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得付費買標的Swoopo邪惡拍賣網站,一般小店GoBid跟著做做看
有個拍賣網站或許你從前就聽過,但現在的時空和當初又有點不同,值得再拿出來探討。我們看到線上遊戲、社群網站成功的策動網友支付「微型付款」,iPhone更是以一美元app瞬間讓好幾個創業家一個夏天就成了千萬富翁……「微型付款」還可以怎麼玩?
這星期,矽谷的《聖荷西水星報》再次寫了關於「它」的一篇文章──
這個網站叫「Swoopo」,來自德國,相信許多人有聽過了。它和eBay一樣,都是拍賣網站;你可以上到那個網站,哇什麼都好便宜喔!不過你得和其他人競價,比比看誰出的最高,就能買下該物品。不過,Swoopo和一般拍賣平台有若干點不同,對買家來說最大不同點就是──
買家每次下標,都要付費!
不貴啦,每次只要0.6~1美元。但這種方式也很容易讓買家會產生錯覺,比如說,一樣100美元的東西最後以29元成交,但29元並非它的真正價錢,如果你在過程中出價了十次,每次付1美元的下標費用,那你的總共價錢是39美元而不是29美元。這還是值得慶祝的情況下,理論上來說,並不是每次都會得到這個商品,你在其他地方可能也用了十次競標,最後沒有成功買到那個商品,氣得把瀏覽器關掉!
因此,有人說Swoopo是「邪惡版的eBay」,和在賭場有何不同?一樣是買一大堆錢幣,然後一個一個投進拉吧機。為了要讓人們「多多下標」,使用者想要在這邊下標,不能零買,而是要先「買一堆」點數,Swoopo要求買家可購買「競標包」,有的讓你出價10次,有的讓你出價700次,平均每次出價在0.6至1美元的「成本」。它鼓吹人們多買bid、多亂bid,但最後這些投資說不定都化為泡影,因為那些超便宜的東西都是幌子。最後一千名當中只有一人中,剩下999人都是幫他中!
你說,誰會這麼笨?
eBay有免費的,這邊卻要付費,誰要來這裡標?
但顯然就有人去!
當你看到才100元的名牌數位相機,不會心動嗎?
別小看Swoopo,它於2005年才創立於慕尼黑,以時間點來看在網路購物、線上拍賣可說已經遲了人家五、六年以上,但,Swoopo卻很快就拓展到英國、西班牙、奧地利,有了220萬個註冊會員,去年秋天才進入美國,至今不到一年,也有了26萬個美國的使用者。這種網站自然也很會賺錢,在維基百科有一個例子是,如果一樣1000美元的商品最後以80美元售出,那表示8000次競價已經發生,以每次競標得花0.75美元來看,Swoopo表面上是以80美元「賤賣」了這1000元商品,但它其實從眾人熱情的投標中總共獲得6000元,這樣的利潤已經遠遠超過該商品中間任何一個上、中、下游的中盤商、工廠、零售者!所以,Swoopo的營收數字並不令人太意外,去年(2008年)Swoopo的營收高達2900萬美元(台幣8.5億元),目前亦已獲August Capital與Wellington Partners等創投公司的資金,台灣這邊的PalmIsLife在幾個月前也曾有一篇好文指出「Swoopo一天賺1000多萬台幣的淨利」,指出Swoopo是多麼的賺錢!
Swoopo這個是老網站了,給我們什麼新觀念呢?
重點是,這次《聖荷西水星報》除了再次提到這網站之外,它還順便提到了另一個幾乎和Swoopo一模一樣的拍賣網站:「GoBid」。
這就有趣了──
你說,創業家現在再創一個淘寶網、奇摩拍賣這種拍賣平台,幾乎和直接跳樓沒有兩樣,自尋死路,但再創一個Swoopo呢?似乎是可大可小,沒有問題!這個「GoBid」網站,就和Swoopo一模一樣,只是比它小了很多,它真的只是一個創業家自己出來創業,沒有創投資金,他們是前年到以色列旅行時接觸到這種「競標也要付費」的概念,覺得這點子不錯,今年二月,就在舊金山開了這間「GoBid」,和Swoopo是一樣的,只是有一部份會捐作公益,目前它有5位員工,還沒損平,但活得還很不錯。
GoBid的出現讓我們想到,Swoopo與eBay另一個關鍵不同點是:它不是「C2C」,它是「B2C」,也就是所有的賣家都是他們談好的商店或商人寄賣。Swoopo這個點子,其實就像這半年來在台灣這裡開始流行的「每日一商品」一樣,可以從「小」開始做起!
任何一個線上可賣的商品,或許都可以考慮用Swoopo的方式來賣。Swoopo平時都有高300樣商品在上面競標,沒關係,我們新的舊金山小店GoBid不必這麼多,由於資源有限,GoBid目前一日真的只能提供20個商品,目前雖然只有5000名註冊會員,那又怎樣?這樣就夠了!只要GoBid想辦法在網站上再多設計,讓買家都多多來買一些bid,基本上,這個網站很快就能翻回來!
以Swoopo來看,它似乎不斷的調整一些拍賣的「參數」,挑戰不一樣的「體驗」。它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吸引人們多買,而是吸引人們多「標」,它很像開一間運動場,讓大家在上面賽跑,和一般拍賣網站的出發點不同,做法不同,消費者的體驗也不同,這就是一個沒人涉獵過的藍海市場。像Swoopo目前平均每次是24小時結標,和「每日一商品」的感覺有些相像,因為這個商業模式的更改,這些商家願意採以更短的時間,讓一些人對競標更有興趣,投注更多的錢在上面。現在,如果我們把時間縮短到只有3小時呢?6小時呢?
而且,進貨來源其實也相對容易,以Swoopo策略來看,它也不必去找什麼便宜的商品,它只選品牌商品,只要價格少一點點,就會吸引一大堆的競標,最後只由一人擁有它,剩下的都幫這個人付錢了。我想,只要這中間有多少人在競標有「喬」對(調整對),Swoopo的採購人員說不定直接到零售店去買貨都還划算!
如果你想開線上商店,但又不希望進入一般的拍賣系統,讓自己的商品這麼「公平」、「理性」的被比價?那可以想想GoBid的案例,他們的目的是塑造「快速的競爭遊戲」(fast-moving game),強調「把娛樂感覺帶進購物」(entertainment shopping),年輕創業家做這塊,可發揮的創意空間也許就相對較大了。不過,法令方面要特別注意,這樣的一個灰色地帶的網站不知是否已經違法?
在台灣可能需要解決法律問題
很多點子在國外是OK的,
台灣幅員小,幾乎大街小巷都有便利商店,
販售東西都透過連鎖便利商店進行,
購物網站幾乎已經是各大知名入口網站佔據山頭…
Yahoo, PCHOME, 樂天,….大家耳熟能詳Y拍,P拍, 露天…..
B2C 這塊要突破上面超大網站, 異軍突起實屬不易….
不需要在紅海廝殺, 需要另闢藍海才能闖出一片天哦!!
好酷!利用了此一方法,得到了比原來更高的利潤!
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不違法,且能得到更大的報酬率,都值的效法學習
又多長了智慧~感恩
剛好今天也讀到有關swoopo的報導, 見下
http://www.codinghorror.com/blog/archives/001261.html
http://www.codinghorror.com/blog/archives/001196.html
作者的主張是Swoopo應該受到線上賭博網站一樣的規範, 作者甚至質疑swoopo事先並沒有存貨,而是以競標收入再去購買商品
以上觀點供 大家參考
这个点子倒可以用在网游上,里面的商品和货币都属于虚拟货币,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法律风险。
看大陆的山寨版 happyd.cn
貌似已经挂掉了,可以通过网页快照看到它的残影……可能也是没能过法律一关的缘故。短短几个月alexa排名冲到6万……
真的是邪惡拍賣網站……
除了標的物是商品以外
Business model跟樂透沒什麼不同阿
Gambling 果然自古就是一門含金量高的好生意
類似這種買家掏錢取得購買資格的概念在台灣的民間市集也有
一些夜市(如龍山寺一帶)都還有蹤跡
玩法很簡單 買家掏出一百塊錢買一張號碼牌(競標資格)
買越多中獎機率越高 然後賣方(主持人)用飛鏢射靶的方式產生幾位幸運得主
主持人還得大聲吆喝 慫恿圍觀駐足的人群加入
這是除了遊戲規則之外生意成功的秘訣(know-how)之一吧
電視購物是一例!
想不明白普通用户如何对付网站的托儿.
博傻呀
這樣類型的網站一開始是從南非開始的… 大概在2001年吧!
台灣之前也有一個, 不過後來倒站了!!! 好像叫做 KIKIGO.com吧!
之前看到電視報導,有人把500萬的房子分成5000張彩卷銷售,一張1000,5000張都賣完後開獎~
當時覺得這可以當作常態性的行銷耶~而且房子的價格沒得講價~
但是很快發現,在台灣可能觸及賭博罪,不知道在哪些國家這樣的方式是合法的?
不過這在台灣或者大陸都算違法吧?因為算是一種賭博行為,需要特許的。雖然這主意其實不錯,因為打中了一般人的心裡盲點http://john0928.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24.html
上面的樓主都寫的不錯~
不過不可否認它的IDEA真的還不錯,抓住人類愛賭的天性阿~~
如果我們可以將我們的商品這樣有賭博的感覺, 應該會像它一樣大賺吧~~
當商品價格非常有吸引力時
的卻讓人躍躍欲試的呢!
雖然是蠻邪惡的,不過只要有很大的利差,還是可以吸引一群人上鉤,金光黨詐騙集團不也就是利用人性貪婪。
是否跟這個很類似
http://www.ezbingo.com.tw/index.php
我有註冊過 會給一點點的金幣競標(基本上給標爽的,不可能標到的小金額)也是需要靠儲值競標…以前發現時我觀察過一陣子…任何商品都有人會標…大多以量衝標…標到的一定賺…沒標的到…下次努力
有沒有可能最後是 Swoopo 自已人賣去了,就再買回去再拿出來賣一次還是賺,真是邪惡拍賣網站
大陆这家还在,http://www.happyd.cn/ 怀疑网站自己有robot
這種網站一看就知道站主自己用 robot 在操盤, 沒人會做賠本生意的, 好奇的是在德國真的合法嗎? 如果在台灣如真有人做這種網站, 不用多久就要被告了, 這叫意圖使人不得標(如果得標價低於成本時)
根據刑法賭博罪262條,有類似提供聚賭場所包含虛擬網路,只要在台灣開站,依法送審吧?三年以下徒刑,因為是開賭場,所以判的比較重
的确有博弈的性质
http://www.cometobid.com.tw/
台灣已經有類似網站了
日本也己經有將近100多家 這種拍賣他們叫「ペニーオークション」
我在日本的網站買了200點數(3000多台幣) 開始試標
目標是一台42吋3D液晶,前半回有含我有5個ID在競標
殺到最後, 我的200點用盡, 結果標下的人意然是至今都未出現的ID?
這麼巧…難道其他4個人能眼睜睜的看它被標走?
結果發現那些跟我競標的4個ID, 改去競標別的….實在太可疑了……
[news]競標1.7萬相機 竟花2.8萬 網站遭投訴
更新日期:2011/03/25 06:30 蘋果日報
出標1次索25元 海削網友
【專案組、投訴組╱台北報導】以「四十八元可標得市價二萬的三十二吋液晶電視」打出名號的「哇!拍賣」競標網站,遭近十名讀者向《蘋果》投訴,該網站零元起標,但買家須購買一點二十五元的點數換一次競標權,最後一人得標,所有買家點數全不退還,業者大賺高達產品價值五倍的點數費用,根本是「玩家全輸、網站獨贏」。
消費者不滿,在臉書(facebook)串聯受害者集體向消保官申訴,業者則回應,今起消費者購買後七日內未使用點數,將依《消保法》退費,並研議將未得標點數部分轉為直購商品費用。
利用人性弱點獲利
遭投訴的「哇!拍賣」為亞基多國際科技公司創立,今年二月從日本引進台灣,由於得標價遠低於商品價,吸引一萬多名註冊會員,購買點數者約兩千五百名。該網站競標方式為零元起標,每次下標須使用一個點數,每點二十五元,商品依屬性每次加價一至三元,拍賣倒數十至二十秒內,若同時有兩人以上加價,自動延長二十秒,至無人再競標即為得標。
賴先生說,他花三千多元購買點數競標三樣商品,僅得標一項價值千餘元的商品,「虧了兩千多元」。他氣說:「就像去賭場一樣,莊家穩贏,政府應該要介入。」業者利用人性弱點來獲利,有網友說,白花上萬元買點數競標,守在電腦前整夜卻什麼都沒買到,「像賭了整晚卻摃龜」。
「有錢未必標得到」
蔡小姐及林先生皆花二百五十元買十點競標,兩人各點三次競標液晶電視,不滿「有錢還不一定標得到」,向網站反映要退還未使用的點數皆遭拒,「太不公平了!」蔡小姐質疑,網站不夠透明,恐有人為操控競標。
另名溫先生長期觀察該網站競標過程,發現一款SONY相機,定價一萬七千九百八十元,設定每次加價二元使用一點,八千零四十六元結標,但得標者出價八百二十一次,等於花兩萬八千餘元標得,倒賠一萬餘元,網站則賺走九萬餘元。
業者考慮降競標費
對此,該網站行銷經理方貞云昨說,此競標方式絕非賭博,更無操控競標結果,消費者買競標點數,是換取低價購買商品的權利,她強調,消費者計算網站的獲利,忽略競標也會有虧損及經營成本,「無法接受暴利的說法」。
方說,現接獲約十名消費者客訴,將依法退還未使用點數,也將評估是否降低競標一次二十五元,及將消費者未得標的點數費用部分轉為直購商品費用。
每次加價一至三元
北市消保官嚴浩芬說,該網站競標點數一點要價二十五元,每次下標僅加價一至三元,「比例落差太大,確實有瑕疵」,將建議業者更改競標規則。消基會律師張智剛則說,只要有人下標就會產生得標者,與靠機率贏錢的賭博性質不同,無法認定業者作法為賭博。
網友抨擊競標網
★彎曲度很好:不要浪費錢去賭了,這就跟梭哈一樣,要下重本,逼退所有人,你的本就是你的底牌,更可怕的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再跟你玩梭哈
★sbae:這…真不知道該說廠商聰明還是……還真是穩賺不賠又0囤貨風險……
★Phoeix0169:呼…我砸了7500買300點了…沒中半個…>..<
★Supersunday7776:幾千塊買空氣,不如網拍多逛逛,還有9折可以撿,買不到一毛錢也不花
★Boy1234567890:事情有這麼簡單的嗎? 又不是閉門拍賣!
資料來源:Mobile01討論區(http://www.mobile01.com)
在台灣會很容易出問題,可參考下列新聞。(說不是賭博行為,不單是法令,還要考慮到一般人的平常認知。)
競標1.7萬相機 竟花2.8萬 網站遭投訴
更新日期:2011/03/25 06:30 蘋果日報
出標1次索25元 海削網友
【專案組、投訴組╱台北報導】以「四十八元可標得市價二萬的三十二吋液晶電視」打出名號的「哇!拍賣」競標網站,遭近十名讀者向《蘋果》投訴,該網站零元起標,但買家須購買一點二十五元的點數換一次競標權,最後一人得標,所有買家點數全不退還,業者大賺高達產品價值五倍的點數費用,根本是「玩家全輸、網站獨贏」。
消費者不滿,在臉書(facebook)串聯受害者集體向消保官申訴,業者則回應,今起消費者購買後七日內未使用點數,將依《消保法》退費,並研議將未得標點數部分轉為直購商品費用。
利用人性弱點獲利
遭投訴的「哇!拍賣」為亞基多國際科技公司創立,今年二月從日本引進台灣,由於得標價遠低於商品價,吸引一萬多名註冊會員,購買點數者約兩千五百名。該網站競標方式為零元起標,每次下標須使用一個點數,每點二十五元,商品依屬性每次加價一至三元,拍賣倒數十至二十秒內,若同時有兩人以上加價,自動延長二十秒,至無人再競標即為得標。
賴先生說,他花三千多元購買點數競標三樣商品,僅得標一項價值千餘元的商品,「虧了兩千多元」。他氣說:「就像去賭場一樣,莊家穩贏,政府應該要介入。」業者利用人性弱點來獲利,有網友說,白花上萬元買點數競標,守在電腦前整夜卻什麼都沒買到,「像賭了整晚卻摃龜」。
「有錢未必標得到」
蔡小姐及林先生皆花二百五十元買十點競標,兩人各點三次競標液晶電視,不滿「有錢還不一定標得到」,向網站反映要退還未使用的點數皆遭拒,「太不公平了!」蔡小姐質疑,網站不夠透明,恐有人為操控競標。
另名溫先生長期觀察該網站競標過程,發現一款SONY相機,定價一萬七千九百八十元,設定每次加價二元使用一點,八千零四十六元結標,但得標者出價八百二十一次,等於花兩萬八千餘元標得,倒賠一萬餘元,網站則賺走九萬餘元。
業者考慮降競標費
對此,該網站行銷經理方貞云昨說,此競標方式絕非賭博,更無操控競標結果,消費者買競標點數,是換取低價購買商品的權利,她強調,消費者計算網站的獲利,忽略競標也會有虧損及經營成本,「無法接受暴利的說法」。
方說,現接獲約十名消費者客訴,將依法退還未使用點數,也將評估是否降低競標一次二十五元,及將消費者未得標的點數費用部分轉為直購商品費用。
每次加價一至三元
北市消保官嚴浩芬說,該網站競標點數一點要價二十五元,每次下標僅加價一至三元,「比例落差太大,確實有瑕疵」,將建議業者更改競標規則。消基會律師張智剛則說,只要有人下標就會產生得標者,與靠機率贏錢的賭博性質不同,無法認定業者作法為賭博。
網友抨擊競標網
★彎曲度很好:不要浪費錢去賭了,這就跟梭哈一樣,要下重本,逼退所有人,你的本就是你的底牌,更可怕的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再跟你玩梭哈
★sbae:這…真不知道該說廠商聰明還是……還真是穩賺不賠又0囤貨風險……
★Phoeix0169:呼…我砸了7500買300點了…沒中半個…>..<
★Supersunday7776:幾千塊買空氣,不如網拍多逛逛,還有9折可以撿,買不到一毛錢也不花
★Boy1234567890:事情有這麼簡單的嗎? 又不是閉門拍賣!
Swoopo母公司Shopping Entertainment已申請破產保
相關文章 http://itgo.pixnet.net/blog/post/51602682
Swoopo 網站也無法正常營運,掛出維修中告示 http://www.swoopo.com/
那就看看,台灣近年新開的哇拍賣,殺價王等,可以撐多久了…挖拍賣好像已經撐一年多了XD
Swoopo似乎已經由另外一家叫作dealdash的所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