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ppy爛點子,「借力使力」走出第一步
最近有一個網站叫「Blippy」,已經創立近半年,它打的是當初許多社群網站包括facebook都想挖的市場。人家twitter微網誌主題是:「what are you doing?」,而Blippy想做的主要是「what are you buying?」
明確一點的說,它讓你知道,你的朋友都在「買」什麼?
問題是怎麼知道?
Blippy要求會員必須提供他們的「信用卡號碼」,用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追蹤他們用這張信用卡,所購買的所有東西,然後會員同意下,Blippy將這些資訊,公開出來給其他網友看,或者給該會員所認可的朋友看。反正現在大家都有好幾張信用卡了,你要買機密的東西,就不要使用那張信用卡。這個方法,會員是ok的,但大網站Amazon覺得「不妥」,於是將Blippy給禁掉了,然後Blippy不甘被禁,另外找了一個「後門」,要求會員告訴Blippy他的Gmail信箱帳號、密碼,然後Blippy進去你的信箱,將你最近買東西的「收據」都撈出來。畢竟,Amazon這些網站每次賣東西給你,都會email你一份收據不是嗎!它認得這份收據,再依上面的產品編號,回到Amazon網站上面去撈出你買的東西的照片、型號、還有…價錢,將他們公佈到網路上。總之,只要這位會員同意,Blippy可以找到千百種的方法,幫助你將你的購買資訊,公告給網路上知道!
這間網站的點子,雖然有點老套,但依然被看好,最近傳出取得了高達1100萬美元的創投資金,月拜訪量也達到了12.5萬人。上周上了《紐約時報》,讓他們達到生涯的巔峰。不幸的,過了幾天,Blippy又爆出了一則醜聞,有部落客在Google上面,用了「site:blippy.com + from card」這樣的搜尋字串,竟然看到Blippy好幾個客戶的信用卡的號碼和他們的姓名!可以直接拿這些號碼去盜刷了!這篇文章在當天早上9點上網,Google已經火速在二小時以內清空他們的cache,但這都已經不知道過了幾小時,這些信用卡的主人恐怕都還不知道已經曝光出去了!Blippy敢向會員抄信用卡號碼,會員也敢給他們,沒想到,Blippy沒有好好珍惜這些會員給他的信任,不小心將信用卡號碼寫在網頁裡,被Google爬到了,讓Blippy好像「洗三溫暖」,前幾天還在紐約時報的頭版,現在許多會員湧入要求將他們的帳號整個「刪除掉」。以往再怎樣爛的網站,也不會有會員要求要刪除帳號,但這次這些恐懼自己信用卡被盜刷的會員們已經顧不得了,要求Blippy刪帳號,而Blippy面對排山倒海的客戶,只好說:「系統太忙碌,暫時無法完成要求!」來挽救最後一絲希望。
這些事件對我們來說,重點不是在看他們怎麼處理個資外洩事件,而是──
哇塞,Blippy竟然這麼厲害!
我們都還以為,Blippy就只是一個「點子」,「分享購買活動」?這點子已經老舊!但,從他們所公開出來的信用卡來看,而且從這些信用卡必須是好些特殊狀況才會被公開來看,Blippy的會員還真不少!換句話說,真的有相當多的會員,將他們的信用卡給了Blippy去追蹤。
這些人不至於到幾萬人,但,至少有上千人了。
所以,聽到Blippy這點子,直覺是「不行」,我們大部份的人,都不希望以後上網買東西都被看到,所以Blippy不行。那麼,我們就錯了方向。Blippy知道他們又不是facebook,憑他們的微薄的力量也不可能讓這麼多網友真的開始「被迫」要分享出他們在網路上購買的資訊,所以他們的想法整個反過來,他們一開始只徵求「最想分享」的傢伙,從這些「怪咖」先開始。這些人的想法和人不一樣,他們不只是「不介意告訴大家他們買什麼」,一方面就是「盡通知之責」,另一方面他們其實深信這樣的「交流」可以讓他們一群朋友更快的發現網路上面的好康東西,有錢不怕沒東西買……。
率先加入Blippy的這群人,都是「想讓別人知道」的人。從這次事件中,Blippy顯然真的找到了這群人。這群人是存在的,也讓Blippy順利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步。
以這個案例順便提最近一個領悟──
做網路創業、網路行銷,一個點子出來,力道不見得夠強。我們都沒有錢,我們的預算都有限,怎麼在沒有錢、預算超級有限的情況下,還能將這個點子成功?
如果你說,不管它,我就是一定要成功,那就叫做「不切實際」。明明沒有錢,卻要做一個不符自己size的事業,就是自取失敗。
不過,這不表示我們的事業不能到這麼大的程度。如果資金極為有限,有一個方法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借力使力」。
不過,我們借對了力、使對了力了嗎?
我試了很久,終於領悟出一點:借力使力並不只是一個「辦法」,如果將它視為一個「辦法」,那麼,永遠都想不出借力使力的開始點,永遠都淪為只是一個口號、一個夢想!我發現,「借力使力」是需要修改你的商業模式的,如果我們認定,這件事要改以借力使力來推動,那,我們一定要修改一下原先的點子,讓它一步一步的走,而不是「一次到位」。
當我們將借力使力拆成好幾步,變成「借小力、走小步」,那,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成長,在資金非常挶限的情況下,也可以成長出一間漸有模樣的公司。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這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什麼不是正確的借力使力呢?比方說,做一個專門記帳的網路服務,有一群人先來使用,他們使用這家網站的工具來做每日記帳,這樣的服務就比較「使不上力」,因為這些人的存在,對網站來說並沒有「宣傳的效果」,或許它們有,但完全不在規畫之中。所以,這個網站就需要再另外花心思去將這些人在上面使用的狀況、「包裝」之後再告訴其他人。又譬如原本我們想做一個互相借書的網站,如果想要借力使力,那我們一定將它切成一個比較小的點子,先借一點力,完成第一步。再借第二波,再完成第二步。如果一開始我們想的就是那個最後的成品,那麼力量就無法集中,「借力使力」也什麼都借不到。
辦行銷活動亦是如此,一場行銷活動一開始沒人要來玩,就在我們的設計是否借力使力。一場投票的活動,先將參賽者全部列出來,就是最基本的借力使力,讓新的加入者一進來就先投票,一邊投票一邊就看到這個遊戲的玩法。一場沒什麼宣傳預算的行銷活動是否保證成功,也要看看是否早有計畫「借小力、走小步」。
只要有「借力」的打算,別怕步伐太「小」。這過程,不過就像一場登山活動,成功就在山頂上,而山頂是不會跑掉的,與其直接亂喊上山,乾脆先確定借小力、爬一小步上去!
年薪1千萬不可能一日達到,不如一天增加1000元比較實在一點。
小心法律風險,……尤其在台灣及大陸地區,會被告到死……
小心規劃網站時沒注意到的漏洞
最後的 ‘借力使力’, 沒有很清析的感覺, 正面的案例, 好像也不太到位.
http://NoneSence.com
我很喜歡這篇分享也,因為對於正想要創業的我而言是一個值得思索的方法。
“…從這些「怪咖」先開始…” – 這世界真是什麼人都有.
有點不要好高騖遠的意思,目標一次訂太遠反而會資源不夠或是能力不足,通常這種一次到位的東西比較適合有長年經驗的政府和大企業吧..
這些訪笿都太不注意保安吧…
電郵密碼, 信用卡資料都這麼不在意
一下就給了一個小網站
當創意本身就是話題
就有機會借力使力了~~ 🙂
盡然有人會提共自己的信用卡號給別人!太不可思議了!
還好已經先拿到創投的錢了,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http://www.tran168.com
還有,數量大就是有這個好處,美國有八千萬網民,要找當幾千個願意分享信用卡的怪咖,不算很難,約是萬分之一的比例,在台灣,以萬分之一而言,恐怕只有一百人願意分享吧,那就$%︿&*#%$。
愛的水蒸式
http://www.crocoil.com
如果说Blippy吸引的第一批用户是特别喜欢分享购物经验的“怪人”,Blippy最开始就是借助这些人,那么:下一步呢?Blippy借这些力之后能达到怎样的更进一步的目标?借力之后如何质变?——那些不愿意分享的人因此就会愿意了吗?
用户为什么要分享购物清单?为什么要到Blippy分享?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总觉得是不是有更重要的隐私的细节,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介绍出来?而这些没被介绍到的细节是Blippy对用户吸引力的所在?
感謝分享!!
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族群
透過特定的行銷措施
還是有機會可以網羅到對的群眾 拱起創意的市場!!!
看了纽约时报的报道,稍微解开了一些疑惑,那篇文章提到两个要点:
第一,广泛分享、对隐私的态度更为开放,越来越成为趋势
第二,这尤其在那些有强烈展示欲望的青少年那里流行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