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功磁聚9萬Twitter粉絲的十大絕招

根據HitWise上周報告,美國最大微型網誌Twitter的流量(以PV數計算)已經正式的超過美國最大推文網站Digg,有趣的是,目前Twitter的最「大咖」的重度使用者剛好也是Digg的創辦人、矽谷人見人愛的創業家Kevin Rose,這位創業家之前還曾經創過一個Twitter變種「Pownce」,最後沒有成功,最近反而因為Twitter讓他達到另一個令人羨慕的頭銜:

他在Twitter的粉絲(follower)總數,僅次於美國總統歐巴馬,目前一共有90,359位follower,然而,眾所皆知歐巴馬應該是一個team,而Kevin Rose應該只是一個「人」。一個「人」怎麼會這麼厲害,聚了這麼多follower?Kevin Rose 昨天於TechCrunch寫了一篇客座文章,說明「快速增加自己Twitter朋友數的十個秘方」,十點中,有五點較有意思,所以我重調了順序一下,將最有趣的五點寫在前面,並帶入自己的想法:

第一,教育大家去多多Retweet:使用者有分深淺的,別以為每個人都會使用twitter;因此他還花時間解釋給大家聽,告訴大家什麼是「retweeting」(也就是台灣推友熟知的rTwT,由吾友cjin所發明)。這個動作是最快的將你的使用者名(加連結)推到一個新的領域,還外加「推」的內容讓大家對你有第一(好)印象。

第二:別偷懶不填自我介紹:把自己的bio的部份填寫好,不然大家過來後,不知道你是誰。我覺得這點很有道理,因為到最後我們是在拓展到「陌生人」那塊,要他們加你為follower可能就要告訴他加入你有什麼價值,這個bio就是要用幾句話告訴陌生人,「這個是必跟的推友啦!」「你不跟,就落伍了!」這點其實也可以運用到其他網站上,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名字就說明一切是不可能的,「About Me」要填清楚,假設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過來。

第三:多多使用「Hashtag」:只要在Twitter帳號裡跟了「hashtag」這個使用者(注意,hashtag的使用者總數只有兩萬多人,還沒有Kevin Rose高),以後在Twitter訊息裡附加「#」就可以被視為「標籤」,譬如大家都在tweet某場會議,就可以先想好一個hashtag譬如「#sweet100」,然後大家都記得要寫「#sweet100」就可以將這些訊息歸類在一起,在hashtags.org等處可以一次觀賞,讓你的訊息更多人看到、不會消失不見。

第四、以Twitter帳號替代email告訴大家:Kevin Rose建議,可將你的Twitter帳號變成主要和外面連繫的管道,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大的關鍵。Kevin Rose在外的演講有多少,在外與人見面的時間有多少,與其留下一個「email住址」,不如留下一個twitter帳號!就算沒有twitter帳號的也得去申請一個來加入他當忠實follower,與他開始對談;Kevin Rose在這篇文章的末尾也寫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我的twitter帳號,天啊!若以這樣來看twitter又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它雖是公開的email帳號,但它也可被視為是有「傳染力」的email帳號,裡面的種種對談,被rTwT出去,又幫你帶來一大堆新的傢伙。

第五、「綁票」搜尋旁邊的建議熱門字:在Twitter的搜尋介面旁邊,會列出最近最熱門的搜尋字,然後,直接跳進去和他們一起討論,不斷的使用這些關鍵字!這招很高招!因為那些搜尋字就在旁邊,其他人也會看到,也會去按。這樣的方式就會讓其他人也會很快的看到你的tweet,也很有可能會加你。如果我們是寫中文的,優勢更鉅,他點入「obama」,這麼一長串的短文裡頭,就只有一篇是中文,對於看中文的人來說,目光很自然就立刻被吸過去,然後,你每一瞬間都可以得到一些流量!

以上五點還頗有意思,剩下後面五個我覺得普通而已,還是列在這邊供大家參考參考:

第六:多多拍照,放在其他地方。照片是被「rTwT」最多的內容物,因為它淺顯易懂。這點我覺得還好而已。

第七:他舉了另一網路名人Jason Calacanis為例,曾經喊出如果他達到第一名就送出一個Macbook Air,雖然從來未達到過,但他就因此被加入了一大堆人,這種方式只能說是奇招,並不是基本盤,我覺得還ok而已。

第八:刻意去加入最大的Twitter的使用者,如同訂閱他們、看看他們都在寫什麼。這點我覺得ok而已,甚至這點應該是要求TechCrunch的讀者多多加Kevin Rose。

第九:也是在bio的部份,加入一大堆超連結,告訴所有人你的部落格網址、你的Facebook網址、你的Linkedin網址……。這點我覺得還好,美國人人人都有好幾個社群帳號並常常用(連帶帶起了Friendfeed的需求),但在這裡大家忠實使用某一個,頂多連出一個部落格連結,不如好好將「bio」的電梯演說經營好。

第十:除了看誰加你以外,也要知道誰「離開你」。Kevin Rose介紹「Qwitter」,當你寫一則訊息之後,有人離開,就會email給你,這樣就知道哪樣的訊息是不受歡迎的。這點我猜想應該還好而已,畢竟離開的機率不高,且就像刪MSN List一樣,不見得是因為他人觸發,而是自己要自清門戶而已。

Twitter超過Digg,雖然兩者是不一樣的網站,但我覺得它們其實在某程度上是競爭者,因此,這是一個相當值得玩味的轉變。我相信現在許多部落客都有一樣的經驗,寫了什麼東西,在推文網站被推,注入許多流量;但是在Twitter上被推,也同樣會注入許多流量,甚至有時候還會小小超過推文網站所帶來的流量?有趣的是,這兩種網站的流量,長相不太一樣,前者是「暴衝型」(burst),幾小時內讓你灌進幾千人;後者是「水流型」,幾千人分成一天~二天的時間慢慢的進來。有趣的是,後者有時候好像還會「復燃」,可能是某人看到電視突然有感當時有什麼文章,再次貼出來,然後又再次一片討論,一些流量。所以Twitter超過Digg,我覺得是暗示一個重要的機會,可能是「推文2.0」的機會,甚至比2.0還要更像2.0的新方向?

1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