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hahidi讓某一個地方針對某一主題報馬仔,談「活動、引擎、收費、全球」四個穩當步驟
這周看到一個網站叫「Ushahidi.com」,其實它從2008年初開設,已經開了一年半了,創業家位在非洲的肯亞,因為美國沒什麼聽過,所以關於它的報導非常的少。當我這周看到這網站,整個人嚇一大跳!
天啊,這是一個多棒的點子。
Ushahidi做的,就是看到現在的微網誌,總是可以在地震的第一時間就報出「地震」,所以說,對於大家而言,微網誌是不是一個「報馬仔」的集中地呢!之前我們一直在想,微網誌的資訊這麼新,那麼我們來做一個「搜尋」框,當我想搜所有關於「高雄世運」的,搜尋Twitter,就會全部跑出來,其中不少是在現場看典禮、看某場比賽、義工分享在各據點所經歷的事。
不過,看了Ushahidi後,你就會發現剛剛這方法不夠直接!太遜了!
Ushahidi的點子很直接--
首先,它想,既然大家都這麼會報馬仔,那所有報馬仔的來源都要掌握才對!所以,Ushahidi的「資訊來源」來自於好幾個網站,你可以從你的手機、你的Twitter、你的Facebook、你的email……發消息給Ushahidi,讓全世界的人知道這個訊息。
更直接的是,Ushahidi不是什麼都列出。它為「每一件主題」設立它專屬的頁面。譬如假設「高雄世運」,也可以有一個專門報「高雄世運」的專屬頁面,還有自己的網址,然後號召網友們、志工們、選手們……通通通報消息到這個頁面去。而這個頁面收集了某一時間期間所有有的沒的資訊,全都是網友貢獻的。貼心的是,Ushahidsi還在正中央畫出一張地圖,你可以看到來源是從哪裡發佈此消息的。譬如,「豬流感」這個話題在Ushahidi就有一個「豬流感」專屬頁面在此。可想像,假如高雄世運有人寫,它的地圖的範圍就可設在大高雄區,看看那些點點,怎麼散落在每一個運動場的周圍!
更有趣的是,如果看看Ushahidi的起源,這個怪名字源自於非洲肯亞土語的「證言」,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
原來,這個網站是起源於一場「活動」。
這場網路活動發生在2008年初,因為肯亞選舉所產生的內戰,那時候有一些志工就集合一些公民記者做了報導。這個「活動」所需的頁面、以及背後的功能,全都是志工所做的。志工來自肯亞、南非、烏干達…等國家。
對創業家來說,Ushahidi的做法很值得參考。一開始,只是先辦一場網路活動,成功了以後,再做下一步。第一場肯亞的「活動」就已經為未來的Ushahidi.com做出了它該有的功能,接下來,他們將此功能分開出來變成「引擎」,也就是可以再輕鬆的辦出另一場活動。
這時候,Ushahidi就可以靠「賣專案」維生了。一年來,它真的將此系統提供給中東電視台Al Jazeera,讓他們給加薩的巴勒斯坦人隨時報告戰事狀況。還有給印度的選舉,可看到印度各地的最新感想、情況。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從這些專案賺錢,但通常這些應該也包括有些企業是私下購買他們服務,通常這種一定會收費。可以想像Ushahidi非常的實在,有了那個引擎,它可以「一個專案、一個專案的做好」!
然後做到全球。全球都有這樣的需求,所以Ushahidi可以幫印度做、幫電視台做、幫豬流感做……一家一家賣,也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都知道了Ushahidi,讓Ushahidi可以開出更多的專案,使用者也愈來愈多。
從這邊也可以講到一件事。我認為Ushahidi的點子實在太妙,它推廣的方式也實在太妙,有些這類的點子不是美國網站,看到後我會有一種「嘩,對啊,這樣做本來就很自然」的感覺。這不是因為美國以外的創業家也很厲害,而是全世界的創業活動都是不斷的被篩選,不好的網站、太有創意的網站、沒有市場的網站,就會被淘汰掉,剩下的我們還看得到的網站、傳到我們耳裡的網站,都是被試驗過還可以看的。這些網站能否一個一個我們好好的study一下,每一個都會是很大宗、很自然的點子可供創業家們參考。
我會繼續找到這些點子,而創業家可以繼續開網站……不,先辦一場活動,成功後,做成引擎,然後用引擎為你的企業客戶們複製第一場活動的成功並開始收費,馬上損益兩平,然後開始賣到國外的企業,收全球的使用用戶。遠在非洲、動用志工的Ushahidi只花了一年半,那我們也可以,甚至更快!
一個月一次的 Web Tuesday 又到啦!! 現在開放報名 一樣的會有邀請許多重量級貴賓 跟大家面對面交流^^ 請及早報名 以免向隅
http://www.webtues.com
另外 Sweet100徵義工啦
明天7月25日(星期六)下午4點 將舉辦義工聚會 由Cross Web Ventures 贊助大家吃吃喝喝 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只剩5位新義工名額 動作要快)
null 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dG5iVEVCNnVsM2VxQjRfYmY5YkJHOHc6MA..
Sweet100整裝前進啦!! 將會在8月12日 在資策會舉辦講座 邀請無名小站 和 Pixnet的幕後推手 李俊廣先生 分享創業的經驗
未來目標成為全球指標性講座之一
由Mr6 和 優學網創辦人Gary 共同創辦的 Cross Web Ventures 也會舉辦開幕茶會
近期內開放報名 敬請鎖定Mr6部落格
感觉象 百度贴吧+twitter http://tieba.baidu.com/
的確像百度貼吧+Twitter呢
只要整合的好,而且有辦法接觸到買主,就是門不錯的生意
全民狗仔的想法若像這樣出現在轉彎的地方,希望是往好的地方延伸…
台灣的地圖日記轉個彎不就也可以提供類似的服務?
也許可行喔!
類似像這樣新聞報馬仔的點子,
應該很多人都想過,
只是要找到支撐網站收入的模式,
才能真的成功!
是啊,這樣的獲利模式感覺不太明顯
一個專案 一個專案的做好
這有點詭異, project base 和網路的快速傳播效益感覺有矛盾.
一個活動結束後, 獲利也結束了, 又得往下一個活動前進. 感覺很難爆大量.
或許在非洲可行, 但是在已開發國家, 我覺得面對的問題是資訊爆炸, 而非資訊不足. 如何把這麼泛濫的微網誌內容去蕪存菁, 然後把濃縮的精華送到讀者前面, 我覺得或許比較有 value-add?
看来非洲人也很有才
當資訊過多
反而有點不知道如何選擇..
我是一個路人甲
Ushahidi 這個網站的服務不錯, 還有App.
類似 Ushahidi 服務的獲利模式的確很頭大,
光靠一個專案一個專業賺錢, 似乎不是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