺得應該是很有效的, 但不知道會不會被外界指責, 粉絲的評論/行為有失公正
如果是精確的粉絲團的話,當然有相當的行銷價值!
趣活族創意商品
不错的博客,支持!
養”貴人團”要花時間,花精力,甚至花$,可謂浩大工程. 如何將貴人團的投資精準化,讓貴人可以產生最大效益,歡迎大家來~命運賓果看看自己的貴人是誰吧~
貴人阿~貴[人真的在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有一個貴人可以幫助你或市提醒你的話~
真的幫助真的很大阿~但是我覺得貴人不用多~一個強的就夠了~哈
這是我自已的看法啦~
網頁設計中最近越來越多客戶需要有關最熱門的環保設計的風格~希望可以對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 地球已經生病在全球有很多的設計師發揮他們的創意來啟發人們對環境的重視!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post/7118627
貴人也會挑人,擺明的鴻門宴誰會去?
不知臉書本身有沒有類似的功能^^
多認識朋友是正確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可以多一點解決之道
網頁設計 網頁設計公司
不错的想法
出门靠朋友,是应该好好经营自己的社交圈
如何經營自己的人脈, 而使之能產生最大的效益, 真是一門大學問.
其實很多時候, 你都不能小看您身邊的任何人, 不能因為此人不顯達, 不富貴就在態度上輕漫了, 用心對待任何一個有緣跟您擦身而過的人, 因為您永遠不知道此人可能認識什麼以後會是你的貴人的人.
我自己的經驗是, 了解並找到這位”貴人”的需要, 先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 去幫助這個人達成他想要做的事, 或是即使沒有達成, 至少給他指出一條路和機會, 這樣以後您有需要, 這個人才會變成您可用的”貴人”資源.
的確, 就像上面某位所說的, “養”人脈, 真是需要投注時間和精力的, 但也是十分值得的, 因為人脈, 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產.
不過, 換一種想法, 以佛教的說法, 這其實也就是多種福田的概念.
有的貴人真的太高貴與我們身份地位相距太大,這樣反而無法契合.養貴人可能不是一般人能養得起的
如果這個團不是以”自己的貴人”為目標, 而是擁有相同信念與追求的人, 類似有大我的目標, 有利他的目標, 會不會更好 !?
這個案例很有意思…
感謝Mr.6分享也預祝新課程成功喔
喜歡adidas一起交流吧
有心就一定有方法!!分享建立人脈的五個步驟:
1.取得完整的聯絡資訊並留下可以長續連絡的方式(如私人MAIL或MSN或socialnetwork)
2.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好個人形象管理,特別的自我介紹,包含可以給對方的幫助與超凡的績效
3.24小時互動:24 小時內用MAIL或簡訊互動,將自己的專長、工作、興趣、傳達給對方引發興趣加深印象!!提出自己可以給對方的幫助!!(資訊、服務、人脈、優惠)!!要有”照片”(不然人家記不得喲!)但注意要提供對方有益的資訊,不要太過自我行銷反而會引起反感!!寄信頻率最多兩週一次就好!!
4.設定長期互動計畫:每月至少一次電子郵件互動,整理一個月來的近況與心得,用摘要的方式連到BLOG去,善用一張圖片勝過千個文字,所分享的代表自己的品牌(一定要放”照片”不然人家記不得)
5.共同參加實體聚會產生合作:虛擬沒有親切感,人還是得靠見面才能談成事情,邀請人脈們出席自己所參加的活動,一方面給他資訊,另一方面可以再次見面洽談合作機會(人脈引薦,轉介,交換廣告,資源整合,產業資訊經驗分享)都能加深你們之間的關係!!幫助事業發展!!
之後主動連絡請教,建立緊密關係,主動幫貴人們引薦也成為貴人的貴人!!
相信人脈將會源源不絕!!
這不是跟之前zynga的用虛擬貨幣去要求玩家做一些對遊戲公司有利的事嘛
(例如點選廣告之類的)可以想見的是nbc也可以如法炮製去衝收視率,去衝廣告點擊…….本質上是很惡劣的行為
hahaha 粉絲也是要交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