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f8宣布從人脈跨到「事、地、物」的大野心,目前可看到的5大趨勢
Facebook的f8實在太有趣,台灣有朋友過去看,使用裡面的RFID的被動標籤checkin,貼到塗鴉牆去,讓所有的朋友好生羨慕。大陸內地雖然並不使用這個網站,但是去觀摩的團隊聽說更多,許多是遊戲開發商如開心農場、開心水族箱、熱酷等,而facebook也宣布一些事,它的會員數已經朝著5億快速飛近,飛近的速度是「前所未見」,它說它花了5年的時間才達到1億會員,但是在行動平台上的會員卻只花3年就達到了。facebook不但已經是最大的相簿,可能亦已經接近最大的行動應用,這意味著多少事情呢!而f8開始進行時,我們這裡,雖然隔了一整個太平洋,但也馬上感受到,某些事情再也不一樣了!沒錯吧?
首先,大家都看到了,所有的「加入粉絲團」按鈕,都變成了「Like」(讚好)。接下來,我也立刻在自己部落格加入了「讚好」鈕。這個「讚好」鈕已經有人撰文好心提醒它設計得有點暇庛,只要改一下裡面的設定網址就可以自動幫別的網站讚好(請勿亂用這招,謝謝)。有趣的是,你可能會問,之前facebook就提供了「分享」和其他鈕,當時不加,為何現在要加?
因為facebook的野心實在太大,大到「外站」(也就是不在facebook裡面開的網站)不得不小心一點了!
在這次f8會議中,facebook宣布了「Open Graph」,這個字其實不陌生,寫程式的先前就看到Graph API,而facebook或討論facebook的網路人已經將朋友名單稱為「social graph」好長一陣子了;其實所有的事情,包括那顆可以放在網站上的「讚好」鈕,facebook也都已經提過即將會發生了,但F8的這場會議的宣告,依然讓網路上的一群部落客「大驚小怪」一番,因為,大家嘆,竟然這些改變,背後都是連在一起的一個大大的野心!
什麼叫做「開放地圖」?其實很簡單,一開始,facebook口中的「社群地圖」(social graph)只是畫出了朋友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因為facebook都知道你的500個朋友是誰,所以它可以在你四處閒晃時,看到可口可樂專頁、看到某個廣告,它都懂得隨時告訴你你那500個朋友是否是這些專頁的粉絲;當這500個朋友在世界上有什麼動作時,你也會被通知到,這樣的「地圖」,其實只限於「人」。
但現在facebook的野心,即將跨出「人」的範圍,到了所有的「事、地、物」。他們認為,其實所有的「人、事、地、物」都是相連在一起的,之間都有一條又一條的隱形的「線」,而現在facebook想要揪出這些線,「全部都connect起來」(套用facebook connect的詞),聽起來好像蠻有道理?但,交給任何現實一點的人去評估,他們會笑,哈!facebook再大,它不過就是一個網站而已,根本不在人類目前生活的系統裡,它要怎麼將所有的「事、地、物」的連結,都畫出來呢?那,facebook也不是空頭說白話,它跨出的方式,就是「like」(讚好)鈕以及一些留言系統等等,而這套方式之所以可以成功,因為它已經有了「人」的地圖,它會善用「人」的地圖來完成它「事、地、物」的佈局。
初步聽到這樣的「點子」的人,就算聽懂了這套邏輯,一定還是會覺得facebook「瘋了」,因為連點子都聽不太懂是什麼意思,而且感覺上很像技術的語言,真的可以當作facebook這間大網站的下一個實在的目標嗎?不過,要知道,facebook目前上面的app總數達幾十萬支,是以倍數的方式在成長著,facebook已經不是在開發「新點子」,它真的是在開發一個「新平台」。它只要負責鋪出一條路……不,路都不必鋪,只要負責喊一個方向,給一些基本的工具,剩下的幾十萬「大軍」會善用facebook給的這些工具與它的「人的地圖」,來創造一些關於「事、地、物」的新點子、新商機!從這個角度來看,facebook這次的宣布,真的代表著,這間公司有在做符合它近4億會員「應該做的事」!難怪它們要叫,Google小心。
關於Open Graph的事,已經很多人有討論了,我這邊就補充一下,facebook此舉對於行銷人員與創業家可能帶來的最新趨勢:
第一、現有網站的排名、網站的影響力在三年內可能「大地震」:若以facebook所計畫的來看,它希望將所有的網站都納入它的旗下,而且之間連結的方式,就是一個「讚」,而「讚」和「粉絲團」的意思是一樣的,這意味著一件事:如果能夠善用外站的連結,有可能造成這些網站原本的影響力的大變動。目前我們已知的是,如果一個facebook的粉絲團很多人而又有策動力,它是可以讓一個外部網站流量增加20%~33%以上,反之,若有一個外部網站流量大,天天在首頁要求大家加入粉絲團,效果是有限的。因為如此,目前一些小網站但在facebook有龐大且有效的粉絲群的,可能會因為facebook的新設計而造成更大流量,反之,大網站就算現在開始在站內嵌入facebook,將無法利用facebook再拉抬它的流量,短短的半年、一年內,我們可能看到一些中小級或特殊產業的網站的變動。
第二、現有粉絲專頁的功能、粉絲專頁的影響力可能「降低」:粉絲專頁已經是企業的重要競爭平台,但是facebook將「加入粉絲團」變成「說讚」,將「退出粉絲團」變成「收回(讚)」,只是表面的影響而已。這個背後的涵意並不是facebook打算將現在的粉絲團變成更好的地方,而是「反過來」打算將其他的東西也都變成粉絲團!你以後可能說你喜歡游泳,游泳就要變成粉絲團;你以後喜歡某一個網站或只是某一個網站下面的某一個頁面,說不定那個頁面也要變成一個粉絲團。粉絲團的原文是「page」,所以感覺上不會像中文一樣,感覺差這麼多,只是這樣一改,或許變成「粉絲團大氾濫」,原本或許想的是,大家現在平均加入50個粉絲團,以後變成500個?facebook大概以為這樣會讓大家「更輕鬆的加入粉絲團」,但可怕的是,昨前日我們自己初步測試的結果好像不怎樂觀,每100人進入粉絲團,看到那一顆已經從「加入粉絲團」變成「讚好」的按鈕,點擊率已經整個砍了至少30%左右,我們還不確定到底是粉絲們對那顆按鈕不習慣呢,還是「說讚」本身在facebook已經氾濫,已經不若從前「加入粉絲」那種強烈的「fu」?或許明後天會好一點。
第三、動態資訊各方勢力即將重新產生「洗牌」:塗鴉牆雖是facebook很早期的功能,但是,「動態資訊」卻是在2006年才出現的功能,而此功能當時是被「罵翻了」,沒想到現在變成facebook主要社群模式。一進入facebook所看到的動態資訊的來源有四,一是朋友的話,二是APP自己產生的話,三是粉絲團的話,四是facebook自動產生的資訊,但現在,這些動態資訊已經瞬間被「大整理」。目前,粉絲團肯定是動態資訊原本的貢獻來源之一,而現在,單單講「加入一個粉絲團」這麼大條的事情,已經變成和平常在讚好一篇文章「同樣的等級」,加上每個人所加入的粉絲團,無論是他自己加入或是facebook自動加入,可能會暴增的情況下,以後網友打開facebook首頁所看到的動態資訊,可能會和現在很不一樣,那麼,現在在上面「搶」讀者眼球的狀況,也會開始此消彼長。
第四、現有的在地評鑑網站大抬頭(或大滅絕?):所謂將所有的物品產生連結,意思當然可以講得很哲學,但如果將它非常簡化的話,其實facebook想得到所有人對所有事情、其它人、其他產品的「評價」,因此,第一波可能因為這趨勢而被巨大影響的網站或廠商,肯定是和評鑑有關係的廠商。我們可以說他們被facebook競爭到了,也可以說facebook為這些廠商建造了一條更快的高速公路。這部份包括了一些推文網站、美食評鑑網站,甚至還可以包括市調機構…。只可惜目前全球最出名、最有影響力的一些評鑑系統如Zagat都是在歐美,但反過來看,或許這也讓Zagat這些超大的品牌,必須要開始更深入的與當地的小型評鑑網站合作以快速的取得當地的商機。
第五、除了「評鑑」以外的商機,反而有機會趁虛而起,讓facebook或它的競爭者買下:每一個網站想要變更大,它的風險就是可能「走錯路」,尤其像facebook的狀況,它至今仍這麼大膽的提出這些事情。當然它現在已經讓所有開發者都在上面做開發,短期內也沒有威脅,甚至也不需要因為看到什麼新功能而去買下任何公司,但,有一個狀況,會讓它可能必要去買下新公司,或是讓它的競爭者(如Google)有興趣買下,那個狀況就是──有人做出了「評鑑」以外的商機,而這個商機卻是facebook現在看起來已經包山包海的機制「力有未逮」的。網路一波接一波,若將這一代稱作「三代網路」,微網誌、facebook獨領風騷,接下來的「四代網路」現在正在成形,我們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但確定的是,它一定不是評鑑,而是和它有同樣的效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approach。這點創業家可以多想想。
這次「Mr.6團隊第二次facebook行銷操作報告會」的報名狀況意外踴躍,昨天開放後接近200人,比第一次的報名速度還快。我們已經趕快去談了新場地,滿了200人後,我們會自200人中篩選出來一部份參加,我們在下周會寄信到貴公司信箱,有興趣報名的,也趁現在最後一分鐘報名看看吧。
頭香? 喔喔,吸收新知吸收新知。
不過FaceBook的操作介面,已經玩了半年,還是不熟,有沒有使用手冊阿@@。
還有,Facebook想增加新的運用很不錯,不過這些要建構在足夠的效能上面,若是拖慢了整體的操作流蝪度,或是多了太多無益的資訊,那慢慢就沒人要玩了。就像windows live 一樣,又肥又重,讓人懶的使用。
赚吆喝而已。
Facebook到底是怎麼維持收支?
廣告? 但是光廣告收益真的有那麼多嗎?
抱歉借個版面
【工商時間】
一個月一次的Web Tuesday又來啦!
邀請對象: 網路人(工程師、 網路從業人員、行銷人員、創業家、內容創作者)、欲異業結盟的各領域的精英、投資者
由優學網創辦人-Gary Cheng 和 網路趨勢作家Mr.6 共同舉辦的Web Tuesday活動,將在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二舉辦以網路創業家為主的聚會,歡迎網路創業家來和各領域的精英交流,以增加人脈提升網路創業成功的機會。
詳情/報名 請按連結到我的網站
在原本資訊爆炸的Internet開發新的”空間”,Facebook算是成功的,但少了中國的市場,是否代表另一個廣大商機呢?
facebook 发展也太快了吧,从学校学生的小作品,到现在才几年啊,
新世代的facebook將為網站生態投下新的震撼彈!
期待中….
Facebook成為另外一隻巨獸了
未來會怎麼發展?
值得大家好好觀察…
I have add the “Like Button” to my website also.
🙂
Facebook 越來越強了~要挑戰google的搜索地位~~
將網路海量資訊延伸到人~太厲害了~~強者恆強~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
已經按了 “讚” 按鈕, 可是上了我 facebook 的 profile home 裡面沒看到這個讚的動態訊息? 哪邊可看到我推的網頁?
為何我按讚時,沒辦法留言呢?
我看範例是可以的…
以現在網路想像未來的網路情況,專家說:「……一個什麼資料都有,什麼都連結在一起的東西,他無以名之,就稱為the One吧。我們身在其中,將無所遁形……。」這是2009年TED的演講資料【參考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eCHkjFJ4hJ4】。
Facebook,這個時下正夯的社交網站「臉書」,就要準備擴展網路的影響力,要將社交服務整合入所有網站,使用戶成為網路世界中心,這不就正是對於專家預測的實現。
與雲端朋友分享閱報心得,並引用版主文章至風雲aresing的部落格;歡迎雲端朋友蒞臨賜教,簡址就在,to./kes
所謂的「洗牌」,是將競爭基礎打平所造成。
有點像是累進稅率造成的社會流動,大網站不得不結合 Open Graph,中小網站因此獲得比付出更多的 social graph 資料。
未來,我們一定可以用任何身份,使用任何一個服務,並取得任何一項有權限的資料。
呵呵,看來FB想成為大家上網時的首頁,
希望大家在FB待久一點,多看些廣告。
不過,我覺得他其實已經提供一個不錯的功能,
如果再加工一下,應該可達到既能留住人潮,
又能達到精準廣告的效果。
這個功能就是在「轉貼連結」頁籤裡,
右邊有一個「Share on Facebook」按鈕寫著,
把上面灰色的按鈕拖放到你的瀏覽器的書籤位置,
以便把內容更迅速地與朋友分享。
這個功能可以把所有的網站、網頁很容易的分享到FB。
若是能加工,讓分享時可以有分類或tag的選項,
然後分享後有地方能收藏、分類,匯整成「我的最愛」,
不但能成為個人方便上網的書籤,更能秀出個人的喜好,
這對廣告商是求之不得的「個人喜好資料」。
甚至,進一步若能再有各種收藏排行,
比方最多人收藏、各類最多人收藏、收藏王…等排行,
應該能真正反應哪些網站、網頁是受歡迎的。
另外,「Share on Facebook」的功能還可有別的延伸,
就是讓FB會員可藉此,分享自己喜歡的產品,並藉此做直銷,
因為每個會員都已有固定代號,被分享的產品可記錄下來,
該廠商能因此得知哪些產品是因哪些分享者推廣而來,
建立直銷分享機制。
哈哈,我自己沒甚麼技術,就愛胡思亂想,
歡迎技術高手幫忙落實,造福大家。 ^^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