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2.0,華裔創業家大點名
矽谷的代表顏色是什麼?看看矽谷出來的新創網站,大量使用了幾乎可擠出果汁液的鮮橘色、豔得彷彿嗅到青草味的鮮綠色、還有火熱的大紅,有時是清清淡淡的淺灰,網站的取名大量使用x、y、z之類的新潮字眼,字體幾乎都是Arial一掛的簡約風,矽谷的網站這些年來已自創藝術文化,靈感來自於加州陽光和那片氣候溫和的土地,這個地方是Web 2.0、Web 3.0、永遠的網路大本營,是網路人的快樂天堂。
最近一年在矽谷又熱鬧起來的話題之一要算是「網站即時聊天」,3Bubbles、ajchat、cbox.ws、Meebo、Gtalkr、eBuddy,有的以部落格隨即使用的widget方式呈現,有的是以更方便的界面出現在網站裡,其中已獲Sequoia創投支持的Meebo更扮演了這行業的標竿角色,再接再厲,昨天剛剛發佈新的產品MeeboMe。
其中有一間公司叫做Gabbly,產品正式推出不到半年時間,只要在網址前面貼上http://gabbly.com就可以到任何正常的網址頁面並馬上開始聊天。它以AJAX技術製成,先做個大框架並提供API,然後慢慢做部落格widget等細項,而除了線上網友互聊之外,企業網站的admin何嘗不希望與這些正在瀏覽的潛在客戶哈啦一下,由此Gabbly的收費潛力可想而見。Gabbly的產品目前居市場領先地位,當富爸爸叫Meebo開始做類似的「admin與使用者對話框」的MeeboMe的時候,已經慢人家好幾個月。
雖然Gabbly的「網站即時聊天」其實也是前有古人(我自己在五年前也曾動過這點子腦筋),但以最新技術靈活地將它做活了,雖沒有像Meebo得到富爸爸,它也得到了有錢波斯人Amidzad的青睞,目前資金上應無後慮。這間公司的背後是五名工程師,創辦人是一個從Cornell畢業的新加坡籍男生與一名自MIT畢業的台灣女生,年輕有為。
至於這算不算Web 2.0的典型?網站即時聊天在網路歷史上已非新鮮,但我覺得它表現出Web 2.0的精神的原因如下。Gabbly紅的關鍵原因之一在於它在今年3月11日開站後沒多久就被網友digg了一千三百六十三次,高掛在Digg首頁,立刻爆湧大量使用者;接著一些mashup相繼推出,如這個可以讓一邊看digg排行一邊同時聊天的diggchat,同時不免俗的做了一個可置於部落格旁線的sidebar,並有可以按一下就立刻開始聊天的快捷小框,產品齊備。從Gabbly的快速興起可看出網路界如何以Web 2.0的基本技術來互相攀附、互相提攜,而這些動作本身的共同合作精神,也是非常的「Web 2.0」,所以它不是Web 2.0是什麼?
更有趣的是,這樣的網站即時聊天產品讓全球使用者在網上大搞「社交2.0」,網路創業家在私下聚會,也展開了他們自己的「社交2.0」。
在某一天的矽谷創投聚會,Gabbly的創辦人與剛推出競爭產品的Meebo的創辦人Seth Sternberg竟然坐在同一桌。美國南部出身的Seth個性屬於積極熱情的超級sales,而Gabbly的華裔創業家則展現亞洲人包容含蓄的深度,對他們的夢想與計畫侃侃而談,一場亞裔創業家與美國人網路創業高手的對決,竟然就在矽谷的餐桌上展開了。Seth是耶魯畢業、史丹佛MBA肄業,Gabbly的創辦者則是Cornell畢業、MIT高材生,這些高學歷的人捨棄大企業的工作機會,玩的都是我們台灣專家口中爛得不成價值的東西。
矽谷真是美好的地方,你説是不是?各行各業的有錢人願花他財產的一小部份贊助這些年輕人做實驗(Gabbly等人都只取得天使資金),而且不只閉門猛幹或紙上談兵,大家走出來一起共享,既是競爭者也是合作伙伴、更是一起走過這段路的朋友,大家不是在會議室裡空頭討論「Web 2.0到底可不可以做」,也不是在說「Web 2.0到底獲利模式在哪裡」,大家只做、不說,每天只睡三小時、把東西做出來、推到億人面前,並拿著產品四處和其他同行切磋。
這就是迷人的矽谷,這裡隨便扯都可以扯出一堆同行同好,在台灣也是可以拉粽子,名校出身的台大清大交大幫,在大廠如台積電、聯電、聯發科、聯詠、凌陽、宏達電…都可以扯出一大串的學長姐的名字,不同的是這些學長姐只是或許買了一棟房子的別人的「薪奴」,他們只能互說:「我們家的蔡明介怎樣怎樣…我們家的Sher、我們家的KY,我們家的…」,而矽谷這些人卻不是薪奴,他們只談自己,沒有老闆。
Gabbly的華裔創業家,平時融在廣大的矽谷主流創業社群裡,在裡面玩著「社交2.0」,我們還在中國世界裡的很難接觸到,也很難找到他們。所以,今天我要來發起「北美互聯網華裔創業家大點名」,它不算是活動,只是我個人的一個project,喊大聲了點,希望可作個小弊,讓美國的網友或台灣有認識的,聽到了也來幫忙報一下這些隱匿在美國或加拿大各處的華裔互聯網創業家,想到就在旁邊留個言吧!假如有聯絡方式的或不確定者,不想留言,可直接email給我,我會再去確認一下,三個月後我會將收集而來的資料做個整理,跟大家報告,希望我們也能加入他們的「社交2.0」,幫我們這個島上封閉、萎縮的網站產業與有心在此地搞網路的創業家們,連到美國矽谷主流的大世界。
到底什麼樣的人可稱作「北美互聯網華裔創業家」呢?我來舉個例子:
- 像Mr.6這樣住過國外好一陣但現在已回台灣整天忙得沒時間想創業的,不算。
- 像那位從美國Google總部派到中國幫李開復開店的華裔女工程師,不算。
- 剩下還在Google總部工作、在Google已非新創公司、甚至在上股市後才進入Google的華裔員工,不算。
- 像Zappos.com的Tony Hsieh那樣曾經創業成功、具創投背景現在又自行出資創業的,算。
- 像YouTube的Steven Chen那樣可能不太會說中文的,也算。
- 像寫公司blog被Google解雇、現在到了好像不完全算是網站公司的Plaxo工作的Mark Jen,也算。
左邊照片上的大樓,是Webex的辦公室之一,雖然嚴格說來,Webex並不是互聯網公司,但它背後創業家、來自中國大陸、剛好是史丹佛學長的朱敏曾告訴我互聯網是怎麼幫他發達,也是矽谷帶給我關於互聯網感動的其中一人。
未來會怎樣我們都不知道,但我想,幫助台灣網路創業家走出去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社交2.0」。三個月後見。
感謝H桑提供資訊,Charles Mi 從小從中國大陸到美國念書,與另位朋友共同創設部落格搜尋引擎OpinMind
WizAg的Ping Liang不知是哪裡人?
謝謝好久不見的Charles大,查了一下發現這位Ping Liang不但是加州大學教授而且之前已賣過一間做USB controller的Transdimension公司,除了對他哪裡來很好奇外,對於他下一步竟願自己掏錢自創像WizAg這般RSS的玩意,簡直肅然起敬!
如果不限於北美,來自澳洲的Bob Cheng鄭言立先生創辦的EmailCash也可以算。
鄭先生是留澳的小留學生,在紐澳已經天下無敵(台灣還在加油中),我們下一個國家就會進入北美,要說北美的話,小弟我是留加的(但我不是創業家),EmailCash將在數年內走向全球12個國家(最少),成為第一個台灣在國際發光的網路品牌,請各位網路先進為咱們加油吧,謝謝!
在小弟看來,為何不做”全球互聯網華裔創業家通訊錄”呢? 北美也許暫領風騷,但您怎知哪天不會有南美、英國、印度等地的創業家呢,只要連上網路,加勒比海都能控制全球不是嗎? 定位寧願大一點,比小一點好喝喝
(若有廣告之嫌,可大刀伺候)
謝謝Wendell大大~
已將Bob Cheng列入通訊錄!另外還有網友知道南美、英國、印度等地的華裔創業家的 也歡迎快點報給我們知囉!
網路界太小 如文章說的 我們一定要發揮”2.0精神”相互攀附,相互提攜…
我對Gabbly已有好一陣子的興趣了,並不單純是他的新穎聊天模式,而是藉由此模式所能延伸的各種玩法。試想若將此模式應用在WWW上的各種應用中,可以弄出一些比現在流行的bookmarklet更炫更好用的功能出來。Web 2.0/Ajax風潮導致的過多帳號/服務問題,應該可以有辦法解決掉…
I think u can ck out :
http://www.maxparty.com.tw
maybe a “MySpace” future in taiwan ?
Here’s another one worth to ck out:
http://www.streetvoice.com.tw
who’s behind – YFY group (i guess)
先前也玩過 Gabbly, 最近發現有個 EdgeTalk 把這種網頁上對談用在行銷上, 或許是比較容易直接產生營收的方式.
網路應用服務的創業環境, 在台灣不知道算是好還是不好? Mr. 6 見多識廣, 也許給大家評析一下. 如果政府 “策進” 一下, 不知道會不會有效果?
Pulse Group是一家國際市場調查公司,邀請臺灣朋友參加我們的現金報酬問卷調查. 同時希望和臺灣各類型網站合作進行會員招募活動,合作網站會得到我們的招募報酬. 希望可以和貴網站合作.
可以來這里訪問我們:
http://www.planet-pulse.com
(請選擇點擊繁體中文)
Sorry forgot to leave my email address here:
frontdesk@planet-pulse.com
See you there!
Lawrence
不知道這的人有沒有看過miniworld? 台灣的
http://www.miniworld.com.tw
也是採取這種創新模式的新創成功網站
mr.6先生:您好!
對於您的華裔創業家大點名,不知道有創意規劃(甚至正在申請專利中),但無資金與技技實現它的潛在創業人,如我者,算不算華裔創業家?
很感謝您發起這個運動,若您對Web2.0式的數位學習社群網站有興趣,本人願寄上簡報給您,因很想聽到您的指教。
多謝!
郎鋒
我做客家專業網站已經6年多了,一直想做客家的企業整合,我不會網路技術,光有想法,火許有誰有意願一起來做!
13年前,我加入网站公司成为马来西亚第一批开拓马来西亚中文网络天空的一个年轻人。3年后,因为相信网络是未来,创立了自己得网络公司。一眨言10年过去了,随着网络得起落,站在高峰过,也跌进低潮过。一个人就这样撑着走过来,我证实了我得相信。10年一路走来,我的网站成为了马来西亚第一家中文网络媒体,也成为了10年来唯一还存在得中文网络媒体。
Hi Mr.6
The President of HTC or VIA is Cher, not Sher. 🙂
An employee of Cher’s company: HystericBlue
Mr.6
我們可以加入交流的行列嗎^O^
雖然我們只是在台的小小創業家
Chris~志榮
貓董~延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