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新哲學:送東西,不如送「事件」

送禮是我們的習慣。欠了對方的人情,所以要送禮物回去;需要和對方保持關係,所以要送禮物過去。當我們前往拜會,兩手也絕對不能空空的,就算再忙,忙到最後,至少得到最近的一家超商,買一個禮盒匆匆帶過去!

小時候看父母送禮,站在旁邊看大人「推來推去」,好有禮貌的熱熱鬧鬧,長大後自己要送禮,卻對「送禮」這件事,一度並不很能了解其中的必要性。送禮是一種買東西給人的行為,收到東西,下次就要「回禮」,回禮之後,對方也得回禮,最後賺錢的都是商人,我們則幫他們在促進民生消費。同一張鈔票,若花到其他地方,會不會更有意義?而且既然送禮,就一定要送到對方心坎裡,對我而言,送禮的「體驗」如此質疑,要怎麼送到心坎裡?我的送禮的品質很不穩定,每次狀況也都掙扎,當年年輕人剛出社會,必須開始送禮,花錢花得心口很痛!

不過這周末,可能是因應2月14日西洋情人節,美國提到有一篇研究還蠻好玩的(另一篇請見這裡,原論文請見這裡)研究,即將在《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期刊發表,科學家做了一場實驗。他們是實驗男女朋友之間,像情人節這種「特別的節日」裡,有沒有想過,到底要「送東西」,還是「帶他/她去哪裡玩」,或「帶他/她去哪家餐廳吃飯」?

帶他/她去某地方玩,也算「禮物」嗎?

之前,科學家其實早已發現,其實「事件」比「物件」是更棒的禮物!同一分錢若拿去花在「事件」上,會比花在「物件」上還要快樂,犒賞自己去一趟旅行,比幫自己買一輛車子還要快樂。不過,這篇研究主要意在「糾正」之前的這個研究可能產生的錯誤指導。他們研究到,雖然花在「事件」會比較快樂,但,如果這「事件」……是失敗的呢

雖然請女友去吃一間餐廳,可能比買一個香奈兒包包給她還要令她快樂(是嗎?),但,萬一失敗怎麼辦

失敗的事件,會比失敗的物件還要「不這麼不快樂?」,還是比失敗的物件「更不快樂」?

實驗結果--

證明了是後者

沒錯!如果不幸送的「事件」,是一個負面的「事件」,比方說你帶女友去一間新開的美式餐廳,結果那些牛肉隨便灑幾泡鹽就給你吃原味,女友吃得氣呼呼,難吃死了,那──一切浪漫化為泡影,一切都完蛋了。這次負面的「事件禮物」,可能會遠比你送一個差勁的、醜陋的、重覆的皮包,對方還要記得久!所以,科學家給了一個良心的建議,除非你的女友真的說:她很想去看這部電影,然後你又真的帶她去看,而且表現良好,保證她會記得非常非常的久,不然還是改送物品吧!以免一個不小心的事件,埋下未來吵架與導致分手的可能!

有趣的是,為什麼「事件型」的禮物或有這樣的效果/問題?

科學家說,「事件型」的禮物基本上會比「物件型」的禮物還要持久,送了以後,會留下很久的印象,這是因為,「事件」讓人比較不容易融入自己的習慣(adapt more slowly),而「物件」則比較容易。所以,這些特殊的「事件」通常會讓人記得比較久。

不過,有人會說,不對啊!有一個狀況,讓「物件」禮物有機會勝過「事件」禮物──如果你送一個物品,對方帶在手上,天天都會看到,就算她已經習慣,每當有人讚美「哇這個手飾好漂亮喔,是誰送的?」妳就會想起那個「親愛的」,然後心中一陣美好,這……又要怎麼解釋呢?

我自己也曾經體驗過一些令我記得很久的「物件禮物」。剛生小寶寶,老婆有一個朋友,從老遠的地方搬了一箱東西來送給我們,真的是一大箱!等到朋友離去後,我們一打開,發現是一整箱小盒小盒的濕紙巾。當時只想到,這個有這麼必要嗎?

後來,這一大箱濕紙巾,讓我們近一年都不必去購買,非常方便。後來我們每次使用到濕紙巾,都會再次想起這位朋友的好意,溫暖與感動也再來一次。我不相信會有任何的「事件」禮物,可以取代這麼一大箱的濕紙巾!這……又要怎麼解釋呢?

當我看了這篇報導,想了再想,終於有了一些領悟──

那箱濕紙巾,其實並不是「物件」禮物。

因為,我們每次所想到的,並不是這個濕紙巾的好,而是那一天「送禮」的狀況

那天,這位朋友的老公,搬了這麼一大箱上來,氣喘吁吁的站在門口上氣不接下氣的問,「應……應該擺在哪裡?」我們看到這一箱不知什麼東西,一邊驚嚇的問這是什麼,一邊指示他,就擺在前面這個小空位,快放下來吧!直到他們解釋完畢,剛當新科父母的我們,其實還是聽不懂這濕紙巾是要幹什麼的。

後來朋友沒坐多久,就說要讓我們多休息、起身離開。我們看著背影,笑著說bye bye。當時還有點傷腦筋,這麼一大箱的,我們自己要怎麼搬回家?

回家沒多久,就知道這一箱是幹嘛的了。我們永遠的懷念這一段只有「10分鐘」的「事件」

這場禮物看起來是個「物件」,其實根本就是一個「事件」!我想,送這麼的紙巾,其實有很多種送法,可以送三小盒,也可以送一箱;送一箱可以請快遞,也可以自己搬過來……每一種送法,都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事件」,最後決定我們是否記得久久的,那個「事件」好像也扮演很重要的地位,「物件」反而是其次!

這就告訴我們,我們常聽到「送禮哲學」,好像都是圍繞在「對方想要什麼『東西』」,所以,最後我們的決定也都是在「東西」,我們專心去準備的也都是「東西」。但這次經由科學家的引導,我們發現,或許送禮整件事可以用一樁「事件」來看待,無論送什麼禮,或許應該先想想,要「如何送出這個禮」

送禮的感覺,或許不是送一個東西、買一個東西,咬咬牙付了錢,然後提過去、送!再見!這樣了事。送禮的「過程」,本身也是另外一個禮。妙的是,此禮送的對象有兩個,一個是給對方,一個是給自己

科學家已經告訴我們,心靈的回報,當場發生的事情回報得最多,所以,我們以後送禮應該別忘記「這是一起的體驗」,看起來是我送禮,其實我在體驗,你也在體驗

同一個事件,送給兩個人,很划算!

無論是送禮,還是送事件,都要設計一段「送」的流程,讓每一次的「送」都是在代表我們這段友誼的含意。我們彼此送禮,是我們在一起體驗一段事情,讓這一段送禮的記憶留在心裡無法忘記。我不確定自己可否真的實行這個概念,不過無論是以多交朋友或體驗人生角度來看,我們都真應該快快的學會這個「事件重於物件」的送禮新哲學。

圖片來源:http://www.carrierclinic.org

11 comments

  1. 這個…好難,好抽象的感覺…

    我要好好想一下…要怎麼樣才會有送禮也送事件…

    難難難…

    靜語錄 jingyueh.blogspot.com

  2. 有一年七夕
    我準備了77個小事件"愛你的77個理由"
    分別藏在一天中他會經過的地方跟會用到的器具中
    像是在抽取式衛生紙上寫(原子筆):
    你會讓我幫你擠痘痘
    或請同事在男廁的鏡子上貼便利貼:
    你的鬍渣是最有男人味的
    等等

    積少成多也變成了一個大事件
    而且因為事後都有拍照
    貼在剪貼簿裡
    最後也算是送了一個物件…

  3. 無論是送禮,還是送事件,都要設計一段「送」的流程,讓每一次的「送」都是在代表我們這段友誼的含意。
    說得真好!!

    個人也有類似的經驗,尤其是送禮給長輩時。雖然他們常常捨不得使用這些禮,可看到他們收禮時快樂的笑容,就知道:無論禮物的輕重,對他們來說都是超值的~~

  4. 為了達到某個目的~~所以會去準備「物件(Object)」
    而「物件(Object)」必需設計好的「事件(Event)」,這個「物件(Object)」才能發揮它的功效。

    @@…Mr. 6,小弟真的是服了你了!!
    看完你的文章,我感覺你是在教育工程師「物件導向程式」的寫法和
    重點!

  5. 事件的影響力真的是大好大壞 這篇剖析得真好

    不過如果要把妹 最好剛開始事件重於物件 一次就讓她印象深刻(風險也高)

    然後要送物件 這樣就常會睹物思人

    所以也不一定只能用一種招式

  6. 果然透過事件的啟動,不單只是物件的傳遞刺激.
    更加強了雙方關係的聯繫上的強度.哈哈,也增加了另外的中國人所謂的見面三分情刺激. 可說是 multi-mode/chanel stimulus.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