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Cha逆轉勝在手機搜尋打敗Google,50歲創業家教你「快一點失敗」

蘋果對打Google,還等不到Nexus和iSlate推出就先開始出招對壘。昨晚蘋果已經正式宣布買下了一個叫「Quattro Wireless」的行動裝置廣告平台,買價高達2.75億美元,對網路人來說,這會是一則比那些硬體產品推出還要重大的消息,因為前不久Google才以七億美元併購了目前手機上最大的廣告平台AdMob,這次輪到蘋果出招、不惜高價買進,表示類似當時四大天王GAMY搶買廣告平台的「併購戰」,即將再次一觸即發,而且,Apple和Google兩家大廠花大錢來告訴我們真理──行動裝置上的「廣告」,將是接下來的………重點!重點!重點!

不只這樣,接下來我們會發現,其實,什麼都轉成「行動」,可能就能賺錢!這一點不是很多人可以接受的,畢竟八年前,同樣的話已經被說過一遍,那時候有些人做了圖鈴答鈴簡訊服務賺了錢,有人做得更多,卻賺不到錢?現在,另一波的Smart Phone和五花八門的行動裝置再次出來,你敢不敢把你的創業夢,再次修改到你可能很不熟悉的「行動」上面去呢?

這兩星期,有一間網路公司,成為這一波的代表主角,它將網站改到「行動」上去,獲得重大成功,這消息,絕對又比剛剛那併購戰的消息,更值得創業家好好參考參考──

這個網站,叫做「ChaCha」。大家對它不陌生,之前在部落格寫過,這個ChaCha於2006年創立,取得650萬美元的創投資金,他想做的是「人腦搜尋引擎」,你上去搜,他後面有人來幫你回答,它打算以這種方式和Yahoo!與Google競爭!

你說,人腦搜尋,真的來得及應付眾多的搜尋者嗎?

嗯,後來ChaCha果然失敗了。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無法應付,而是天天獨守空閨等待,沒人想來ChaCha搜尋!最後只吸引了一群小朋友,想交學校作業跑來ChaCha問功課,這些人腦最後只能拿來服務小朋友,哭笑不得。因此,同類型的網站Mahalo不久後就放棄了「人腦搜尋」,改在網路上做搜尋相關的SEO網頁,而在2008年一月,ChaCha也轉型了。令人跌破眼鏡的是,ChaCha竟將這個失敗的點子,移到手機上面去。它做一套讓使用者可以直接打電話或傳簡訊消息到他們公司的系統,有活生生的人幫你回答問題,只要傳一則簡訊到「242242」電話,它過一會兒,它就會回覆你的問題。ChaCha這做法,投資人一定不甚茍同!畢竟人腦搜尋已證明在網路上不行,為何……在手機上就行?轉到手機上,花錢做平台,會讓自己的錢更快的燒光,不是嗎?這樣對嗎?這樣對嗎?

結果,ChaCha竟然逆轉勝!

什麼?

沒錯,2008年,手機搜尋還沒有很流行。到了2010年初的此時,手機搜尋依然還沒有很流行。不過,2008年大家若真的要在手機搜尋一定是上Google(iPhone旁邊就預設Google所以我也一定是上Google),但是有了ChaCha以後,到了2009年第三季,根據Nielsen Mobile的研究數據顯示,ChaCha竟然超過了Google,成為在美國手機上最大的搜尋。而且根據VentureBeat上星期的報導,ChaCha在轉到手機上去後,在2009年全年都是美國手機上成長速度最快的搜尋服務,單單在2009年上半,ChaCha只花了90天(大約三個月),它的市佔率就從7%暴升到28%,現在已經更大,穩穩的將Google壓在下面。

頂著「手機上最大的搜尋引擎」的新光環,讓這個原本幾乎只剩一口氣的ChaCha,大受注目。這個奇特的手機搜尋引擎,也很快得到廣告商贊助,目前有AT&T、Best Buy、麥當勞、寶鹼、沃爾瑪,各行各業的大廠都在上面買廣告了!ChaCha到了2009年12月(上個月),ChaCha已經損益兩平,而且它每回答一個搜尋的問題,都會賺錢;它已經做到每一個問題都賺錢!而且,它這奇特的「人來回答」的模式竟然可以支撐在線上與在手機上高達1500萬個每月不重覆的搜尋者,讓所有不看好它的人,眼鏡真的碎滿一地!至於ChaCha成功的更深入的原因,這一篇提供一些觀點,包括它的行銷活動初期以看職業運動的粉絲為標的,然後,每問一個問題,ChaCha也知道了你的手機號碼(不像在網路上誰搜都不知道),因此它移到手機平台後的確對廣告主也更有價值了,每個使用者都有價值了。

但,更有趣的是,ChaCha的成功,教我們的還不只「移到手機都有機會」而已,它背後其實有一個有趣的「創業心法」──

這星期,華爾街日報刊出了一篇更深入關於ChaCha「成功之道」的採訪為這「創業心法」做了一段極佳的解說。它訪問了ChaCha的創辦人Scott,這傢伙很特別,原來,他已經50歲了,而且他並不是普通第一次的創業家;他其實已經成立過好幾間公司,二十年來都在創公司,早在1986年他才25歲就已經成功過了。其中包Gracenote,它可從音樂判斷歌曲哪裡來,去年才被Sony以2.6億美元天價買下來,現在Scott不只經營ChaCha,也同時也投資了其他公司。這位50歲的創辦人,親手帶著ChaCha做這件「打敗Google」的不可思議事,秘訣是什麼?

在接受訪問時,Scott說:「創業家,就是要讓自己『快一點失敗』(fail fast)!」

嘩?

這句話從50歲前輩口中講出,真的很震撼。

「快一點失敗」,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如果要你今天拿個二分之一薪水做個兩年,寧可不要薪水只做半年,抱著要失敗「就要快一點」的心情來做任何事情,這樣就不會「害怕失敗」,容易轉過來成功。Scott說,創業到最後會發現,最後,走到成功的「劇情」往往不是自己當初設想好的,Scott分享,不要怕失敗,而且要快一點失敗,這個決定要非常冷酷,而且要跟著「資料走」(data-based decisions),讓自己去撞牆!

這,真的形容了ChaCha的過程,如果你是ChaCha,在2006年試了「人腦搜尋」,結果慘敗,沒有人過來,那你會做什麼?肯定不會轉到手機,而會驚慌的四處找倚靠,做一個比較安全的產品,但,Scott卻毅然的轉向手機,投資更多錢,做一模一樣的一套在網路上「已經證明失敗的東西」!這一個幾乎是「明知山有虎,偏偏還是去撞牆」的決定,沒想到這一撞,牆後面竟然是連Google大神都到不了的桃花園,原本只想挖Google一小塊牆角的ChaCha,竟然變成「手機上最大的搜尋引擎」!

「創業家要讓自己快一點失敗」這句話,讓我想起最近一個體悟──

我觀察,世上大部份人其實都不適合創業。尤其是我所遇見的創業家(包括我自己),因為大家都太「小心」了,或許是時空背景,大家都不是真正的從非常貧窮開始,而且兒時生活可能都不是貧窮的程度,因此,世上大多數人在心態上依然是避免危險的(risk-averse),大家喊創業,其實仍是過於謹慎,這種謹慎,自己並不自覺,要一直到你看到那些真正大開大闔的創業家,那些幾乎賭徒的創業家,才會有所感悟。

那些創業家,他們所創業的心情,是好像拿著自己三分之二的財產,捧著走進賭場丟個骰子決定是變兩倍還是全部沒有!他們可能今天負500萬,但明年就賺了2000萬,但後年又賠了8000萬負債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不過,大後年又賺了5億!這不是一般凡人能達到的guts, Scott這句「創業家要讓自己快一點失敗」,其實是最好的「促進劑」,讓一個謹慎的創業家可以一瞬間擁有了那些賭徒創業家的特性,說穿了,「快速失敗」這說法,只是讓這世上大多數人比較能接近於真正創業家個性而已。

這位50歲的創業家Scott本人,真的到目前還在奉行「快點失敗」的座右銘,他另外還投資一間叫MOG的公司,由他以前的夥伴開設的,原本只是整合音樂相關的媒體做成廣告聯播網,賺錢賺得好好的,不過,他們覺得「不過癮」,還想做大一點,開始摧促自己「快點失敗」(他們已經不會失敗了,還要再求敗!),於是他們大膽的再做了一套可以讓音樂愛好者「訂閱」的系統。他說,他就是這樣的人,不相信天有邊緣、海有終點,他到了邊緣,就是一定要再跳下海。這就是真正的創業家。我們也可以和他一樣,只要我們記得要讓自己「快點失敗」,失敗,別拖拖拉拉的扭扭捏捏!失敗才是創業家真的需要的,如果你「想太久」,到現在還是紙上談兵連個工作都辭不掉那真的很危險,危險的不是你會失敗,而是你「太慢失敗」,表面看起來下一步比較不會掉到深谷,但如果一生創業只成功一次就好,這一次會來的機率因為你的拖宕可能因種種原因而大幅降低。

所以,今天就快一點失敗吧。還在等什麼呢(笑)?

3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