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政府將於今秋提供大量「資料」,創業家歡樂大爆炸
繼許多美國城市開始玩網路以後,身為龍頭老大的「紐約市」也終於發揮他的創意,而且這招很猛!這周,紐約市政府竟然宣布今年秋天即將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NYC Big Apps程式比賽」,號召來自各路的軟體開發者,想辦法做出各種網站或手機行動應用。
你說,這和Google或Yahoo!來舉辦的創業大賽、程式大賽有何不同?或許TechCrunch或Y Combinator來辦還更有吸引力?
不,這次,紐約市政府說,他會將一些創業家會有興趣的「資料」,全都公開給這些許可的開發者,讓這些開發者可以利用這些資料做混搭,開發出新的玩意!
什麼資料?
資料包括,這些日子來此城市發生的所有申請過的公開大型派對活動。還有,目前這城市不動產的買賣記錄。還有,城市裡所有娛樂設施的登記資料、餐館檢查記錄…等等--
注意,這是知名大都會「紐約市」喔!這是觀光客集中的「紐約市」喔!單單以上這些資料,我已經有好幾個點子,可以變出一個又一個超有意思的網站了!因為是從「資料」開始。贏的團隊可以獲得現金、免費的促銷(當然啦)、還有與紐約市長共進晚餐。但這些都不重要,拜託,最後這個網站若做得妙,可以拿去自行開站,這才是真正棒的開始!
顯然紐約政府這次是玩真的,紐約市政府已經從32個市政府相關單位裡,調出一共80種歷史資料,希望創業家可以「發揮想像力」,怎麼利用這些資料,或利用好幾處資料綜合歸納,做出可以提供的民眾的新服務?他們甚至怕他們內部人員還不夠有創意,因此還開放給所有創業家也可以在比賽正式開始前幫他們建議一下,除了這80種資料外,還有哪些資料他們有興趣的?我想,除了一些機密文件,剩下的大概都可以公開吧!這城市還挺有誠意的。
而且,在這消息宣布的同時,紐約市政府已經先宣布了他們請人開發的第一個「應用外掛」(APP),這個「APP」叫做「311」,紐約市有一個市民電話叫「311」,愈來愈忙,但他們不希望加人,所以就開了一個「311 Online」,並且加入了Skype、Twitter的介面(他們Twitter帳號在「311NYC」,目前才剛剛開已有276個follower),希望以後民眾不要再打電話,可以直接透過網站,或透過Skype打電話(在國外也可打),或直接用Twitter傳140字過來……這樣的話可以幫政府砍一些人力成本,據說一年可以省下400萬美元(台幣1.5億)!另外更有趣的是,紐約市也和Google公司合作,定期從他們那邊取得所有關於紐約市的搜尋狀況,看看使用者到底都在搜尋紐約的什麼,他們有沒有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等等。
這個「311」的App,網址設計成「http://www.nyc.gov/apps/311/」,看到了嗎?可想而知,以後創業家有什麼新的APP,也會循這樣的網址放在「APP」下面。「311」只是目前政府一個沒什麼創意的作品,這個活動主辦單位是紐約市的「經濟發展中心」(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他們著眼不在當下的「服務」,而相信這些網站可以幫他們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其中最實際的是帶來投資、帶來新工作,周邊的效應包括譬如觀光、娛樂產業的提升等等。
這才讓我們想到一件事──當有資料的時候,的確靈感來得比較快。網站也容易做得起來!手握資料的創業家,價值立即多了。
看,美國有一陣子「族譜」網站大流行,也是因為他們有辦法取得政府多年來的人口統計相關資料,以它為基底來吸引會員直接付費並補充這些資料!
後來「地圖」網站大流行,也是因為地圖網站製作人能買到政府研究已久的資料,以它做為一個基底來開發更有趣的應用!
甚至,我曾做「美國大減肥」網站也曾經用美國農業司的相關所有的註冊食品的營養資料(Nutrition Facts),再加上一些補助資料,全都是政府那邊拿來的!
有資料,點子更豐富,點子也更容易起來。誰的資料量最多、最詳細、歷史最久?
就是政府!
以美國來看,政府提供的資料不必到敏感的聯邦級、國家級,只要到一般市井小民的「市、鄉」的層級即可,給一些民生的資料,創業家就很高興,會努力做出好多好多的點子,最後也幫政府做出更多的事情。原來,Apple搞錯了,Apple Store最大的潛在競爭者其實是政府,就看哪一個地方政府能像紐約市政府一樣,有這個興趣,開放讓創業家自提想要哪些資料,並且巧妙的透過「小施」這些資料,引發創業家瘋狂開發了!
只要是網路玩家與技客
聽到這樣的消息都會很興奮的!
沒有 個人資料外洩的 問題嗎
公共財 的運用 可能要謹慎
若台灣政府也能這樣,若過幾個不錯的創意網站,或許政府行政效率會高很多,只要不提供機密資料以及個資,並做適當的控管,我想這樣政府和創意家的合作,可以創造很多火花,且政府可以不用花太多經費就能創造出許多便民的好系統
資料保密問題是個大隱憂,
若任何人可以取得,既使是有取得許可的開發者,
也難不保證資料不會被偷竊或外流,
所有人的個人資料攤在駭客手中,
想起來就恐怖了!!
應該以此來鼓勵台灣政府也仿效才是
台灣的政府若是能這樣作,我們的行政資訊系統也許也會好用一點吧?
又是一個掌握「開放」力量的絕佳案例!
我想紐約市政府公開的不是個人資料吧,美國人對於隱私還是相當重視的。目前看起來公布的都是歷史、人文、統計、公共設施、安全、各項官方檢查數據、各種公司和營利事業的登記記錄等,都是取得比較麻煩但是無涉於個人隱私的資料
十分創新的市政府….
比香港的官僚政府強多了
網站先有一些資料確實讓一開始好運作
除了靠政府, 也可以試試靠自己
1. 寫爬蟲
2. 人工收集 (說不定有些東西已經有人在網路上收集過了ˊ)
抓住怕死,放手怕飛,拿捏資料尺度標準,台灣還得跟老美學學
“美國農業司的相關所有的註冊食品的營養資料(Nutrition Facts),再加上一些補助資料,全都是政府那邊拿來的”……
想請問有那些輔助資料?
是否能告之美國農業司的註冊食品的營養資料之網頁? 對這資料蠻好奇.
謝謝.
有些開放政策就是需要特定對象發動才行,不然怎麼搞都做不起來。
這真是好消息。我要為自己住的城市做一個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