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ocialPicks併購案談網路創業家的職涯規畫、每日生活(上)

上星期五,美國知名部落格VentureBeat披露一則和我們很有關係的大消息「FinancialContent併購社群投資網站SocialPicks」!這間甫被併購的社群投資網站SocialPicks的創辦人,正是我在矽谷創業的弟弟──劉威廷先生。這幾天陸續有人和我打聽併購案的事,我自己都不太清楚內情,於是跑去問我弟,他才神秘的透露最近正在談的這起併購deal,今天終於說服他讓我花點時間寫文章,順便談談另一個相關又不太相關的「創業家的職涯規畫」主題──

據威廷說,原本這項併購案還在低調的進行最後收尾階段,沒想到,就被VentureBeat「眼尖」看到而「挖出來」報導(原來當部落客要有這樣的眼力),他們是看到SocialPicks的首頁提到SocialPicks已是FinancialContent集團一部份,他們發現連底端也改成「© 2009 FinancialContent Services, Inc.」,於是就寫了這篇文章出來,寫出來後才跑來要求證實。

SocialPicks於2006年創立,至今只有兩年多,美國許多這樣的網站公司都走「精兵制」,基本上SocialPicks從一開始便是「兩人創業」,由威廷和和溫哥華好友Keven一同創立,一開始兩人都有寫程式,Keven寫後端,威廷寫前端(包括頁面設計),待SocialPicks上軌道後威廷任CEO,主要負責行銷與和投資人連繫、合作計畫促成與推動等,而Keven任CTO,主要負責技術方面,而Keven身手屬「Y-Combinator級」,兩人就這樣創了起來,兩人當十人用,三年當六年用,並陸續有其他夥伴加入。由於SocialPicks還算小有名氣,各大網路相關部落格一年都有兩、三篇文章專題寫到,十幾篇文章偶爾提到,眼尖的也曾經看過我弟弟的名字在《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富比士》雜誌被提到,並曾接受NPR廣播採訪,還有一次在O’Reillly的Money: Technology幾百個華爾街人士面前暢談金融,是那場座談會最年輕的一位,儘管對finance不專業,卻以finance 2.0網路人的身分參加這種座談。而2007年更是SocialPicks的重要里程碑,繼Y-Combinator資金後,又得到了創投Bay Partners,以及知名網站Bebo與HOTorNOT創辦人的個人資金,威廷透露,這些網路高手投資時皆不會以投資人的財務角度思考,多了很多的創業家的同理心以及創業方面的協助,這是威廷在這一兩年來除了SocialPicks本身外,得到最大的收穫。我想,這樣的合作關係是一輩子的,在SocialPicks之後,這些創業家再出手投資的可能性相當大。

現在,再回到VentureBeat的文章--

他們觀察到,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SocialPicks的流量就和其他後起之秀的「投資2.0」的網站一樣,在最近幾個月呈現微下降的趨勢,因此VentureBeat預測目前許多Web 2.0概念的投資網站都會慢慢開始和其他傳統的中大型金融服務商整併,SocialPicks只是其中的第一個!其實,說到和金融機構整併,威廷透露,SocialPicks這一兩年來其實收到相當多的合作提案,他有一陣子常常得在舊金山、紐約兩地來回跑,向合作夥伴討論併購或合作計畫,其中最大的案子是與路透社合作StockBuzz,威廷曾與路透社總裁獨自吃早餐談此事,一路下來,威廷算算共有大約5家以上的廠商曾有意願併購,他笑稱,兩年前如果就這樣毅然地將SocialPicks脫手,結果會比現在「好的非常多」,但這件事就像你握有一支天天漲停版的股票,誰會想今天就賣?說不定明天也漲停版。當初做投資2.0,威廷坦白說他並未預期到在2008年底會出現這麼大的金融海嘯危機,等到遇到了也來不及馬上處理。

不過,VentureBeat在這篇報導也提到,SocialPicks這場併購案,對於併購者FinancialContent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加分!FinancialContent曾經是上市公司,本業即是做金融資料的提供,目前為許多電視台和各大媒體網站(包括矽谷人必看的SFGate)提供金融資料,只是沒有SocialPicks這麼「Web 2.0」由大眾來完全貢獻,因此SocialPicks的加入可為新東家注入一些Web 2.0的資料。VentureBeat也繼續從這位新東家問到購買SocialPicks的三大原因:一、SocialPicks是為我們平台加入社群功能最有效率的方式。二、這樁併購乃是我們一連串的終點網站併購計畫的首部曲。三、我們的龐大會員基礎將可為SocialPicks快速增加新會員。威廷表示,他和這位老闆原本就是舊識,剛開始創辦SocialPicks時,就曾經透過別人介紹相識,一直是業界上的朋友,威廷自己也認為FinancialContent的確是個很適當的買家,可以將SocialPicks經營得更好!不過威廷平時低調,關於這個「大家都想問的問題」,由於時機尚未成熟且對方是私人公司難以計算併購金額,不能透露。但,至少這個月威廷要請全家吃母親節超級大餐就是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許多公司在併購時都會要求「綁人」,綁個四年之類的,股票、併購金慢慢發給你,還有薪水之內的,一個很棒的package,但,威廷顯然從來不把這件事列入考慮,這點才是本文的重點,也是可給其他創業家一起思考的趣味點──

威廷在今年一月回到台灣,原本我都以為他要回來「住」了,但,當我每次說:「我弟弟回台北住。」他就要更正我──

不,他只是「暫住」而已。

慢慢的我才知道威廷的「矽谷創業家生活」的全貌,首先,原來他早就開始談併購案了,且早就開始計畫併購結束後要做的事情。他要做什麼我不知道,但現在我終於知道,他無論做什麼,一定不會「住」在某處

威廷早已開始遊山玩水,一月回來後,已跑墾丁兩趟,還獨自去過花蓮,在那邊騎單車享受大自然;接下來要到日本。他一邊享受生命,一邊也沒有忘了工作,除了那台Mac不離身外,他還超注意養身,在家裡的生活也非常愜意的樣子,每日固定到河邊慢跑健身(奇怪,我好像在幫他徵友是吧?)。其實我弟不是唯一這樣做的創業家,好像住過矽谷的都會染上這樣的思維,昨天我才知道一位好友現正在進行一趟三個月的旅行,三個月後才會回到美國的房子繼續住。

我弟弟對於這樣「浪子」的生活,他淡淡的說:他是一個「連續創業家」(Serial Entrepreneur)。

連續創業家,都是這個樣子。

這是什麼意思?最近威廷又舉了一個例子,他在微型創投Y-combinator中遇見一位創業家,這位創業家提出一個觀念,令其他創業家相當贊同。他說,網路創業家的事業模式和「醫生」不一樣,醫生一年就是十幾二十萬、四十萬這樣來賺,每年愈來愈多,但不會有哪年特別高,但創業家不是,創業家是不賺則已,一賺就是一次賺足「十年的份」,運氣好的甚至一次賺三十年、六十年、一輩子、三輩子。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創業家的職業生命是有限的,現在這段時間剛好是在網路熱的巔峰,開網站成本仍低,潛在爆發力upside高,但現在是現在,以後是以後,誰能預測在十年後這個市場會依然存在?因此,創業家一定要趁現在好好的撈一筆!

所以,在矽谷,你要給網路創業家怎樣的條件,才能要他放棄自己開公司、回到企業裡接受「綁約」來工作呢?答案:年薪至少要一百萬美元(3000萬台幣)

哇哩咧!你可以說,這這這…….真是年輕有志氣啊,對財富有超現實的夢想啊!但,當威廷舉出好幾個例子後,又不得不點頭承認,網路的的確確是一個可讓年輕人致富的地方,而且威廷身邊就有好多好多的朋友這樣的富有起來!平時亞洲創業家所看到的這些大新聞都已經只是最大樁的發財者,平時其實有許許多多默默賣掉公司、默默看銀行存款多好幾個零趕快去找理財專員問問該怎麼辦的新富翁,他們連基本公司的營運都還沒開始知道怎麼做,公司就先賣掉了,先去享福了。我弟弟決定擁抱這樣的人生模式,這是「連續創業家」的職涯模式,他永遠都不「住」下來,無論是公司、辦公室,還是城市。

他不屬於,任何地方!

威廷的下一個創業案已和夥伴開始進行,接下來他會專注在社群遊戲和手機服務這方面,這塊才是Web 2.0之後的新的浪頭與新的機會所在,才是讓創業家有機會得到三輩子財富的新趨勢。想想,做這些事,他其實的確也不需要辦公室,不需要在任何地方。

有趣的是,認識威廷的人,也很快就看出我這個哥哥和他的差異。威廷的email並不會比我少,卻變成都是他在幫我check email。而我的生活充滿著忙碌與趕工,到今年已經幾乎沒有網路人那種愜意的模樣,但威廷卻仍是一派悠閒,賺的錢呢,也顯然比我還多(惱)。

到底網路創業家的生活與職涯規畫,還有什麼新鮮有趣的事呢?

下回分曉。

註:附照片為SocialPicks於2006草創時期,威廷在矽谷參加的一個conference,相片左邊戴眼鏡的人正是知名免費男女交友網站PlentyofFish(相關文章見這裡這裡)的創辦人Markus Frind,當天他從溫哥華飛來舊金山參加活動,而威廷也是在這場活動和路透社的高層認識,並得到他對SocialPicks的賞識,這場conference事後對整個SocialPicks公司後續發展有特殊意義。

3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