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媽咪博客,下個月約好一齊「封殺公關」?
媽咪部落客(媽咪博客)很多,若計入自己寫的這些小孩子的文章,和從未發表過的其他大量碎碎念文章,應該也算「Daddy Blogger」吧。這星期,有一個網站「MomDot」準備要在八月發起一個「宵禁公關一星期大挑戰」(PR Blackout challenge)活動,引起極大討論,包括《華爾街日報》與CNET都有人撰文支持或抨擊。
原來,媽咪這個族群是特別的喜歡找資料、問別人、參考別人意見,加上掌握著家中大小的支出,家中的支出偏偏又特別「容易預測」,大家都要買冷凍比薩、大家都要去樂園玩、大家都要買維生素營養食品……所以媽咪部落客在全世界各地都是廠商新發現的新寵,而拉攏更多的媽咪部落客來寫「推薦文」(廣編特輯)也是各公關公司對客戶提供的重要業務之一。
而這場活動,說白話一點就是「大家一起來封殺公關」,不久,只要一星期就好。這個MomDot部落格呼籲旗下所有媽咪博客,這一星期內不要po任何公關新聞稿、不「試吃」任何產品、不幫任何廠商廣告「折價」。他們甚至說,在這一星期的「宵禁」裡,我希望妳們連公關公司的email都不要回,完全不要接觸!
你問,這樣做是什麼意義?
她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理由。她們說,有多久時間,這些媽咪部落格沒有好好的寫一些最最最原始的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了?
這些平平淡淡的東西,卻是每個家的特色。提提你的小孩子,講講你的婚姻,說說你的夢想,數數你以往的大學生活,扯扯你的房子、你的狗、你的車、你的起床後的十幾小時發生什麼事……。這個MomDot說,希望藉由這一星期的「PR Blackout」,強迫這些媽咪博客的文章能回到「赤裸裸的原始」(naked, raw, and back to basics)!
有一些支持的聲音,也有反對的聲音--
有一位支持此活動的媽咪記者部落客Sarah Gilbert比喻,現在媽咪部落格已經分不清楚誰是在賣東西,誰是真誠的分享一個好東西,難怪最近FTC要準備立法規定所有賣產品的必須自我揭露。這位部落客抱怨,並不是說部落格不能商業化,她形容,這好像「Party」這件事變成每次去都要買某樣產品才能回家,這樣一來,派對的氣氛就沒有了。這是同樣的感覺。
另外還有一位顯然不是媽咪的記者,顯然更雙手贊成這個活動。她寫得有點激動(我看來是太離譜),她說,真正的媽咪幹嘛要寫部落格,寫部落格的時間,不如拿去多陪陪小孩。寫太多小孩的事,說不定小孩長大後還會被同學笑呢。
不過,這場Blackout活動也有反對的聲音。一位大咖媽媽部落客Resourceful Mommy則說:「要我們離開公關,好像是從都市搬到無人島,沒有網路線、沒有科技、沒有現代……我不會讓它發生的!」她這番話也吐露媽咪部落客已經將媽咪寫作賺錢當成是「現代」的一個象徵。
另一位則相當精闢,她說,如果將部落格這玩意比喻為另一種的媒體,而博客是類似「公民記者」或「公民專欄作家」的角色,那,與公關公司接觸本來就是每位記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果叫媽咪部落客不再接觸公關公司,不再被允許和公關公司談條件、談價碼,其實並無法阻止她們繼續拿到廠商發送的「免費試用品」。這樣下去,媽咪博客會愈來愈接近「公關大嘴巴」,離專業記者愈來愈遠。這個觀點也頗特別。
不過,看了這麼多討論,會發現這些討論都是很無趣。。每個人有自己的決定,每根草長得都不一樣,最後綻放了同樣美麗的花朵。太過於干涉別人怎麼做、甚至出言糾正他/她應該怎麼做,都是一種太多管閒事、甚至是見不得別人好的表現。不過,這場「宵禁公關一星期大挑戰」,我覺得有一點蠻有意思──
我不覺得它的意義在於遠離銅臭味。商業寫作本來就是一種手段,但浮現的另一個問題是──「互動太多」。
比較多互動的部落格,往往是廠商的最愛。我與業界朋友了解現在市場,發現廠商大多是以「留言數」來判斷自己的商品是否在這個部落格造成迴響,也以「留言數」來決定是否下一次合作再叫他寫文章的依據之一。所以,博客要在線上互動,甚至「鼓勵互動」,是一篇成功的公關部落格文章所不可缺的。因此你常常看到部落客寫這樣的文章,好像在和一群讀者講話的口氣。
但,互動太多,太入世,是否抑制了文采?
你一定會比喻,不會啊。七彩的世界讓文采更丰盛。一個初入城市的女孩,夜店流連,幾次羅曼蒂克,之後提筆寫作,筆尖散發滴滴的香味……。她如果不去城裡看過這麼多人,見過這麼多千奇百怪的事,就關在那間房間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靈感?
然而,這麼多靈感,也不會發生在那轟隆隆砰碰碰的夜店裡!這麼多靈感,也要等到在這些溫情之後的那大白天,那晚起的太陽,呼呼叫的冷氣,一根涼煙,或許一陣午后雨,昨晚所有都如飛揚塵埃都沉到底了,心裡沒有一絲浮動,才有可能從點點線頭織成完整的面,再構成形體。儘管只有十分鐘就可以下筆如洩洪……唯有這樣的環境,才可以寫出東西來。
寫作,是一段需要冷靜與安靜的過程。
或許互動式寫作真的能帶來新世代?但我依舊懷疑,畢竟人的對話就是對話,參入七情六慾後,就在當下和人一起互動寫作,是否能保持自己腦裡快速的輪轉?近來,微網誌讓博客更頻繁的互動,聽業界朋友透露,他們發現,有些部落客寫微網誌後就較少推出精彩的長文了,我認為不是因為不常寫「長」,而是太多的互動讓人靜不下心。這是為何有些部落客不斷的在文章吶喊他們不要互動、不要留言、不要觀眾,與其說是一種誑妄,不如說是一種對自己的求救訊號。
所以,這件事不是這麼簡單──公關、商業的存在,並不會扼殺部落格的品質、不會殺死它的欣欣向榮。不過,公關只認「群眾互動」,以致於寫作者「訴諸群眾互動」,太多線上的綿綿密密的互動,造成寫作者的心容易像瀑布的底端水花、泡泡、雜質全部混為一起。或許此問題只有我,或許是大家共有的問題,若是共同的問題,那就要和所有夥伴一起共同面對,而不是一個「blackout」切陣營分不清你我。
我還是比較喜歡單單純純的寫部落格。
最多是把我的爸爸日記當成品牌經營
但不會想拿來當商業手段~
不知道封殺公關這個活動,本身是不是也是一個商業活動呢?
呵呵!
竟然被二樓的視破~我就是策劃者^^
老外的想法果然和台灣人不一樣@@
媽媽真的是一個常上網的ˊ族群~
不一定是媽媽,不是媽媽的家庭主婦也一樣 XD
問題是, 除了很 close 的親朋好友外, 很少人想看他們的家庭生活點滴. 這些 blog 一開始或許偏重生活瑣事, 但是一旦讀者群擴大, 也只好適應大家的胃口, 講些大家都聽得懂得主題, 看起來像是很正常的從 early adapter 到 main market 的演進過程.
原來老外這個問題很嚴重!
真好奇這個運動會不會吹到台灣呢?
Mrs. Watanabe Blackout challenge !?!
說真的,我的靈感有部分來自於”暗夜”……
^^”
沒有公關的公關
Very interesting issue.
People hard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mmercials and just a diary on blog.
But for me I will recommend stuffs on my blog only I really think it’s great or nice to share everyone.
确实,现在的人感觉很忙,掌握了大量咨询,其实很少静下心来哪怕读一篇文章。我一看到10大XX, 50大XX的文章,肯定收藏起来,以后慢慢看了。
群眾就是力量 聚眾就能創造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