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現狀?調整一下「想像力」吧
Facebook最近提出一堆新的野心,Open Graph、LBS,不斷修改他們的使用者規範,於是,在美國也發生了一大堆對facebook「隱私權保護不周」的抗議!這個狀況,似乎比先前他們所提出的Beacon的反應狀況還強烈,讓人有點擔心,不知道facebook是否又會對最近說的東西做出「取消」的決定。最新的狀況是,有人竟然不知從哪邊翻出了臉書總裁馬克小子(Mark Zuckerberg)從前在哈佛的大學同學的IM對話,在這裡,馬克顯然對著他的朋友說,「如果你需要在哈佛的任何人的資料,問我就行了,因為我現在手上有高達4000份email、照片、地址…都有。」他的朋友好奇的問,哇塞你怎麼得到這麼多資料的?馬克臭屁的說:「大家就是提交給我了啊!我也不知道為什,大概是因為他們『信任』我囉,他們真白癡……。」
這段話,翻了出來,證明了馬克對於他們的使用者根本就不夠尊重。但我看著看著,真的有點看不下去。我有點受不了這些美國部落客對著facebook窮追猛打,為了支持他們自己窮追猛打的言論,因此他們不斷的去「想像」,用了facebook之後可能發生什麼事情?
至少截至目前為止,這些都還是「想像」。
然後,為了支持他們自己窮追猛打的言論,有一些非常小的網站,我認為是根本沒有前途的網站,也被「拱」了出來,譬如,上個月有一位在Google工作的華裔弄了一個超簡單的小網站,因為現在Graph API超簡單,只要給它一個使用者名,或者一個ID(可能是使用者ID、專頁ID…),它就馬上告訴你,你的細節是什麼,這個網站竟然就被傳得四處都是。這星期輪到另一個叫「Dispora」的小公司,點子是:希望做一個完全分散式的facebook,所有資料在自家電腦裡,不必丟給類似facebook這樣的「雲端」伺服機,而Dispora的創業家其實只是四位大學生,他們使用了Kickstarter這個網路微型籌資平台,希望在一個多月內目標募得1萬美元作為自己的薪資然後開始做這個點子,部落客披露時,他們已經超過目標二倍,得到二、三百人的金援,而最新的狀況是,已經募得超過10萬美元(330萬台幣),背後有高達2500個金援者,而現在還有19天可以募!我猜,應該有機會突破100萬美元(3000多萬台幣),讓他們創下微型募款的記錄,我們期待Dispora本身、以及幫助它募資成功的Kickstarter,應該都會變成這個月或下個月的焦點人物。
重點來了,這些網路的「動員」,都是基於矽谷人對於facebook的憤怒,這種憤怒,起源都是隱私權,當然,其中有太多想跟著這股一起紅的部落客,先不計入這些,如果直接看他們所說的隱私權,我認為根本就是在「facebook bashing」,因為:
一、隱私權的意思是就是每個人自己的東西,那麼,自己可以控制什麼要被看到、什麼不被看到,如果他們認為facebook這麼侵犯隱私,那麼他們就另外用一個email帳號來玩facebook就好了。
二、隱私權的意思是,每個人自己可以決定要怎麼樣。他們在這邊講得這麼多,最後美國中部(相對不玩網路的人)卻在facebook上面玩農場、打樸克、搓麻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他們憑什麼干涉這些人的樂趣?
當然,我講的可能錯了,因為facebook會再怎麼誇張的挑戰隱私權的「極限」,我也不知道,所以說不定他們是對的。但我看了這一場之後,我剛好想到一個感想──
前陣子與朋友聊天,看著小孩,無憂無慮的樣子,朋友就說,唉,他還真的蠻懷念以前小時候的日子,他說,當小孩真好!
我才赫然驚覺,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說法了──
這樣的說法並不陌生,從前聽大人聊天,大人會摸摸我的頭,「唉,真羨慕這些小朋友(指我)……。」然後,我心裡會滴咕,哪有,當小朋友明天還要考試、還要交作業,好煩哦,我才想到一半,方才那大人的聲音又從頭上傳出來……「以前我會覺得明天還要考試、還要交作業,好煩哦…」他說,「現在才知道,比起大人的世界,那段時光真的是非常的愜意的!」
驚!小小年紀的我,背脊都滲出汗了,心想,哇塞,大人的世界會是多麼的殘酷啊,比現在的學校還要更操、更恐怖?看起來好像真的是這樣,有時都要到很晚才能回家,周末還要應酬……。大人的世界到底是怎樣啊?
長大後,我才發現,沒這回事。
沒這回事!什麼「小時候比較好」的說法,根本沒有發生在我身上,我現在每天工作到很晚,早上比小時候還要更早起來,甚至每天的壓力以及每天情緒起伏都比小時候還要大,但是,我就是覺得,「現在」,真是他媽的快樂!
而這個原因,早在我這次聽到這位「大人朋友」在講的時候,我就領悟了,這次藉facebook事件又再次想起──
原來,關鍵是在自己對「控制權」的概念。
原來,世上有兩種人,A君就如同那些部落客,認定自己對周遭的「控制權」非常低,他的生活是被許多因果、許多權勢、許多社會觀感、甚至現實的經濟壓力給層層的壓在地上,他或許一整天就只能在上班過程中的上洗手間的時間,才能坐在馬桶上稍微睡個覺、享受自己,或者是回到家裡的那段40分鐘的公車上,靜心的玩手上的手機,享受著猶如回到小時候的時光……。
但,有另一種人B君,其實和A君是在同樣的環境下工作,是的,同樣的環境下,一樣的存款,一樣的薪資,一樣的工作時數,一樣的控制權……他卻覺得他對周遭的控制權很大、很大、很大,怎麼回事呢?B君會認為,現在的所有,都是「為未來而做」,縱使他現在無法「控制」,但未來一定都是他的;相較之下,小時候雖然沒有一些社會壓力,但是你是被規定一定要學數學、國文、理化…今天就是要考這個、那個,對你的時間上的控制遠超過大人世界最操的公司,而且還不保證可以考上最好的大學!但,現在的職場,未來無限條路可以走,未來是很漂亮的,B君一邊工作,一邊想著。
我想,這些美國部落客絞盡腦汁、以各種角度去對facebook批判,去假設一些不曾發生或尚未發生的問題,正是在透露著,他們對於周遭環境的「不安」。他們認為已經對現狀失去的控制,卻無法去想像他們可以去控制更美好的未來。他們習慣於過去,一有些許變動,沒辦法調整自己來改變,甚至無法「容忍」自己偶爾不小心掉進一個別人設下的「陷阱」;這些人覺得「過去很棒」,於是也一定會活得非常痛苦,不只因為「小時候不會再發生」,而且是因為,現代的變動之快,這樣的人落後其他人不只一個世代,而是「好幾代」了!他會愈來愈不安,愈來愈緬懷過去,最好的結局是,一百年以後,他們終於發明了「時光機」!但最差的結局是,他們終老一生,鬱鬱寡歡。
以A君和B君來說,B君明明童年很愉快、又身在同樣的公司、同樣的工作壓力下,卻不認為小時候有比現在還要美好,why?正是因為,他們喜歡對未來「夢想」!我曾經是上班族,當時的我同樣是被層層關起來,必須做眼前老闆所交辦的事,在限期內做出來,但我每次做這些事,我會開始「幻想」,因為我做得太好、於是我可能在一年內直升什麼位置。後來的確也發生了,只是我不在同一間公司直升到什麼位置,而是在短短三年內換了四次工作,每次換工作都會將自己從前做的東西給新老闆參考,位階調一級、薪水至少跳一萬元,跳了好幾次。進公司之後,我再繼續做有關下一個工作的夢想。
某角度來看,沒有人應該「活在當下」,尤其是現在職場,當下實在太痛苦、太操、太混蛋!但,那一派「活在過去」、排斥改變的一定會「更累」,原來,快樂的秘訣就是「活在未來」。昨天一定不在手上,但明天一定會到來,「想像力」夠強的人,每天都能快樂;「想像力」不夠者,只能活在過去天天唉聲嘆息。
於是,Facebook就變得很好玩了,連他們這段時間的「實驗」,包括這些爭吵也都變得很好玩。什麼都好好玩,看著我自己的小孩,我告訴他:「大人的世界真的很棒,快快長大吧!」你長大了卻仍不滿現狀,那麼,請調整一下你的「想像力」吧!
當想像的未來無法達成時就會想再重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open graph api 能在網店上如何運用,以及尺度如何拿捏,目前我們也正蒐集資料研究中。
相信總能取得一個平衡點……..
趣活族創意商品
心態真的很重要!
換個角度想想,或許就會不同~
十分認同「控制權」的概念, 也必須說mr6是幸福的人.
http://DesignHey.com
雖然不能改變過去,卻可以創造未來,這樣想生活會比較開心!
要能保障個人的隱私才是最基本的
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都覺得無所謂…
當你的所有事情被大家攤在網路上時,你能想像你的心情是如何的嗎?
一、……那麼他們就另外用一個email帳號來玩facebook就好了?????
二、……他們憑什麼干涉這些人的樂趣??????
大家看事情的角度, 論點或有不同, 但這一些論點…似是而非, 我無法認同.
這篇文章或是提到人生的一些事情,可是我覺得模糊掉了關於FB隱私權的問題,這樣聯想的解釋我並沒有否認,確實是因為思考的立場不同而會有不同的方向,但一個看起來充滿情感的故事,使得人們的焦點被移轉與鬆動了,目前的數篇回應之中,Mr.6覺得有多少篇正面討論隱私權觀點的問題呢?我想前述回應是針對人生經驗的感慨而發表的,絕非針對隱私權問題進行討論。
在相當數量似是而非的「表示認同」之後,是不是真的讓更多潛水的網友聯想成「大家都認同對隱私權問題的思考是多慮的」?我不知道,但這是一個錯誤的過程。
而原因是您以帶有疑慮的方式闡述議題。
隱私「權」是一種被主張及應尊重的權利,並不是商品。我並不是一個恐懼自身資料外洩的人,畢竟在大家的銀行、保險、戶籍資料早就被賣過不知多少次的年代,隱私權幾乎不再那麼令人恐懼。但是可以因此就放棄對個人隱私權擁有的主張嗎?那銀行和保險公司可以就直接販賣個人資料了?
那麼FB也就不應該也不可以。
如果有更多人對我的回應進行討論,一定會有人聲稱「FB所持有的資料和銀行、保險公司的並不相同,幹嘛講得很像是一回事的樣子」之類的,但恕我直言,這根本就是對「權利」的錯誤理解,對「權力=暴力」的妥協,我不想談論政治議題,但是對於民主社會中「假設」保障的人民權利,隨著資本主義的暴力確實的開始妥協了,泰國紅衫軍是一次反擊,可是台灣有多少人知道泰國暴動的原因是什麼?沒有,媒體完全沒有說明,因為媒體已經是共犯了。
我離題了,所以只講到這裡,不過網路不是自由美好的新大陸了,如果我把這篇文章視為一種錯誤的引導,而非一種不同概念的提出的話。因為文中對於恐懼的說明是成立的,但對於權利的論點是錯誤的。
Good to be a child, and capacity of control are 2 interesting topics.
Esp. the capacity of control personally tend to agree quite much. As for the better tomorrow would come after dreaming fro better future, personally again believe this is universal truth hidden in the hectic society.
PERCEPTION IS REALITY…
文化大革命也是靠著煽動人民的想像開始的。
假如你想保護你的隱私,那就不要上網嘛!
假如你想保護你的隱私,那就不要上網嘛!
天下最荒謬的事,莫過於自己講一堆之後,不讓人家講。
Yep. I agree with you. if you afraid about Facebook, just throw it away. 🙂
The “Facebook privacy” issue is not as simple as you described, and these flaming articles on various tech blogs were not born simply out of people’s fear for the uncertain future. You completely miss the focus of the issue.
To summarize briefly:
1) Web 3.0 and Open Graph API has its goods and bads.
2) Facebook owns the personal data of billions of users.
3) Facebook has clear history of change their terms of service over time for their business advantage. What was promised to be private to the user is now public to the whole Internet. Facebook’s answer? “If you don’t feel comfortable sharing, don’t.”
Factor (1) alone can cause people worry about uncertain future. It is factor (1), (2), and (3) that makes this case significantly worse.
Of course, you can still “creatively” change you thinking and tell yourself that there is nothing to be feared. Nothing terrible is SURE to happen.
By the way, do you know that when “your friend” takes a stupid quiz on Facebook, that quiz application is allowed to access “your” personal data, not just your friend’s data? Yeah. That’s how Facebook makes it default for every user. Go figure.
奇怪ㄟ~ 有這麼複雜嗎?
怕隱私的就不要用,或放假資料~
不怕隱私就用,或放少資料~
有這麼複雜嗎?
看了上面很多人所說的,
不要用啊 ……
放假資料啊……
用別的帳號上網啊……
我真的是嚇到了,原來大家都搞不清楚討論的 “標的” 是什麼,就像 KREUZ 所說的,很多焦點被媒體或網友所 “模糊化” 了。
現在大家所主張的應該是 “隱私的權利” 應該被保護,而不是在討論害怕 “隱私資料被流出” ,當然,如果 Facebook 有 “尊重” 大家的 “權利” 的話,相對來說大家的資料就會有 “某種程度上的保護作用” ,但若 Facebook “不尊重” 大家的 “權利” ,當然要流出所有人的資料真的是輕而易舉。
而就我目前的看法…… Facebook 並沒有尊重大家的權利。
>>某角度來看,沒有人應該「活在當下」,尤其是現在職場..
是這樣嗎?
可是我的座右銘就是「活在當下」呢。
因為現在是可以掌握的,想做的事就付諸行動,
不要等待時機才實行,因為未來很難預期。
>>原來,快樂的秘訣就是「活在未來」。
換句話說,這是人因夢想而偉大,不要侷限自己,才能有更廣的未來。
沒錯,我就是期望有很多人說:怕就不要用啊!
其實我一點也不怕,我在FB上公開的資料絕不比樓上的誰要少,我要說的是另外的事:
1.權利是每個人的,不容侵犯。
2.網路名嘴應有完整的責任與義務去面對所發表的言論。
這種典型的網路論戰就是這樣,我反對什麼,就有人會跳出來說,你滾!
我超愛這種人的,越怒越好!最好是人肉來搜索我,然後掀爆我,然後自己得證網路隱私是怎麼個一回事。
然後隨著時間,大家又遺忘了,然後最好哪天中國統治台灣,然後最好哪天來個言論大掃蕩,然後大家就真的明白人權是怎麼回事了。
歷史真是太有趣了。
1.怕隱私被發現,解決法:
a.不要用。你沒付錢給facebook,法律也沒規定一定要用,facebook沒有為你保守隱私的義務,保守隱私是你自己的義務(你可以靠調整選項來達到),事實上facebook的好玩就在於部分隱私被知道
b.用假的,沒有法律規定不可以用假帳號玩facebook,用假的也沒隱私的問題
自己要玩faceook自己負責隱私!有什麼好囉唆的?大人們,為自己的行為負點責任!
2.Mr6.真是創業家!所以可以有強烈的”控制權”感受,也是因為控制權強才會放棄高薪出來創業。Cheers!
沒有人有任何義務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利而為自己偽造一個身份,這是對人的尊重,也是就人權。
我收回了我的讚,因為在摘要的部份令我覺得這是一篇人生心得的文章,下方節錄的部份看起來也是說FB的心存惡意,所以我很輕易的按下了讚。
不過當我認真讀完整篇文章的時候,我發現自稱24歲的時候寫了第一本書,29歲開部落格,在互聯網經驗達13年,已出版12本書,看看左側讚數有45008人影響力的作者,卻對於隱私權有著完全錯誤的認知。
不過對於活到這把年紀才明白對於思想的控制權這件事,我想要求他作獨立思考也許似乎是太為難了。
有了更豐富的想像力,相對就要有更強的「實踐力」,才不會被當成只會做白日夢的人
讚啦!
我總是對未來充滿憧憬,我認為人有無限可能,因此我抱著極樂觀的態度等待未來。
常常朋友或是有人充滿疑問說,找個穩定的工作,看是考公職或是找個幾乎不會被裁掉的工作做,不是比較好嗎?
他們總是對於放手一博,朝著自己那充滿未知卻無限的那塊感到不安和懷疑
我卻是抱著,只要敢夢,只要敢做,處處可學習,學習就會成長,至少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這過程是快樂的。就算最後空無一身又何妨,所以抓著想像和夢想給未來的自己下訂單吧。
如果facebook會導致嚴重的隱私問題,我也相信一定有人可以制定方案或是研發新東西來解決。一山還有一山高,在facebook以前或許也有人認定google或是yahoo就是統一未來的趨勢了。
所以隨遇而安吧,或是更積極成為制定防範措施的那些人。
我鄙視那些大喊隱私權重要但又去facebook開個帳戶使用的用戶!
這跟喊殺生不對然後又去吃葷菜的人有什麼分別! 打從心裡瞧不起這種人!
假如你想保護你的隱私,那就不要上網嘛!
天下最荒謬的事,莫過於自己講一堆之後,不讓人家講。
說的好啦~~哈~~如果那樣害怕哪很多事都不能做囉~那最簡單就不要上網就好了~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post/6979008
路過,聽到一堆人聲,我也是聽著聽著,就真有點給他聽不下去。
先說這篇文章標題《不滿現狀?調整一下「想像力」吧》怎麼會扯上「FB的隱私權」又扯上「控制權」?這時候我就迫不亟待開始發揮我的「想像力」了,作者的「用心」是甚麼?(不過別寄望這「用心」會是我最後的結論,哈!)
先不得不佩服6先生的「想像力」,拐了好幾個彎,繞了許多叉路,我仍不懂6先生這篇跟「想像力」相關的主題。因為你首先是反「想像」的,你受不了那些美國部落客的「想像」(怎麼只有美國的喔?台灣部落客加油!),好像「想像」是一種「被害妄想」,甚至瞧不起那些小網站(FB最初應該也很小吧),認為人家沒有前途,但後面又期待「Dispora」這個「想像」FB罔顧網友隱私權而起「facebook bashing」的小網站變成這個月或下個月的焦點人物。(是因為人家籌募基金太厲害嗎?)
來說一下「隱私權」這個東西吧!就好比一個人在自家以外只能上公共廁所,穿戴整齊進去也得寬衣解帶,但鎖起來的廁所門卻被管裡廁所的人用鑰匙打開,你衣不蔽體,請問你會不會尖叫?還是你樂於公開展示自己的私處或難看的蹲姿?
或者你要主張怕無端被人打開廁所門的人就不要去上外面的公用廁所?那廁所入口甚麼警告標語也沒貼,當你上完廁所才看見貼了一張「本管理處不主張鎖門」的標語,能說上廁所的人是白癡嗎?依據Mark Zuckerberg的說法,「信任」=「白癡」。「尊重」這兩個字,簡直蕩然無存!
6先生自己也承認自己並不能得知『facebook會再怎麼誇張的挑戰隱私權的「極限」』。既無知又何來所謂的「控制權」?「控制權」絕對不是想像來的,那跟未來或當下或過去都無關。你舉的A、B君例子,反而看來比較像是「因果」關係,只有對「控制權」不滿足的人才會想像要有很大很大的「控制權」。平常人生,快樂健康,無憂無慮,要那麼多「控制權」幹甚麼?
很納悶你文章首段提到的FB的那堆新野心以及新的使用規範後卻說:「讓人有點擔心,不知道facebook是否又會對最近說的東西做出「取消」的決定。」
不懂這「擔心」究有某種意義或解釋?
大家來發揮一下「想像力」吧!
那麼,你是否也是藉著FB一起紅的部落客呢?放心,FB不會那樣快關門,除非,他們真當大家是白癡。
愛因斯坦: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動著進步,是人類進化的源泉
o 原文: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 whereas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 stimulating progress, giving birth to evolution.
其實我也不懂25樓的在說什麼。
如果要對照臉書隱私權,當你踏進一個叫做臉書的廁所,它有給你幾種鑰匙,有一般人可以偷看你屁股的破鑰匙、有只允許朋友看光光的VIP鑰匙等等。我不會叫人不要上廁所,為什麼,因為上廁所是一種需求。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權利,推翻臉書暴政(?)的能力,但我想不是用罵戰或酸言酸語糾正別人的想法來改變世界…
因為角度不同,立場不同,想法當然不同囉!最奇妙的事情是,我們都生活在同個時空,同個星球。即使,想要完全不和人交流互動應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吧!不過,人類也真的很矛盾。好奇心,自古以來就存在我們天性禮的。但,警覺心也一直都是保護我們的基因。人都有一體兩面,人和人之間的事情,應該就不會只有一面了吧!
有時候,其實只是”選擇”和”原則”的問題吧!唯一不變的,是自己的心智操之在己。以及,最重要的,這世界從來不曾停下改變的腳步!
也正因如此,人的想像力。或許,成為了適應環境的意志,創造美好未來藍圖的畫筆吧!總之,感性與理性是並存的嘛!
27樓的朋友,你沒看懂,是因為你不夠清楚這整件事情的始末
問題不單單在於Facebook現在提供了使用者甚麼樣的隱私權設定,更在於他過去承諾使用者的隱私權設定。下面這個網站用很清楚的ˊ圖表畫出了Facebook從2005至今對於使用者隱私權的”預設設定”。
http://www.allfacebook.com/2010/05/infographic-the-history-of-facebooks-default-privacy-settings/
如果你有看懂這個問題的層面,就不難了解為什麼25樓會說:
“或者你要主張怕無端被人打開廁所門的人就不要去上外面的公用廁所?那廁所入口甚麼警告標語也沒貼,當你上完廁所才看見貼了一張「本管理處不主張鎖門」的標語,能說上廁所的人是白癡嗎?”
好比google突然決定從今天起”預設”讓大家的gmail可以被搜尋引擎看光光,你怒不怒? 你難道不問,”當初你google不是宣稱會保障我對於我信箱裡的隱私權,怎麼說變就變?”
剛剛也寫了一篇有關 facebook 隱私權的文章
http://www.onlinemedia.hk/2010/05/facebook.html
29樓就 facebook 預設的回應說得沒錯, 預設是問題中心, 我在寫上面那篇時也沒有考慮得這麼仔細. 不過我相信 facebook 在挑戰的是隱私權的底線而獲取最大利益. 要不 facebook 再不改善很快會被其他平台取代.
不過就預設是預設, 會員的確有責任自行設定, 舊會員在隱私設定界面更換時, 我記得有把以前做的設定好好轉過去, 有沒有把原來預設的換成新的預設的就忘了.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 隱私設定沒有以前般仔細, 甚至有些已經不能進行設定, 這個就是facebook的責任了.
The project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should be “Diaspora”, which is a metaphor.
下標題的目的是吸引更多陌生人來這分享愛
好棒的文章~很贊成你的觀點!正向思考!喜歡對未來「夢想」~並且行動!謝谢分享!
我同意你對於未來的看法,因為我也常常懷抱許多夢想甚至看似不可能。
但以潛意識的觀點來看,心想事成就是這麼一回事,越多的自我肯定,越多的意志力執行。
但我認為快樂不只建築在未來,更應該把重心放在當下。
當你走到一個目標後,等待你的還是下一個目標,縱使達成目標真的很開有成就感,
我想說的是,未來的確能激勵,但隨時滿足於當下,感激當下,生活將不致於患得患失。
說實在的當初加入facebook還真怕隱私權外洩,雖然因應時市趨勢也加入了facebook,但還是很不放心
自我應驗預言…
『只是我不在同一間公司直升到什麼位置,而是在短短三年內換了四次工作,每次換工作都會將自己從前做的東西給新老闆參考,位階調一級、薪水至少跳一萬元,跳了好幾次。進公司之後,我再繼續做有關下一個工作的夢想。』
雖然之前有聽過類似的案例,但這段話還是最激勵人心了!
恩。挺有道理的。每個人都有這種不滿現狀的情況,這個方法很管用!
喜歡adidas和nike新款鞋子目錄的朋友一起來交流吧!
这个世界,总是这样,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當網站做的一天比一天大的時候
往往會出現所謂的”責任問題”了
如果當初的隱私承諾可以任意修改不尊重會員的話
那其實是有點不負責任了
這個問題應該還是會吵個不停吧…
網頁設計 網頁設計公司
其實在最近的新聞理討論到facebook的隱私問題,大家一開始註冊的時候也理應瞭解,自己的隱私是否會受到威脅,畢竟網路的東西所謂的隱私很難斷定吧,所以在任何的交友網站註冊前還是三思比較不會有問題。個人見解請見諒!
坦白說, 如果你在想”反正Zuckerberg不可能做得太離譜”, 那到底是誰在阻止他太離譜? 就是抗議臉書侵犯隱私權的人啊! 是什麼讓臉書侵犯隱私權只是”想像”? 就是因為這些抗議之聲它才沒”成真”啊! 然後你卻說”它根本沒成真嘛! 抗議者都多慮了!”
“制衡”的概念不是只有限於一般的政治, 做為臉書的使用者/消費者, 你不一定要抗議臉書, 但應該多少關心思考權益問題, 而不是說嘿笨蛋不保護ˋ自己隱私是活該啦! 聰明人都用假帳號之類的. 現實世界其實不是完全現實的, 我們還有健保, 有警察, 有貪汙治罪條例或隱私權保障法. 有的人說話比你大聲或比你有錢是真的, 可是這不代表他說了算.
自己活在世界上要學會保護自己, 也需要為自己努力, 這都沒錯, 但是這不能推到極端, 因為很多人就是沒那麼熟網路, 不管是嫩或太老都可能, 沒那麼懂保護自己, 偏偏facebook又這麼流行, 哪怕臉書使用者裡只有0.0001%不懂保護自己(ex. 自己想想社會上還有多少人常被詐騙或拐騙), 不管在網路或現實社會裡, 如果制度上沒有起碼的保障, 通通叫使用者自求多福, 不要害怕改變, 實在是愚蠢的論調.
作者對所謂生涯道路的控制權也想的太簡單.
要掌握生涯, 做社會上體面而且自己理想的工作, 還要一直往上爬的話, 除了努力, 你還需要追逐和累積很多知識/財產/人際關係的資本, 這些資本的分配非常不均而且有時會被獨佔, 如果你已經有很多資本, 那要掌握生涯當然就比較簡單, 但對屏東的李阿嬤或台東張先生, 如果到了一個歲數還沒考上史丹福, 那最好不要太有想像力比較實在.
有想像力才有創造力…. ^^
看看嘍!
One of the best articles we have ever read on the internet! I recommend it for sure all your friends, so you may want to look you think that the Internet should be more people writing such a wonderful message. If you can recommend me more such articles on these topics, please have some information.
YNOopwtEcKhgYjdhRj http://www.monsterheadphoness.net FClWdQOuuSvj http://www.monsterheadphoness.net – Monster headphones uFEfNYJXRj http://www.monsterheadphoness.net – Monster headphones QtBEGvfQDH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