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ous改為訴求「停筆的博客」,市場規模至少增六倍
這周VentureBeat介紹一個網站,這網站叫Posterous,是個簡單版的部落格、相簿平台,其實不新,我曾在「第三代網址」一文介紹過它,Posterous亦於去年成功取得73萬美元(2500萬台幣)的小額天使資金。它的特色很清楚,不需要我們進去加入會員,只要寄一封信裡面附檔照片給post@posterous.com,就可以立刻上傳一篇部落格文章或一張相片。
然而,這個網站雖然創意不錯,又已將網站做得超級簡單,但畢竟Facebook實在太強了,現在年輕人誰不把照片上傳到Facebook?不然也會放到Flickr去,所以Posterous後來就想到「另外一招」突破困境,結果是,現在他們號稱,流量是以每個月30%的增速在快速攀升中!
假設這數字正確,Posterous怎麼做到的?
原來,他們做了一個小小的「轉彎」。網站通常都要大轉,翻了整個創辦團隊,只有夠智慧的團隊,能想出這樣小小的、巧妙的小轉彎──
我們幾乎可以想像他們一群創辦人在開會,絞盡腦汁討論我們要怎麼讓以後使用者的相片都放到我們這邊來?如何讓以後的新使用者都來使用我們的平台發表部落格文章?
這時候,有一個人突然開口:
「不對,為什麼我們都要和人家搶『以後』?」
「我們可不可以想想『從前』呢?」他說。
於是,Posterous大轉彎,開始想想,要怎麼樣讓人們將「從前」的部落格文章,開始貼到Posterous上面來?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方向,去年Technorati曾有一篇報導指出,目前線上有1.3億個部落格,只有740萬個曾在過去三個月內更新,也就是只有5.5%的部落格有在更新。換句話說,你若隨便找到一個部落格,有95%的機率它已經「死」了。我相信,每個網友手上幾乎都有一兩個已經死掉的部落格,許多人對部落客如我自我介紹都會特別提到:「我以前也曾經寫一個部落格在某某網址…。」永遠都是「曾經」、過去式,而非「現在」、進行式。
新的Posterous,就是專門針對這些已經死掉的部落格而來。Posterous跑來和這些人說,你們的部落格既然已經都停止更新了,那,想不想換地方放?
你問,為什麼要換地方放呢?
Posterous認為,許多人停寫部落格,都是感受到「原來沒這麼好寫」,所以Posterous提供的服務就派上用場了!換到Posterous來放,今後甚至在email收到好笑的文章,只要加幾句話,回覆給post@posterous.com,就可以開始又PO一篇文章了!看到一個好網站或一篇好文章,只要將它加入「我的最愛」裡的Posterous連結,它就會自動放到你的部落格裡!Posterous重新將它自己定位成「容易更新的服務」,讓大家更好發文。
不過,不對啊!最難的部份,是剛剛一語帶過的「將從前的部落格文章,搬家到Posterous來」這就是新Posterous的另一個重點了,現在這件事已經不難做,有一個叫「MetaWeblog」的API可以使用,Posterous靠這個API,現在可以幫Blogger、WordPress、TypePad、Movable Type這些美國最流行的部落格平台的部落格自動大搬家到Posterous裡面。目前只剩下Livejournal不能搬,但Posterous也正在研發「硬搬」的做法。
我並不認為Posterous是做「停筆博客」最好的點子,不過,這個方向真的很有意思,而Posterous也靠這個方向得到了初步的成功,讓我們更有信心。我們看看數字就知道,從2009年往未來看,部落格的世界有「微網誌」的侵襲,有些人開始愈寫愈懶,愈來愈懶得寫,前面一個「寫」字是指寫微網誌,後面一個「寫」是指寫長篇部落格。此外,部落格本身的熱潮也漸退,如同從前人好像喜歡寫BBS小說,後來變部落格,現在又到了下一波轉換期,所以,我們現在還在想辦法做那「5%的市場」,未來也不會多幾倍。反而是那「95%的市場」變得更誘人,沒有一個博客停筆是快快樂樂的停的,許多都是帶著一絲絲遺憾、一絲絲的愧疚而不得已的停的,當這95%的人愈來愈多,Poserous的市場就更大。你可以看Posterous是在「放空」博客趨勢,當此世界愈來愈少「出來又停筆」的部落客,那Posterous的客戶族群就愈來愈大。
算算數字,雖然這些被閒置的95%的部落格的文章量可能不大,後面也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並非每個部落格後面都是不一樣的主人,但就算是平均每三個後面才一個主人的情況下,這後面的人數,依然比那5%至少多了六~七倍,這六倍多的「退休博客」只要有20%的人被Posterous說動並又開始繼續偶爾PO一篇、偶爾跟一篇的,那Posterous的規模就會超過目前檯面上任何一個部落格平台!現在Posterous已將後面的「搬家技術」以及未來的「簡單PO」的技術都做好了,他只要輕輕鬆鬆的搞行銷,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愈多這六倍多的「退休博客」,它就輕輕鬆鬆的得到每個月30%的成長。試問,現在還有哪個部落格平台有這樣的成長率!
讓我們也想想,除了部落格以外,還有哪些東西是網友可能已經「閒置」的?Posterous已經告訴我們對付這些閒置的方法為何,照著做出來,這不是在撿別人不要的,別人不要的實在太多太多了,裡面隨便挖到幾個黃金,就勝過其他搶破頭的中大型網站了。
我們以前常聽到創意方法 如” botom-up thinking “, “腦袋多開一毫米” ,” A+B=C “….. 等等, Mr 6 這篇文章讓我強烈感受到 “腦袋轉個彎”的創意威力, 但最重要的是這個彎是有站在網友的潛在需求立場在思考,也就是有抓住同理心轉到正確的彎, posterous 完成兩個最難的挑戰 “腦袋轉個彎” 和 ” 同理心 ” 。
不如換個想法…已經閒置的企業網站豈不是更多,爭取企業客戶不是更有利潤嗎.
退休博客不想寫也不是只有懶的問題,是考量到時間和效益.
沒有效益的事再簡單容易也不會想去做吧.
死掉的博客会越来越多,这是必须的
回應3F的想法, 以目前部落格更新率不到6%的比率,並且逐漸下降中,
主要在於部落客是否真的得到他想要的?
例如:網友的支持? 對經濟上有實質幫助? 或只是滿足短暫的成就感?
我想大多數曾經寫過部落格的朋友大多數是後者.
除非是日記型的部落客,已經習慣每日一篇, 如同Mr.6大大,
而且文章內容質量確實能讓網友感動或是得到幫助,
再加上網友的支持, 又對經濟上有實質幫助, (可辦event….),
就能持之以恆的繼續寫”長篇”的文章!
轉個方向,海闊天空!
大陆这边08年博客搬家就很火了,大致是从搜狐抢新浪地盘的时候起吧。
這不正是20/80法則的變相應用嗎?
不錯的想法呢~
其實網頁的道理就指示簡簡單單的一篇
可是不斷的組合就可以多樣化
真是有趣~
停筆的部落客大概是體認到廣告費其實不好賺吧 ^_^
內容規模有時候是助力,也是(經營)壓力吧!
不過,像您這樣持之以恆真是不簡單啊! ^^
請問有中文版本的嗎?我個人就有此強烈的需求,因為年輕時投入政治、社會運動養成剪報的習慣,拜科技及網路發達進步所賜,現在收錄資訊文本都仰賴部落格網誌,如果有這樣的平台將會非常方便。
我的觀點是,把”以前”的東西再copy到一個新的網路空間,就讀者(訪客)的感受來講是很不營養的,因為過期了,了無新意;但如果未來有一個平台(空間)可以匯總文中提到的95% blog,並提供進階的檢索服務(譬如文章比對),那這種搬移(copy)就有意思了~
— Google 算不算? Google 做到了嗎?! ^^”
有一點搞不太懂
還有在寫文章的作者
應該會持續找到用的慣的平台上
既然是已經停用的網站
作者已經不再寫了
有什麼動力會讓作者花力氣把舊文章移到posterous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