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大獎的「人肉搜索」社群實驗明天開跑,它會測到真正的社群嗎?

這周末,美國網友即將進行一場「人肉搜索」,不過這不是要搜出什麼虐狗人還是哪個正妹靚哥,而是搜10顆又大又紅的氫氣球。互聯網創始組織DARPA推出了一場稱為「Network Challenge」的「社群實驗」(新聞如這裡這裡),順便慶祝Internet發明四十年!

怎麼搜10顆氣球,有很難嗎?

沒錯,這10顆氣球的地點不明,長相也不明(只知道會是紅色的,直徑大約240公分,球身就比一般人還高),至於它會飛到多高,我們也不知道,想必應該不是到雲端以上;而且氣球會固定在同一個地方,不會飄來飄去。目前他們是說,應該保證是在美國本土的上空,但誰知道,說不定他們就故意放一個在加拿大邊境一個看起來沒人在使用網路的小鎮,讓它飄在美國境內,測試看看網友會不會瘋狂到連這樣都「找得到」?

這場比賽總共只有十天的時間,比以看誰能在十日內找齊10顆紅氣球。我們還知道的是,明天(周六)這10顆紅氣球將在美西時間的早上七點鐘被「放」出去,氣球會一直待在原處一整天,到了日落後,這些紅氣球就會被移除,而下一個早上並不會再升起。換句話說,它就只曝光在2009年12月5日這一天而已。從第二天之後到第10天,為了找齊這10顆紅氣球,大家得靠網路來互相幫忙一下。誰能第一個將十顆氣球的正確經緯度寄到DARPA的網站的,就可以獲得高達4萬美元的獎金(台幣130萬元),很簡單,只要找到十顆氣球的正確位置,就可以得到這個獎金。如果大家真的太笨或太不願合作,不幸的在12月14日前都還沒有人找到十顆氣球,那筆獎金,就會撥給第一位找到五顆氣球的人。

藉由這個活動,身為互聯網發明者的DARPA,希望能夠觀察到網路上的社群是怎麼「幫助」彼此,裡面又有哪些資訊會造成干擾。你可以想像,一定有很多「假照片」會傳來傳去,也會有人施放「假氣球」來讓人拍照。說不定商店都會故意飄一只大紅氣球騙騙網友。網路上想紅的人、想賺的錢太多太多了,這10天內,網路上關於「紅色熱氣球」一定會很熱鬧。

不過,它能測試到現在最流行的「社群」的威力嗎?

應該說,我並不認為這樣的活動,真的可以展現出多厲害的社群功能,我認為反倒可以測試一下其他四個特性(笑):

一、測試一下網友多會使用「搜尋引擎」:理論上來說,社群裡面的朋友間可以互相傳遞,但實際來看,這種傳遞「速度」絕對太慢,最後,總有一些「走捷徑」的會取勝。以這場比賽來看,與其說是「社群比賽」,不如說是「搜尋比賽」,當一顆紅氣球浮在你城市的上空,很少人會想:好,我要當一個秘密,秘密的跑回家告訴網路上的朋友?通常你會想,我都看到了,別人大概也看到了吧,所以,她一定會馬上貼到網路上,告訴「所有朋友」,在朋友間搶到第一就很高興了。這個發言,在她的Twitter、Facebook上也馬上會得到他們朋友的回應(對!我現在也在舊金山downtown,那個氣球現在掛在漁人碼頭的正上空!),因此,如果你很會使用搜尋引擎,不會只限於Google,還知道如何到每一個社群網站,搜到裡面的對話的,假如十顆紅氣球都被美國各地的網友「看到」的話,可能在半天內就有人靠搜尋引擎「達陣」了。

二、測試一下網友多會運用「網路工具」:目前關於紅氣球資訊的「官方網站」,照理說應該是DRAPA這個還掛著「.mil」的網站,但今早去似乎處於當機的狀況,反而是其他「假網站」全都跑出來了,像是TheRedBalloons.comSpotBigRed.comRedballoonRace.com等,這些網站都是網友自己做的,而且功能雖不複雜但也不完全是非常簡單,讓我們想到,一些網路人長期訓練自己使用一些方面的網路小工具,包括架站工具,可以半小時內一個網站就架起來,連域名都已經取好、連結好;這場「尋找紅氣球」活動是在一個月前的10月底才發佈的,短短一個月之內就有人真的花時間做出了網站,不小心的人搜到,這些假站簡直「幾可亂真」,這些網站都已經在招收自己的會員,有些已經有80個人報名,他們還會給那些第一個拍下紅氣球照片的1000美元獎賞。其實,甚至不必架站,你夠快的話,早就應該開一個Facebook群組,或者平時常使用Google Maps或其他有地圖概念的工具,有能力在聽到一個地點名,馬上輸入它的名字到某處就得到了它的經度、緯度。這些皆對這次的活動有所加分。網路是這樣的地方,每個人都在不經意之中,因為常常在網路上重覆做某些動作,不知不覺的自己變成了網路專家,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哪裡強,參加這個活動的人,會突然才知道「原來自己這麼會搜地點」、「原來自己這麼查經緯度」……。

三、測試一下網友「該懷疑不懷疑」的個性:那個「萬一沒有人找到10顆,就給第一個找到5顆」的規定,讓我產生很多聯想,為了避免有人太早達陣,如果我是DARPA,或許當天就只會施放八顆氣球,反正這是一場實驗,每次實驗的時候科學家和實驗者講的話十句有五句是假的,以測試出真實的狀況。總之,等到所有人都找到八顆以後,再將剩下兩顆放出來,這樣做的好處是,這場活動可以分成「三階段」來投放,第一階段是眾聲喧嘩,等到人都到齊了,看看這個「八顆氣球」的答案會怎麼傳播出去,然後再看看最後兩顆氣球的資訊是多快的散布出去。如果DARPA再聰明一點,一定會用這個手法,測試的項目更多,有趣的觀察更多,最後的結案報告與相關論文也會更精彩!這一點,其實也在測試人們的另一個人性,昨天周六明明就沒看到這顆氣球,今天卻看到一張紅氣球在上面的照片,人們是不會注意「不在」,而會注意「存在」。網路上充滿了質疑與論戰,但真正要搞什麼壞事的,是不會在網路上出現的;事實上它是不會出現在我們面前的。

四、測試一下網友「人云亦云,沒有動作」的特性:網路上大家聊天久了,不知不覺中大腦都變大,手卻變細了;網友討論一件事,文字交替來交換去,感覺上已經將一個簡單的事情都討論得很複雜,而且裡面一定是一邊開玩笑一邊做事,效率極低,最後人云亦云更進一步可怕的變成「人笑亦笑」,可能有一個人真的找到氣球了,但他們會在那邊開玩笑,開了半天後,DARPA可能會發現其實這傢伙是那個城市第一個找到氣球的,他的朋友則是第二、第三、第四,但他們動也不會動,只在這邊聊聊天,開氣球的笑話,然後……一哄而散,將這一串對話留給後面那些使用搜尋引擎的人去找到。

那,至於真正的「社群」威力呢

這場DARPA活動,看似有點像是植入血管內的顯影劑,讓你可以看看紅氣球傳到哪裡。這點不約而同的想到,真正的社群,是「顯」不出來的。我們漸發現,社群的秘密就在於它應該是要「秘密」,它是不公開的,但就是會傳了千里。曾經我們相信喊一個活動就是要啊呼一聲的用力叫大聲,揮旗衝啊,但在社群裡,只有你估計「其他人有80%機會不知道」的事,才會傳給朋友知道,但這位朋友又不會完全不知道,大約可能知道了「20%」,才會想傳給他知道一下。

這也為社群行銷的操作者帶來另一個新的思維,我們別認為我們真的可以「操作」社群行銷,我們只能操作社群行銷的那個「傳送物」,當那個內容丟給網友,網友自己會決定要不要傳出去;任何太過於奔放的、以及大部份砸大錢所辦的贈獎活動,都無法借這個管道來傳送。反而是真正的秘密,可以靠這個管道暢通無阻。

「小紅氣球」太紅了,已經不在這樣秘密的範圍內,但它又一定會很多人知道。於是,社群的秘密,本身也暫時一直都是秘密了。

2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