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衣服交換網站「ThredUP」重新開站,繼續將「容器」融入商業模式
網路上最大的「網站打敗實體」的案例之一,就是美國的Netflix只靠一個網站,就打敗了曾經是最大的「百事達」(blockbuster)。這星期,百事達宣布即將提供一個叫「Total Access」的服務,開始提供郵寄類的「遊戲」,希望能讓孩子或大人們開始使用!當記者跑去問Netflix時,Netflix不但表示並沒有打算跟著修改,甚至還公眾訕笑BlockBuster根本就沒搞清楚「遊戲」產業的狀況;遊戲是很重時效性的,十年前的電影有人還想看,但十年前的遊戲是沒人想去玩的,因此遊戲的寄送服務將無法和實體產生明顯區隔,也無法透過提供巨量的品項來賣給長尾的族群。這一點的觀察,我覺得是很貼切,難怪Netflix做得這麼好。
剛好,最近也看到一個頗有趣、搞寄送東西的新網站叫「ThredUP」(報導如這裡),它是做「郵寄交換」的,你到這個網站來,可以幾乎只花郵寄費用就可以將自己家裡的某些東西,和網路上的另一個網友,直接透過郵寄的方式,「交換」彼此的東西。不過這種「交換」的點子已經不新了,目前做「交換」的一大堆,已經有一個專門讓大家交換「門票」的「StubHub」,另外還有做過期雜誌或CD交換的如「Glyde.com」,然後還有做舊3C商品交換的如「Gazelle.com」,但,ThredUP本身還蠻有意思,它做的是「衣服交換」。
明確一點的說,ThredUP讓新生兒的父母們,可以互相交換「嬰兒的衣服」!
有趣吧?當爸媽的人一定會覺得這點子很棒的啦,因為還沒有這個網站的出現,朋友和親戚彼此之間,就已經很熱烈的單向的「送你舊衣服」,為何大家會這麼慷慨的送衣服呢?當然是因為嬰兒的成長太快,幾個月就換衣服,每次都丟掉,連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加上嬰兒也不必穿得多漂亮,衣服已經洗到起毛球了都沒關係,只要「乾淨」就好;而現代的洗衣技術已經足夠讓所有的衣服都變得很乾淨。不過,單向給還容易,「交換」真的很難;你給別人舊衣服,很難也從別人手上拿到舊衣服,因為朋友剛好有一位比自己小孩還晚一年出生的baby,同樣的朋友除非剛好生兩個以上,不然不會剛好也有一位更大的哥哥或姐姐,所以衣服是不能「交換」的。但,來到ThredUP,它就會幫你和其他的父母交換,可以做三向交換、四向交換、五向交換……,成交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更有趣的是,ThredUP顯然對這種交換的模式,有仔細的思考過,因此它發明了一個新方法,我們就將它叫做「容器」方面的創新吧!
什麼意思?
首先,父母先到網站上註冊,先付基本的郵寄費用13美元,ThredUP網站就會先寄一些「紙箱」(容器)給他們,直接透過郵政系統寄到這些父母的家裡。這是他們的第一步。
然後,父母可以開始將小朋友的舊衣服「裝箱」,一邊裝,一邊要回到ThredUP的網站裡面面key in記錄好每一件衣服大約的長相、模樣、顏色、給幾個月寶寶穿的…。所以,ThredUP網站上面個個是以「紙箱」為單位,形容每一只紙箱裡面有什麼東西。
當這個箱子做出來以後,也上網登錄了,父母就先將這只箱子放在自家的儲藏室內,等待ThredUP的通知。如果有人對你那箱有興趣,ThredUP會通知你,你再將這箱衣服送到ThredUP所指定的地址即可!
換句話說,從頭到尾,ThredUP只負責送箱子出去,也負責這些箱子「資料庫」的顯示(內容還是網友自己填進去的),有興趣的人再上網去「要」,每次一要,就是一整箱;記得負責幫送衣服的人出郵寄費用就可以了。你想拿到一箱,那麼你也要包好一箱;你今天包了兩箱,那麼你改天就可以免費收到兩箱。ThredUP的收費模式只有從每只紙盒收取1美元,另外還有一個30美元的高階服務。
本文的重點是,其實ThredUP早在去年秋天就開站了,只不過當時他們野心「比天還高」,所以想提供「大人」一些衣服的交換,當時他們的模式是,你找了家裡不要的舊衣,放到信封,再上網去登錄這件衣服的模樣,然後,只要付25美元給他們,就可以得到三只大信封,每一只是讓你放一件衣服;這時候ThredUP早已經從你登錄的這三件衣服的廠牌、模樣,自動將你的衣服與其他人的衣服「配對」,所以在寄三只信封給你的時候,ThredUP已經幫你將收件人的「地址」都填好了!當你寄出去了,也會自動再收到三包來自其他人的信封,裡面包著三件驚喜服裝!據文章說,ThredUP當時胡里胡塗的累積了1萬名的客戶,但這個服務顯然還是失敗了,大人和小孩不同,誰會這麼想穿別人穿過的衣服呢!所以ThredUP才要轉型成小baby的衣服。
但從這邊可看到,ThredUP無論是做大人衣服的交換,或是小孩衣服的交換,它都是繞著一個創意在走,這個創意就是,「由他們提供容器」。網路上做交換,很是困難,ThredUP主動提供他們自己的信封、他們自己的箱子,等於透過很實際的一個「容器」,來無形的限制了網友的行動,網友要買服務也很清楚,一個箱子多少錢、寄一個箱子又要多少錢……。
之前看過某間專門做快遞的公司,就是賣「信封」的。它規定你得先買了他們家的信封,需要快遞時,再將東西置入那個信封,叫他們來送即可。但這個巧妙的小改變,加入「容器」,反而巧妙的讓消費者必須先付錢購買這個「容器」,雖然打折,但消費者說不定貪便宜而一口氣買了一大堆「容器」。
網路一直在搶實體的機會,像這種「容器」的新規則,好像還蠻適合在網路上做的。讓我們想想,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裝箱、裝信封」的?
发现现在网络上能成功的都是简单的创意,越是复杂就越是死的快,是不是这个趋势刘先生?
我想這個網站應該是不太好活…
哈~不錯的創意喔~不過在執行面~不知道是否可以順利~~
不過確實有很父母都有這一個需求~不想要花錢買~用這一個方式是不錯~!
不過就要看有多少父母可以接受自己的小孩穿是穿別人穿過的衣服囉~~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
這類網站若是郵局來做的話…..
關於這個網站,我有兩個疑慮,供大家參考一起想想:
1-其實這種服務在一般的 “以物易物” 網站上就有專屬嬰兒衣服的類別可以達成,而且在該網站上雙方都是免費的,交換的流程也是雙方直接溝通接洽就可完成, thredup 好像並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2-如果每次只收取 $50 的紙箱費為例,由於台灣網路的人口原本就比較少,加上又僅限制於有小 baby 的父母親人口,這樣的話,就算成功獲取 10000 個會員,也才有 $500,000 的收入,扣掉平台維護費用後,就所剩無幾了。所以是不是像這種網站只能在市場較大如中國、美國這樣的地方才有辦法生存呢?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
謝謝
中国的父母不会要别人家孩子的衣服
這跟我們書交換網的方式很像,只是我們更強調交換的自由度.
我想網站的存在性在於”管理”吧!有點類似amazon的market place。把所有有需要的人聚集到同一個地方,省去消費者”搜尋”的成本,然後設下管理辦法控管”交換”這項行為的品質。
有人會想要自己找交換的對方,也有人會想要找一個有保障、有品質的交易場所->我覺得這是ThreadUP可以存在的立足點。
公共電視藝文網
公共電視將於今年下半年開闢全新的藝文網站,除了回應觀眾收視需求,並提供高品質、隨選影音服務。還有藝文新聞、藝術未來式、Culture Agenda、重點節目企劃、近期文化活動、駐站藝術家/藝評、新銳藝術作品等等,屆時歡迎您進來參觀和留言,謝謝
直接開一家快遞公司可能還實際一點
高兴每天可以看到mr.6带来新奇事物以及独特的分析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创意会出现在网络上,每天能看到新鲜的点子以及老点子的新应用,都是说明了在网络平台 很多商业模式在不段发展与尝试
无论每种尝试结果是怎么样,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灵感以及去尝试的冲动,很多事情结果是看不出来的,很多的结果也是在过程中不断尝试与调整中形成的。
继续关注mr.6
其實最妙的是,你覺得這個網站不妥、他覺得這個網站不妥、我覺得這個網站不妥….
我想,創辦者應該也自己知道不妥。
知道不妥確仍然開幹做出來,兩種可能:
1. 那個人真的過分樂觀
2. 其實隱藏了更大的關鍵,我們凡夫俗子沒看懂…
可惜台灣沒有這種網站,其實雖然有人提到可以以物易物,但會有等價的問題會擔心,怕自己提供的讓對方不滿意,而且為了一兩件衣服或鞋子的,也麻煩,一整箱的話,量大,花的這個功夫就不會覺得累了~
不錯,很有創意
好像有看過很多類似的站
不知台灣有沒有這種類似的站呢?!
如果種類多一點應該也不錯
想法很好,但是我不太乐观,必竟是自己孩子的健康问题,如果别人给我小孩子的衣服,如果是外衣,样式还可以的话我都会接受,如果是里面穿的话,说什么我也不会要的
刘兄的每篇文章我们都在仔细读,这篇文章应该相信12楼阿豪意见:有我们不懂的地方:中国有很多人不愿意小孩穿别人的衣服.但有更多人愿意小孩穿别人的衣服.
网站最重要的是卖点,中国的站不缺创意,但却如何去运营、造势。
中国其实很多东西可以交换,如旧书、源码、音像制品等。
感謝分享……這個idea真的很讚…..^^
好创意!健康安全是首选!
好创意,但是不知道这样的创业应用在哪个行业上最合适?
這樣合法嗎
之前有網路上的媽媽給二手 結果觸法
很想創意的一家公司
回收再利用
省錢也愛地球
我覺得如果加入購物網的評價制度應該可以解除某一些家長的疑慮吧!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