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即將舉行「Mapathon」(地圖拉松),史上最大的「畫地圖派對」
如果網路人對《維基百科》有所遺憾,這遺憾恐怕就是世上史上,竟就只有這麼一次的「維基百科」。同樣的大派對,再也沒有發生過第二次,而現在維基百科也已經包山包海,資料逐漸緩了下來,派對已然結束(或說,精彩的完成了),下一步,我們還可以開什麼派對呢?
你會馬上聯想到,最近,有人出了一台內建《維基百科》三百萬則資料的超級小機器「Wiki Reader」,一台只要99美元(台幣3000多元)。但,更有趣的應該是維基的其他方面──
其中一個值得再觀察的概念就是「維基地圖」,也就是「找來所有人來合製地圖」。我對這部份特別有感覺也是因為之前曾有過這樣的創業點子,曾經想將所有室內的購物商城、辦公大樓,裡面迷宮般的走道,也都「做成地圖」。以後我們到哪裡去,都不怕找不到廁所,或找不到電梯;GPS地圖也可以從室外延展到室內。當時是2004年,我想出這個點子,卻卡在一點──「哇咧,是誰要幫我畫這麼多地圖啊?」
同樣是在2004年,「開放式地圖」(Open Street Map,簡稱OSM)創立了,當時做的就是維基地圖,要大家一起完成更詳細的地圖。至今的短短五年間,各地都有人響應,目前共有16萬人左右不斷的為這些地圖在更新中,包括在台灣也有網友呼應開了子站,其中去年並曾經有網友一度想在高雄市辦一場「OSM Party」,參加者將透過步行或其他交通工具,共同使用GPS來繪出高雄市的地圖,然後將GPS的追蹤痕跡上傳到OSM主機……。後來有沒有辦成,我不知道,不過網站下方有一則消息指出「受限於運算資源,目前僅在部份地區有較詳細的地圖。因為技術問題,中文化地圖暫停更新。」彷彿嗅到一些資源上的限制,有點可惜。
不過這星期,OSM再次上了全球新聞,因為, OSM終於……第一次被政府單位強力「買單」--
這個周末,OSM即將在美國的「亞特蘭大」舉行一場大型「畫地圖派對」,他們叫「Mapathon」,翻譯成「地圖拉松」。這一場「地圖拉松」即將從早到晚,亞特蘭大很有野心,它希望藉這周末開始,到了年底,亞特蘭大預計就可以成為全球「地圖畫得最詳細」的都市!
重點來了--
一個都市,何以有機會在短短三個月內成為「地圖畫得最詳細」的都市?
可見,這是一件很容易達成的事情──可見一般都市的地圖資訊,至今仍只是在「表面」,有些更細節也很重要的資訊,至今依然「不存在」,所以亞特蘭大只是隨便收集一些,就可以成為「地圖最詳盡」的都市!此外,也可見這些圖資根本就不必什麼衛星雲圖,甚至不必Google派出那輛照相車,只要子民們大家分頭做一點事情,就足以收集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大量資訊!
於是,可讓我們好好想想,維基的力量,以及地圖維基這件事的有趣之處──
這場「地圖拉松」到底要找什麼資訊,讓亞特蘭大變成全球資訊最齊全的都市?這場「地圖拉松」的方法是,先在全城裡面設立了15~20個「站點」,然後派出所有志工先沿著高速公路來開,然後到比較小條的鄉間道路,再到更小的城裡小巷,最後到了行人步道,再走入所有餐廳、百貨公司…。這一次,他們打算將所有的腳踏車道、緊急電話的位置、警察局的管轄範圍,通通都納入地圖裡。如果可以的話,垃圾桶的位置、公車的路線圖、停車格都在什麼地方……都會是可以抓過來的資訊!
由此可見,地圖是一個早就應該用大家的力量來做,卻一直沒有去利用的。亞特蘭大做的事情很簡單,他們只要在這周末,號召200個人聚集起來,就用OSM既有的架構。GPS來畫出整個地圖,這樣就完成了,亞特蘭大也就「自動」成為全世界地圖資訊最詳盡的城市了!
創業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們創出一個事業,也可以用類似「地圖拉松」的方式,讓全部的人為我們做某件事情,只要做個一天,一天就好!就可以創出一個史上首見的大事業?
「地圖拉松」教我們,想要達成這個夢想,必須有四個要件:
第一,各種人的目標一致:「地圖拉松」一天就動用了200人次,這200人次各有各的個性、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時間規畫,這一點《維基百科》無法做得很好,大家一邊共製,一邊常常各執一詞,浪費資源,不過,「地圖拉松」並沒有這個問題。所謂地圖,就只是「把真實的物體標繪出來」而已,每個人的目標自動變成一致,來兩百個人就是兩個人的力量,來1000人就是1000人的力量,不會打折。
第二,每個動作都會釋出好大的成就感:地圖這個任務,會令「地圖拉松」這200人,或是以後的所有人,每次做一件事情都充滿著成就感!任何一個人只要注意到身邊一個小東西,就可以將它也繪入地圖內,地圖這個物品真的是一個絕佳的「藍海資訊」,誰都喜歡挖掘「藍海資訊」。據報導,在德國,他們已經瘋狂到連「路樹」和空中交錯的管線都畫出來了!
第三,大家共同完成後可以立刻共同欣賞成果:平時共製地圖,你加一點、我加一點,我們不會馬上看到這成品變得「多偉大」?「地圖拉松」的目標。就是在年底前讓亞特蘭大成為圖資最詳盡的城市,不必等年底,在這周末之後就可以成為最詳盡城市,大家努力找資料,到了明天就可以馬上一齊欣賞我們一起努力的成果,這一點會讓這200人更願意獻身給「地圖拉松」。
第四,挖出來的資訊可以彼此「組裝、結合」成更大:你說,某人找來幾個垃圾桶的地點,這有什麼意思?由於OSM的地圖以創用CC授權可以自由再運用,因此,這些數字可以被用在其他地方。或許幾個垃圾桶的地點沒什麼意思,但這資訊若加上另一個資訊就可能變得很有價值。當這麼多人一起分工合作,每一個人平均分到的工已經微乎其微,這些工互相結合後,價值可以加倍。
可以想想,還有什麼類似OSM或「地圖拉松」的點子,可以來試試看!
結合眾人的力量…遠比僅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大很多
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團體
這是不變的道理…
但難就難在把大家動員起來一起做一件事
這或許是能否落實發想點子的一項關鍵要素!
Cool photos2maps technology !
跟微軟去年公開的, 自動從照片畫出 3D 立體場景的技術 (http://photosynth.net/) 有異曲同工之妙.
哇喔~越來越多這種全民運動的活動啦~
有時這種不是為了錢的目標理想,
也是很有趣味意義的事情!
鴨王已經想到許多不錯的點子可以開發啦~呱哈!
感謝6兄的分享喔!感恩啦~
每次來看看都有新的想法產生,
真的 是很不錯的點子部落格說~呱哈!
這就是網路可愛之處,大家可以透過一個平台,來完成一件大事!!!
來兩百個人就是兩個人的力量,來1000人就是1000人的力量,不會打折。
~~~~~~~~~~~~~
打了0.1折@@
每每看到有關地圖的點子,就會不自覺讓人聯想到台灣以地圖起家的[地圖日記]網站,卻似乎嗅不到有可以跳脫交友、貼圖、遊戲的其它地圖相關應用出現。或許如樓上所說,號招一千人的力量,來創意集思,幫助地圖功能再衍生。
一些可能的问题:
1。在update上。。如何update,update频率,谁来update
2。太详细有可能为不法之徒,恐怖分子所用。。那里放炸弹,进攻撤退路线。
群聚的力量無限
但是群聚的主題與發起者卻是成功的第一步
Mr.6 很適合當群聚的發起者
至於主題大家可以提供
群聚的力量無限,但獲利可能有限
結合眾人的力量…遠比僅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大很多
分享大家每一個人的生活點滴~~創造偉大的事業~~~
去聽了你當來賓的網路行銷座談,收獲良多…
Mr.6您好
這是小弟第一次發言,群眾的力量真的很可觀,朱大的宅男反抗軍,88水災的物資救援團,或是人肉搜索都很強大,FB跟plurk在台灣深耕的很成功,已經成為很多人每天都依賴的網頁,但還是比不上PTT創造新定義跟新價值的速度,想辦法打入PTT的市場會不會是從群眾力量取得商機的好機會呢?
六樓的回應很有笑點……
之前都沒發現。
找廁所這個idea我喜歡, 之前我想過畫出這個城市哪裡有可以免費隨處坐下的地方
國外可行的點子在台灣不一定可行
這也是台灣的創業家無法跳脫地圖,美食,分享方面的原因吧
隨著飛機的發明
科技不斷進步
好像所有事情都要被鉅細靡遺的紀錄
(記得有一篇好像是微軟一個退休的工程師,隨時記錄影像….)
都被視覺化、映像化、然後網路化
地球上開始變得有點無趣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的感覺越來越強
尤其是那一種”因為沒有見過”而產生的想像力
好像逐漸被剝奪了
另一個經驗是
自從我學會開車以後
台灣就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島”了
所有地方彈指可到
不是我小時候那個還有許多地方未曾去探索的”大地方”
也有類似的感覺
只是看的本篇文章的聯想罷了!
地圖至從Google把資源開放出來後,似乎成了熱門網站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但如何有效應用,似乎包裝來包裝去都還是大同小異,不過這風氣能起來應該都要感謝Google讓Gmap成為免費的資源。當初記得還要花大把銀子買圖資,突然間這資源就變成隨手可得,就像我們現在在台灣做Wi-Fi定位,我們也要搞個名目和Google有點關係,如透過Google Map顯示定位結果,或直接用Google Map(個人地圖)當作Tracking Logger的資料庫..
好創意,不過在大陸行不通啦。大陸所有地區地圖的制定及出版(包括線上)都是被政府管制的,個人和私營機構不得染指,而且,地圖訊息在大陸也屬於機密 – –
大陆的确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