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com賣日用品直接送府,一口氣卡兩個位子、一卡三十年

網路有些人厭倦開原生網站,一下大太陽、一下度寒冬,轉而探索人類最基本的商業模式,如果你不想走Game、Gambling、Girls,那更「基本」的就是我們人類每天需要的「日用品」,包括擦嘴巴擦屁股的衛生紙,包括讓口氣清香的牙膏、讓皮膚乾淨的肥皂,還有隱型眼鏡藥水之類的……這類的消耗型的商品,每幾周或幾個月,出現在你我的「購物清單」裡。

所以,傳銷公司往往從這些商品開始賣,因為我們每天一定要用它們,有些「每日一物」的購物平台偶爾也會推出「一大箱衛生紙」這類的商品,500萬人中只要有5%剛好正在需要買衛生紙的話,就可能創下一天幾十萬箱的驚人業績。上周則出現了一個專做「日用品」的新購物網站叫「Alice.com」,提出了另一個模式──

Alice.com是由兩位連續創業家(serial entrepreneuers)所創辦的,他們之前曾經創辦Jellyfish和另外兩個網站,三個全部都成功的賣掉了,其中Jellyfish去年才剛剛賣給微軟。這次他們再出手,自然萬眾囑目!他們只花了不到一年,就籌資、建立、推出了這個「Alice.com」,不只域名取得要人好奇,也因為點子很簡單、很直接、且馬上就可以用,得到許多矽谷人的注意(其它文章見這裡這裡這裡)。到底Alice.com是怎麼改善日用品的生意呢?

原來,Alice說,只要你告訴她,你們家的成員有幾個男的、幾個女的、幾個兒童、幾個嬰兒,Alice可以幫你計算出你需要哪些日用品、用量大約多大,然後,Alice會定期寄一大箱的各類用品,包括牙膏、洗衣精、衛生紙、藥水給你,每隔一陣子還會寄email提醒你該買囉!

你說,開什麼玩笑,我去樓下買不就好了?

但Alice.com是這樣的,他們直接和P&G寶鹼這種大公司談,讓大公司的產品直送到你家,繞過所有中間的功應商,因此價錢比較便宜、絕對讓你心動!文章比較了價錢,以洗衣精來說,Drugstore.com要賣14美元,Alice.com竟然只要賣7.7美元,幾乎打了半折,而且Alice還說所有在上面買的東西都是「免運費」,免運費還這麼便宜,這,就是「廠商直銷」的威力。

你又說,呃,有必要省這些錢嗎?我去大賣場買就好了啊,反正每周都要跑一趟買魚買肉(Alice不賣這些),就順便買嘛!不,Alice說,請想像你每次去大賣場,回家提得大包小包,最「難提」的就是那兩袋必須另外拿的衛生紙、餐巾紙。有時還買到洗衣精、肥皂之類,由於它們特別重,總是提得手快要「斷掉」!所以,如果這些客戶想到這點,希望從此到Wal-Mart、愛買、家樂福都是一手一袋輕鬆帶回家,那,就讓Alice直接送到你家,免運費,不要再去拿那些衛生紙之類的!

不,你又說,廠商直送、算你便宜,難道原本的通路不會反彈嗎?我想,這些廠商大概應該夠大了,或者大家看準Alice.com未來再大大概也不會變多大,所以Wal-Mart、Safeway這類大型零售通路,應該也不敢說什麼話。不過,對於創業者Alice.com來說,只要全美國有1%開始使用它的服務,嗯,就只要1%就夠了,那它每天都要忙著一箱又一箱的出貨,大概幾個城市的廠房、幾百輛卡車都不夠用,準備股票上市成為股王了!

就如Alice.com首頁所說的:「Everyone needs an Alice」。沒錯,這就是日用品網路商店的潛力,因此這家Alice.com目前已取得430萬美元(台幣1.4億元)的創投資金,網站的開發水準非常高,下方不斷有Coupon滑過去,Alice其實是相當深的網站,它也提供了一個比價功能,比比看哪一個廠牌最便宜,Alice幫你訂;另外還有歷史記錄,讓你看到這一段日子以來你買了什麼東西、花了多少錢,是「愈花愈多」,還是「愈省愈多」?

而且合作廠商也談得極快,短短不到一年Alice已經談成了6000樣商品,這個月開站時,一起上架,看來大廠們都是熱情的支持這一位小小的Alice?為什麼呢?為何Alice會如此被大日用品廠商品牌重視、支持?文章引用創辦人與這些大廠接觸之後的重要感想,他們說,原來,這些大廠對大賣場早就不爽已久,大賣場愈做愈大,首先就會開始推出「自己牌子」的日用品,譬如大潤發就賣大潤發自己的衛生紙,Target賣自己的糖啊、鹽啊……。這些大廠對Alice樂觀其成,說不定以後就用網路直送,不必再被Wal-Mart吃豆腐了。

至於Alice的獲利模式,目前也是對廠商很友善,不收上架費,而是以不強迫式的「賣他們廣告」。可想而知,這些廣告主都會是大廠中的大廠,這些大廠本來就很會買店頭廣告,要他們在這邊也下廣告並不難。另外還有免費試用品的部份,Alice也收取廣告費,另外,每一次送去的那一大箱,也是Alice大削廣告費的好機會!

Alice給創業家什麼啟示?我看了Alice的故事,心中冒出一個字「卡位」,日用品是人人都需要的,有各種模式在試不一樣的折價法、販售法,不一樣的通路、不一樣的包裝等等,Alice.com的點子我不相信沒人想到過,但它厲害的地方是,它卡了兩個位子,兩個位子都是一卡三十年:

第一卡:一次送整箱Alice而不是讓廠商分批送、要消費者告訴Alice.com家中成員組成及定期追蹤你的用量,是在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中「卡位」,總會有些消費者從此就不去大賣場買這些商品,靠Alice幫它送。注意,消費者還是會去大賣場,只是有些東西被Alice「卡」走了。這一「卡」可不是暫時,這些人永遠都需要用這些東西,所以一卡就是三十年。

第二卡:廠商對大賣場自賣白牌的日用品有了戒心,不爽已久,他們開發自己的通路是遲早的事,Alice這時候先卡在這地方,先推出這麼一個平台,這好像當年Travelocity與Expedia推出機票平台,就算廠商後來想「收回」自己做自己的直賣網站也罔然,而同樣是因為這些大廠長久的競爭力和他們所賣日用品長久的需求,這一「卡」就是三十年。

Alice.com這三十年大計的關鍵期應該就在第一年,消費者是否會接受這樣的「日用品直送」模式?是否會為了懶得提那幾袋大衛生紙或很重的洗衣精而去Alice.com上面註冊要求送來第一箱的Alice?第一年一成功,我想應該準備關注這支A開頭的股票代碼了。

3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