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本身正慢慢變成一個產業?
時勢容易造英雄,英雄不易造時勢。笨笨的人跟著時勢走,被推上天也較快。站在紐約街頭的待業的銀行家Joshua Persky最近又對媒體提出6點找工作的建議,被美國人熱情轉寄到爆,接下來,我們開始看到好多好多的部落格也開始提到「失業」話題,我們可以嗅到,2009年,「失業」這件事本身,也將漸漸成一個產業?
這是什麼意思?
首先,又在Financial Post看到一篇文章,旁邊有一則醒目的照片──有一個高高帥帥的男子,和一個摩登的女子,看起來都是高水平的知識份子,據說以前是記者,現在竟然站在舊金山市區街頭,手拿大招牌(如上圖)。人家紐約的那個銀行家也就只有一個人,他們這邊則是兩個人,女的手上的招牌寫「Will blog for food」,那個男的招牌則是特大號,上面寫著「失業」……看起來,就如每份報紙都會為它配旁白:白領失業者拿牌子自我救濟?唔,不對!仔細看那個男子的招牌,上面寫的不是「失業,而是──「Umemploymentality」,失業心情心理學?我連忙上網一看,果然沒錯,這個「Unemploymentality」,正是一個剛於上星期才開設的新部落格!
這個部落格,正是這一男一女所寫的,一個關於「失業」的部落格。在美國,這種部落格萬一一紅了,可是不得了;顧問案一堆,廣告談不完,然後,年中來出一本書有可能得到兩棟房子。如果這還是目前少數唯一專攻「失業話題」的部落格,那還更有意思,本身獲利可期。目前這部落格除了文章,在邊欄還熱心的提供加州的失業者「加州食物券」、「舊金山市區便宜的娛樂地點」、「如何向政府申請失業金」等等。有趣的是,像這種部落格,不論作者是真失業還是假失業,都會在自我簡介中非常可憐兮兮的說,他們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行,現在失業了,好慘,好慘,好慘。讓記者更有題材寫。
同一篇文章在內文還提到,另一個同樣也「失業」(號稱失業)的房仲業務員Javier Pujals,也拿了一塊招牌,站在芝加哥的交易所外面(如文底的圖),它的招牌是寫著「我願意購買面試機會」(Will Buy Interview),什麼意思?就是說,他失業了,工作不好找,所以,他現在願意花錢,去得到一個面試的機會!然後這個傢伙的招牌上,也寫著一個網址:BuyAnInterview.com,天啊,正是一個網站幫助自己(與其他失業者)「購買」面試機會的網站!
所以,紐約、舊金山、芝加哥,代表美國的東、中、西部,都有人故意站在這次打擊最重的金融中心前面,舉著招牌,然後……宣傳自己,到最後,卻也為自己宣傳出一間公司、一個事業;好幾間公司在裡面各做各的事,連在一起,那,就有機會變成了一個「產業」!
當然,這一男一女到底想做什麼事我們不知道,而這個「購買面試機會」的網站要做什事我們也不知道,不過,我們漸漸開始發現一個事情──大家開始把失業當作是一門產業,而這門產業的價值創造,是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在經濟結構調整(甚至有悲觀還說全球權力重整)的此刻,幫自己在這愈來愈精實的白領工作大軍中,「塞」一個位子。這件事應該引用另一位同樣是在這產業早先開始鋪路的作家的話。這位作家提出,現在非常時期,不能只在人力銀行找工作了,連「找工作法」也要特別起來,他將這些有創意的找工作方法稱為──「游擊式的找工作法」(Guerrilla Job Hunting)。
另一篇文章則提到兩個「游擊隊找工作法」,一位33歲的網路技術經理失業了,他想找工作,就寄了一封很普通的信給朋友,說明他的狀況,然後請求這些朋友盡量的轉寄給他們認識的所有人,如果誰能幫他找到工作,就給那個人150美元(5000台幣,比消費券還多)的感謝金,結果他被如雪花飛來的回信給嚇到了!報紙上說的完全不一樣,誰說工作不好找!他說最後的好工作,並不是傳到好遠好遠,而是某個朋友的推薦他的朋友,這樣就找到了。
還有一個案例,是一位已53歲的女性想找一個護理士的工作,於是她印了一個T恤,上面寫著大大的「我要找工作」以及她的網址,她只是騎著自行車在附近繞了幾圈,就有幾通電話打過來了!她也是嚇一跳!
一般人看到這些「案例」,都會哼一聲,啊,那個紐約的Joshua也只有這麼一次!再有下一個Joshua也不會再找到工作了!不過有趣的是,每個人做的工作都不一樣,生活背景也不一樣,所以若人人真的都使上了這種「游擊找工作法」,一定可以輕鬆想出很不一樣的創意。就算路邊站了一排各式各樣的Joshua,大家還是會一個一個去看一眼!
因為,這個「失業產業」天生就是一個很「吸睛」的產業,它太個人化了。這個城市充滿著機器與水泥,或者正式西裝與蠟面笑容的冷冰冰的對話與金屬瓷器的用餐聲音,大家顯示出最美好的一面,無論是不是不景氣,我們都需要一個管道,甚至一個產業,來用最真誠的方式面對對方,甚至是給對方看自己最微小的一面。
一般的城市白領,沒辦法馬上站在路邊說,「我臉上有顆大痔,快來看喔!」、「我這個月繳不出車貸房貸囉!」但,看到這些長得和他們一樣有臉有鼻子的人,掛了招牌,穿了T恤,自曝其短的在城市的夾縫間努力的求取一絲生存的空間,終於,第一次的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或許有一天他/她也失業,但不會這麼恐怖。或許他/她沒失業但一直不快樂,也會慢慢的快樂起來。
所以,一個失業的blog,不一定是給失業的人看的,有可能是讓工作索然無味或沒安全感的建立信心的地方。
一個站在路邊的找工作,不一定是幫自己找工作,也是代表一個心聲,告訴你別再裝作自己很幸福;打掉一些,反而臉上的笑容更誠懇,也更能感受到樓頂直接下來的陽光。
近期內除了正在舉辦Sweet 100外(第一場正式活動就在1月21日下星期三,免費入場,座位有限),並也跟著這些Sweet推手們籌畫開設一個新的共筆部落格,專門在陰暗的2009年帶來正面的陽光,幹部架構已漸成形,若仍有興趣一起寫作者,請循左上角的email寄信附履歷表給我,注意:無給薪,志工型工作。唯一的兩個申請條件是──熱愛寫作,以及「待業中」。
看来2009年失业已经成为i趋势了,中国我想已经开始严重化了!失业会成为一个产业,我想有可能的,或许会成为未来之趋势!
天助自助者,如果只是沉倫在失業的漩渦下,就難以翻身!!!
http://blog.roodo.com/happyx2
人生面對失業的機會應該不只一次,
只是,你會用什麼態度去面對?
^^
也许,总会迎来那一天的,但是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也并不是丢脸的事。时刻准备着,也许会创造一个新的开始。
這的確是不景氣下的一個好商機
危機的確是轉機
也考驗大家的創意囉
果然想法很独到:失业成为一种产业,
感覺話題很新穎,觀看中有種莫名的共鳴,正如6先生說的那樣,這個充滿水泥和金屬撞擊聲的城市,也許該多些人性化的聲音。
裁員潮方興未艾, 外包工作勢必大量增加, SOHO族將隨之蓬勃發展, 在家工作及減少出差會推動視訊會議周邊產業
很认真的看了 分析的很好 失业是一个大市场
Hey,
I have NO idea what this website is saying about us, but thans for the props!
Just ’cause you’ve got a job, doesn’t mean you don’t have the unemploymentality.
– john http://unemploymentality.com
從頭到來還是得多多充實自己內在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