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又開始索求快樂,就表示該「加水」了
家裡那個熱水瓶,當「水」快要不夠的時候,它就會嗶嗶嗶的亂叫。每次叫,我們都有一個錯覺,好像這台熱水瓶壞掉了,我們都不知道它是要做什麼,但檢查來檢查去,總是看到,水不夠了,只要加個水就不叫了。
許多人看準了今年必定慘,所以猛談「快樂」,拚命出快樂的文章。儘管最近有些產業開始復甦,但之前幾個月準備的大量的「快樂文章」,現在才剛剛要出來,於是市面上又是「一片快樂學」,看多了這些快樂文章,愈有一種「我們自己就是熱水瓶」的感覺──
這周美國人傳的最新一篇快樂導引是在說,科學家研究,想要一生快樂,就要「保持感謝的心」。這篇研究在《Journal of Personality》期刊刊出,作者是2000年就開始發起「正面心理學」的元老之一Todd Kashdan教授。此研究訪問了許多20~35歲的實驗者,請他們回想一個「最近發生的」收到禮物的事件,將它形容出來,給它評個分。結果他們發現,男性實驗者與女性實驗者呈現兩極的情況──研究顯示,實驗的男性,比女性還要不快樂,為什麼?因為男性在收到禮物時,感覺到較多的「負擔」、「責任」。女性則單純感覺到較多的「感謝」。有趣的是,男性愈老,收到禮物的「負擔」、「責任」愈大,尤其當給的人是另一位男性時。總之,科學家的結論是,常保「感謝的心」的人會比較快樂!
於是,這位教授在他的「快樂要訣」的名單上,加了這麼一個新鮮的項目。他說快樂要訣有三項,第一是「保持感謝的心」,第二是「維持一段不錯的感情」,第三是「以一種開放與好奇的心情,活在當下!」
如果把現在所有的「快樂文」加起來,以上應該是第八十九項、第九十項、第九十一項……應該快要收集到一百項「快樂的要訣」了吧!
然後,我終於有一種感覺,我有點知道了「快樂」的秘訣在哪裡──
專家可以告訴我們可能如何讓腦子更清醒、如何學得更快,因為那些東西是人類從來不知道的;但「快樂」這種東西,是人類已經天天都要面對的、感受的事,每個人早就建立了不同的準則,所以專家根本無法教人怎麼快樂,仔細看任何關於快樂的研究,也都只敢提到「『大部份的人』有機會透過某某某方式來快樂」,不敢說這招一定有效。
因為,任何人、任何專家,都無法教對方怎麼快樂。無論是寫信謝謝對方、多抱著感謝的心、有宗教信仰、多寫文章………我們就像一隻吱吱叫的熱水瓶,因為不快樂,所以專心去讀這些教快樂的文章,想從中得到什麼「秘訣」。其實,我們吱吱吱的叫的原因或許只有一個──「肚子裡沒水!」
這也是從上海回來一個小感想。上海那邊就是單純的「熱鬧」二字,可以做的項目太多;而台北這邊可以做的項目偏少。美國那邊現在或許更少。肚子裡沒水,就會胡思亂想──
那麼,什麼是「水」?
怎麼加「水」?
當我們年紀小,這些「水」是由學校、由老師、由父母來幫我們加的,學校訂下了期中考、期末考的時間,每天上課、出作業,學生天天應付這些事情都應付不完了,我們的水都滿滿的。有水的日子,我們雖然辛苦過日子,但只要倒數計算著暑假、寒假的日子就滿心歡喜,好不容易等到假期更是放鞭炮慶祝。那個快樂「等」在那邊,讓我們平常不致不快樂。
大人的社會仍然有「水」,賺錢的經濟壓力,投資的壓力,主管設下的完成期限的壓力……這些就像小學生的考試一樣,讓我們有很多事要做、也逼我們一定要努力的做,期待後面做完的那一天!只不過,大人比較厚臉皮,不像小學生一樣被「逼」著做,有時候就會覺得「此水不是水」,明明就有水卻還在吱吱吱的亂叫。這時候想要快樂也很簡單,只要把水加得更多!把那經濟壓力大個十倍!把那每天loading大個三十倍!這些水,保證讓我們每天忙爆,沒時間去想現在是快樂還是不快樂?每天衝目標都衝不完了,只要有一點點的成果就會快樂,就算只是四小時的踏青也會快樂似神仙。
正面心理學是好東西,不過或許也該省省「教導如何快樂」,不是去修那個熱水瓶,而再多一點點鼓勵人們去「加水」。我們缺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水」;快樂難加,但水很好加,只要加了水,我們就會忙著一直放水,一直到水都放掉了,才會又得開始要面對怎樣才能更快樂的問題。
但你說,這是「目標」,還是「水」?設目標很難,尤其什麼都不確定的情況下,設一個目標,肚子裡依然是空空的。「加水」則容易很多,只是給自己更多的事情做。如果覺得自己為何天天都在吱吱叫,或許「加水」是比「設目標」還要容易快樂的第一步!
不過,如果這「水」是別人加的,或許是「苦水」。苦水總比沒水好,苦水是一種壓力,這壓力產生了成就,成就產生了快樂;即使沒有成就,壓力之後的紓壓放鬆也會產生巨大的快樂。但令我們在想,沒有辦法加「甜水」呢?「甜水」,就是自己給自己設下的該做的事、期限、目標,不由其他人來下,把方向盤再次掌握回自己的手上,但是要狠狠的下,水才加得多。
向來不是「缺水」的人,但以前都是「苦水」。最近開始學會「放下」,為演講設門檻,砍掉不必要的採訪,專心在做一些最想做的事,把肚子裡的苦水漸漸換成甜水,水的量不減,工作量也不減,又有其他的感受。我慢慢發現,原來,連快樂也是有策略的。
快樂也要有策略呀…
嗯,這句話,還蠻妙的。
不過,對我而言,快樂就是找人聊天,做心靈層面的溝通與交流,在每個人身上都學到一些東西。
快樂也是一種為值得的人去付出。例如早起幫老公或家人做早餐。看著家人快樂地出門。
我也贊同常常感到知足的人就會常常有快樂因子在心裡產生。當我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很開心時,那種開心,是很久很久的,就像剛買來的新電池,時間久了,才會慢慢消退。
“為心中加水”, 這點子很酷喔。謝謝Mr. 6~
靜語錄 jingyueh.blogspot.com
你想知道如何令自己獲得終身收入嗎?
請問你的工作是有做有錢,沒做有錢嗎?如果沒有的話,請你認真想想.瞭解我們的公司,我們公司就可以讓你有做有錢.沒做還有錢.你想知道嗎?這是我的網站,請登入網站www.CallDoor.ws 觀看影片說明
P98q98@yahoo.com.hk 我是來自香港的,有問提問我.
成就自己的夢想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六先生你說的對極了~~沒錯「保持感謝的心」真的就會比較快樂!!這點我真的有體會到^^我也要幫自已多加加水了~~~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沒有錢一定不快樂~
快樂有時候是很亂沒道理的。有人只要一杯對味的咖啡就雀躍不已,有人嘴含魚翅燕窩仍然”吃ㄧ看二想三”。
跟心愛的人共享的時候最快樂。物質是硬體,心愛的人是軟體,兩者相互效力快樂無窮。
我覺得有博愛精神的人比較容易有快樂。
常保感謝的心
這句話說得真好哩
唯有如此
世界才會正向的回應
首先要满足物质生活,然后才能满足精神生活,真正的快乐来源于精神生活,所以快乐的前提是要满足物质生活。
同学推荐发现了这个博客,喜欢行文的风格和不一样的视野。
我覺得能專心投入做一件事
就是快樂了
沒機會自尋煩惱
mr. 6,看你的部落格有一陣子了,很欣賞你的很多不一樣的觀點。
想請問,web 2.0都已經出來那麼久了,為何台灣好像還是看不到網路產業有什麼新的發展呢? 也更不用說有什麼新出來的 startup。台灣的網路產業是碰到了什麼樣的瓶頸呢?
读您的文章,爽!心情更快乐,视野更宽广,生活更美妙,赞!
Every one of the specialist stringed and also brilliant help make indicate concerning each and every chanel wallets bundles these in addition to kinds very own close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