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otbol用麥當勞的賣法來賣美國人不喜歡的東西
做獨立網站的人似乎愈來愈少了!大家做iPhone,想辦法搶上iPhone熱門排行榜;大家做Facebook插件,想辦法透過動態資訊和互相訊息傳播出去;大家做Twitter周邊,想辦法讓好多twitter會員都猛貼連到網站的超連結給所有朋友看到……相較之下,現在要做一個獨立網站,自行推廣、自行拉會員、還要擔心獲利,真是愈來愈「不流行」了。
不過,獨立網站還是可以提供最多可能,可大可小、可寬可窄,可加入自己想要的任何功能,最重要的是,可在全世界通行無阻──問題是,如同美國的麥當勞是最風行全球的速食店、美國的可口可樂是最風行全球的飲料,現在網路上成功的全球網站,也幾乎都還是美國網站,MSN的使用者佈及全球,Google、Yahoo!在許多國家排行前三名,Facebook、Twitter各國都有忠實使用者,而Amazon、Monster都有40%以上營收來自海外……在2009年,我們看到這樣的狀況,還有什麼東西可玩?
上周傳出有一個關於「足球」的網站開站,叫「iFotbol.com」,iFotbol這個網站沒什麼太了不起的創新,它基本上就是一個關於「足球」的網站。聽起來有點老套,儘管它號稱是目前網路上最有創意、最廣納百川的足球網站,創辦人是一群人,包括記者、電視台、網路工作者,不過當我看到後,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實際感」。實際感就是,這個網站顯然並沒有什麼創新的地方,它只是做出目前美國網站都在做的事情(各種社群與轉寄的功能),一塊一塊兜起來成了iFotbol,兜成了以後,才看到沒想到美國這麼多創業家卻很少做過這類型的網站──
目前iFotbol已經收集了350個來自全球各地職業足球球隊的歷史資料與最新feed,包含了高達1萬名球員的現在與歷史資料,以及一共60個國家級與世界級的比賽的目前各隊排名,包括「Premier League」、「World Cup」等。iFotbol列出全球所有的隊伍的比賽結果,以及最新的新聞、照片、影片…也給所有的隊伍、所有的比賽、所有的隊員,都有一個個別的頁面,列出所有最新的比賽資料。這些資料,只是這個網站的第一層,接下來才是重點,iFotbol顯然先用所有資料來吸引所有人加入,加入後,設置自己的個人首頁。網友可以自設個人的首頁,也可以加入討論區。接下來還有有趣的足球球迷會喜歡的小小遊戲,預測誰會贏,就有機會得到Wii這類的獎品。另外他們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3D照片呈現功能,用類似iPhone看照片的方法來把照片一張一張秀給使用者看。至於收費的部份它也頗有創意,已經設立一個機制來吸引各國的在地的廣告商,來放廣告到他們那個國家裡面的球隊和球員的iFotbol頁面,iFotbol說所有的收益將會回到這些廣告主而不是網站本身。
這些看下來,iFotbol還好而已,顯然是美國人做的,雖是美國人,但iFotbol所指的「football」是在腳上踢的圓圓的那種球,和一般美國人愛打的橄欖形的「美式足球」不同,我們可以想像,這位熱愛圓形足球的美國創業家一定「懷才不遇」,美國人不喜歡足球,他必須尋求美國以外其他地方的網友。iFotbol的口號正是:「football everyday, football everywhere」。
全球愛好足球的人很多吧,大家看的電視台都不一樣,更是需要一個社群網站把大家都找來加入會員!全球身上帶有「足球癮」的人為數頗多,散布在各個國家,針對這些人來做社群網站,交換最新情報,分享彼此的熱情……。 他們也善用社群的傳播,包括Facebook、Myspace、LinkedIn、Twitter等等。雖然這個網站是個獨立網站,但它利用Facebook、Twitter這些全球可能有的社群,來傳播出去。
歷史告訴我們一些事情,美國這邊的網路創業家與可以支持創業家的使用人口都比其他地方多很多,在美國並沒有明顯比較「不熱門」的題材如觀星星啦、塔羅牌啦……如果現在沒有一個成功的全球的網站,那以後也不會有。但有些網站是美國這邊明顯比較「不熱門」的,這些題材倒會是適合在「美國以外」的全世界試試看,而且是搭著美國人已經搭建的這些Google、Facebook、Twitter網絡來灑出去。
除了足球外,還有哪些在美國境外的全世界各國紅的?這些通常是比較沒有一個像樣的獨立網站的。甚至譬如有些亞洲電子廠賣不進美國,所以在歐洲等地賣得較好,這些公司可以考慮一下,如何利用麥當勞的店面來賣包子。
哈! 利用麥當勞來賣自己的包子 ,這概念不錯
用全球化的強勢平台來推銷自己的差異化產品~即使不是大眾,也可以做到長尾理論
充分利用已經有的資源,才是快速良好的作法呀
不一定非得全部自己來,才叫做創業或者創意嘛
這個網站毫無流量, 而且網站非常慢
做的起來的機率 = 0
Dear Mr.6
看過你這篇文章後
身為一名足球愛好者寫了一點使用心得感想
http://wtssoccer.pixnet.net/blog/post/24930731
由於找不到文章引用的網址
特此告知
真是越来越全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