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界熱烈爭論如何判斷誰是「A咖推友」,其中以「憑Retweet數」最有道理?

這幾天美國網路界出現一個討論得很兇的話題──「Twitter搜尋結果」的排序,也就是說,當有個人搜尋「Obama」,哪一篇140字文章應該排在前面?

相關討論包括這裡這裡這裡這裡這裡這裡這裡。這場討論顯然也相當重要,因為Twitter已成一個超強的資訊中心,一有地震,它比任何新聞都還快告訴你!這次飯島愛自殺事件,我也是下午先在工頭老大的Twitter看到,才看到各大電子報漸出現相關新聞,Twitter比新聞還快上幾小時(這件事也請見重灌狂人文章)。所以你可想見,如果有天大家都來Twitter看新聞、搜新聞、看哪台相機可以買、找哪家餐廳可吃,「推友」們的時代就來臨了!

開一個部落格?不如開一個Twitter帳號!

寫一篇3000字文章?不如拆成30篇twitter小文章!

這場關於「排序」的討論有多熱門?單單在上周,就有兩批創業家覺得「大家討論得有理」,趕工了一周,兩個新的Twitter搜尋引擎搜尋引擎TwithorityTwitority,搶著在這周末相繼開幕了! 這兩個網站都是在解決目前Twitter的問題,目前Twitter的搜尋引擎,使用的是最笨的排法:「時間順序」。譬如你搜尋「地震」,它就只會搜所有內含「地震」的字,然後最新的一則排在最上面,這是哪門子古早時代的搜尋引擎啊!Twitter需要一個新的「排序規則」,給每個推客、每則文章,都有不同的權重。當你的權重大的話,就有如你的網站的「PageRank值」(PR值)比人家高,很容易就排在前面,說什麼話都是「開口就讓全世界知道」!

問題是,通常如果真的要排「誰寫的推特排前面」,一般的想法一定,你的「跟隨者」(follower)愈多,就是愈排第一啦!這是推友的直覺,畢竟,你初認識一個朋友,第一看的是她的臉蛋;初加一個陌生的推友,第一個看的,正是他的「follower數」,在美國現在排第一的是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Obama,共有15萬名follower,而Digg創辦人Kevin Rose則以8萬人位居第二,以上這兩位單單在昨天就增加了300位左右的follower,CNN目前則有7萬人,呈現停滯狀況。而在台灣的話,如果是300人就是蠻厲害的,到了600人就是呼風喚雨,到了1000以上就可以升到雲端坐龍椅。如果是千人以上應該算重量級。所以,上周在美國網路界大家討論一輪後,美國網路人就自寫了剛剛提到的Twithority和Twitority兩個「follower總數排行」的搜尋引擎,若點進那兩個連結,可看出當它們搜尋「Obama」這個關鍵字,是以「跟隨者的量」來決定排行的前後順序的。

但,這樣夠嗎?

有問題,有問題!如果這個Twitter搜尋引擎,真的以「跟隨者總數」來排行你說話的地位,那也蠻糟糕的!因為被很多人跟隨的人,永遠搶著麥克風不放,他的朋友又會愈來愈多,其他人就算天天都寫著好棒的140字,永遠追不上。所以又有人提出,應該回歸「每篇文章」判斷權重,最近的一篇討論應該是TechCrunch的寫手所提的一個大家覺得還不錯的點子,他們說:應該用「Retweet數」來判斷

「Retweet」是在推特專有的名辭,所謂Retweet就是「轉載」(forward)的意思,當你發一句話,大家覺得很有道理,想幫忙傳頌出去,就可以發一封「Retweet」(亦可寫成「rTwT」,或「RT」),這訊息其實只是普通的Twitter訊息,前面加上「RT」兩字即可,你的跟隨者會自動看到你「轉寄」的這個訊息,並和你產生對話。以Retweet作為地位的根據其實還蠻有道理的,這就像一般網站一樣,搜尋引擎也會考慮到單篇被連結多少次來加分判斷,這種「Retweet」次數,還頗有「被連結多少次」的含意在

有趣的是,這個建議,我想有很多人肯定反對,除了因為Retweet目前的數量仍少,所以若要做假,其實很快 (有一個「TEO」學問將會出現,稱為「推特優化」,Twitter Engine Optimization)!此外,這位部落客也已坦承這點子不是他的,而是矽谷創業界名人Guy Kawasaki給他的建議,而Guy本人充滿爭議就算了,猜猜看,他本人正是目前「Retweet排行榜」的第一名。據該文指出他單單在上一個星期就被Retweet了335次。如果論跟隨者總數,Guy也很厲害,一共有40496個跟隨者,排在第九名,不過,排第九名應該不及排第一名還爽,尤其是當第一名可以隨意愛寫什麼都在那個新Twitter搜尋引擎打敗其他人,應該等於自己開了一家CNN

接下來,這篇很棒的文章除了建議以「Retweet數」來排序外,還更深入的看了這個「Retweet排行榜」的研究,他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那就是雖然現在被「Retweet」的訊息還算蠻多的,但每個訊息幾乎都是只被「RT」一次,有93%的就這樣停止了,不會被繼續Retweet下去,不過,卻有少數7%左右的,會再被其他人RT至少一次,然後被RT一次後,又會有11%的可能再被RT一次,這個比率會慢慢的增加,到了被RT三次、四次、五次後,被RT的機率就狂升到48%!用白話文來說,就是有一些很特別的Twitter訊息,竟然被「一RT再RT」,這種訊息,這位部客稱之為「深水炸彈」,原來,Twitter就是這樣,一旦「進去」後,就可以產生很大的爆炸,如果真人深入到第五層,基本上代表這則Twitter訊息已成「票房的保證」。如果每一小時都有10則這要的消息,那看這麼十則新聞,可能比看新聞台還精彩!

總之,Twitter還是被美國人所掌控著,而現在他們很有可能即將導入新的系統,讓Twitter的會員的發言重量開始有了「輕重之分」,如果未來將以「Retweet」為參考原則,如果甚至還考慮到個人歷史被Retweet的記錄,那現在Twitter的愛用者們,應該趕快開始想辦法讓自己的碎碎念被別人盡量Retweet,所有的「TEO」推特優化也可以開始做了!一開始就PR 9,會比以後再慢慢追還快吧。

此外,不禁還要想。創業家除了繼續想想Twitter還可以怎麼變化外,也可研究一下,為何Twitter至今繼續有這麼多人幫他在做新的玩意、想新的玩法?我們知道搜尋引擎也有網友共製,但沒有一個得到大眾的歡迎,Twitter不是開放原始碼,也不像Google這樣這麼的有反應,但它就是吸引了好多好多人幫他做這個、做那個……。看這周在美國網路界的這場「討論twitter該怎麼排序」的大論戰,居然沒有半點twitter官方的影子,twitter吸引這麼多人幫他們貢獻腦汁。如果任何人可以做任何一個網路產品,也像Twitter這樣得到這麼多人熱心幫忙、這麼多金頭腦幫我們一起想,產品肯定是愈做愈好的。

9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