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號成功分析室】聯合新聞網如何穩佔龍頭?

UDN

「6號成功分析室」主要分析對象為網路相關的成功案例,不限於公司、網站,也涵蓋了個人、現象、新聞;無論是人還是物體,只要是在萬眾之中脫穎而出、在與同領域相似競爭者比較下創下十倍差以上的價值,就算是成功;只要是成功的,通通都可以送到「6號成功分析室」作進一步的分析。

每周四,Mr.6會貼出一篇引子,裡面會先開頭準備一些每個案例目前所收集到的資料與初步看法,引子只是初步,期待的是拋磚引玉的效果。有感想有意見的大大們儘管放肆的留言(或email給我也行),盡情享受、盡情評論。Mr.6未來有機會再,將所有目前搜集的看法做個總結,整理出一些有建設性的結論。
 
UDN」有何了不起?

雖然UDN聯合新聞網成立於2000年三月,剛好碰到美國Nasdaq指數從最高點開始崩跌、網路價值泡沫化,但它竟只花了四年時間,便超越了當時已創立八年的競爭對手中時電子報,並且在只有平面媒體資源為後台的(而且這個平面媒體本身面臨創辦五十年來嚴峻情勢)的情況下,至今仍遙遙領先擁有更強力電視媒體後台的中時電子報與東森新聞報

今天,聯合新聞網的全球Alexa排行已高達第340名,最大競爭對手東森新聞報與中時電子報出現拉鋸戰,分佔第770名與第698名,相差UDN仍多。而目前台灣平面實體媒體目前最大的兩大報蘋果日報Alexa排名更遠遠落後為1276名、自由電子報4439名,使得UDN線上穩坐國內流量最大的電子新聞網站(不計入口網站)。

不僅如此,根據台灣最大市場研究機構創市際的早些時間的ARO數據(網站到達率x上網次數到達率x單次造訪停留時間)來看,聯合新聞網目前排名全台灣第七,是唯一擠進前十名的新聞網站,已超過蕃薯藤與Google,僅次於雅虎、無名小站、Pchome等入口或部落格綜合站,目前擁有近500萬的非重覆造訪人次,以聯合新聞網並非集結內容而幾乎自製內容的情況來看,說它是全台灣最大的線上內容提供者,並不為過。

UDN線上再接再厲,不以原先的聯合報系為分類,整合內容資源,另外再接再厲拆分成聯合理財網聯合電子報聯合追星網,並從事業外服務如聯合人力網等等,另外還有各式各樣數位資訊的沿伸如聯合知識庫聯合數位版權網部落成書UDN數位閱讀網。聯合線上衍生的其他產品宅包括網路廣告、eDM、企業電子報、企業整合性行銷、電子商務等服務,服務擴及PDA、及手機簡訊等等。2004年,聯合新聞網宣布達到收支損益平衡,而聯合線上並計畫2006年申請上櫃,成為國內第一家上櫃的數位內容廠商。
 
UDN線上」成功的主要因素
 

  • 頭版排版方整美觀、閱讀順暢
  • 下載速度明顯比其他新聞網快
  • 內頁新聞照片和文章寬度一樣大,圖片處理方式佳
  • 每則新聞都有論壇、新聞評選,開放給讀者;討論區意見人數眾多,與其他文章編列方式簡明易懂
  • 相較其他集團的經費拮据,聯合線上每個部門都養了比競爭對手還多的人?
  • 首頁上頭以tag分類為新聞、影音、股市、房市、追星、運動、職場、購物,隨按即轉台,有些新聞網並沒有這樣設計
  • 所有先期資源全部放在專心建立「UDN即網路新聞」、「網路新聞即UDN」的品牌,頭幾年不堅持拚廣告收入,率先將自家的即時新聞,免費提供給入口網站,並在旁註明UDN聯合新聞網,藉此快速打出品牌
  • 與台灣獨領風騷的巨無霸入口網站Yahoo!雅虎深度合作,UDN頭條新聞成了雅虎頭條新聞,因此打敗其他新聞網?
  • 搶先建置數位版權管理平台,並開始提供線上直接購買、然後閱覽的機制,也因為這套機制的完善,聯合線上可以放心的將重心更放在「內容」的製作上?
  • 建立「聯合知識庫」,有效整合聯合報系綜效資源,既有了民生報、經濟日報這麼多專業知名報紙的內容,吸引對這些主流新聞有興趣的讀者
  • 「聯合報」原讀者愛屋及屋現象
  • 當初聯合報系王家第三代王文杉接手聯合線上,導入年輕思維
  • 先期的經營思維,不管網路廣告,著重使用流暢度,使得聯合新聞網使用起來比其他電子報還要舒服
  • 海外僑胞政治傾向,偏好聯合新聞網?
  • 營運方式嚴謹,導入「九大內控循環」機制,提升服務品質與風險管理。
  • 根據最熱門的幾個項目如影藝、理財等,另外開闢新服務,以原來的新聞為底,快速展開新商務。

除了這些以外,UDN線上的成功的背後,還有哪些因素??
 
創立策略

2000年聯合線上創立,由聯合報系王家第三代王文杉接手,除了先向各單位調將,也從無到有開始對外徵才,當時他用一種很特殊的方式招聘,並不迷信好高鶩遠的網路從業人員,且對於股票分紅制不特別重視,堅持將聯合報文化在某程度上沿伸至新網路公司中。

不過,其他的決定大多都和聯合報文化相杵逆的,譬如當時做了一個大決定,就是將聯合報系下所有報紙,包括《民生報》、《經濟日報》,全部納入UDN新聞網下面,遭來很多內部反彈;接著,聯合線上並未閉門自守,反而打開門出去向網路各界尋求學習,繞過競爭對手,與各家網路公司與相關人員請教,必要時並端出「聯合報」大招牌與這些人談合作。

聯合線上一開始就專注的要做一個全國最大新聞網站,而不是傳統媒體的避風港,因此,一開始就把傳統平面新聞媒體的思維丟掉,不但考慮最新的技術,也考慮到網友的喜好,並且從一開始就不打算以聯合報來養聯合線上,希望單獨獲利,這點也讓聯合線上可以自身思考,不受實體報業沉浮的影響。

第一年,聯合線上就做了一個關鍵決定:不甩市佔率、不拚page view。當其他網站試著要讓讀者多按幾次才找到想要的東西,UDN直接在首頁及明顯處提供了「一次就到」的menu服務,讓讀者可以很快找到想找的東西,它不管網路廣告的商機,全力來拚品牌,力求讓「UDN」成為「網路新聞」的代名詞,也就在這時候,將自己角色成功設定在競爭者之外的更大格局的目標,讓UDN跑得更快,當時並決定以免費的方式,提供新聞給國內各大入口網站,此舉奠定聯合新聞網的名聲與基礎,最後讓聯合線上於2004年以黑馬之姿,正式超越中時電子報,搶得全國第一大新聞網站龍頭寶座至今。

2005年,聯合線上進一步推出「網路誠邦」,將版圖擴到線上社群與個人部落格,堅守Web 2.0概念之使用者原創。並推出「UDN數位閱讀網」、「UDN數位版權網」。

除了這些以外,UDN線上的創立過程還有哪些遺漏的?哪些是它成功的關鍵點?
 
競爭分析

國內提供新聞的網站眾多,聯合新聞網目前的競爭者包括東森新聞報中時電子報自由電子報蘋果日報CNET新聞專區中央社,其他入口網站包括Yahoo!奇摩新聞PChome新聞蕃薯藤新聞新浪新聞中心MSN台灣首頁Webs-TV寬頻新聞網等。

不過,由於聯合線上佔領先地位,研發方向也跟著相當海闊天空,據說它早已開始注意手機方面的應用,並將整合部落格與3G手機的互動應用列為主要研發方向,並號稱將積極採用AJAX等最新網頁技術,並開始上傳影像產品,可見,它是新聞網中最靠近網站技術者,這些是目前聯合線上的強項。

而,台灣一年總廣告預算約新台幣580多億,其中超過半數由電視所囊括,剩下半數形成網路與傳統印刷媒體之間的爭奪戰,而根據ACNielsen調查顯示,台灣閱讀人口已有超過20%的下降,有些轉往線上,有些則根本不閱讀了。這是聯合線上所要面臨的趨勢。

還有,當時為了搶市場,免費提供新聞給入口網站,造成國內各家蜂擁提供免費新聞,今天的新聞完全是免費的,拉也拉不回來,對於聯合線上這樣的內容提供者來說,少了很多的應得的營收,目前各大入口網站,四處輕鬆抓新聞的方式,UDN和這些入口網站競爭會有一定的艱難度。

此外,還有來自另一方的新競爭威脅,因為東森電子報擁有電視台影音的支援,中時電子報擁有中天新聞的資源,另外還有Webs-TV寬頻新聞網等從後追上,也想挖新聞市場,這部份的威脅在前幾年頻寬不寬、軟體不快的情況中尚不明顯,但在下一代的媒體戰爭中,可能會對UDN產生一些決定性的挑戰,因此UDN與影音媒體做深度合作可說是迫在眉捷。

Richy部落格所言,台灣的網路媒體礙於規模及時間,往往仍然無法即時推出新聞,對於海外的華人市場會有一些影響,這部份UDN也持續改善中。

除了這些以外,UDN線上還有哪些強項、弱項、未來的機會與未來潛在的威脅(SWOT)?
 
退場機制

UDN線上本身價值,其實難以判定,雖然它創造了「聯合新聞網」,但是此價值卻不是完全由UDN線上所擁有,它的最重要內容──新聞,其實仍然是來自於後台的實體報紙,實體與網站之間的分割仍然不清楚。未來假如有機會上櫃上市,這會是必要解決的事情。

以獲利速度來看,美國的紐約時報於2002年獲利,台灣的電子媒體則由2004年開始獲利,台灣網路比美國慢兩年,未來的營收方向,除了繼續仿美國數位內容頻道的「查詢舊新聞要收費」的機制外,當然也包括了不斷上升中的廣告收入(無論是單面廣告價值以及廣告者數量皆在增加中)。另外也藉由網站的更自動化,減少背後的營運成本,包括資訊流與人力成本。最後,可回歸到提供平面實體媒體的訂閱服務,譬如美國的《Business 2.0》與《Red Herring》許多訂戶皆為網路上用戶的延伸,這樣對於聯合報系還有拯救的效果。

除了這些以外,未來而言,UDN線上還可不可以再往上推進一步?UDN線上的價值(valuation)究竟有多少?UDN線上的成功經驗,為其他創業家帶來怎樣的啟示?有沒有辦法理出一個成功密碼?

(本站對所有留言與來信維持具名引用的大原則,惟留言者之留言動作將視同給予本站站主自由出版其留言內容的權力,欲保留此著作權者,請特別註明)

1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