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課後報告:NET-MBA網路成功案例分享四堂課《募資/併購篇》
我發現,網路上沒有最正確的答案,最好的學習,就是彼此分享經驗,這是Mr.6部落格特色,每天提出案例並分析。抱著這樣「拿知識交朋友」的心情,我設計了這麼一系列課程,原本它叫做「Mr.6部落格的課程版」,後來別人建議下應該取一個名字,集思廣義後創立了這麼一個「NET-MBA網路成功案例課程」,稱作「NET-MBA」,就是希望用MBA的心情來討論NET(網路)的種種,也用NET的經驗來分析MBA常分析的一些案例。
如果要開課,就要好好幹!這句話我念了三遍,因此這堂課我們前後準備了四個星期,從前製到後續追蹤,一點一滴不敢馬虎。我在「學著當老師」的這段時間也發現,自己仍有很多地方的不足,因此在別人的建議下,今後在每堂課結束後,會儘量抽空寫一篇「檢討報告」,給各位知道──
這篇,讓我檢討NET-MBA網路成功講座第三堂課《募資/併購篇》的上課狀況。
這是繼《行銷篇》與《獲利篇》之後的第三堂課,講「募資與退場」,其實是在講「募資與併購」,不只是網站,就算是電子產業,現在也皆以被收購為主要退場途徑。在這堂課裡,我一開始就和學員解釋,仔細看看,「併購」與「籌資」的成功案例,彼此有些相同性,都是「有人以當時他們認為合理的價格買下全部或部份股票」,然後「有可能插手或介入經營」、「亦有可能以後再出售股票」,唯一最明顯的差別,是在「募資」時所新募到的錢大多進公司,而併購時往往是買創業家的老股且甚至加其他的現金給創業家當bonus,是進了創業家的口袋。對於創業家個人而言相差甚多,但對於資方來說是有些類似的,因此,「網路募資成功」與「網路併購成功」的成功案例,在某程度上是可以一起參考的,事實上,有些公司正在談併購,談一談變成籌一筆更大的錢,繼續獨立運作;更常見的是有些公司正在募資,談一談,結果乾脆就被出一筆錢買下來算了!
被募資、賣掉的案例並不多,這堂課的案例並不會像「獲利」、「行銷」這樣動輒70~80個案例驚死人,但,我們在這堂課中,依然一共討論了54個案例,其中由學員分享了19個案例,好幾個是學員自己的朋友或自己曾碰過的向投資人募資的成功案例、退場案例,有一些則像女人假期、便利中國、Lacoya(竹炭商品)、台灣人之家(Home of Taiwanese)、歐洲廉價航空網站……等聽來的案例。還有的是學員分享自己向政府募款成功的補助案件,還有大廠所提供的像微軟的BizSpark計畫(開發商創業集中贏)補助,還有學員分享「域名」怎麼買賣(勉強也算是在投資、退場)。而我這邊,也提出了高達35個成功募資/賣出的案例,將這些案例作了歸納。在課堂開始時,我也說明了募資的四個步驟、四個訣竅,以及投資人或創投人員四大特質,募資過程三大殺手,還有六個吸引創投注意的周邊方法包括為創投作技術簡報、找第三者辦法人說明會等,最後還提到與投資人談判過程的最後兩個方法,以及八個創業家可能會選擇去拒絕資金的理由。最後也讓幾位學員講了他們的創業點子,其他學員充當投資人從各種角度切入來問這位創業家問題,是一段頗有趣的模擬。
課堂進行到末尾,依例發給問卷,回收後檢討。這次,我問了學員,上了「募資/賣出」這堂課後,學到了哪幾個「新招」可以馬上使用在自己現在或未來可能創業上?在募資找錢的部份,有人說學到了「創業家請來眼線推薦(指的是列出的工研院經理等人)」、有的指出是學到最多的是「創業簡報」、「人分類得好好的」(指的是PoliceLink與NurseLink,還有DailyStrength小眾分類案例),有的說學到最多的是「主動提供徵信清單(list of references)」、有人學到「估值的計算法」,也有人學到「有史以來最高的創投投資案」(指的是HomeAway的2.5億美元增資案,以及Glam Media的2億美元增資案)……。
而併購的部份,有人說學到的是「掐住要害招(指的是像Feedburner、ShareThis、NowPublic等像這樣以中間人身份掌上下游),有人說學到的是「原來產品好,也有可能被買(指的是Omnisio案例)」,有人說學到的是「欲擒故縱招(指的是在談判過程要適度拒絕)」,有人說學到的是「獨特佔服務」、還有說「金鑽會員策略(指的是特殊網站對重度使用會員找尋併購機會)」、「運用『人』的資料」…
我也請學員評比第一堂課行銷、第二堂課獲利和第三堂課(這堂課)募資退場成功案例在學員心目中的排名,結果,在「課程順序設計」、「講師教學方式」、「講師教學/開放討論的比例」、「講師準備的案例」、「學員準備的案例」、「上課時間管控」、「整體收穫」、「教室」…這些項目中,每人的排行各有不同,目前進行的三堂課,都有人覺得是最棒的,不過到了「整體來看」(overall)的排行,大約70%皆將第三堂課排第1,第二堂課第2,第一堂課第3,這表示我們每堂課至少都在進步。謝謝,我會再更努力滴! 下一堂課將是四堂課的最後一堂「流量暴衝」成功案例分享課程,我會討論許多一夕爆紅的案例背後的策略為何,還有一些不是馬上暴紅卻能得到綿遠穩定的流量、或是較高的黏度等等的網站,是怎麼做到的?每位學員亦像上一次一樣,會帶來兩個新的案例。下一堂課之後,我們這屆的學員會一起聚餐,沒討論完的案例還可以在餐桌上繼續討論!
有興趣報名下一屆NET-MBA網路成功案例分享四堂課的新同學們,亦請來到報名網頁,參考下一次開班的時間,報名方式請見課程說明 »»
接下來,我想提起另一件事情:
做這個「NET-MBA網路成功案例分享課程」的過程中,我發現當我們在討論成功故事,學員偶爾也會不小心講到他以前或朋友以前「失敗案例」。但,畢竟這是一堂成功課,所以,我們目前討論的仍是成功的案例,失敗的案例很想再多多研究,卻只能淺淺提到。有一次某網站創辦人在課堂上正在說一個很棒的案例,卻因為時間關係必須中斷,到現在依然很遺憾。四堂課累積下來,加上有我這邊東聽西聽一些歸納,已經理出了很多很多「失敗案例」,因此,我將開設另一個不一樣「講座」,叫「NET-MBA失敗案例一日研討會」,此研討會將探討三種失敗的狀況:
一、網路創站失敗案例:從主管或創業家的角度創辦一個網站(或網路事業部)卻沒得到回收、併購一個網站沒有得到預期效果的各種可能失敗案例大檢討。
二、網路團隊經營/相處失敗案例:從團隊人員的角度,主管與同事,之間相處失敗而造成網站做得不如預期的各種可能失敗案例大檢討。
三、網站外包失敗案例:將網站外包給廠商或個人製作,得來的效果卻不如預期,與各種外包廠商可能遇見的失敗案例大檢討。
以上全部在一日密集討論,重要的是,這堂課將嚴守幾個原則:
1. 提及案例時,討論的學員不得對外洩漏案例中的人物或廠商,以免造成困擾。注意,我們的重點是在「學到事情」,而不是傳播哪個廠商不能合作;我們基本上要假設有些失敗案例都是被誇大過,甚至不實,所以主要是要「學到事情」而非針對某些個人與廠商。
2. 討論一堆失敗案例後,我(Mr.6)的職責是讓大家對網路依然保持熱情,因此,會一邊討論失敗案例,一邊給大家該有的鼓勵。我們學會更多的失敗案例,成功機率肯定大幅提高了!
3. 討論結束後,我們會一起理出一個「99個在台灣開網站必須注意的事項」(99只是隨便一個數字,可能是其他數字)這99條每次研討會都會有所不同,但只給學員使用,不得透露至外。
「NET-MBA失敗案例一日研討會」並不是以討論方式,而是以「研討會」型式,全部集中一天搞定,學員的座位採分組坐,時間是全日,時間從早上9:00到下午5:00,中午附贈高級便當,下午附贈50嵐飲料,目前時間開放兩個選擇:
周五全日班:5月15日(五)早上9:00~下午4:00
周六全日班:6月13日(六)早上9:00~下午4:00
開辦優惠,定價為NT$5000 NT$3000 ,一日研討課程+ 便當 + 飲料,由於是研討型式,不宜招生過多,因此請各位及~早~報~名,只要成功學舊生或已經報名成功學的還沒開始的新生,若繼續報名「失敗學」,可享七折優惠(不過先報失敗學的不能享成功學優惠,成功學的買三送一優惠者來到失敗學亦必須原價購買)。
對「失敗案例一日研討會」有興趣者,請寄信至contact.mr6@gmail.com,註明為「失敗案例一日研討會」(以和NET-MBA網路成功案例分享四堂課有所區別)給我報名囉!
延伸閱讀:
4/9課後報告:NET-MBA網路成功案例分享四堂課《行銷篇》
4/16課後報告:NET-MBA網路成功案例分享四堂課《獲利篇》
失敗的經驗也是很可貴的,
因為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失敗過來的….
看到那兩頁 PowerPoint 的 Quality 很無言。
要計算被併購的價值
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呢
不錯的課程,募資真的不簡單
台灣除無名跟興奇,有成功退場的案例嗎?
會員網站的收購價值取決於會員多寡與普眾?
還是高估個人資料市場的價值呢?
真的那麼有價值嗎?
^^
台灣網站的會員價值比歐美的低很多,所以一味衝會員數不一定賺到錢
利用人氣在站上賣東西比較有賺頭,像是BBH/ihergo/Mobile01都是靠電子商務而非純靠廣告獲利
探討失敗的案例~
也是避開創業地雷的絕佳方式之一
學習是最佔便宜的事
有了前車之鑑,才能少走許多冤枉路
跟二樓有同樣的感覺…
Power point的Quality不是太大的重點. 重點是內容.
別浪費生命~ 看看這影片~
http://blog.huayuworld.org/ivorychang/9730/2008/07/30/13436
帶入國際觀點,並符合在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