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by1不只是一張清單
「43願望」(43things.com)是一個專門讓人寫願望的網站,它不像美國的婚禮禮品清單網站真的會帶來親朋好友的禮物,也不像聖誕老公公網站真的會收到北極寄來的信;它只是單單純純、簡簡單單的讓你把你的願望,四十三個,寫在網路上公諸於世。就這樣。
「43願望」的成功也吸引了一些分身出現,譬如「43旅遊地點」、「43位想見的人物」,其他國家有德國的Aimido等,中國大陸的仿傚貓更是族繁不及備載,其他利用tagged list概念的還包括Ta-Da List等。但其中我認為最有趣的一間、而它的創始團隊我恰好也認識,就是「8by1」。
「8by1」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每個人可以輸入「我心中的八項希望世界改變的事情」,每個人心中都對生活周遭有些想法,某些事看不慣、某些活動希望去發揚。「8by1」的名字取得絕妙之處就是它還隱藏著另一層的意思「vertical infinity by anyone」,因為將「8」轉個九十度就會變成「無限符號」,表示這個網站讓無限制的事情可以「by」任何一人就可達成,憑一人之力就可推動全世界,取名上可謂非常細膩用心。
它的想法是,假如每人都輸入他心中最care的八件事,一定會有一些重覆,譬如「布希下台」、「美國自伊拉克徹軍」、「微軟停止壟斷」,這時候8by1可以幫他們共同發起一些事情,譬如印印T恤啦、辦辦活動啦、寫寫聯名抗議信啦。這是目前我所看到的第一個除了讓大家看看別人的「清單」過過癮之外,還會讓群眾自己集結微薄力量的網站。由於這個站才剛開始,因此目前還看不出成效如何。
不過,「43願望」去年紅了一陣子後,最近倒有點暗淡下來了,「tagged list」這方面也沒看到太多新的競爭者浮上水面,我覺得很是可惜。我沒有「43願望」的相關資料,因此不知道是不是使用者開始對寫「清單」感到厭煩,但我一直認為,像這種刺激使用者去寫「xx個最想見的人」、「xx個最希望改變的事」的網站永遠都是很迷人的,無論是歐美還是亞洲孩子從小都已經寫習慣這樣的作業:「最喜歡的五種顏色」、「最喜歡吃的三種水果」。寫清單或許是人類某部份的天性,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像電影「雙面翻譯」裡妮可基嫚飾演角色的哥哥那樣的「隨身帶一本清單簿子」(keep a list)的習慣與偏愛。這世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話想說,透過「43願望」這樣公開題目一問,所有心中的想望通通都吐出來了。
和「Web 2.0」的tagging等概念相加在一起,「清單網站」也許可成為一股潛力十足的新勢力,為什麼?因為就像8by1所預測的,大家的清單內容很容易出現「重覆」,因此它所交叉編織出來的內容,非常精采,它讓人寫了一個清單,寫完以後可以還藉由找到相似的,看到有A、B、C幾個人也有同樣的願望,接著又可以看到A有什麼其他的願望,B又有什麼其他的願望…。別小看這動作,會可是會讓人看著看著不知不覺上癮的。很多人在別人的delicious書籤中游來游去看得流連忘返大約也是這種感覺。此外,嚴肅一點來看,透過大家不知不覺的貢獻自己心中的「清單」,甚至可幫助人工語意分析taxonomy上的不足(稱為「folksnomy」),可讓網路朝完全semantic web的目標再前進一大步。
不知該慶祝還是該哀悼的是,「43願望」的直接價值,早在一開始就被亞馬遜看上,去年初甫創立就收到亞馬遜的投資,而且後者還是偷偷摸摸,直到被小報雜誌踢爆才承認,金額依然未明。亞馬遜希望從「43願望」得到的可不是什麼「集結眾微薄力量」還是什麼「人工語意分析」,而是單純想知道到底這世上大家的願望是什麼?亞馬遜就可以想辦法準備好相關商品,以一個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的價錢,賣給這些最需要的人。
已經一年多了,「清單網站」產業好冷清,8by1下一步該怎麼走?下一個新站又在哪裡?對於有創業性格的台灣軟體工作者而言,它或許是業餘一個相當容易也很值得嘗試看看的新創業方向。
聖誕老人另外一個觀點:
Hey, possibly this can be a bit offf topic however in any case, I have been browsing about your weblog and it appears actually neat. impassioned about your writing. I am creating a new blog and arduous-pressed to make it appear great, and provide glorious articles. I have discovered so much in your website and I look ahead to additional updates and will probably be back.
fghg26j2hr