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觀「政府2.0」風潮下的第一樁併購案:GovDelivery買下GovLoop

在「Web 2.0」之後,吹的是「Gov 2.0」(政府2.0)的風氣。這星期,美國有一則小但重要的併購案件,有一間叫「GovDelivery」的公司,出資買下了另一間「GovLoop」的網站,可以說是「Gov 2.0」的風潮中,第一樁同業之間併購交易的網站

有趣的是,政府的網站,應該是相當封閉,怎麼還可以學商業網站搞這些併購來併購去的事情?嗯,雖然這兩個網站都是以「Gov」起頭,但它們的創辦人並不是以政府組織名義創設公司的;而這兩個網站雖然都以「Gov」起頭,兩者所做的事情非常不一樣,這樁併購案的背後邏輯,和「政府2.0」風潮真的很有道理,意思是說,同樣的併購案,還有可能可以發生在其他的國家、其他的地區……。

先來看「買家」,GovDelivery是一間專門為政府部門提供email與網路連線的服務公司,平常在做的,就是類似「SI」的工作,接政府的案子,幫某些地方政府架設通往一般公民、選民的網站、email服務、簡訊發送、活動站點。可想而知,GovDelivery在「政府2.0」的風潮下,肯定是賺翻了,它在裡面也應該算是佼佼者,目前為止已經接了300個各級政府的案子,目前有1000萬名註冊會員,已幫忙寄出高達20億封簡訊與email訊息給公民,其中有一半是在近7個月才發出去的!目前它的客戶中還包括幾個大單位像華府市政府、國家疾病預防中心、英國的國會(接這麼遠)。

不過,我們可以想像,像這樣的「SI」,若要繼續的挖掘「政府2.0」,最大的問題,顯然是在「找案子」

這市場會愈來愈滿,所有的公司運用自己的資源來接到新的案子,因此,做「政府2.0」的生意,不容易構築出類似於微軟於消費者軟體或Oracle於企業應用軟體這樣的不可撼搖之地位。當GovDelivery急速成長的同時,還好,他們有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察──

GovDelivery發現,在他們的1000萬名會員之中,竟然有15~30%的會員,本身都是在政府工作的。或許是這樣,他們有了一些點子──

要讓政府一直使用GovDelivery的東西,靠那三寸不爛之舌是沒有用的,不如,當政府裡面的人員都在使用GovDelivery的東西時,要賣進去就很容易了,如同微軟的招術一樣,我們在家都在使用Word、Excel,到公司自然也是使用Word、Excel。打進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是「從裡而外」,先策動裡面的人成為忠實會員

以這個邏輯,這間GovDelivery看上了「GovLoop」,從一個SI(System Integrator,系統整合商)變成一個PI(People Integrator,使用者整合商),「SI + PI」的產品,可成大局。

GovLoop這個網站是在去年的五月才創立的,剛好就是歐巴馬在競選總統白熱化的階段,那段時間也是網路人已經幾乎確定歐巴馬在網路上真的經營有方,「政府2.0」的熱潮準備興起,這時候,「GovLoop」的點子其實很簡單,它就是一個「給政府人員的社群網站」,而這個創辦人本人並非商人,他正在國土安全部做一個IT部門總監,讓政府部門的員工可以交換點子、得到一些輔導、交換意見,由於這樣「政府社群網站」非常少有,也因此,GovLoop也漸漸吸引一些政府員工前來參加──儘管他們早已有Facebook帳號!我想,這位IT部門總監肯定沒想過,他的網站竟然會被買走,而這個併購案的條件之一是,原創業家必須離開原來的工作,到這個網站繼續幫忙,將它擴大;這個創業家經過考慮,還真的辭掉了他在國土安全部的工作,他表示,這樣一來,他就可以繼續利用GovLoop來更進一步研究這樣的網站,如何讓政府的運作到了另一個境界。

有趣的是,這個合體後,下一步要做什麼?GovLoop想要做的,竟是兩點非常實體的事情:

第一件事,辦現場的網聚(meetup):目前GovLoop已經吸引了許多政府人員在上面討論,但,大家喜歡一起出來聚一聚,或許這是政府單位的特色,正式一點的討論可以出來開會,不正式一點的至少也是參加當地的某些組織或某後援會的餐敘之類,而GovLoop,可以幫忙這些更容易成真。你說,這些活動,平常都有自己的管道宣傳不是嗎?但GovLoop可以幫忙一般的政府員工,也可以自發性的打破單位的範圍,舉辦一些私下的聯誼活動或研討會、讀書會。

第二件事,自設公益基金,據說,GovLoop裡面有些成員已經開始發起一些公益活動,這似乎也是政府單位的特色,常常有公益方面的活動合作、參加,熱於公眾服務者,往往也喜愛參與公益與慈善組織,不過,這些線上會員只能在上面喊一喊,沒機會真的做起來,如果GovLoop有一個基金,可以撥款給這些想發起公益組織的會員,就很有意思了。而GovLoop也可以挾著這麼多政府人員的user base,去和一些基金會好好的來籌募這麼一筆的站內基金。

看了這兩件事,就知道在Facebook已一統天下(除了在大陸以外)的今天,其實還有一些社群網站是可以做的。GovLoop這個社群網站顯然並不怕Facebook,它在一個群組以內,做的事卻是Facebook所做不到的,它看準了政府工作者有這樣的兩個需求,於是經過GovLoop這個網站,更多的自發起的活動可以產生。

當然,最後的目的,還是要讓真正的生意,也就是搭著「政府2.0」風潮的政府「SI」服務可以接到更多的案子,如果說,「SI」永遠都有需求,那麼,將自己定位成「PI」的社群網站,也永遠都有機會被這間SI買下來。接下來,我們在開玩笑,最後這間「SI + PI」的公司,還有可能高價被其他併購,以這個案例來看,有沒有可能…呃,被「白宮」買下來呢?成為歐巴馬的網路團隊第一個「併購」的服務?

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