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現狀?調整一下「想像力」吧

Facebook最近提出一堆新的野心,Open Graph、LBS,不斷修改他們的使用者規範,於是,在美國也發生了一大堆對facebook「隱私權保護不周」的抗議!這個狀況,似乎比先前他們所提出的Beacon的反應狀況還強烈,讓人有點擔心,不知道facebook是否又會對最近說的東西做出「取消」的決定。最新的狀況是,有人竟然不知從哪邊翻出了臉書總裁馬克小子(Mark Zuckerberg)從前在哈佛的大學同學的IM對話,在這裡,馬克顯然對著他的朋友說,「如果你需要在哈佛的任何人的資料,問我就行了,因為我現在手上有高達4000份email、照片、地址…都有。」他的朋友好奇的問,哇塞你怎麼得到這麼多資料的?馬克臭屁的說:「大家就是提交給我了啊!我也不知道為什,大概是因為他們『信任』我囉,他們真白癡……。」

這段話,翻了出來,證明了馬克對於他們的使用者根本就不夠尊重。但我看著看著,真的有點看不下去。我有點受不了這些美國部落客對著facebook窮追猛打,為了支持他們自己窮追猛打的言論,因此他們不斷的去「想像」,用了facebook之後可能發生什麼事情?

至少截至目前為止,這些都還是「想像」。

然後,為了支持他們自己窮追猛打的言論,有一些非常小的網站,我認為是根本沒有前途的網站,也被「拱」了出來,譬如,上個月有一位在Google工作的華裔弄了一個超簡單的小網站,因為現在Graph API超簡單,只要給它一個使用者名,或者一個ID(可能是使用者ID、專頁ID…),它就馬上告訴你,你的細節是什麼,這個網站竟然就被傳得四處都是。這星期輪到另一個叫「Dispora」的小公司,點子是:希望做一個完全分散式的facebook,所有資料在自家電腦裡,不必丟給類似facebook這樣的「雲端」伺服機,而Dispora的創業家其實只是四位大學生,他們使用了Kickstarter這個網路微型籌資平台,希望在一個多月內目標募得1萬美元作為自己的薪資然後開始做這個點子,部落客披露時,他們已經超過目標二倍,得到二、三百人的金援,而最新的狀況是,已經募得超過10萬美元(330萬台幣),背後有高達2500個金援者,而現在還有19天可以募!我猜,應該有機會突破100萬美元(3000多萬台幣),讓他們創下微型募款的記錄,我們期待Dispora本身、以及幫助它募資成功的Kickstarter,應該都會變成這個月或下個月的焦點人物。

重點來了,這些網路的「動員」,都是基於矽谷人對於facebook的憤怒,這種憤怒,起源都是隱私權,當然,其中有太多想跟著這股一起紅的部落客,先不計入這些,如果直接看他們所說的隱私權,我認為根本就是在「facebook bashing」,因為:

一、隱私權的意思是就是每個人自己的東西,那麼,自己可以控制什麼要被看到、什麼不被看到,如果他們認為facebook這麼侵犯隱私,那麼他們就另外用一個email帳號來玩facebook就好了。

二、隱私權的意思是,每個人自己可以決定要怎麼樣。他們在這邊講得這麼多,最後美國中部(相對不玩網路的人)卻在facebook上面玩農場、打樸克、搓麻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他們憑什麼干涉這些人的樂趣?

當然,我講的可能錯了,因為facebook會再怎麼誇張的挑戰隱私權的「極限」,我也不知道,所以說不定他們是對的。但我看了這一場之後,我剛好想到一個感想──

前陣子與朋友聊天,看著小孩,無憂無慮的樣子,朋友就說,唉,他還真的蠻懷念以前小時候的日子,他說,當小孩真好

我才赫然驚覺,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說法了──

這樣的說法並不陌生,從前聽大人聊天,大人會摸摸我的頭,「唉,真羨慕這些小朋友(指我)……。」然後,我心裡會滴咕,哪有,當小朋友明天還要考試、還要交作業,好煩哦,我才想到一半,方才那大人的聲音又從頭上傳出來……「以前我會覺得明天還要考試、還要交作業,好煩哦…」他說,「現在才知道,比起大人的世界,那段時光真的是非常的愜意的!」

驚!小小年紀的我,背脊都滲出汗了,心想,哇塞,大人的世界會是多麼的殘酷啊,比現在的學校還要更操、更恐怖?看起來好像真的是這樣,有時都要到很晚才能回家,周末還要應酬……。大人的世界到底是怎樣啊?

長大後,我才發現,沒這回事。

沒這回事!什麼「小時候比較好」的說法,根本沒有發生在我身上,我現在每天工作到很晚,早上比小時候還要更早起來,甚至每天的壓力以及每天情緒起伏都比小時候還要大,但是,我就是覺得,「現在」,真是他媽的快樂

而這個原因,早在我這次聽到這位「大人朋友」在講的時候,我就領悟了,這次藉facebook事件又再次想起──

原來,關鍵是在自己對「控制權」的概念

原來,世上有兩種人,A君就如同那些部落客,認定自己對周遭的「控制權」非常低,他的生活是被許多因果、許多權勢、許多社會觀感、甚至現實的經濟壓力給層層的壓在地上,他或許一整天就只能在上班過程中的上洗手間的時間,才能坐在馬桶上稍微睡個覺、享受自己,或者是回到家裡的那段40分鐘的公車上,靜心的玩手上的手機,享受著猶如回到小時候的時光……。

但,有另一種人B君,其實和A君是在同樣的環境下工作,是的,同樣的環境下,一樣的存款,一樣的薪資,一樣的工作時數,一樣的控制權……他卻覺得他對周遭的控制權很大、很大、很大,怎麼回事呢?B君會認為,現在的所有,都是「為未來而做」,縱使他現在無法「控制」,但未來一定都是他的;相較之下,小時候雖然沒有一些社會壓力,但是你是被規定一定要學數學、國文、理化…今天就是要考這個、那個,對你的時間上的控制遠超過大人世界最操的公司,而且還不保證可以考上最好的大學!但,現在的職場,未來無限條路可以走,未來是很漂亮的,B君一邊工作,一邊想著。

我想,這些美國部落客絞盡腦汁、以各種角度去對facebook批判,去假設一些不曾發生或尚未發生的問題,正是在透露著,他們對於周遭環境的「不安」。他們認為已經對現狀失去的控制,卻無法去想像他們可以去控制更美好的未來。他們習慣於過去,一有些許變動,沒辦法調整自己來改變,甚至無法「容忍」自己偶爾不小心掉進一個別人設下的「陷阱」;這些人覺得「過去很棒」,於是也一定會活得非常痛苦,不只因為「小時候不會再發生」,而且是因為,現代的變動之快,這樣的人落後其他人不只一個世代,而是「好幾代」了!他會愈來愈不安,愈來愈緬懷過去,最好的結局是,一百年以後,他們終於發明了「時光機」!但最差的結局是,他們終老一生,鬱鬱寡歡。

以A君和B君來說,B君明明童年很愉快、又身在同樣的公司、同樣的工作壓力下,卻不認為小時候有比現在還要美好,why?正是因為,他們喜歡對未來「夢想」!我曾經是上班族,當時的我同樣是被層層關起來,必須做眼前老闆所交辦的事,在限期內做出來,但我每次做這些事,我會開始「幻想」,因為我做得太好、於是我可能在一年內直升什麼位置。後來的確也發生了,只是我不在同一間公司直升到什麼位置,而是在短短三年內換了四次工作,每次換工作都會將自己從前做的東西給新老闆參考,位階調一級、薪水至少跳一萬元,跳了好幾次。進公司之後,我再繼續做有關下一個工作的夢想。

某角度來看,沒有人應該「活在當下」,尤其是現在職場,當下實在太痛苦、太操、太混蛋!但,那一派「活在過去」、排斥改變的一定會「更累」,原來,快樂的秘訣就是「活在未來」。昨天一定不在手上,但明天一定會到來,「想像力」夠強的人,每天都能快樂;「想像力」不夠者,只能活在過去天天唉聲嘆息。

於是,Facebook就變得很好玩了,連他們這段時間的「實驗」,包括這些爭吵也都變得很好玩。什麼都好好玩,看著我自己的小孩,我告訴他:「大人的世界真的很棒,快快長大吧!」你長大了卻仍不滿現狀,那麼,請調整一下你的「想像力」吧

4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