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完美的咖啡館

徵求中
Mr.6團隊想找「室友」:我們最近想搬到捷運南京東路站附近,徵求想一起租辦公室的「室友」,房間的話月租會在1萬~2萬(未定),單個位子的話每個位子月付6000~8000元,歡迎一起來作伙,尤其歡迎異業的(譬如網拍商家),歡迎以「室友」為主題寄信給我們 contact.mr6@gmail.com、invite.mr6@gmail.com。

前陣子曾經差點找一個辦公室,安定下來,不過,才過了兩天的時間,我就想念起咖啡廳的生活,於是就取消了辦公室的計畫,回到咖啡廳作遊牧科技人,喝咖啡、談是非(不,我是說…生意)還蠻愜意的,刺激更多的創意…。

不過,咖啡廳不是沒有缺點的。如果是在比較大的咖啡廳,我們來到一個地方,就會發現隔壁怎麼也在討論和我們差不多的話題。我們或許就會講小聲一點。有幾次還被隔壁桌認出來,只好再換個地方;這時候,又會很希望有一個隱密的辦公室,起飛的秘密基地。

今日忙碌,就轉貼了許久前的專欄作品給各位享用,若有興趣的,可以購買這期的《非凡新聞周刊》,看到最新的專欄文章:

《華爾街日報》提及紐約市的「咖啡館」的新災難!報導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原本自己也是電腦動畫設計師的女性,開了一間咖啡館,從前都很歡迎電腦族來到她的咖啡館上網、工作、喝咖啡聊是非,不過,受到今年經濟不景氣影響,「網路族」大增,網路族進來往往就只點一杯咖啡,使用自己的電腦上網,太愉快了,就賴到中午還不走,使得中午上班族的主要客群(他們的平均購買金額較高)沒位子坐,收入陡減。

於是,這位咖啡館老闆娘最近忍痛作了決定,將插座用「膠布」封了起來!希望這些電腦族「電池用光了」,就會離去。

報導說,十年來,咖啡廳因為SOHO族而興盛,但也有可能因為同樣的人而衰敗。隨著NB電池愈做愈久、EEEPC這種小型筆電不斷推出,於是,咖啡館的老闆們有麻煩了!由於網路人大多有與咖啡館有過「太美好的經驗」,因此這篇《華爾街日報》文章一出,立刻引起大家重視,引發網路上許多討論--

其中,《經濟學人》浪漫的回顧,第一間咖啡館其實早在1652年就出現在英國倫敦,當時的咖啡館,已經可以讓你坐在那邊喝杯咖啡、閱讀所有的報紙,然後與人一起高談闊論、針貶時事。而同一時期,同樣的模式,在古中國是以「茶館」的形式出現,在法國則是露天小座。當時這些地方,其實就有如現今網路上的部落格、討論區,只不過,現代人看似獨自坐在咖啡館,其實是在另一處的另一座咖啡館的其它人,在網路上共同工作罷了!

到底,像「咖啡館」這樣的地方,魅力在哪裡?他們將咖啡館稱為「第三地」(The Third Place),提供了不同於「家」這個「第一地」,或「辦公室」這個「第二地」的放鬆、休息、充電、思考的地方。因此,咖啡容易上癮,「咖啡館」更容易上癮,一旦你的生活多出了「第三地」,就很難再沒有它。有些公司甚至已經不喜歡在會議室開會,寧可到樓下點一杯飲料,彷彿這樣的氣氛才談得定生意,因此這「第三地」,現在已經有點變成「第二地」

這,就是目前咖啡館老闆們最怕的噩夢。

但,真的應該當噩夢來看嗎?有些腦筋動得快的人,卻已經看到咖啡館從「第三地」轉型為「第二地」的更龐大商機!

根據第一手消息,我已有認識的、住在美國的知名華裔網路創業家,和幾個創業家聯合著手計畫在舊金山、紐約等地開設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廳 + 育成中心」,假設他們夠執行力,應該在最近幾個月就會聽到初步風聲,他們會提供和咖啡館一模一樣的環境、飲料、音樂、雜誌,卻也提供印表機、傳真機、甚至櫃台服務員。當然,收費模式也會有點不同,最後這個創業家是充滿信心這會是一場多贏的生意!

(註:這些美國創業家後來就沒有消息了,不知道是否已經開設,真的還蠻期待的。)

事實上,也有一些咖啡館已證明,這模式是可行的。遠在坎薩斯州的一處小報引用了一家當地大學旁邊的熱門咖啡館「Caffe Posto」的案例,這間小咖啡館一直張開雙臂歡迎SOHO族和學生,結果現在已經有人直接在裡面和夥伴一起工作、幾乎將工作室開在裡面,而咖啡館的生意似乎反而更旺盛,還打算開第二家,由此證明「第二地」是有「錢」途的

我認為,如果將現在的咖啡館視為一個終端,育成中心再視為另一個終端,這「第二地」和「第三地」中間還有好多好多的「2.5地」模式可做。每個現代的城市裡,都有數以十萬計的「網路大軍」,飢渴的拿著鈔票等待下一個讓它們流著口水的……咖啡工作室!

從一個同樣是創業者的角度,我們天天都在盼望,能找到一間咖啡館,更符合我們心中的「2.5地」的模式,那這樣一來,我們一定會天天去造訪、天天去那邊開會與工作。但是,目前的咖啡館並沒辦法做到這樣,一般的辦公室仍然太封閉了,於是,我們大家都還在尋找。

如果你也是遊牧工作者,四處走來走去的,或是目前待業中的?說不定,大家下次可一起來在咖啡廳或未來某個地方「一起工作」,最好是以下類別的工作人員:(1)網站技術者 (2)網頁設計人 (3)動畫設計。說不定,我們可以一起找三、五個人,定期包下某間小小的咖啡館,或某個小地方將它打造成2.5地的咖啡館?請寄信給我(contact.mr6@gmail.com),一起探索未來咖啡館。

4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