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創意工作者:爵士和喜餅的關連!
今日時間趕,因此再摘這篇五年前之前寫過的文章,最近無意中讀到,覺得還蠻好笑的。在這篇文章中,當時的我紓發了觀賞爵士表演之後不專業評論,結論的一部份甚至將「爵士」與「喜餅」扯上關係,大家輕鬆讀讀──
爵士由黑人發起,主要的意義就是「解放」。黑人在音樂方面有特別的天份,社會壓抑他們,他們就從音樂來創造新物。當他們成長到可以獨當一面後,還要一直抗拒自己會被任何形式給固定化。每個爵士樂手都被賦與「終生革命」的任務,為了不斷的創新,他們一定要擁有創新的筆,他們的左、右手、甚至腳掌都是不同的筆!
我玩過一個遊戲。左手畫正方型,右手同時畫三角型,聽起來很簡單,實際自己畫畫看,一畫就打結。而爵士的重要技巧,卻就正是讓左手和右手同時彈奏不同的曲調與感覺。爵士樂初學時,先從左、右手各彈不同的拍子開始,接著是不同的旋律,最後就要彈出左右手完全不同的感覺。名爵士家Don Pollen最強的地方就是能做到左、右手完全分開,有如不同的人在不同地點、不同心情所彈奏的。另一位著名的爵士家Bill Evans,也標榜著他那套左、右手完全不照節奏的「亂彈」,亂中有序的驚人技巧。
同樣聞名於世的爵士天王Didi Jackson,在他的音樂生涯中曾經試過獨奏、重奏、三人奏,最後甚至還和交響樂團一起演奏。但他曾經表示,每次「換方向」,樂迷常常因為聽不懂,不再繼續支持他的音樂。「樂迷跟不上我。」他總是這樣歎氣,難掩爵士樂手不斷創新、革命而有得有失的一股落寞感。
這就是今天聽完爵士鋼琴的感想開端。這一天,黑色琴蓋,撐起,倒映了一排金色的絃,而演奏者,正是皮膚黝黑的國際知名樂手Didi Jackson,現在他對聽眾宣布,在接下來的一段即興獨奏中,會將鋼琴所有的黑鍵與白鍵「全都用上」。
「大部份的人彈鋼琴只集中在中間四十條絃。」鋼琴師表示:「鋼琴提供這麼多條絃,就放費掉了。」
他一下手就是瀟瀟灑灑的一大段「Peace of Mind」曲,手掌平放在鍵盤上,腳在地上用力拍,看似亂彈,突然又讓觀眾聽到很好聽的完美和絃,突然之間他的手又從高音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一路彈滾到低音;他時而往後仰,嘴巴撐緊,時而眼睛睜得圓珠斗大瞪著琴鍵,好像對自己剛剛即興一小塊怪音創作感到驚喜。
他不只拿鋼琴來「彈鋼琴」,他已經把鋼琴來當鼓、當薩克斯風。他這一個人,就是爵士鋼琴的最佳代表!
接下來,這位爵士樂手與台灣極著名的兩位爵士樂手合作。
三個人。兩架鋼琴和一支提琴,就在開放的舞台上,但三人皆閉上眼,走進了一間心理的房間。「從哪邊開始呢?」其中一人問。大學的鐘聲響起。
「不用擔心,我們會走出來的。」另一人表示。鐘聲還沒結束,他已經拉出了第一個音……。
音樂進行了十分鐘,並不是每一段都很好聽。但就是突然出現這麼一段「天籟之音」,讓我感覺到──
「哇,從來沒聽過這麼讚的!」
就因為有這麼一段極端悅耳、有如黃鶯出谷的「天籟之音」,我就會覺得,無論為了這場秀付了多少錢,都划算,都值得!
本文章的重點,就是在這段即興產生的「天籟之音」,給了所有創意工作者對付創意世界怎樣的巧思──
這是創意家所要注意的重點,怎麼說呢?我們看到,爵士樂已經成一個很大的市場,跳入其中欣賞的人愈來愈多,爵士樂的強大之處,就是在於它一直不斷的有新的創意出來,它就像一個無底的黑洞,不但持續的在創造「天籟之音」,而且還創造了一個天籟之音的「平台」與「文化」。是什麼樣的環境,讓爵士手能持續的創造這麼多新的音樂意境?爵士,是怎麼孕育創意?
說到爵士樂,其實不該聯想起台灣本土的喜餅,但,我仍然不禁作了一個聯想:北港的餅、皇樓的「香菇肉餅」。咬下這一口喜餅之前,離上次吃喜餅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酥酥軟Q的口感,和淡淡的芝麻、蛋黃、紅豆餡,細緻地交錯在其中。我在心中驚嘆,原來,現在的喜餅,已經又進入另一個新的境界。
喜餅這種傳統,已經經過了幾百年的調整,到了近年更因競爭而不得不紛紛創新花樣,把自己的餅弄得和別家做的不一樣。台灣這個地方和其他國家不同,人與人的見面有很多見面的禮俗,常常以「禮物」為主,不只是在結婚的時候,平常也需要常拿伴手送禮。在這個地方,送的最多的就是餅類,所以喜餅不再只有喜宴才有,平常也常常拿來送人或自己食用,喜餅的市場一直相當的蓬勃。
好的餐廳,會對每一道菜嚴加控管,一有新菜,首先先花一個月時間,每天晚上員工伙食一直不斷的調整,直到那味道突然間變得非常好吃。若以曲線圖來看,當火侯、調味料的比重到了某個數字,它們總和的味道就會全部層層疊起,變得非常的好吃,廚師們將此「黃金比例」稱作「衝上去的比例」。
這種調整,都是在無數的錯誤中作修正。從「錯誤」去得到從未得過的東西。
「彈錯」,就是爵士的精神。
若沒「彈錯」的這一段,爵士樂今天恐怕也無法發展成這麼多元化,這麼強大的創新爆發力。錯誤,絕對、絕對帶來了更多的創新。
有人說,他或許不是很強,所以用瘋狂來掩飾他的「彈錯」。但即使是如此,「彈錯」也才讓他可以站上國際舞台,學到更多的東西,帶來更大的改變。讓他的潛能與創意完完全全的發揮出來。
爵士樂,到底是怎麼容忍這麼多錯誤,還能夠繼續的成長、龐大的?一共有三點:
第一、爵士音樂的本質就是「偶爾才送甜」:「自由就是不受拘束,但不受拘束做出來的東西怎麼會好吃?」在一個浩瀚無際的海洋中,找尋一個新的創意。找到新的不難,只是好不好吃的問題。爵士大部份的時候真的都是錯的,不太好聽。但偶爾,他們一定會送一個和絃出來。他們不會偏離原先講好的和絃過多;所有的不和諧就好像放置一些定時炸彈,還是有些和諧。一開始不和諧,中後時段安排幾個和絃,還是會聽起來很滿意。爵士,在其中跳舞亂闖,偶爾給一個好吃的,這樣,觀眾就允許他們繼續去自由發揮了。
就像上述的知名爵士樂手Didi Jackson,為了紀念911所作的曲子就是以「四部曲」的形式,其中,只有第二號,是和諧的美音,剩下的一、三、四號,全都是近乎「亂彈」的吵雜音樂。
「既然我們不允許自己待在同一個老調,那應該就全部亂彈,全部彈錯。」他彈奏到一半,真的就用左臂去亂壓琴鍵,並以其沾沾自喜。彈錯並不好聽,它只是在為接下來的稍微的和諧感鋪陳,這段即興就好像是沾在蕃茄上的鹽巴,你吃得很鹹,就算蕃茄只有一點點甜,也是好吃。
手上去,隨便彈一個音,已經開始,就從那個音繼續玩下去。因此,爵士樂手就不會「成果導向」了。
第二、爵士把焦點分散到「個人英雄表現」:所謂爵士表演,把整段音樂秀變成了一種表現,除了聲音,還有爵士樂手本身在彈奏的動作,以及一股他散發出來的「爵士精神」,這樣,就不會落入彈錯的悲哀。彈錯的悲哀就被「稀釋」掉了。
懂爵士的人都覺得,爵士本身並不只是一種音樂。所有的掛著爵士樂名號的不錯聽的音樂,都是意外的成果,不是爵士樂當初的目的。爵士是一種表現、一種溝通,只有在看到人,聽到他的講話內容,才有感受在其中。
美國人寫商業課本,總是愛用球類比賽的題材。這是美國精神,是人性最基本的趨動力。美國人不看唯美小說,不去製造感情,一切都是最人性、最原始,也最有效率及爆發力的生活方式。爵士就像球類運動一樣,它等於把音樂「美國化」了。其實,爵士就是在秀技術。彈爵士的樂手的人格可能只有兩種。一種是表現型居多,以表現為目的,喜歡爭峰。另一種就是極度渴望自由,爵士是一種美國精神的代表。從中會感動,也是一種近似於崇拜英雄的感動。
第三、爵士「什麼都對」,崇尚「集大成」:因為肯找創新的因子,所以爵士樂手到其他國家的民俗音樂去獵取。巴西的森巴風情,印度的樊樂,中國的古典樂器……今天,看到這個台灣小女孩,自告奮勇上台和名師合彈一段即興爵士,讓人印象深刻。戴黑眼鏡,乾乾淨淨的,坐得正經八百的她,很瘦,駝背,不顧形象當場打了一個大呵欠,整個身體像一枝軟弱的竹棒彎成一個弧型。她在放鬆。
她的手拱起來,站得穩穩,開始彈奏。她全身只有一個地方在動,就是她的右腳在輕輕的打拍子。她雖然身體不怎搖晃,她的樂聲卻像在瘋狂的跳舞。
這種技術與把持,也是一種很特別的風格了。Didi Jackson有他的風格,台灣小女孩有她的風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風格弄進自己的爵士音樂裡。
到最後,自己的風格,也可以變成爵士的一種流派!於是,集各流派為一體的爵士樂,就愈來愈茁壯。事實上,今天「美國」會變成這麼壯大的國家,也是因為其文化擁有一種「集大成」的特性,所謂美國文化,就是在某一種西歐文化的框架下,和全世界各式各樣文化的總和。爵士樂手一再鼓吹的這種觀念,等於宣導一種「自由、再自由」的意境,一般比較有影響的是對於那些很往外發展、回復自由、擺脫一切的人。對於他們而言,爵士的精神就有如騎士精神,有非常大的勵志的效果。
若好好研究,創意家應該能從爵士世界看到新方法,將真正的爵士創新方法,用到其他地方。
心儀就美
美能心安
就有平安
必安住安
這種調整,都是在無數的錯誤中作修正。從「錯誤」去得到從未得過的東西。
「彈錯」,就是爵士的精神。
第一、爵士音樂的本質就是「偶爾才送甜」
第二、爵士把焦點分散到「個人英雄表現」
第三、爵士「什麼都對」,崇尚「集大成」
把上面的”爵士”,改成”做網站的精神”
喔~原來爵士樂有這樣多深奧的函意~我今天才知道~哈
http://minmaxeric.pixnet.net/blog
呵呵,学习了
看完Mr6的文章後,總想留下點言語,但有時候不知道說什么好!
怕給文章添加“敗筆”。
啊。用心欣賞事物的精神真是難能可貴啊 - 這是我對Mr6的感性認識。
如果能不安於現狀,就是創新的動力
不管是爵士樂還是什麼…..只要能不安於室
努力的去思考,就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難怪黑人在演唱爵士樂時特別有感覺,ex.ray charlie
喜歡jazz的人,周末的夜晚不妨來到brow sugar,享受一下音樂的洗滌
This is an interesting thought… I’m a jazz pianist but never thought about putting these two things together. But like you said, you just gotta try all different kinds of stuff then you will “create” something good!
Thanks for sharing.
又學到一課,了解越多越能體會音樂的奧妙
嘎嘎,文章寫的不錯哦,給你多加一分啊,Nike和adidas是我的最愛,不如你也來看看了 呵 nike新款鞋子目錄 adidas衣服
網路上有可以試聽Don Pollen或Didi Jackson的作品嗎?youtube找不到
也许是一种不断尝试的态度吧
我也喜欢这种音乐
很不錯哦。很喜歡。
levis特賣會 levis牛仔褲 converse帆布鞋 adidas nike
呵呵 超好玩的
是不是筆誤了呢?實在是找不到Didi Jackson這個人。能不能提供多點資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